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探讨论文_唐丽斌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探讨论文_唐丽斌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自然资源局 甘肃省陇南市 742500

摘要:我国的城乡规划工作是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开展的,人类社会正朝向生态型社会发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在促进城市建设的同时也带来诸如资源短缺、人口过剩、环境污染与地区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城市化模式呈现缺点,为我国城乡规划工作带来负面影响。探索生态文明视角下城乡规划存在的问题是重要课题。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乡规划;设计

1 生态文明视角下城乡规划存在的问题

(1)环境污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城市化建设开启良好势头,许多企业更为注重生产经营工作的经济效益,忽略了环境保护问题。以大规模发展工业市场的东南沿海地区为例,工业生产带来的有害气体与污水未经处理便投入湖泊、海水等自然环境中,导致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污染与破坏。务工人员的大量涌入使当地的居住环境面临较大压力,超过生态环境的最大承受能力。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也较为严重,由于气候条件与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西部地区的环境容量逐年减小,生态脆弱,人口少,保护措施不够,导致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极易受到破坏,整治环境污染问题是大势所趋。

(2)资源匮乏。我国是人口稠密的国家,土地少、人口多使资源供应问题逐渐显现。对于土地资源的运用,应着重考量农业占地的比率,不合理的土地资源使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对于水资源问题,虽然我国的含水总量较大,但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发展阶段,未能及早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未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水资源,导致我国的淡水资源受到影响,可供人使用的淡水资源较为紧缺。

实践证明,城乡规划的推进对生态环境起到了严重的负面作用,不科学的城乡规划使自然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对生态资源的耗损程度加深,城乡交通环境出现拥挤、堵塞问题,一系列的影响表明目前的生态环境急需治理。

2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优化措施

(1)转变城乡规划理念。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工作应以人与生态和平共处作为发展原则,以保持生态环境的可延续性为指导方针,节省并保护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科学的城乡规划整治城乡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构建生态式城镇,以环境保护为基础开展城乡规划工作。

当代城市规划的概念一经提出,城市规划的方式从终极目标式规划演变成动态弹性规划,规划方式的不断转变说明设计人员对生态环境问题正加强重视。规划人员也从以往的技术精英全权负责转变为调动广大人民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参与规划。由以经济发展为主的理智规划过渡为宏观调控的整体调度规划,因此,城乡规划实质上是一种政治策略。也说明科学、合理的城乡规划工作需要加入对政治文化情况的着重考量。缺少了对政治文化的参考,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便失去了根本支持。树立生态文明的规划观念,让城市规划工作的开展愈加完善。

(2)完善空间规划系统。为配合城乡工作的良好开展,国家出台了《城乡规划法》,为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法律层面的坚实保障。城乡规划一体化将乡镇区域的构建提升到了规划方案的管控层面,将城乡规划结合当地人文自然特色进行编制,并对其完成构建引导,实现科学的城乡规划设计部署,防止城乡生态问题在城镇中蔓延。不断加强对城市区域的规划力度,重视城乡接合部的规划建设与城中村的改建问题。

同时,城市规划的生态化建设应将城市规划与生态规划进行有机结合,转变传统的城乡规划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某城市为例,在预估城市规模的阶段,应进行对规划地区的生态容量与生态足迹相关的调查工作,通过对生态资源与生态环境的解读,明确这一城市的基本功能,在城市用地规划考评与用地选择中,结合生态安全格局进行科学规划。

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之前,我国的空间规划种类繁多复杂,除了城乡规划工作,还有土地使用整体设计与国家土地丈量等,空间规划工作的侧重点存在差异,在同一应用标准下会形成规划冲突,使得依照系统实行的空间规划工作变得无序,降低了空间规划的实施效率,对城乡规划工作的统筹与开展产生拖累。因此,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做到多规合一,完善当前的空间规划系统,实现种类各异规划方案有效兼容,构建高秩序性、高一致性的空间规划体系,全面提升城市规划的管理水平。

(3)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空间结构应适当增强紧密度,紧密程度越高的城市规划越受到设计师的欢迎。近几年,我国大部分大城市对城市空间都进行无限度的开发,通过取消县区域等行政区域模式,城市的边线部分完成了快速拓展,因此导致城市的紧密度不高。调整城市的空间结构,应权衡区域对生物多元化的需求与其他生物的生存,以城市的生态环境情况与生态容量的接纳程度为主要参考点,实现城市空间结构的良性延展。

在对美丽乡村进行规划时可以从三方面着手。首先,做好美丽乡村的空间规划工作,这主要是对所有的村民和乡村情况有一个全面了解,再根据其具体需要制定一个空间发展规划,确保美丽乡村建设能够满足所有村民的需求,促进整个乡村的发展;其次,要做好美丽乡村的宣传工作,确保美丽乡村的规划内容能够落实到建设的每一个阶段,能在发现问题之前做好防范工作,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最后,要科学规划美丽乡村建设布局,结合当前农村房屋的布局进行调整,不占用其他的土地,在维持乡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推动乡村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4)强化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的基础设施具有生态属性,在基础设施的规划与构建阶段,应着重强化其生态属性,最大化降低城市化水准的提升与地区开发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基础设施建设应与城市生态环境的构建协同进行,城市的生态污染整治工作与基础设施建设也存在紧密联系,这说明城市的基础设施不仅是社会经济进步的基本要素,也是一份城市名片。

(5)注意乡村的人文主义建设。除了要规划乡村的经济发展,还要注重乡村的人文主义建设,确保在进行乡村整体建设时不会损害村民利益,不断提高村民的经济和生活水平,激发村民的凝聚力,积极投入美丽乡村的建设工作中。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乡村的特色资源发展旅游业,例如,专门的农家乐旅游项目就可以增加乡村经济来源,还可以让其他地方的人也能了解乡村美景,用这种方式不断改变乡村的经济发展方式,从而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

(6)制定乡村文化的保护措施。不同的乡村有不同的文化,即使进行最美乡村的规划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特别是很多乡村都有历史文化遗产,在发展乡村经济的过程中,就要事先对这些地方进行规划,并制定相关的保护措施,确保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会对这些地方造成破坏,还能针对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发展经济,引导村民和其他地方的人对乡村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不断提高乡村的文化建设水平,从而将美丽乡村的特色完全凸显出来。

3 总结

从生态文明的视角出发,城市规划建设应秉持遵从生态、适应生态环境与维护生态要素着手,构建人与生态的和谐关系。强化城市空间的规划原则、加强空间管控力度、通过划分构建区域明确城市空间边界。优化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有限的土地空间范围内,实现城市规划发展效能。

参考文献:

[1]彭茂军.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城乡规划问题研究[J].智能城市,2017,3(9):101.

[2]谢涤湘.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J].城市问题,2009(4):30-34.

论文作者:唐丽斌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7

标签:;  ;  ;  ;  ;  ;  ;  ;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探讨论文_唐丽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