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煜[1]2003年在《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及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关于社会支持的概念在各个研究者之间尚未达到统一的认识,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客观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是“人们赖以满足他们社会、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家庭、朋友和社会机构的汇总”;二是主观的支持,即个体所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也就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被理解因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大量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人体的身心健康有着必然联系,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健康,而较低社会支持水平则损害身心健康。 1946年,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能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并将个人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许多研究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大学生,随着高校扩招和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贫困大学生的数量日益增多,因此,研究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根据以往较少从社会支持的角度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研究的状况,更没有从社会支持的角度对提高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本研究试图通过调查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状况以及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根据调查结论有针对性地对贫困生采取一定的干预策略,从而为高校贫困生教育及心理保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及修订后的社会支持量表为测查工具。两个量表均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本研究首先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从山东财政学院大一至大四的大学生中随机抽取180名贫困生(贫困生的界定是根据学校学生处提供的家庭经济状况一览表,按照省教委的标准把每月生活费不超过150元的学生作为贫困生)和180名非贫困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共344份。较为全面地测查了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状况、社会支持状况、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所得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0.0 for windows统计分析。调查结果如下: (1)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非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尤其在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四个方面最为严重。 (2)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低于非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在朋友支持、家人支持、同学支持、经济支持、安慰关心方面尤为突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各个维度呈显着负相关,社会支持状况的高低严重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根据以上结果,本研究从168名贫困生中抽取1 50名,平均分为对照组、物质支持组、精神支持组共叁组,每组50人.采用自然实验法进行近一学期的干预后,测查对照组、物质支持组、精神支持组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心理健康水平状况。采用统计软件spss10.o分析,得出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这两种干预措施都对贫困生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的结论,并且精神支持的干预效果优于物质支持的干预效果。 研究结果从社会支持的角度为高校教育者提供了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有效策略。
陈秀清[2]2016年在《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及干预研究》文中认为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缓解学生的焦虑心理,提升学生的幸福感觉两个方面。学校可以通过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社会支持力度以及宣传社会扶持政策等方式加以适当干预和引导,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陈旭雯[3]2008年在《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问题及其教育对策》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贫困大学生这个弱势群体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一系列客观事实表明,仅仅对贫困大学生施以物质帮助远远不够,他们的精神世界更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关爱,部分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不仅成为制约他们成长成才的瓶颈,而且给高校甚至社会的稳定带来一定的隐患。在新时期我们高度关注高校贫困大学生这个弱势群体,帮助他们在解除物质贫困的同时解除精神贫困,关系到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对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从高校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问题的表现入手,通过调查研究从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大学生自身等方面寻找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原因,提出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对策和建议,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贫困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文共分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缘起和选题意义;论述了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问题的研究现状;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界定了精神贫困、高校贫困大学生、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这叁个关键概念;从心理和思想两个层面分析了高校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的种种表现。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心理上的主要表现有:较强烈的自卑心理、敏感的自尊心理、较严重的自闭心理、较明显的抑郁倾向;思想上的主要表现有:依赖思想、消极思想和悲观情绪、享乐主义思想、诚信缺失、不知“感恩”不讲“孝道”。指出了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的消极影响。第叁部分:从经济、社会、教育、大学生自身四个层面分析了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的形成原因。其中,必须支付的学费和生活费用等经济上的压力、对社会现象的错误认识、社会价值观及社会文化的影响、学校及家庭的不良教育是产生精神贫困的外因;贫困大学生不能正视贫困及其不良的个体心理素质是产生精神贫困的内因。第四部分:主要从高校教育方面探讨了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对策。提出了经济扶持是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问题的前提、心理辅导是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问题的重点、思想教育是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问题的关键、拓宽就业渠道是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问题的重要途径等教育对策。此外,解除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问题还需要社会及家庭的共同努力。
明晶[4]2008年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贫困大学生是大学校园中占很大比例的群体,也是需要人们给予关心和支持的弱势群体。所以对其进行研究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本文在确定贫困大学生概念和界定标准的基础上,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其进行深入有效地心理干预,最终结合国家、社会及高校对贫困生的干预政策建立高校贫困生干预机制。本文研究显示:1、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1)SCL-90总体症状的检出率为25.3%,排在前四位的因子是: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强迫和饮食睡眠。(2)个人评价较低的前四项因子是:自信心、爱情、体育、外貌。(3)生活事件方面的检出率排在前四位的是:学习压力、丧失、人际关系、健康适应。2、调查结果表明,贫困生的心理状况在许多纬度上相对非贫困生来说存在不足。3、贫困生心理状况在不同变量上的差异研究(1)心理状况的性别差异。结果显示,在多项因子上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着不如男生。(2)蒙汉民族的贫困生在总体自信和学习压力两项因子上存在显着差异,表现为蒙古族贫困生的自信程度高于汉族贫困生,同时蒙古族贫困生的学习压力要大于汉族贫困生。(3)在年级变量上,在诸多因子上存在显着差异,且多表现为叁四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着低于二年级学生。4、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各个纬度的相关分析(1)心理健康与其他变量的相关分析。在人口学变量上,年级等变量与心理健康的大多数因子存在显着相关;个人评价、社会支持的各维度得分与心理健康各纬度得分存在绝大多数因子间的显着负相关,而生活事件各纬度得分则与心理健康各纬度得分存在绝大多数因子间的显着正相关。(2)个人评价各维度与人口学变量、社会支持及生活事件进行的相关。结果表明,年级等人口学变量与个人评价的大多数因子存在显着相关;社会支持的各维度得分与个人评价各维度得分存在大多数因子的显着正相关,而生活事件各维度得分与个人评价的各维度得分存在大多数因子的显着负相关。5、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回归分析(1)生活事件、社会支持、自我评价对心理健康总分的回归分析。分析结果得出R= .742, R2= .550, F=9.883 p=.000,说明建立的回归方程是有意义的,而且25自变量能够解释心理健康总变异的55%。(2)心理健康、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对个人评价总分的回归分析。分析结果得出R= .828, R2= .686, F=24.287 p=.000,说明建立的回归方程是有意义的,而且19个自变量能够解释个人评价总变异的68.6%。6、经调查和访谈,发现部分贫困生存在自信心不足,自卑与自尊并存、焦虑抑郁、人际交往障碍、敏感脆弱、认知有偏差等不足。7、贫困大学生心理干预结果表明,团体训练对于心理素质的提高和优化是可能并且可行的。8、高校贫困生的心理教育应从资助、保障、鼓励、宣传、心理教育、教学管理等六方面来进行,做到他助和自助相结合、物质帮助与精神培养相结合、心理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关心辅导和管理教育相结合、制度制订和环境建设相结合、危机预防与危机干预相结合。
黄斌[5]2007年在《体育锻炼和认知干预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高校收费体制的改革,高校贫困大学生也在迅速的增长,目前高校贫困生总数已高达300多万。贫困大学生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国家和学校都采取了很多措施来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问题,但面对庞大的贫困生群体,这些努力还是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因此,高校的贫困生问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本研究对南昌市五个高校(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南昌工程学院、江西现代学院、江西外语外贸学校)大二、大叁的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实际发放问卷2000份,获取贫困生样本372人(男185人、女187人),获取非贫困生样本1484人,平均年龄19.85岁。旨在通过调查和实证研究来考察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以及影响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出一套能够有效改善其心理健康的方法。研究结果显示:(1)、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如非贫困大学生;(2)、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学业目前可能自我与未来学业自我方面没有呈现出显着性差异。(3)、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但没有显着的城乡差异;(4)、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地提高贫困生的心理健康;(5)、认知行为疗法对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效果较好:(6)、体育锻炼和认知行为疗法手段的综合运用,比单一采用一种干预方式要更加有效。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因该引起全社会关注的。国家和学校应该加大力度并通过多种渠道去维护贫困大学生这一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这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是非常有意义的。
雷玉林[6]2008年在《陕西省高校贫困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社会支持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99年全国高校开始扩招,大大增加了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接踵而来的是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数量随之增加,高校家庭贫困学生已经成为一个极其特殊的群体。但是当贫困生的数量不断扩大的同时,贫困女大学生的基数也越来越大。她们不仅要面对贫困所带来的经济压力,还有来自家庭、学习、人际关系、就业等诸多方面的压力,承受着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压力。探讨和研究高校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再是一个家庭问题,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如何,其主观幸福感水平如何,这都是需要全社会来关心的焦点。本研究侧重于对陕西省高校贫困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研究,以了解贫困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为增进其心理健康进行尝试性探讨研究,所采用的量表包括总体幸福感量表(GWB)、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本研究主要探讨以下几方面问题:1.贫困女大学生与非贫困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差异;2.贫困女大学生与非贫困女大学生在人格、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可能存在差异;3.贫困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社会支持存在一定的相关。文章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1.贫困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显着低于非贫困女大学生,并且在各人口统计变量上贫困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差异不显着。2.贫困女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明显低于非贫困女大学生,并且来自城市和农村的贫困女生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同的年级对贫困女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也没有显着差异。3.贫困女大学生的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而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没有相关性。
黄先瑜[7]2016年在《体育锻炼对“特殊家庭”(贫困、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及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特殊家庭”中贫困、留守家庭子女所表现出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当严重,占到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人数的50%以上。本文旨在通过体育锻炼来改善“特殊家庭”(贫困、留守)大学生心理状况,针对这些学生,提出合理的体育锻炼对策。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比法、逻辑分析法进行综合研究。实验一:向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生随机发放问卷600份,其中贫困和留守家庭大学生83人,采用自愿报名的方式。有32名学生自愿报名参与实验,把他们随机分成两组,对抗性体育锻炼干预16人,非对抗性体育锻炼干预16人。未报名参与实验的大学生51人为对照组,进行为期12周24学时的跟踪实验。实验二:挑选符合“特殊家庭”(贫困、留守)大学生并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心理咨询室提供的有中、轻度抑郁情绪的学生中抽取45人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对抗性干预组、非对抗性干预组以及控制组,每组15人,实验前、实验叁个月后分别测出他们的抑郁水平。研究结果显示:(1)实验干预前“特殊家庭”(贫困、留守)大学生心理状况各因子得分均大大高于普通家庭大学生;(2)体育锻炼对“特殊家庭”(贫困、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调控作用;(3)“特殊家庭”(贫困、留守)女大学生被试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男大学生被试;大二、大叁学生要好于大一新生;城市、乡镇学生心理状况要好于农村学生;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心理问题要更突出;家庭经济越困难的学生心理状况越糟糕;父母双方都外出的大学生被试心理健康水平要比父母一方外出的差;父母外出年限越长的被试大学生心理状况就越差;(4)对抗性体育锻炼对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偏执因子的干预效果更好;而非对抗性体育锻炼干预对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因子的干预效果更好;(5)“对抗性体育锻炼干预”和“非对抗性体育锻炼干预”对“特殊家庭”(贫困、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的干预均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6)叁个月的体育锻炼干预对“特殊家庭”(贫困、留守)大学生中、轻度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显着,对抗性体育锻炼干预对“特殊家庭”(贫困、留守)大学生中、轻度抑郁情绪改善不如非对抗性体育锻炼干预。“特殊家庭”(贫困、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该引起学校、家庭、社会乃至国家的重视。结合多方面的努力并通过多种渠道去提高“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这对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沈承春[8]2015年在《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及干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素质教育改革在深入开展当中,培养专业知识水平高、人文素养以及道德素养高的综合型现代化人才成为新时期的教育、教学目标。其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学生身心发展,对未来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树立有重要作用,为此,本文针对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以及干预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突出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重要性。
熊赟慧[9]2013年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心理弹性研究的开展至今已有30多年,已经被确定为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加入了研究的行列。贫困大学生是高等院校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不但和非贫困大学生一样承担着学习压力外,而且承受着家庭经济困难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人们一直十分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但并不表明贫困与存在某种心理问题有着必然的联系,目前关于贫困大学生的研究大多关注其消极方面,人们对此很容易产生一种误解,即贫困大学生必然有着更多的心理问题,但实际情况并不一定是这样。本研究通过大量文献查阅和问卷调查,拟从心理弹性为出发点,探讨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考察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发展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综合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总体上,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发展存在显着差异。在各因素上,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在自我效能-对自我的感知、自我效能-对未来的感知、组织风格、社交能力和社会资源上存在显着的差异;在家庭凝聚力上差异不显着。(2)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弹性的发展在年级上存在极其显着的差异。在各因素上,自我效能-对未来的感知、组织风格、社交能力上均存在显着差异(P<.05),社会资源上均存在极其显着的差异(P<.01),在家庭凝聚力因素上,不存在差异。年级在心理弹性的上主效应显着,且年级与是否贫困在心理弹性上有交互作用。在控制年级因素后,分析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心理弹性差异,结果表明大叁、大四两个年级的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存在显着差异,大一、大二年级差异不显着。在控制是否贫困生这个因素后,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均存在年级差异。结果表明,对于贫困生而言,大一与大叁、大四年级,大二与大叁、大四年级的心理弹性差异显着;对于非贫困生而言,大一与大四,大二与大四的心理弹性差异显着。(3)整体上,心理弹性的性别差异显着,男生的心理弹性显着高于女生。(4)在弹性总分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贫困大学生差异显着,在家庭凝聚力上,非独生子女的得分显着高于独生子女;而来自不同家庭生源地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在各因素上不存在显着差异。(5)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都存在着显着的正相关。(6)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着显着的正相关,成熟型的应对方式与高心理弹性呈显着正相关,而不成熟型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弹性呈现显着的负相关。
安琪[10]2007年在《云南省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及其干预研究》文中认为在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生队伍中的特殊群体,不仅有普通大学生要面对的生活事件,而且还要承受经济拮据带来的种种压力。要成功处理各方面的压力事件,将压力事件对心理和情感的伤害减到最小,维护自身的身心健康,塑造健全人格,促进今后人生的发展,都要求贫困大学生能够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方式,拥有良好的应对风格。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云南省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并通过团体辅导改善贫困大学生的不良应对方式。本研究分为两个研究:研究一和研究二。研究一,以366名云南省贫困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外显问题行为量表、内隐情绪问题问卷、自尊量表、社会支持问卷和生活事件量表等六个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然后通过差异检验、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探讨贫困生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以及心理健康状况,并通过路径分析了解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与非贫困大学生相比,更多的贫困大学生采用情感中心应对的消极应对方式。男性、少数民族、非独生子女及学校在省会的贫困大学生更多地采用问题中心应对这种积极的应对方式。(2)云南省贫困大学生比非贫困大学生出现更多的自杀行为以及内隐情绪问题、表现出低自尊、低社会支持,且经历更多负性生活事件的特点。(3)云南省贫困大学生外显问题行为与问题中心应对呈显着负相关,与情感中心应对呈显着正相关;内隐情绪五个维度,除偏执与问题解决外,其余维度与问题中心应对呈显着负相关,与情感中心应对呈显着正相关;自尊与问题中心应对呈显着负相关,与情感中心应对呈显着正相关;社会支持各维度及支持总分与问题中心应对呈显着正相关,社会支持利用度与情感中心应对呈显着负相关;生活事件的受惩罚与问题中心应对呈显着负相关,生活事件各维度与情感中心应对呈显着正相关。(4)通过路径分析发现应对方式可作为自变量与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整合在一起对贫困生的外显问题行为,内隐情绪和自尊起作用,同时也是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影响外显问题行为,内隐情绪和自尊的中介变量。研究二,为了改善贫困大学生的不良应对方式,从云南师范大学已经申请到助学贷款的贫困生中筛选出30名成员,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实验组成员进行每周一次,共8次团体心理辅导,使15名实验组成员在接纳、支持的团体气氛中,通过团体活动,尝试积极的体验,重建理性的认知,学习应对的相关知识。本次干预采用量表评估对实验效果进行评估。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团体辅导改善了实验组成员的应对方式,提高了心理适应水,并学会了调解不良情绪,启用更多的社会支持资源。
参考文献:
[1]. 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及干预研究[D]. 万煜. 山东师范大学. 2003
[2]. 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及干预研究[J]. 陈秀清. 课程教育研究. 2016
[3]. 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问题及其教育对策[D]. 陈旭雯. 华中师范大学. 2008
[4].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干预研究[D]. 明晶.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8
[5]. 体育锻炼和认知干预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D]. 黄斌. 江西师范大学. 2007
[6]. 陕西省高校贫困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社会支持相关研究[D]. 雷玉林. 西北大学. 2008
[7]. 体育锻炼对“特殊家庭”(贫困、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及干预研究[D]. 黄先瑜. 湖南师范大学. 2016
[8]. 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及干预研究[J]. 沈承春. 中国民族博览. 2015
[9].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熊赟慧. 江西师范大学. 2013
[10]. 云南省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及其干预研究[D]. 安琪. 云南师范大学. 2007
标签:心理学论文; 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主观幸福感论文; 社会支持论文; 心理干预论文; 心理弹性论文; 压力管理论文; 贫困问题论文; 心理压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