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人民医院(血管疝外科) 辽宁 110016
摘要:目的: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4例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动脉旁路术治疗,观察组行腔内介入术治疗,根据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平均血流速度(5.29±0.68)cm/s、足背动脉中段血流频谱峰值(21.42±3.45)cm/s、踝肱指数(0.86±0.17)均高于对照组的(4.72±0.37)cm/s、(18.42±2.38)cm/s和(0.7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皮肤温度和跛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腔内介入术治疗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动脉旁路治疗;腔内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ower Extremity Arteriosclerotic Occlusive Disease,LEAOD)属于血管外科临床常见疾病类型之一,多发于高龄群体,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静息痛、间歇性跛行、肢体坏疽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临床传统治疗方案多采用动脉旁路术进行治疗,然而患者手术创口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预后效果有限[2]。为了探索更加高效的手术治疗方案,本文就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的疗效展开了研究,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8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患者经CTA(CT血管成像)检查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例,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观察组男35例,女7例,年龄63~87岁,平均(73.47±4.28)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1.14±0.43)年。对照组男33例,女9例,年龄64~88岁,平均(73.64±4.51)岁;病程7个月~4年,平均病程(1.18±0.57)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需术前1d禁食,同时做好感染预防、电解质补充、胃肠减压、血常规、凝血功能、乙肝五项和心电图检查等工作内容。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传统动脉旁路术治疗,医师于闭塞血管近远端区域的正常血管处,选取大隐静脉建立血管旁路,结合患者病况合理选取解剖外旁路术治疗。观察组行腔内介入术治疗,医师借助动脉DSA仪X线成像系统,观察血管闭塞方位,在确保术野清晰的情况下针对闭塞部位行股动脉穿刺操作,由血管造影结果显示病灶范围及周边血运情况,采用0.035in导丝从真腔处经闭塞血管段,进入到球囊区域行扩张治疗,选取直径5~8mm、60~120mm的球囊于机体股、髂动脉进行扩张,采用直径2~2.5mm,长度约170mm的球囊于膝下方胫腓动脉行扩张,扩张时间45~185s,压力设置9atm左右,扩张完成后进行造影检查,确保管腔通畅,采用导管行药物灌注治疗,术后给予常规心电监护、抗感染预防、改善微循环、吸氧等对症治疗。术后24h内禁食,之后可稍进流食,经2d后改成半流质食物,1周后即可恢复正常进食标准。
1.3观察指标
采用深圳市贝斯曼精密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多普勒BV-520T血流探测仪测定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平均血流速度、足背动脉中段血流频谱峰值、踝肱指数水平。统计患者手术前后的皮肤温度和跛行距离,检测均于术前1d和术后3d进行。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0.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以X2检验计数资料(%、n),以t检验计量资料(±s),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平均血流速度、足背动脉中段血流频谱峰值、踝肱指数对比
术后,两组患者平均血流速度、足背动脉中段血流频谱峰值、踝肱指数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患者手术前后皮肤温度和跛行距离对比
术后,两组患者皮肤温度和跛行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3讨论
据相关报道显示,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吸烟等均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的高危因素,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2]。病理学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发病主要由血管腔和血压内脂质、纤维成分、血管损伤形成的碎片之、炎症细胞等物质堆积引发管腔堵塞、血运不畅所致[2]。临床实践证明,传统的动脉旁路术治疗方案受个体耐受度、术中创口等方面因素影响,疗效有限[3]。有学者研究发现,采用微创腔内治疗方案实施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发挥球囊扩张效用,促使血管腔内硬化斑块受压破碎,达到预期再通效果,再经过物理作用牵拉动脉弹力与胶原纤维促使管腔扩张,重塑血管,疗效显著[4]。与上述分析一致,经本文实践发现,术前两组患者平均血流速度、足背动脉中段血流频谱峰值、踝肱指数、皮肤温度和跛行距离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平均血流速度、足背动脉中段血流频谱峰值、踝肱指数、皮肤温度和跛行距离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充分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更加显著,疗效更具优势。
综上所述,采用腔内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平均血流速度、足背动脉中段血流频谱峰值和踝肱指数,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下肢运动功能恢复,临床效果显著,因此值得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斌,陈熹阳,赵纪春,等. 外科结合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5,22(8):926-928.
[2]张冰沸,吴爱萍,刘志刚,等. 经皮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观察[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3,41(5):58-60.
[3]陈云涛,李立,肖建明,等.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血管腔内介入治疗[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3):457-460.
[4]段红永,管强,梁宁,等.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腔内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华医学杂志,2013,93(13):1008-1011.
论文作者:张立魁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5
标签:闭塞论文; 患者论文; 下肢论文; 动脉硬化论文; 动脉论文; 血管论文; 腔内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