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农网建设越来越完善。在对农网进行规划建设与改造的过程中,一方面考虑超前性,另一方面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农电系统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将会面临许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因此,我们要充分地分析和判断农电系统的现状,以及发展目标和任务,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关键词:农村电网规划;问题;改进
引言
在配电网工程建设中,要保证工程的顺利展开,就要做好规划工作。配电网所发挥的作用就是将电能传输给用户,因此配电网规划事实上就是输配电系统规划。在电网规划过程中,包括电网覆盖的地点,工程建设的时间以及电网的类型都要明确,路数要清晰。在电网建成之后,具备输电能力。但在具体的配电网规划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对农村将居民的用电造成不良影响。这就需要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策略。
1农村电网规划的基本原则
根据电力企业实行的厂网分离、竞争开网、国家管制以及电网企业发展的一些基本原则作为要求,农村电网必须将市场经济作为行业的主导、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把经济利益当作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做到理论创新、技术精良、管理合理。农村电网在规划建设上必须要有统一化的标准,在各个环节都有各自的统筹规划管理,在整体上应该遵守这几点:(1)在规划上农村电网要达到一定程度的统一,在规划的同时要充分结合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要求,同时在输电与分电这两个关键的地方要达到一定的统筹管理,达到各自的建设标准。(2)农村电网在规划上要本着以经济效应为本质,但是同时必须要与环境与之呼应,还尽可能考虑到环境的可再生问题。(3)农村电网在规划时要优先考虑到以前有电网的改建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是节约成本,同时在技术上要不断地革新,时刻掌握核心技术是为关键。(4)在农村电网规划时要时刻以用户为基本原则,设身处地的为用户考虑。(5)在规划问题上始终以科技为核心力量的原则,在农村电网建设上要将一切先进的设备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来。(6)规划上要考虑尽可能少的占用农田、破坏资源节约成本。(7)规划工作在设备上一定要达到标准化、严要求的基本原则。(8)农村电网建设要始终不与管理脱节。
2农村电网规划存在的问题
2.1负荷预测方法简单粗放,负荷预测不够精确
农网规划负荷预测实践中主要采用电力弹性系数法、年均递增率法和单耗法等。电力弹性系数是指用电增长率和全社会总产值增长率之比,电力弹性系数法通过对历史的电力弹性系数和社会总产值增长率预期的分析,设定规划期内的电力弹性系数,从而预测规划期内的用电增长情况。电力弹性系数的合理设定是该方法的关键。社会总产值的波动直接影响电力弹性系数,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出口受到影响,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经济发展的波动在所难免,电力弹性系数法可信度不高。
2.2农村经常出现配网的重复建设
由于农村电网结构比较复杂,在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重复建设的问题。早期的农村电网在建设时变电站多是分布在农村的各个负荷点,而现在的农网改造则通常将变电站建设在公路旁边,这样能够方便电力工人进行变电站的日常维护。同时,农网改造的输电线路可能会和早起农村输电线路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造成了线路的拆除和重装,这样不仅增加了电网系统的重负,还造成了人力和财力的大量消耗。变电站在建设时通常是先看好地方再进行后续的土地利益协商,造成赔款问题,加大了农村电网建设的难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供电可靠性不高
农村发展相较于城市是较为缓慢的,经济水平上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农村的供电设施无法配置像220kV这样的变电站。在县级城镇的供电网中配置110kV变电站,并以35kV输变电进行各点供电,导致供电网电压偏低,无法有效保障供电的可靠性与经济性。另外,在输送电时35kV电压相对偏低,增大了电量的损耗和线路的损耗,极大地降低了供电的可靠性。
3提高农村电网规划合理化的有效策略
3.1采用先进的方法,科学预测用电负荷
灰色系统理论是利用系统已知的信息,建立灰色理论微分方程进行求解未知量。由于影响电力负荷的因素很多、关系复杂,负荷增长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居民收入水平、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些因素是确定的,而一些因素则不确定,故该方法有很强的适用性。灰色系统理论负荷预测的特点是所需原始数据少、运算方便。从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来看,国家政策倾斜大,招商引资企业以及村办企业数量会大幅度上升,用电负荷会有大幅度上升,符合灰色模型中期预测的特点。但由于数据灰度的进一步增加,该方法不太适合于电力系统的长期预测。为了得到较为准确的预测结果可以利用年均递增率法,并结合国民经济未来发展情况这一特点进行预测。参照过去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率并求出某一时期均值,对于未来经济发展速度,可取高于该均值(即按高方案对待),主要原因是考虑新农村建设措施和政策性投入资金的积极影响。两种方法的组合预测可以弥补相互的不足,比较符合农村电网的实际。
3.2加强新建变电站的规划设计
农村电网的电压等级亟待解决,这样才能减少线路中出现的各种损失,保证农村电网的电能质量。在对农村电网的规划中,应该将具备条件的35kV电压等级变电站进行升级,改为110kV的变电站,并且要适应大电网的发展要求,让220kV的变电站作为主电源,这样农村的电网质量就会得到明显的提升,农村电网的输电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并且电网的损耗也大大降低。对于以前的老电网也应该进行改造,使农村电网的规划更加合理,保证新建的和新改造的变电站都能够适应电网发展的要求,保证农村电网的运行的安全和稳定。
3.3做好规划,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农村电网的规划要保证供电的可靠性,这是最基础的,是保证电网质量的前提。农村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220kV的变电站不能普及,但是可以经过改造适应大电网的运行要求。根据负荷预测来对配电线路进行设置,尽量设置在公路旁边,还可以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建立输电走廊,避免“三线”的混架。对于新建农村小区,可采用电缆直埋的方式进行布线,并采用箱式变电站,以保证美观。对于农村的工业园,应该对变电站用地进行预留,保证工业对电力的需求。总之,需要对农村的电网进行合理规划,保证农村正常的用电需求,减少线路损耗,保证良好的供电质量,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结束语
农村的配电网规划中,要实现全面的安全有效的运行状态,就要在配电网的规划中对于行业发展实际充分考虑,避免盲目建设。对于科学技术先进成果要充分利用,包括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等等,对于配电网建设实施远程监控,过程化控制,对于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可以实时掌握。在配电网运行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就需要采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将有价值的信息提炼出来,分析数据获得配电网运行规律,了解配电网运行中产生的故障。随着用电量的增多,电力负荷增加,配电网运行中故障问题时有出现。为了提高电力传输效率,需要强化配电网规划工作,提高配电网的运行质量。
参考文献
[1]黎世高.浅析农村电网规划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通讯世界,2018,4:79-80.
[2]张杰祥.浅谈农村电网规划建设的几点问题及相关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8,21:143.
[3]张磐.谈新农村电网规划存在的问题及规划建议[J].价值工程,2017,35:103-104.
论文作者:胡资斌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电网论文; 农村论文; 变电站论文; 电力论文; 配电网论文; 负荷论文; 系数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