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及居民收入区域差异变动研究——三种区域基尼系数的实证及对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域论文,三种论文,实证论文,系数论文,变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中国区域差异研究进展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的区域差距变动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概括起来,对区域差距的构成与原因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计算基尼系数法并对其进行分解;二是采用加权变异系数法,对区域差距的产业或部门构成进行分解;三是采用锡尔系数和广义熵系数法,对区域差异的地理构成进行分解(表1)。
表1 有关中国区域差异的研究
研究者采用数据时间跨度
采用方法主要结论
杨开忠 各地区人均国民收 1952~1990 变差系数、加权变差 各省区经济差异变化以1978年为转折
(1994) 入年均增长速度系数法 点,呈“U”型变动,1952~1978年差距不
断缩小,1978~1990年差距逐渐扩大。
魏后凯 各地区人均GDP、
地区经济增长的β收 1952~1965年地区间差异一度缩小,
(1997) 人均国民收入和人 1952~1995 敛系数法1965~1978年差异扩大,1978~1995年差
均收入异缩小。
张平
全国28个省农村家 加权变异系数法(未
1980~1995年农村居民省际间的收入差异
(1998) 庭人均纯收入 1980~1995 进行人口加权)
不断扩大。
万广华 全国28个省农村家 加权变异系数法(剔
1984~1996年农村居民省际间的收入差异
(1998) 庭人均纯收入 1984~1996 除各地区物价差异因 不断扩大。
素)
李实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 1980~1994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变动的总趋
(1999) 的调查1980~1994 泰尔指数势不断扩大
覃成林1978~2000年地区差异呈缩小趋势,其中
(2002) 区域人均GDP
1978~2000 加权变异系数法 1993~1995年有略微扩大。
胡鞍钢 全国各地区人均1952~1978年差距不断扩大,1978~1991
(2003) GDP
1952~1995 GDP相对差异系数 年差距不断减小,1992~1995年差距重新
出现上升趋势。
林毅夫 全国31个省区市的 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 1990年后地区差异增大。
(2003) 人均GDP
1978~1999 法
在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中,不仅对中国区域差距大小本身有较多的探讨,而且对引起区域差距的因素进行了多角度分析。杨开忠(1994)认为,在开放的外向发展阶段,地区差距变动主要决定于地区投资分配。魏后凯(1997)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省际人均国民收入的差异有50%以上是由工业发展差异引起的。林毅夫等(1998)认为地区差距越来越表现在利用市场,他和Lee(1994)、Dayal Gulati及Husain(2000)提出了相似的观点,即认为不同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差异导致了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Young(2000)则认为地区性保护政策是地区差距扩大的关键,因为地区性的市场保护会使本地企业的资源配置状况偏离本地的比较优势。
综合来看,已有的研究对中国区域差距的研究揭示了许多规律性的问题,但也存在一些不足:(1)多数研究都是整个区域的差异,并没有区分农村和城镇,但事实上,由于目前中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悬殊,将两者混在一起采用人均GDP计算出的区域差距并不能反映区域间贫富的实际状况。(2)个别研究的时间序列较短,有些只有1~2年的数据资料,而由于广大地区的农民收入水平受政策、自然环境及其他随机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根据较短时段数据得出的结论很可能缺乏一般性;并且多数研究都是1995年以前进行的,对最近10年的变化缺乏研究。(3)多数研究采用的是人均GDP数据,但该指标并不能反映政府通过财政、税收及补贴等再分配方式带来的实际可支配收入的变化,所以据此得出的区域差距结论并不准确。(4)正是由于采用数据和研究方法的差异,导致研究结果差异较大,揭示的演化趋势有些是相互矛盾的。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了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78~2003年共26年的人均GDP、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据此分别计算出基于人均GDP的区域基尼系数(下文简称G[,GDP])、基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区域基尼系数(下文简称G[,RDI])和基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区域基尼系数(下文简称G[,UDI]),并将三者进行对比,以图系统地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差距的变动规律和原因。
二、中国区域差距变动的实证分析
1.区域基尼系数的概念及其揭示的实际意义
与通常计算的反映全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不同,区域基尼系数着眼于揭示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的差距。与前者对全国居民按照收入高低统一分组不同,后者是按照行政区自动分组,即假定每一个区域内部的每一个居民收入是均等的,于是采用各区域居民的平均收入作为各相应组别的特征值,然后按照从低到高排列,得出洛伦茨曲线,继而求出基尼系数。本文是按照中国的一级行政区(不含台湾)分组,即22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共31个组别。
显然,区域基尼系数的高低取决于各组别均值差异的大小,从而反映了区域之间收入的大小。也不难理解,建立在这个意义基础上的区域基尼系数要比全国统一分组的收入基尼系数小得多。因为全国统一分组是将全国所有收入最低的人群集中到第一个组别,收入次低的人集中到第二个组别,以此类推,收入最高的人群作为最后一个组别;而区域基尼系数是以区域为分组基础,将收入最低的区域作为第一个组别,收入次低的区域作为第二个组别,以此类推,收入最高的区域作为最后一个组别。既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居民是按照收入高低分区居住的,所以不能简单地拿区域基尼系数值与全国统一分组的基尼系数值进行大小比较。从实际情况看,按照全国居民收入分组计算的基尼系数,韩国大致在0.31左右,美国则在0.45以上,但根据他们的一级行政区人均GDP计算的区域基尼系数分别只有0.092和0.083(注:分别采用韩国1995年、美国1997年的数据计算。)。所以这里要特别强调,区域基尼系数是用来研究区域之间收入差距大小及其变动的指标,由于任何地区都有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的分布,平均起来,区域之间收入的悬殊会比将全国所有居民收入统一分组的悬殊要小很多。
2.采用数据以及计算方法
为了反映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我们通过《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和各地区的统计年鉴收集了全国31个地区1978~2003年26个年份的资料。关于地区经济指标的选择,我们分别采用区域人均GDP、区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区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个指标,分别计算基于这三个指标的基尼系数,即G[,GDP]、G[,UDI]和G[,RDI],并将三者进行对比,以图分析全国各区域之间的整体差异、区域之间城镇居民收入差异和区域之间农村居民收入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原因。
关于基尼系数的计算,一般有直接计算法、面积法以及拟合曲线法。本文采用的是面积法中的下梯形法,计算公式如下:
附图
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按居民人均指标(分别包括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小到大排序,i表示次序,n是地区的总数即31,p[,i](表示排名第i位地区的人均指标,y[,i]表示第i位地区的相应人口指标(区域全部人口、区域城镇人口、区域农村人口),q[,i]表示第i位地区的相应收入指标占全国相应指标的比重,Y[,i]表示第i位地区的分类人口占全国相应人口的比重,Q[,i]是累计收入比重,U[,i]是相应的累计人口比重。式中的常数5000表示正方形对角线之下的等边三角形总面积,计算基尼系数时,需要拿5000减去所有下梯形的面积之和,再将所得之差除以5000,如此便可分别得到G[,GDP]、G[,UDI]和G[,RDI](表2)。
表2 运用下梯形法计算的G[,GDP]、G[,UDI]和G[,RDI]
年份 G[,GDP]
G[,UDI]G[,RDI] 年份 G[,GDP] G[,UDI]
G[,RDI]
1978 0.241
0.114
0.128 1991
0.225 0.12
0.16
1979 0.232
0.116
0.103 1992
0.232 0.121 0.164
1980 0.233
0.089
0.101 1993
0.247 0.149 0.18
1981 0.221
0.079
0.091 1994
0.249 0.155 0.183
1982 0.218
0.075
0.102 1995
0.246 0.144 0.186
1983 0.214
0.076
0.106 1996
0.243 0.14
0.177
1984 0.219
0.077
0.115 1997
0.246 0.137 0.171
1985 0.221
0.086
0.109 1998
0.25
0.137 0.166
1986 0.223
0.085
0.127 1999
0.257 0.139 0.168
1987 0.227
0.087
0.136 2000
0.264 0.141 0.172
1988 0.228
0.101
0.15
2001
0.268 0.141 0.175
1989 0.223
0.111
0.151 2002
0.272 0.13
0.174
1990 0.213
0.111
0.174 2003
0.279 0.135 0.18
3.计算结果分析
(1)总体变化趋势的分析
如前所述,区域基尼系数的值往往不会很大,表2显示,3种基尼系数的区间分布大致是:G[,GDP]为(0.2,0.3),G[,UDI]和G[,RDI]为(0.07,0.2)。由于区间差较小,在图上很难观察其变化趋势,为此,本文用类似于求功效函数的方法,对其进行差分,以增加离散性。
差分的公式是:
I[,ij]=[X[,ij]-min(X[,ij])]/[max(X[,ij])-min(X[,ij])]
其中:I[,ij]为每一个原始指标X[,ij]的标准化值,X[,ij]为第i类的第j项指标统计原始数据,max(X[,ij])为所有X[,ij]中的最大值,min(X[,ij])为所有x[,ij]中的最小值。显然,I[,ij]∈[0,1]。
3种基尼系数差分后的趋势变化如图1所示。
附图
图1 差分后的3种基尼系数变化趋势
从图1可以看出,1978年以来,3种区域基尼系数变动的总体趋势基本上是一致的,即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初短暂(大约5年)的下降之后,最近20年基本处于上升阶段。这表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和区域间人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状况不容乐观。
(2)3种基尼系数的对比
在3种基尼系数中,G[,GDP]的变动幅度最小,它的最低值0.213出现在1990年,2003年最高点的值为0.279,后者比前者增加了31%。但在最高点时分别相当于韩国和美国的3倍和3.3倍以上,说明中国的区域差异确实很大。
当然,这种按照GDP衡量的区域基尼系数并不能真实衡量区域之间居民的收入差距,表现在G[,UDI]和G[,RDI]的最大值分别只有0.155和0.186。但这两者的变动幅度都很大,例如,G[,UDI]在1982年最低点0.075与1994年最高点0.155相比,G[,RDI]在1981年最低点0.091与1995年最高点0.186相比,两者增幅都超过了100%。
另外,在总体趋势之下具体观察3条曲线,可以发现,1988年以前和1998年以后3种基尼系数变动趋势比较一致,而1988~1998年之间的10年则背离比较严重,这10年间的G[,GDP]大致呈W型,而G[,UDI]和G[,RDI]则近似M型。以至于在其中的某些年份两种基尼系数的表现完全相反,例如1990年的G[,GDP]在这10年中是最低的,而G[,RDI]则几乎处于最高点。不过这10年间G[,UDI]和G[,RDI]的变动趋势则比较一致。
4.对区域基尼系数变动的解释
(1)G[,GDP]变动趋势的原因探析
G[,GDP]在1983年之前短暂下降的原因与G[,UDI]和G[,RDI]的变动相关。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农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很高,如198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大于30%,若加上农村的第二和第三产业,农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超过一半。1983年前的城市经济改革尚未开始,所以发源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改革对于推动全国区域差异的缩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区域倾斜政策迅速改变了这一格局。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外开放掀起高潮,沿海地区以5个经济特区、14个开放港口城市为核心,以十分优惠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而内陆地区在区位、自然与人文条件、政策等方面的劣势使得在外资推动明显的经济增长中落在了后面。例如,2002年全国共吸引外商直接投资527.43亿美元,而沿海的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10个地区就吸引了358.45亿美元,占68%,其他21个地区仅占32%。另外,在出口导向型的政策下面,沿海发达地区享受了大量的退税、补贴等优惠。仍以2002年为例,上述10个地区出口总额为2981亿美元,占全国3256美元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92%。表现在G[,GDP]变化趋势上,1990年达到低点以后,迅速上升,至今仍在继续上升。尽管2000年以后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但沿海发达地区的先发优势将在较长时期内发挥主导作用。
(2)G[,RDI]变动趋势的原因探析
农村收入区域差异的变化在改革开放之初逐步缩小是非常自然的,因为改革开放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安徽和四川等省最早试行,1980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由于改革开放前各地农民收入差别不大,最初的原始生产力释放又先在欠发达地区开始,所以各地区农民收入的差距开始缩小。但是这种缩小的趋势仅仅持续了3年时间,1981年G[,RDI]达到最小值以后,就开始逐年上升。主要原因在于,随着农村经济的全面复苏,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经济基础条件和农村产业结构的差异开始综合发挥作用。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沿海发达地区农村乡镇工业的崛起使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农村产业结构产生了质的背离,这种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是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最重要原因。
我们可以从不同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的构成中观察到这一重要现象。表3是2003年全国排名前3位及后3位地区农村居民纯收入的构成,可以看到,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最高的省份纯收入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工资性收入,基本都超过50%,上海接近80%;而收入最低省份农村居民工资占纯收入的比重普遍较低,基本都只在30%左右。无疑,工资性收入主要来自于非农就业中的收入,所以发达地区较高的农村工业化水平将落后地区远远甩在了后面。
表3 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农村居民纯收入构成的比较(2003年,元,%)
其中
地区 纯收入 工资性收入 百分比 家庭经营纯收入 百分比 其他百分比
发达 上海6653.92
5251.58
78.92813.0812.22 589.268.86
地区 北京5601.55
3480.30
62.131450.82
25.90 670.4311.97
浙江5389.04
2574.85
47.782332.11
43.28 482.088.95
陕西1675.66
615.9236.76919.6954.89 140.058.36
落后 甘肃1673.05
488.7329.211108.52
66.26 75.80 4.53
地区 贵州1564.66
458.8429.33988.4863.18 117.347.50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整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
(3)G[,UDI]变动趋势的原因探析
城市居民收入区域差距的变化原因有所不同。中国的城市改革晚于农村,1984年10月,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发表《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城市经济改革才全面展开。正像农村经济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一样,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很快将各个城市的经济活力激发出来。但在初期,内陆一些城市的资源与基础设施条件甚至优于部分沿海城市,所以潜力很快发挥出来,表现的结果就是1985年以前G[,UDI]基本上是逐渐下降的。但是,1985以后,由于城市居民的收入在打破长期的大锅饭和平均主义以后,与效益直接挂钩的结果是发达地区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长更加迅速,所以即使在G[,GDP]有所缩小的1988~199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仍然在快速扩大。
1995年至今,在外资推动和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主导下,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内陆落后地区,表现在G[,GDP]仍然在持续上升。不过区域之间城市居民的收入变化则出现了新的趋势,即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整体上甚至低于内陆落后地区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当然绝对差距仍然很大)。主要原因在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相比,人们的收入占GDP的比重通常要低很多,因为按收入法核算GDP时,它包括工资、利息和租金等生产要素的报酬、公司税前利润、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资本折旧、非公司业主收入等部分,由于落后地区的经济结构相对简单,作为劳动报酬部分占生产要素收入就比发达地区有更大的比重。尤其是在中国目前积累率很高(表现在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明显偏低)的情况下,沿海地区人均GDP的增长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不对称比内陆落后地区表现得更加突出。另外,由于中国的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现象几乎比任何国家都突出,所以城市GDP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农村流动人口创造的,但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并不完全包括这部分,而这种现象在发达地区城市比落后地区城市又更加突出,因为大量的人口流动发生在落后地区农村和发达地区城市之间。正是由于这些原因,1996年以来G[,UDI]与G[,GDP]的变化趋势呈现出很大的不一致性。
三、结论与政策意义
(一)中国的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及居民收入差异很大
根据前文的定义,显然G[,GDP]揭示的是区域之间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G[,UDI]和G[,RDI]揭示的是居民收入的区域差异。本文的计算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G[,GDP]大致在0.2~0.3之间变动,目前为0.28左右。这种区域差异度处于相当高的状态,相当于发达国家的3倍以上,这说明中国的区域发展差异问题相当突出。
根据同样方法计算的G[,RDI]大致在0.1~0.2之间,目前为0.18左右,G[,UDI]大致在0.08~0.15之间,目前在0.135左右,两者虽然在数值上低于G[,GDP],但这同样处于较高的区差异水平。因为居民收入已经包含了区域间的转移支付、政策倾斜等因素的校正,且对同一地区内部收入按照均等化处理以后,基尼系数仍然这么高,表明区域间的收入差距确实很严重。但问题还不止这些,因为发达地区居民比落后地区居民的收入更加多元化,在中国的统计体系还不完备的情况下,根据公开统计数据计算出G[,UDI]和G[,RDI]通常是偏小的,换句话说,中国居民收入的区域差距比上述计算结果更大。
(二)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距远大于城镇
农村居民收入的区域差异远比城镇大,这不仅表现在总体上的G[,RDI]大于G[,UDI],也反映在实际的绝对差距上。如表4所示,20年来,区域间最高收入与最低收入的绝对倍差,城镇从1.92倍上升到2.28倍,最高的1995年也只有2.61倍,但农村却从3.16倍上升到了4.25倍,最高的1995年甚至接近5倍。
表4 中国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的区域对比(单位:元)
年份 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 2003年
农村居民 最低的地区
甘肃255
甘肃431
甘肃880西藏1331 贵州1565
人均纯收 最高的地区
上海806
上海1907 上海4246
上海5596 上海6654
入最高/最低(倍)
3.16
3.42 4.83
4.20 4.25
城镇居民 最低的地区
山西560
河南1109 内蒙古2846 山西4724 宁夏6530
人均可支 最高的地区
上海1075 广东2303 广东7439
上海11718 上海14867
配收入 最高/最低(倍)
1.92
2.08 2.61
2.48 2.28
数据来源:根据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中国统计出版社。
中国的绝大部分人口集中在农村,区域间农村居民收入的巨大差距表明,在平均收入不高的情况下,落后地区可能仍然存在不少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人口。2003年,贵州全省农村居民年均纯收入尚不足200美元,年收入低于100美元的人口显然不会是一个小数目。所以,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城镇居民收入区域差距缩小的趋势还未真正到来
威廉姆森(Willianmson,J.G.,1965)认为,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区域间增长差异呈倒U型变化,即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随着总体经济增长,区域差异逐渐扩大,然后区域差异保持稳定,但当经济进入成熟增长阶段后,区域差异随着总体经济增长而逐步下降。有趣的是,按照城镇居民收入的变化,我们在中国似乎已经观察到了这一现象——从1985年的0.086开始,G[,UDI]开始扩大,到1994年达到最大值0.1548后开始下降,2003年为0.1352。果真这样,说明区域经济增长正向着比较和谐的阶段演化。但是,笔者认为下这样的结论还为时过早,因为G[,GDP]仍然处于扩大之中,而正如前文所述,中国目前的高积累率并不会长期持续,因为它会制约消费的增长,并最终制约经济的持续增长。根据计算,发达国家可支配收入通常占GDP的2/3以上(美国在70%以上),而中国在总体上这一比重非常低,国内的发达地区扭曲得更加严重,上海目前的比重大致为1/3。随着这种扭曲的逐渐回归,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区域差距还有可能扩大。
(四)区域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效率与公平永远是一对悖论。邓小平当初提出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主要是解决效率问题,但他还有后半句话,即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体现了公平思想。本文的分析表明,30年后的今天,公平问题(区域公平)凸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很难达到“帕累托最优”,就区域发展而言,要素的不对称流动会不断地侵蚀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高层次人才持续多年的“孔雀东南飞”现象不仅没有消失,而且越演越烈,资本等要素仍然源源不断的“一江春水向东流”。毫无疑问,这将进一步阻碍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强化区域发展的“马太效应”。更为重要的是,以上现象还不是单纯的市场问题,国家通过强大的政策支持与产业布局,始终向沿海发达地区的天平一边投放砝码,这对落后地区是非常不公平的。
中国是一个大国,区域之间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差异显著,如果在长期内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非常不利于保持自然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与民族多样性,不利于对广大中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开发,不利于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从而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所有这些不属本文讨论的范畴,但是本文希望揭示的一个问题。
标签:居民收入论文; 中国人均gdp论文; 基尼系数论文; 中国城市gdp论文; 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农村人口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江苏gdp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辽宁gdp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