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
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范湖小学 广东 佛山 528000
摘要:小学语文在当代教育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其最简单的要求是识字,识字是阅读及写作的基础。在小学时期,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民族意识及文化精神,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知识与文化互相结合渗透。在语文识字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不仅能够了解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也能培养小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本文主要从文化渗透方面讲解如何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从而拓展教师教学思路,开拓学生知识视野,提升学生文化修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文化渗透;研究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枯燥乏味,导致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是教师未将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仅传授相关知识,没有注重引导方法。对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需要教师具有耐心与细心,要把识字教学与文化相结合,在小学生学习中国文字的同时,能够领略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学生经过中华文化的熏陶,会具有给更高的文化素养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将来自身的学习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1.识字教学与文化相渗透的意义
1.1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从现在语文教育来看,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现在大多数教师教育水平高,但对于教育方法的掌握仍然不够具体。有些小学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枯燥乏味,缺少活力,没有将故事或生活实际贯穿其中,内容空洞,导致小学生上课乏困,好动。所以,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势在必行。通过识字教学与文化渗透相结合,教师的教学质量会有明显的提升。首先,教师在对中华文化了解的过程中,潜在的提升了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以及文化底蕴,为教学奠定基础。其次,当两者相互融合时,会有碰撞的火花,能为教师带来新的教学方法或思考,促进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从而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质量。最后,这种理解性记忆的思维方式,学生在故事中学字、图画中学字,提升了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带来教学质量的提升。
1.2提升小学生识字兴趣
识字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但识字过程枯燥、乏味,并且这一时期的小学生好动、贪玩,对于新接触的知识理解能力较差。识字对于小学生就像一门新的课程,需要加以引导,提升小学生识字兴趣。在教学中加入文化的因素,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学习乐趣,小学生能积极学习、主动学习,从而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水平。中华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具有丰富的故事材料及深刻的文化内涵,小学生对于这些内容吸收能力好、可以学以致用。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加入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能够促进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掌握内容的同时能够对其他感兴趣的内容加以探索。 [1]
1.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将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能够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内涵及精神引领,作为中华儿女应当学习、借鉴、吸收并发扬光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位中国公民应该做的,而小学生更要从小抓起,了解传统文化内容,弘扬中华文化。通过识字教学与文化渗透相结合,小学生在识字的同时了解传统文化,不仅提升小学生学习兴趣,教师教学水平也可以得到相应的提高。
2.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与文化渗透相结合的方法
2.1将识字与读图互相结合
教师想要将识字教学与文化渗透相互结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小学生学习汉字的年龄基本是6-13岁,这一阶段的小学生对文字虽然不敏感,但是对图片及声音的吸收能力很强。可以将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相融合,再向学生讲解。由于古代汉语多采用形状代替,所以象形字较多,“画成其物,随体诘屈”说的就是象形字。例如,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教材中,第四节讲“日、月、水、火”四个字时,可以为同学们展示在古代汉语中的日、月、水、火,并在黑板上为同学们画出日月水火的形状,与同学们共同比对其相似之处。将现代文字与古代文字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古代文字文化的同时,学会课本上的文字、理解相应的含义。
除了象形字,形声字也是文字的一种组合方式,“以事为名,取譬相成”说的就是形声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形旁的文字:贪、贫、购、贵、贱、货,这些带有“贝”字是有关钱财的,因为古人衡量金钱是以“贝”为标准。教师在讲解时可以将这些含“贝”文字进行整理,举一反三,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图片展示给学生,避免出现教师所讲内容过于死板,学生不能理解等情况。例如,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中,识字的“树、林”,教师可以在网上找相关的图片,展示给学生,有助于学生对于文字的理解和运用。
2.2将识字与历史故事互相结合
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决定他们的个性,都会具有好奇心理,针对这一阶段的学生,教师要有有效且合理的方法,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班级学习效率。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适当提高小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互动性,使学生对于汉字的理解更加深刻,从而更好的进行学习与应用。能够为小学生带来兴趣的方法是多样的,通过成语故事加深理解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能使学生理解成语含义,了解成语在中华文化中蕴含的意义,还可以引导学生准确写出其中的汉字。[2]
例如,“亡羊补牢”是课本中的成语。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讲成语的来源,用故事引出成语,也可以找同学在黑板上以漫画的形式画出。这些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进步的方法,都具有可行性,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本领。通过教学实践可以发现,将识字与格式结合的教学方法对比正常教学来讲,学生的积极性更高。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有无数成语故事及趣味故事,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将这些故事融入到教学中,学生既能理解汉字的表面含义,又能学会各种成语,为小学生阅读及写作的开展打下深厚的基础。同时,这种方法有利于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掌握各种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2.3教师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文化渗透
随着我国对教育改革的进行,增加了新的目标,对教育方式也有了新的要求, 语文教学也加入了更多的方法。例如小组讨论、小组合作、趣味学习等方法,在丰富小学教学方法的同时,我国教育质量也有所提升。教师在识字教学中,特别在其中添加传统文化时,要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从而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从而对小学生的未来产生积极作用。[3]
例如,第一种方法小组讨论法,可以给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都编写一个教学相关的故事,最后分组到讲台前讲给大家,评出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这个方法不仅可以锻炼小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使小学生具有团结意识,同时能够加强学生的交流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意、创新思维,对成绩的提高以及小学生个人成长具有积极作用,教师采用竞争的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心气,促使学生相互竞争、共同前进。第二种趣味学习法,将语文学习与一些简单的小游戏相结合,学生在体验娱乐的同时,能够学习到知识,并将知识记得更牢固。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指引过程中,教师要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多注意班级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加以照顾。同时,在分组时,要将层次不同的学生分到同一组,可以促进小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也可以使教师将识字教学与传统文化联系的更加紧密。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多关注班级学生的学习动态,对学生的思想及时指点与引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多学习教育部的新文件,并能够在教学中相互贯通,引导学生在思想方面的获得进步。
3.总结
将小学语文教学与文化渗透相结合,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必然趋势,同国家规定“教育与德育互相结合”的观念相符。教师在教学中加入传统文化、古典故事等因素,不仅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够扩宽小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助于小学生对于字与词的理解。同时,这种教育方式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教师在不断改进自己教学方法的同时,也要不断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美燕.试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文化渗透途径[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03):61.
[2]郭勤.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文化渗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3]何素定.怎样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渗透文化[J].新课程(上),2015(06):129.
论文作者:陈静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3
标签:小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文化论文; 学生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方法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