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中高压电缆输电线路设计问题论文_赵强

电力系统中高压电缆输电线路设计问题论文_赵强

无锡供电公司 江苏省无锡市 214000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高压电缆输电线路不断增多,导致停电检修管理范围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加强对高压电缆输电线路的设计和管理,提高高压电缆输电线路的整体水平和管理质量,使其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高压电缆输电线路;综合化;信息化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行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尤其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完善,必须要保障电力企业的整体运行质量。为了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提高高压电缆输电线路检修的周期效果,减少设备和维护成本,必须要利用综合化信息化管理的方式,保证对高压电缆输电线路设备进行计划检修,避免重复停电带来的损失,从而提高检修维护的整体水平。

1高压电缆输电线路设计与管理的必要性

高压电缆由传统的线路改造而成,不仅直径大,而且多使用金属材质。如果没有对高压电缆进行恰当设计,很容易导致高压电缆输电线路受到雷雨天气和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故障。通过高压电缆能够有效缩短输电线路路径,更加灵活地设计高压电缆。另外,高压电缆肤色非常隐蔽,往往会被道路和草丛覆盖,因此不会对城市景观产生影响,也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干扰。但是,高压电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设计成本较高、设计难度大、无法有效维修等问题,使得电力系统的高压电缆实际设计要求非常高。

2高压电缆与电力系统连接的配合

2.1连接方式

电力系统中,高压电缆线路与电力系统的连接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电缆进线段方式,通过变电站出线间隔和高压电缆之间敷设一段电缆,然后利用架空线和端变电站连接,是一种常见的连接方式。第二种方式是将高压电缆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一个部分,由于受到架空线路选择困难的影响,所以可以采用电力电缆的方法,在电缆两端均架空线路。第三种方法是在变电所之间全部采用高压电缆。

2.2高压线路与电力系统连接的绝缘配合

为了避免雷电对电缆产生影响,可以通过两个方面针对高压线路进行绝缘配合。一方面是通过避雷器方式减少雷电波幅值,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安装进线保护段,利用导线的高幅值入侵波产生的冲击电晕降低入侵波的幅值,也可以通过导线自身的波阻限制流过避雷器的充值电流幅值。采用第一种方法时,必须要针对电缆的进线方式全面分析架空线路。如果电压电缆连接处于66kV以上,变电所为组合电器GIS变电所时,必须要保证架设2km的避雷线。如果与高压电缆连接在35kV以上且变电所属于敞开式配置,则应该在1km以上设置避雷线。避雷线作为高压电缆设计的重要构成,必须要根据相关的绝缘配合要求进行设置,尤其要满足架空线路上的长度。在对电力系统改扩建的过程中,要对原有架空线路或没有架设避雷线的线路积极架设避雷线,以减少雷电对高压电力系统产生的影响。采用第二种方法时,必须全面分析避雷器的配置。在电缆进线段,应该保证10~220kV的电力电缆线路与架空线连接,通过在这一段电缆线路中安装避雷器提高避雷效果。避雷器选择应该根据变电所35kV以上的电缆进线段进行判断,如果电缆长度小于50m,只可安装避雷器f1或f2。电缆线路一端与架空线连接且电缆的长度小于冲击特性长度时,应该在电缆线路两端分别安装避雷器。当进入波电压等于电缆非架空线侧的最大脉冲电压时,相应的电缆长度可以称之为冲击特性长度,也可以称为脉冲波长度,同时也是临界长度。

3高压电缆输电线路设计与管理的主要功能

3.1综合查询模块。

通过综合查询模块能够全面分析历史检修记录。因为不同类型设备可以进行自动选择,所以能够帮助检修人员快速找到符合检修设备要求的记录。

3.2计划生成及申报。

计划生成及申报模块能够自动生成申报表,包括年度计划、月度计划和周计划。通过停电检修方式能够实现综合管理和信息智能化的应用,保证对设备状态进行固定月份的判断和评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自动生成评价表,能够定期开展检查功能。在计划申报过程中,必须要填写设备所需的各项信息,并及时向上级部门进行申请,从而减少计划的流程。

3.3数据转换。

数据转换功能能够直接将历史检修记录文档转换为统一的表格模板,并且将相应的表格数据自动存储。

4高压电缆输电线路设计与管理系统设计

4.1系统架构设计。

首先,在进行管理系统设计的时候,业务成为要在数据持久层和表示层之间。经过业务层可以把表示层和业务逻辑层进行结合,使高层对地层依赖减少。并且,在业务逻辑层设计的过程汇总,可以删掉或者更换不使用的部件,以此来确保系统的运转正常,也会使系统延展性得到提高。在业务逻辑层设计的时候,要充分的分析领域业务。不管是传统的程序开发还是现代化的程序开发,都要重视和专家的配合。服务层是管理系统最主要的部分,经过服务层可以使网络异步通讯成为现实。在服务层里,系统可以划分为分布式和互动式的运用程序,为用户同异步通信服务。表示层给用户提供视图,从而达到人机交互的目的。因此,表面层在设计的时候要重视用户的体验,不断提升信息交互的效果。

4.2系统设计的需求。

高压电缆输电线路设计和管理系统主要是监测数据,因此可以应用传感器来完成信息子站将数据传输到监管平台,需要提前设定好警报数值,在数据超出警报数值的时候,就会传送到输电线路的维护人员那里。并且,高压电缆输电线路设计和管理系统要确定界面保持良好的状态,同时要具备人性化要求。在对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方面的分析,要确保高压电缆输电线路设计和管理系统可以及时的监测,并且要兼顾到客户端,不断提升系统的便利性。

4.3监控平台的设计。

登录管理系统后是用户的界面,根据用户的权限不同,系统会给与不同的使用类别,从而使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完成工作任务。工作界面的右上角可以查看用户的信息、系统帮助和退出。由于管理系统的专业性比较强,因此要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就需要用户安全退出系统。在进行管理系统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用户的权限不同来进行管理,运用不同的权限来给予不同的功能。只有这样才可以采取不同用户权限的串联,最后使每个用户都拥有个人的权限。用户登录系统后可以根据权限制定动态化的节点,增加对应的功能。

5高压电缆输电线路设计与管理系统管理

要严格根据检修文件的要求进行检查,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出现不合理问题,应该按照相关程序及时进行处理。在高压电缆输电线路检修时,要签署符合文件包的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并召开会议进行检修验收工作,保证检修的程序全部完成。在冷态验收完成后,必须进行整体的试验运行,针对启动情况进行判断,保证高压电缆输电线路能够正常运行,避免在检修过程中出现问题。每一次检修完成后,必须根据此次检修的相关材料进行合理归纳和总结,并且要加强对质量项目公示材料、配件、技术、运行情况等内容的详细记录,为后续检修提供一定的参考,也便于判断高压电缆输电线路的实际运行情况。

结束语

通过分析电力营销的新特点,明确高压电缆输电线路设计和管理建设自动运维的主要方案,强化供电系统的自我提升,促进供电系统一体化,促进电力企业规范化管理和专业化发展,从而保证整个电力系统平稳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赵晖.复用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的电缆引下方式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5):114-115.

[2]明煦,姜伟.输电电缆线路综合监控系统标准化建设与实践[J].企业管理,2017,(2):212-213.

[3]任永飞.高温地区高压输电线路电缆接头选型分析[J].石化技术,2017,(11):100.

[4]季晓明,何强,潘培毓.输电线路电力电缆头问题的解决方法[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6):233.

论文作者:赵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4

标签:;  ;  ;  ;  ;  ;  ;  ;  

电力系统中高压电缆输电线路设计问题论文_赵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