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随时代的风景园林论文_张学德

浅析当随时代的风景园林论文_张学德

身份证号码:45212819790709**** 广西南宁

摘要:全球化时代,地域文化遭受冲击,本土风景园林迷茫之际,试着借鉴中国山水画论 “笔墨当随时代”,提出“风景园林当随时代”,回归自然,关注当下生活;同时借鉴山水画方法,提炼生活,以期对当代风景园林有所启示。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山水画论;方法,风景园林

1 时代背景

全球化时代,地域文化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中国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也不例外,先后经历模仿中国古典、西方古典风格,到现在的仿西方现代风格。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民族文化认同变得越来越强烈。风景园林也不甘落后,设计界的前辈做了不少积极探索,如苏州新博物馆等。

但效果并不理想,大多未能跳出对传统园林的表面形式的模仿。艺术是相通,不妨跳出风景园林的专业范畴,从相邻艺术门类寻求突破。本文尝试从中国山水画论及方法入手,结合风景园林,以期对当代中国风景园林有所启示。

2 山水画论借鉴:风景园林当随时代

“笔墨当随时代”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处于低潮时期,石涛用毕生的胆量发出的呐喊,同时也是针对当时 “复古”的局面,以“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实际行动吹响了让山水画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开篇号角。“搜尽奇峰打草稿”就是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明清以降的山水画风摹古、守旧的大背景下,重新指明了回归自然才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出路。

风景园林何尝不是如此?中国风景园林行业先后经历仿古、仿西风潮,设计出来的作品要么反映古人的生活,要么就是西方人的生活,远离我们当代人的生活,这样的作品很难让人从心底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本文借鉴石涛“笔墨当随时代”,提出“风景园林当随时代”,回归自然,关注当下生活。

3 方法借鉴

当代风景园林如何体现时代性?如何提炼生活?常言道,“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李可染先生也有精彩阐述,“关于生活方面,说起来应该比传统更为重要。生活是艺术的唯一源泉,这是非常正确的。生活是无限,比传统大得多。传统对一个人来讲很大的,但比起生活来差得远。有限的东西与无限的东西是不能比较的。传统要发展,还必须拿到生活中去应验”[1]。

生活不等于艺术,生活不加工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成为艺术。如何提炼生活,是每一位艺术家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艺术家表现生活是千方百计的,中国画的艺术加工手段称艺匠,杜甫讲“艺匠惨淡经营中”,齐白石有一方图章“老齐手段”,手段即是加工的办法[2]。

3.1 计白当黑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6]。 “计白当黑”是中国画常见的手法。当代山水画家李可染曾做过精彩阐述,“中国画,长于裁剪,有时裁剪到‘零’。中国画、中国戏曲都讲究空白, ‘计白当黑’,这不是表现力的削弱,而是画出最精华之处,使画面主要部分更为突出”[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万里长江图》(如图4)

画一棵松树或是折枝,人家并不问后面是墙还是桌子,因为自然画不完的,长江万里也不过局部。

中国篆刻讲究“宽可走马,密不容针”。其实讲的也是“计白当黑”,正如清代邓石如称:“字画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

在风景园林实践中,成功运用“计白当黑”的设计手法,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曾经做个小范围的调查,清华园内师生最愿意去的校园园林在哪里?大部分受访者选择图书馆北边的北院景园。原因也不难分析,相比校园内其它满栽且均匀分布的公共绿地,北院景园就是恰当好处 “留白”的案例。因此,在风景园林中,无论是平面构图,还是空间构成,恰到好处地运用“计白当黑”的设计手法,往往能收获出其不意的效果。

3.2 夸张

夸张是对象真实、鲜明、有力的表现。“白发三千丈”,夸张而能使人满足。中国人很善于夸张,画高山比真山还高,画水宽阔得不得了,画花红极了。

“夸张是艺术的根,夸张是深刻认识对象的结果,艺术不是什么都画,去掉不必要的,把需要的拿出来。狠狠地表现你所需要的,这里便包含裁剪和夸张 [3]。”

风景园林中,同样可以运用夸张的手法,无论是总体构思,还是平面构图,都可以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主题或凸显场地最美的特性。

3.3 似奇反正

中国画构图讲究“似奇反正”,而不是“以正求正”。郑板桥的字歪斜,但看上去很正。

中国书法反对“状如算子”,字的排列要有疏密变化。

回到风景园林,我们做设计时,常常会碰到构图呆板,缺少变化的情况。这时不妨借鉴一下中国书画的“似奇反正”手法。这样不但可以打破原有构图呆板的困局,激活场地,还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戏剧性效果。

3.4 胸中丘壑

荆浩在太行山上画松,“凡数万本,方知其真”(荆浩 《山水诀》),只有了解自然规律,方能创造佳作。

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2]做到“胸中丘壑”,才有后来传世佳作的诞生。

齐白石的画真正达到了造化在胸,他真是了解了自然规律,造化在手方能“漏泄造化秘”。也就是不仅掌握了自然的形象,而且掌握了自然的规律。

回到我们风景园林师做设计时,习惯性先翻书,似乎不翻书就不会做。笔者也有种不良的习惯,主要是平时积累太少。因此,风景园林师应多向山水画家们学习,回归大自然“搜尽奇峰打草稿”积累素材,真正设计时就不用临时翻书,因为“胸中丘壑”,不怕没灵感。

4 结束语

从山水画“笔墨当随时代”到 “风景园林当随时代”,从方法论到具体方法,回归自然,关注当下生活。中国山水画有价值的思想和方法太多,值得风景园林行业学习和借鉴也很多。本文仅从几个方面切入分析借鉴,以期对当代风景园林有所启示,权当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 安悱.大师的艺术课[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

[2] 吴冠中.我读石涛画语录[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7

[3] 中国画研究院.李可染论艺术(增订本)[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4] 石涛绘.石涛山水精品[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2

[5] 曹惠民,李红权.郑板桥诗文书画全集[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6] 李零.人往低处走——<老子>天下第一[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03

论文作者:张学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1

标签:;  ;  ;  ;  ;  ;  ;  ;  

浅析当随时代的风景园林论文_张学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