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电力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问题进行分析,突出表现在审计人员职责定位不够清晰,审计关键控制工作有失偏颇以及审计工作介入时点比较模糊等方面,并提出电力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相关改善对策,以期能够促进电力工程单位的发展。
关键词:电力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
电力工程项目具有周期长、投资高以及社会经济较为复杂等特点,对电力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的全过程审计工作中,需要重点突出跟踪的价值,对整体工程建设活动进行造价管理、审计管理,完善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制度,明确各项资金的走向以及流通的情况等等,这对于电力工程项目资金使用效果的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将基于电力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活动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1.电力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纵观当前电力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实际情况,其问题突出表现在审计人员职责定位不够清晰,审计关键控制工作有失偏颇以及审计工作介入时点比较模糊等方面。
1.1 审计人员职责定位不够清晰
监督、咨询以及建议是投资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对审计人员职责的界定,要求审计人员参与到工程项目前期准备、建设施工以及竣工的各项环节中,积极执行其工作任务,达到工程项目审计的目的[1]。但是在实际的项目全过程审计中,却存在着审计人员职责定位不够清晰的问题,没有全面参与到审计工作中,无法真正履行其职业能力,也缺乏与施工人员的密切交流。
1.2 审计关键控制工作有失偏颇
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目的,在于对投资项目的全过程予以监督、评价[2]。但是由于电力工程项目通常运行时间较长,所涉及到的各类单位数量较多,故而涉及工作内容繁多,对现代审计工程活动的开展产生了较大影响[3]。审计资源相对较多的情况下,需要明确审计关键控制工作。但是在实际的电力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工作中,却存在着关键控制点把握效果不佳的问题,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以及参考依据等。
1.3 审计工作介入时点比较模糊
当前针对于投资项目跟踪审计介入时点的问题,缺乏明确的法律固定。很多审计人员需要在投资洁厕阶段介入审计工作,还是在设计招标阶段,亦或者是施工阶段等介入审计工作尚不够清晰[4]。
通常情况下,审计工作需要在项目施工开展后介入,但是这个时期介入的话,项目施工可行性分析、项目建设设计活动均已经完成,全过程审计活动便具有事后性特点,难以真正发挥审计的价值,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的模式,会对电力企业审计工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电力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工作的改善对策分析
电力工程单位全过程审计工作中,可以通过明确审计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制定科学的审计工作规范;发挥合理控制审计关键点价值,降低项目建设风险发生率以及科学选择项目建设审计介入时点,彰显全过程审计的价值等方式,不断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切实彰显审计工作的开展价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 明确审计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制定科学的审计工作规范
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全过程审计工作的开展,有助于降低各类资金滥用、投资不合理以及建设疏漏问题的发生,保证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综合质量。
电力工程建设单位的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全面认识到全过程审计工作开展的重要价值。对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职责以及具体操作内容、行为规范等,做出明确要求。比如可以融入责任分明的制度,明确每一位审计人员的职责,工作中出现差错的处罚方式等等。制定科学、合理的电力工程项目全国陈跟踪审计行为规范、操作指南,切实做到审计工作不越位、不包办等,真正彰显电力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工作实施的意义。
2.2 发挥合理控制审计关键点价值,降低项目建设风险发生率
投资决策、建筑设计、招投标、施工以及验收等是投资项目最关键的控制环节,而在这其中最关键的控制点,主要在于设备和材料的采购、工程款支付、工程施工以及工程变更等内容。不同时期发展背景、市场发展环境下,需要基于电力企业建设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
电离单位可以基于风险所造成的具体影响,将风险导向的理念融入到现代电力企业审计工作中,制定审计计划,明确审计内容,合理安排审计人员以及审计时间等等。通过合理的关键点审计工作控制,最大限度降低项目建设风险发生率。
2.3 科学选择项目建设审计介入时点,彰显全过程审计的价值
工程项目立项阶段、设计阶段以及施工阶段等,均为审计工作介入的重要时间点。在实际的项目审计工作中,并不是介入的时间越早越好,而是需要基于项目投资的风险情况,跟踪审计的成本以及审计环境的具体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科学选择介入的时间点。
比如介入时间过早,则会因为项目不确定因素较多,增加审计分享。如果介入的时间过晚,则会因为前期缺乏审计工作,而造成造价难以清晰的问题,无法真正彰显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价值。实际工作中需要基于项目的特点,清晰介入时间。如果项目建设方案成熟,则变动可能性相对较低,这个时期则需要基于审计工作的时间点进行综合研究,施工中如果不可预测因素相对较多,则需要将跟踪设计的介入时间进行前移。
结束语
全过程审计工作的开展,有助于实现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电力企业可以通过可以通过明确审计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制定科学的审计工作规范;发挥合理控制审计关键点价值,降低项目建设风险发生率以及科学选择项目建设审计介入时点,彰显全过程审计的价值等方式,保证审计工作的科学性价值与有效性价值,全面提升电力企业审计工作的质量,也能够促进现代电力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玮平.探讨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造价全过程管理问题及优化对策[J].通讯世界,2016,23(12):88-89.
[2]易敏.烟草行业投资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分析[J].中国市场,2017,08(23):221-222.
[3]龙化良.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主体合谋行为的业主监督博弈分析[J].科技信息,2011,25(18):723-724.
[4]吴海飞,邹业清,赖威.基于浙江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双审”联动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6,09(23):55-59.
论文作者:王仲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7
标签:审计工作论文; 全过程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电力论文; 项目建设论文; 价值论文; 时点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