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电力建设规模的扩大,现场施工的管理也出现一些问题,对施工人员造成安全威胁,因此,施工单位应加强现场的安全管理。特别是在新形势的发展状态下,施工单位应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本文针对新形势下的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管理建议,提高施工管理的质量,希望对相关企业和研究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策略
引言
社会的迅速发展带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电力的供应需求也随之增加,对电力的建设管理要求也提高。在新形势的建设情况下,安全事故的现象频发,引起社会的重视,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电力建设行业的顺利发展。因此,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才能有效的排除安全隐患,企业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管理的培训,保证现场工作人员在危及的情况下能够从容应对,为施工人员及电力工程提供保障,促进电力行业的顺利发展。
1.电力建设施工现场的特征
现代的输电建设都是以高电压,长距离输送为主,而这些电力建设需要配备高性能的设备,因此,新形势下的电力建设存在多种安全因素。电力建设的施工环境较为复杂,各种高空作业或交叉作业,施工过程变化大,容易导致触电,高空坠落或者中毒等威胁生命的安全事故,对施工人员造成严重的安全威胁。因此,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国家电力建设的标准要求,各个施工环节都应注意要符合国家规章制度。同时还要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施工时要配戴好防护工具,避免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也为了电力建设行业的顺利发展,保证文明施工,优质施工,做好电力建设行业的典范。
2.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安全责任没有落实
电力建设的施工现场存在诸多安全因素,在施工现场管理员应时刻注意安全的管理,落实好各项工作的责任,但是在施工的实际过程中却没有落到实处。例如,电力工程的审批部门只是负责审批工程的各项工作,对于项目的安全管理不参与。监管部门对项目工程监督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大多是走过表面形式,监管力度远远不够。项目主管是工程的主要负责人也是第一责任人,管理层的精力大多集中于项目的竞标与工程的造价方面,对于安全管理的工作有所欠缺。
2.2施工人员意识薄弱
电力建设工程为了扩大其规模,往往会对外扩招施工人员,而招的多数是农民工。农民工的安全意识薄弱,对于施工安全的了解有限,技术水平较低,不能很好的保护自己和他人,为施工安全带来威胁。此外,施工单位没有按照要求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培训和教育,导致施工人员不能准确分辩出安全隐患和各种危险因素。虽然有些单位对施工人员开展安全意识教育,但是教育的流程过于形式化,没有实际邀请专家或专员进行培训,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还是不能明确,对于安全隐患的因素辨识还是比较薄弱。
2.3安全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新形势下的项目是采用承包制的形式,有些单位在建设过程中没有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机制,只是专注于赶工期而冒险作业,不仅违反相关规定,对于施工人员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不顾施工过程的安全,造成安全隐患的存在。一些施工单位虽然建立了安全管理的相关监督部门,但是部门的工作没有实际落实到施工现场,没有安排专业人员到施工现场监督,导致安全管理的监督不到位,因此,施工单位要完善相关的监管机制。
2.4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
施工现场的环境过于复杂,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如果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稍有不注意都会发生安全事故。电力建设施工多为高空作业或交叉作业,室外的气候条件变化等因素使环境复杂,施工人员的组成结构也较为复杂,施工过程是比较危险的。如果电力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对环境因素不够重视,认为环境中存在的安全因素是小问题,心理上的不重视导致态度上也不够明显的重视,在施工过程中就不会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导致安全因素存在于施工过程不能及时清除,造成后期工程的安全事故引发的首要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的策略
3.1安全管理员做到责任明确
电力建设的过程如此复杂,应将安全管理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实行安全责任制,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首先,施工单位应建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设置管理部门的组长,带头做好安全监管工作,可以设立副组长,协助组长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定施工安全管理的目标计划,拟定安全责任书,让负责人签字,以书面的形式确保工程的责任制。其次,安排好劳动保护机构人员协助领导做好各项监督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安全监督的顺利进行。最后,单位可以组织成立专门的监督领导小组,方便落实好安全管理的工作。
3.2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电力建设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在施工中起着引导作用,其安全生产的技能和知识都会对建设过程有所影响,因此,有必要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管理的综合素质。首先,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管理的培训,邀请安全管理的专业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要求其掌握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规范操作,避免违章作业引发的安全事故。其次,建立奖惩分明的制度,有利于激励施工人员做好建设的各项规范要求,保证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的监督。对于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的工作人员可以予以奖励,对于因为不规范作业引发安全隐患的人员要适当惩罚,并对其进行再次安全知识的培训,保证施工人员都具有良好的安全素质,在施工的过程中做到人人监督,实时监督。
3.3完善安全管理和监督机制
电力建设的过程中要完善安全管理和监督机制,才能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开展。完善的监督机制要求监督人员严格按照国家规范的施工建设要求来监督,严格按照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来执行,做好各种预防措施,明确管理人员的建设责任,保证工程事故能找出准确的负责人,避免推脱责任。安全责任制是事先编排好各项工作的负责人,对于可能出现的安全管理因素也要全面考虑,预防各项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单位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在施工现场对施工人员实时的动态监控,及时发现施工存在的安全因素并能及时解决,保证电力建设的施工安全。
3.4及时排查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
施工现场的环境复杂性决定了影响安全的因素多变性,因此,施工人员有必要及时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施工建设的规范化和科学化。首先,施工人员要对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能准确辨认,提高安全隐患的辨认知识,了解每一项工程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强对危险源的控制。其次,可以组织专门的管理员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最后,工程竣工后可以对工程建设过程的各种安全隐患进行总结,避免在其他工程出现同样的安全隐患。
3.5严格按照施工标准指导现场安全
施工过程应严格按照四步安全法来进行,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第一,制定完善的作业指导书,在电力工程建设前,应从《施工作业指导书》中筛选出合理的部分形成施工建设指导书的设置表。在施工过程中不管是施工流程还是质量标准都要严格审查,按照指导书的标准来严格执行,指导书经过相关部门审批之后才能应用于施工现场。第二,聘请专家对施工现场做好风险评估的工作。根据作业指导书制定风险评估表,安排专员定期或不定期到施工现场做好风险防范的工作,落实风险防范措施。第三,制定严格的安全作业票,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可靠性。第四,每天上班前要集合工作人员开展班会,总结前一天的施工作业存在的问题,对于不规范的工作应改善。对参加作业的工作人员要做好三交工作,交代任务,交代技术和交代安全,管理人员还要做好三查工作,查工作衣着,查三宝,查工作精神面貌,落实好作业的风险防范工作方可让施工人员开展作业。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电力建设的安全性,做好风险防范工作极其重要,也是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稳定的必要措施,提高电力工程的建设质量。新形势下的电力建设存在诸多安全因素,施工单位需要做好监督工作,完善监督机制,用强有力的控制手段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保证电力建设工程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程虎.新形势下如何搞好电力建设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J].电力建设,2004(3)
[2]田剑.浅谈电力建设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08(7)
[3]马庆林.电力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J].建筑安全,2011(9)
论文作者:付金琪,王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7
标签:施工现场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电力建设论文; 作业论文; 安全隐患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