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文小华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文小华

广西盛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桂林 541001

摘要:建筑混凝土浇筑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对整个工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建筑技术和建筑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混凝土结构的主要材料为水泥、水和砂石等,加上一些辅助性材料,在搅拌之后制作出以混凝土为主的结构,其结构形式主要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素混凝土结构等。在全面浇筑混凝土结构的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温度,才能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效果。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地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应用

在我国建筑结构中,一般使用的是混凝土结构,特别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会运用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因此,为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就必须提高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而混凝土浇筑施工涉及多个方面,很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因此,为了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应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条件,采取科学的浇筑施工技术,严格按照相关工艺流程进行操作,做到安全、高质量施工。

一、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概述

随着建筑施工技术不断优化,促进了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作为建筑施工的混合材料之一,混凝土材料的主要成分为砂石、水泥和外加剂、水等,其中,水泥发挥着胶凝的作用,在综合这些材料之后,可以提高建筑结构的坚固性。在具体应用中,混凝土浇筑技术主要是通过将混凝土浇筑在模板中,在塑化之后,优化建筑的整体结构,从而有效保障施工质量。因混凝土浇筑技术施工方便和重要作用,目前广泛运用在我国建筑施工过程中【1】。

二、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1.混凝土浇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由于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施工人员需组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切实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

1.1做好施工材料的准备工作

混凝土浇筑施工材料对浇筑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在混凝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的时候,需严格按照标准检查材料,比如,砂石、水泥等材料。在检查的时候,需对材料的种类、性能、等级、生产日期等进行抽样方式的检查,保证这些材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外,还需根据建筑设计要求,检验材料数量和种类,确保符合设计要求,进一步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2】。

1.2制作混凝土

在检测完建筑施工所需的混凝土材料之后,需配制混凝土,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根据实际施工要求和设计标准配制混凝土,严格控制所需的水泥、水和砂石等材料的配合比例,特别注意材料的添加顺序。第二,在配置和搅拌混凝土原材料的时候,需科学合理控制搅拌时间,在配制完成后,需对成品进行质量检验工作,主要检测内容为混凝土的成分组成、混凝土是否搅拌均匀、混凝土的成分配比是否符合要求、粉煤灰和砂石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等,检测结果误差不能超过5%,如果误差大于5%,需结合实际情况作出合理调整和完善。

1.3混凝土的输送

在混凝土制成后,需及时将混凝土输送到施工现场,采取的运输工具一般为拖泵或者移动泵,在输送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输送混凝土之前,应全面了解所使用的输送设备,制定在输送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的应对措施,并且控制输送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第二,在安装输送泵管的设备时,应进行严格检查,清除管内的水泥、砂石等残渣,以免影响混凝土的输送质量。第三,在连接输送泵管时,需确保连接的牢固性,以免在输送过程中发生漏浆情况,另外,需使输送泵处于最准确的连接角度上,最大程度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混凝土建筑施工主要技术

2.1混凝土结构浇筑技术

在浇筑技术中,混凝土结构浇筑是非常的一环,主要技术为墙体混凝土、基础底板混凝土、楼体混凝土、顶板混凝土等。其中,基础底板的厚度非常大,使得混凝土的施工量大大增加,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混凝土散热情况,防止出现裂缝问题,更好地满足施工需求,保证工程质量。

2.2混凝土结构拆模技术

混凝土拆模次序一般是后支、先支;先拆去不承重的部位,再拆去承重部位。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应结合施工的规范和要求确定拆模时间,如果混凝土强度为2.5Mpa时,拆去不承重的部位,可以有效保障混凝土的表面,而在混凝土满足相关要求之后,才可以拆除承重部位,在全部拆除之后,应及时转移模板和支架,以免冲击建筑物【3】。

2.3分层连续浇筑

第一,混凝土浇筑时,应浇筑完第一层后,再开始第二层的浇筑,在这个连接的过程中,需确保第一层混凝土没有初凝,再一层一层浇筑直到完工。另外,在推移式连续浇筑或者分层连续浇筑时,应尽可能缩短层间的间隔时间,一般来说,间隔时间需少于混凝土初凝时间,而初凝时间可以通过试验确定。第二,分层浇筑技术应用在混凝土浇筑中,主要包括分段分层、全面分层和斜面分层。其中,全面分层需浇筑完第一层才开始第二层的浇筑,依次完成全部浇筑工作,这样有助于避免发生裂缝,一旦出现裂缝,应及时修补。分段分层最开始在底层实施浇筑工作,达到一定高度后再开始第二层浇筑,这种浇筑技术的层数比较多,主要适用于长度和面积相对大且略薄的混凝土。斜面分层主要是从而下一层开始向上浇筑,适用用长度为厚度3倍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4】。

2.4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技术

在浇筑和振捣完成之后,应在半天之内进行混凝土的浇水和养护工作。另外,在拆模工作完成之后,需洒水一个礼拜进行养护,洒水频率需根据混凝土的实际情况而定。目前,混凝土养护技术一般有浸水养护法、覆盖浇水养护法、围水养护法和塑料薄膜养护法。在养护的过程中,需充分结合气候情况,比如,冬季的养护工作中,如果温度低于五摄氏度,应该增加蓄热法等进行养护,以免受冷影响混凝土的结构强度。

2.5建筑裂缝预防和治理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很难避免发生墙体和结构性裂缝等现象,而这种情况往往会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在施工时需加强控制,防治裂缝。比如,在施工的时候,需充分考虑湿度和温度的影响;使用高质量的混凝土材料等。如果出现了裂缝,应及时处理,一般是采用特殊材料进行填充和加固,同时,对建筑结构实施日常的湿化和保养【5】。

三、结束语

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应不断研究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并且积极引用最新技术,同时,在实际建筑施工中,需做好混凝土浇筑之前的准备工作,有效监督各个环节,切实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达. 基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7):189.

[2]吴金胜. 关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实践分析[J]. 江西建材,2016,(24):84+86.

[3]张津伟,孔令,储潇姝.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效果[J]. 中华建设,2016,(12):144-145.

[4]何啸. 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应用的几个关键点分析[J]. 江西建材,2015,(24):84.

[5]谢军.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A]. 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软科学论坛——能源环境与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5:1.

论文作者:文小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2

标签:;  ;  ;  ;  ;  ;  ;  ;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文小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