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蓉蓉
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1
摘要:目的:分析前馈控制应用于眼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眼科在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接诊治疗的18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9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与90例实验组(实施前馈控制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投诉率为0.00%、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为1.25%、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及感染率为7.50%;参照组患者投诉率为10.00%、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为11.25%、并发症发生率为23.75%及感染率为21.25%,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前馈控制在眼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可以提高患者质量,降低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前馈控制;眼科;护理管理;临床效果
本次选择我院眼科接诊治疗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前馈控制应用于眼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眼科在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接诊治疗的18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90例参照组与90例实验组,参照组患者中最大年龄为75岁,最小年龄为7岁,平均年龄为(35.3±2.3)岁;其中女性40例,男性50例;实验组患者中最大年龄为74岁,最小年龄为7岁,平均年龄为(34.3±2.3)岁;其中女性41例,男性49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中未出现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可比。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对患者予以并发症预防护理、饮食护理、入院宣教等措施。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前馈控制护理管理,具体方法为:
评估及准备工作。护理人员需在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文化水平、年龄、性格、病情等情况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建立安全护理对策,即通过温馨提示卡、饮食指导、健康宣教、专人陪护等干预强化护理质量及安全。由于人体最为敏感的器官之一就是眼部,若护理措施不完则会导致患者角膜损伤的情况。因此,护理人员需提升自身风险意识及综合素质,同时科室需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风险培训,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针对日常工作中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需找到发生原因并总结出不良事件发生的处理方法,以此强化护理质量。
改善住院环境。护理人员在开展前馈控制护理管理模式前期需深入评估住院环境,以此提升住院环境的安全性及舒适性,完善医疗设备实施。保持地面干燥、病房通风;铺设防滑垫,将带尖锐边角的桌椅移除,换成圆形桌椅;清除走廊障碍物。
专科护理。由于眼部生理特性较为特殊且眼部器官较为特殊,因此护理人员应强化对眼部的护理及日常检查工作,建立规范培训计划,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心理素质及专业技术的培训;护理人员需严格遵循相关操作规范开展护理活动,避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需安排专门的人员开展药物管理,防止药物乱用,分类放置药物,不断完善护理服务,强化护理质量管理。
1.3 评定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投诉率、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感染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对本文180例眼科患者的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卡方检验,以%形式展开患者投诉率、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感染率,t检验,以形式展开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两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以P<0.05展开。
2.结果
3 讨论
由于眼部组织较为特殊,且异常敏感脆弱,若患者在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出现差错则会导致患者眼部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强化护理管理对眼科患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前馈控制护理管理模式主要是指对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进行有效、主动、积极的管理及控制,使其可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前期进行有效的管控,将问题扼杀在摇篮中的护理管理模式。根据相关医学研究报告显示,眼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前馈控制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投诉率、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感染率,且患者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对临床护理管理具备较高的实践价值[1-6]。基于此,本次选择我院眼科接诊治疗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前馈控制应用于眼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通过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投诉率为0.00%、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为1.25%、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及感染率为7.50%;参照组患者投诉率为10.00%、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为11.25%、并发症发生率为23.75%及感染率为21.25%,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前馈控制在眼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可以提高患者质量,降低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曹红梅.试论前馈控制在眼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4(33):286-287.
[2]苗瑞青.前馈控制在眼科老年住院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工企医刊,2010(6):8-9.
[3]高伟,汪芳,游晓伟.前馈控制在眼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2):181-181.
[4]杨鹏燕.前馈控制应用于眼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27):194-196.
[5]罗美丽,李国荣.前馈控制对使用糖皮质激素眼科患者的护理效果[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10):226-227.
[6]庞兰,刘芳艳,周依岚,等.前馈控制在白内障连台手术安全管理中的运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0):109-111.
论文作者:肖蓉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5
标签:患者论文; 眼科论文; 率为论文; 实验组论文; 发生率论文; 差错论文; 并发症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