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的积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您好。很高兴与您共同探讨关于“如何提高幼儿教师反思能力”的问题。
来信反映出你们幼儿园通过教研活动培养教师反思能力所做的努力与实践探索,我十分欣赏你们把教研目标确定为研究教育工作的同时指向提高教师实际的观察和反思能力,在教研活动方式和过程中注重层次性和针对性,尊重教师不同个体的发展水平差异。你们在活动中主要思考了两方面的问题。
其一 问题引入式的反思笔记
反思笔记是日常工作中练习和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有效方法。运用随笔、手记或日记等形式记录下自己思想和行为变化的过程,是在进行自我对话、自我反省,也可以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我个人认为,写好反思笔记有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要点。
关键之处在于发现事件。可以把一个星期作为时间单位,将自己在本周内日常教育工作中对某个(或某些)活动(尤其是让自己感到兴奋、困惑、气愤或感动的事)的感想与检讨记录下来。因为教师无法记录所有的事件,所以敏锐地发现和捕捉关键事件尤为重要,然后梳理出事件发生、发展的逻辑思路,并且展示解决问题中成功或失败的路径。在动笔之前,教师先要对所写事件进行全过程的整理与反思,发现问题,找出其中的主要问题和关键环节,回顾相应的发展过程,再开始动笔就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核心之处在于变换角色。由于教师习惯于把自己放在活动实施者、主导者的位置上,使得事件记录多为陈述性或概述性的,带有明显的主观判断和经验分析,忽略过程与细节。因此首先要转变教师的观念,尊重事件的真实性,把自己放置于“自省者”和“旁观者”两种角色之中,学习转变记录的语序习惯,通过叙事性和写实性的文法,描述事件的过程,关注事件经历的关键细节,如师幼间的对话、孩子的表情动作、事件环境的物品氛围等。
下面提供的这个案例展现的是反思者针对日常教育活动中的细小环节,展开有效的实践反思,主动进行问题研究。文字生动活泼,思路清晰流畅,具体呈现出一条由浅入深的教师反思链:经历实践——问题——反思——研究——改善(修正)行为——提升。供您参考。
“留白”——开启幼儿的创造之门
每天的晨间活动时间,我总会给孩子们提供许多体育玩具,让他们尽情挑选,自主选择玩法,这段时间也就成了孩子们最开心、最放松、笑容最多的一刻。今天,我为孩子们带来了自制玩具——彩色飞盘(将硬纸板剪成直径约15公分的圆形,在上面装饰一些图案,然后在圆周打上六到八个小孔,在小孔里穿上彩色丝带,往上一扔,飞盘就会在空中转动起来,彩色丝带也随之在风中飘扬,非常漂亮),相信新玩具一定会让这些小家伙们高兴一阵。
当我像变戏法一样从筐子里拿出一只只彩色飞盘时,孩子们都聚拢了过来:“老师,这是什么呀?”他们十分好奇。我刚想告诉他们,转念一想,何不听听孩子们的想法呢?于是反问道:“你们觉得这是什么呢?”遥遥说:“这是帽子吧。”甜甜说:“圆圆的,好像是飞盘。”乐乐说:“我觉得是彩色的风车。”……孩子们的想法就是和我们的不一样。
“你们可以自己给新玩具起名字,再想一想这个玩具可以怎么玩,看谁的玩法多。”我提议。于是,孩子们纷纷拿起飞盘玩了起来。遥遥拿起一只她心目中的“彩色帽子”,顶在头上,张开手臂,小心翼翼地走起了独木桥;甜甜找来好朋友,拿起一只飞盘,玩你抛我接的游戏;明明把飞盘夹在两脚之间,用力一跳,就把飞盘远远地甩了出去。再看其他孩子,有的在地上滚飞盘;有的把飞盘顶在手指尖上,比赛谁顶得稳、顶的时间长;还有的把飞盘竖放在地上旋转……
随后,我和孩子们一起交流了各自不同的玩法,讨论如何玩更有趣。在同伴的启发下,孩子们又想出了许多有新意的玩法。
教师反思
年龄有限,创意无限。案例中,幼儿的创意让我们惊叹,对于一个小小的飞盘,幼儿竟有那么多的奇思妙想和富有创意的玩法。我们可以看出,其实孩子们会用独特的眼光和角度看问题。而有些问题恰恰是我们成人在墨守成规中所忽略的;他们会用超常规的方法去探索,而这些方法往往是我们成人在循规蹈矩中所未曾尝试的。有时我们确实需要静静地听、耐心地等,需要“慢一拍”,需要“懂也装作不懂”、“知道装作不知道”,抛弃“老师不教,孩子怎么能会”的观念,真心地向孩子学习。
无限创意尽在“留白”中。作为教师,要敢于、善于解放幼儿,给幼儿留下想像和创造的空间,帮助他们打开创造之门。当我出示飞盘时,没有告诉孩子这个玩具就叫飞盘,从而避免了因名字限制幼儿的想像;随后也没有教孩子应该怎么玩,而是鼓励幼儿自己寻找玩法,给予幼儿充分的探索时间,对孩子的别出心裁给予肯定。等待、期待、引导、鼓励、肯定,在这里都成了“教育留白”的好方法,于是,无限创意尽在“留白”中。(江苏省太仓县艺术幼儿园 王明珠)
其二 如何改进教研方式,提高教师反思
你们园根据教师经验水平及反思能力的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分层教研方式值得称赞。运用集体反思、观摩录像或教学情景、资深教师帮带年轻教师等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幼儿园教研活动实践效果,也有助于教师反思活动的积极开展。然而,园本教研不是点金术,一种能力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幼儿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积累、综合培养、逐步提高。幼儿园和管理人员对于有效提高教师反思能力,应该有一种正确的认识与长期的规划。
首先,“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反思的源头在于丰富的教育实践积累,要注重日常教育工作中广泛而普通的实践积累。只有在大量充实的教育实践基础之上,以丰富的教育经验为底蕴,反思水平才能够真正得到提升。学习和掌握反思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只是反思活动的第一步,提高教师反思能力与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并非等同的过程。反思能力可以促进对教育教学技能的深入理解、主动研究和不断提高,但反思不仅仅是一种技能,反思是人的一种自我意识、思维习惯与批评精神。而人的一种内省行为的提高需要长期的坚持,幼儿园应该为教师精心规划设计。特别是对于年轻教师,要有长期的发展规划,应引导她们更多地关注实践、关注儿童的活动,自觉加强在实践中的点滴积累。对于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则应引导她们注重及时整理和总结,善于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诚然,一次好的教研活动能够使参与教师对反思对象有深刻的理解,有很大的提高,产生顿悟,但是行为的改善、能力的形成必须有较长时间的等待,而且在此发展阶段中必须持之以恒地进行练习、注重培养。
第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反思能力的高低与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综合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反思能力隶属于教师专业水平的一部分,与教学能力、研究能力一同构成教师整体专业能力。反思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在实践活动中的体验与感悟,而体验与感悟的程度来自教师观察、辨析等专业水平,而专业水平的基础必然建立在综合的教育、人文知识、自然知识的学习基础之上。来信中提出在“分析幼儿的学习特点,并提出适宜的指导策略”和“敏锐观察幼儿的学习需要,分析幼儿具体行为,寻找行为背后原因”等方面存在不足,这显然是研究能力的问题而并非反思。敏锐观察幼儿、梳理实践过程、分析缘由、寻求有效教育策略,是综合性专业能力的体现。因此,在设立针对教师反思主题教研活动的同时,应该登高望远,积极开展多元化的综合性教研活动,多渠道培养与提高教师综合水平。
第三,“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反思能力与幼儿园的管理理念、管理能力和水平、组织文化、环境氛围等也有着极大的关联。反思活动中的两大基本要素是批判与规范。教师要善于对照标准主动进行自我反省,敢于针对自己或同伴的工作提出质疑与批判,乐于关心他人进行思维碰撞,勇于对自己的工作承担责任,这就需要幼儿园的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形成一个目标一致的合作共同体。因此,教师反思需要在幼儿园健康良好的环境与氛围中自然孕育而成,依存于幼儿园民主、平等、交流、合作的工作环境与人际关系。
最后,诚挚地希望您以及您所在的幼儿园能够在反思中进一步成长,也希望更多的幼儿园和教师参加到关注教师反思能力的团队中,借助园本教研培养教师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善于合作沟通的双手,愿意内省自我、悦纳他人意见的态度,与独立思考、敢于批评的思想。让我们共同期待!
江苏省教科院幼教与特教研究所 尹坚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