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论文_唐令

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论文_唐令

唐令(龙台中学 四川 资阳 641300)

摘要:高中地理新课程内容目标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索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新一轮课程改革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随时代的发展日显弊端,我从自己地理教学的现状出发,结合近几年地理教学实践,小结了教学中存的困惑和一些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新课改 地理教学 反思

中图分类号:G5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636(2019)01-0108-01

新课程标标准要求高中地理课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现代教育理念、反应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作为新课改具体实施者的一线地理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人现结合地理新课改实践,浅谈几点体会。

一、转变教师角色

新课程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倡探究式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而教师则是地理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因此,在组织整个课堂教学时,要注意放下“师”的权威架子,要以学生学习合作伙伴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戒备心理,真正体现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与想象。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展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二 、挖掘地理课程中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驱动学生自主地学、努力地学。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提高地理教学效果的关键。

(一)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中学生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点,就是好奇心强,可塑性好,注意力容易发生转移。因此,地理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地理教学情境,精心设计,周密策划每一堂地理课,添加一些有趣的问题,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引发他们探求知识的渴望,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他们从“怕学”到“好学”再到“乐学”,以发挥他们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上“洋流”这一小节,在讲述风海流的时候,就可引入“当年”航海家哥伦布在西印度群岛做了标志的椰子壳扔入大海,后来居然在法国的比斯开湾被发现”的这一故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并设置疑问,诱发学生主动思考,这是怎么回事?在分析补偿流时,可设置疑问:“为什么在秘鲁附近能形成世界上最大的渔场?”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的无穷奥妙和现实意义,这样学生的求知欲就很容易被激发出来,又何愁他们不乐意学好地理呢?

(二)结合生活实际,拉近学生与地理学科的距离

在地理教学中将学生感兴趣的一些乡土地理、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和时政热点等地理素材引入地理课堂中,就很容易拉近学生与地理学科的距离。比如讲“气象灾害”一节时,我们可用近期某一气象灾害为例,通过图片、视频等介绍气象灾害与我们的密切关系,利用这些鲜活的乡土地理,让学生感悟到地理就在我们身边,地理与我们的现实生产和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没有理由不学好地理。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实践证明,“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只会挫伤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此,教师必须提高地理教学的艺术性,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地理课堂充满生机。比如在上“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这节课时,就可通过流水侵蚀作用的实验,让学生明白地形坡度、土壤性质、地表植被和降水强度等因素对土壤侵蚀造成的影响;也可以带领学生到条件许可的野外去实地探究。上“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一节,则可采用地理实践的形式开展社会调查,让学生通过走访、实地调查、查阅资料等一系列过程去发现城市化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并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假如每堂地理课都能做到大胆创新,那么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就会不断高涨。

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外部学习环境。

(一)、正确对待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提倡“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自主性和探索性。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储存和提取的过程,而是学生对新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应的主动建构。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针对能否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而言的,“教为主导”要着眼于“学为主动”,才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

(二)、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

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必须克服课堂上教师是主宰,少数学生是配角,大部分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造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当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对课堂学习才有一种安全感,才敢于真实充分地表现自己,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比如,在教学中,要经常和学生进行换位,由学生提问,教师作答,其他学生评判,或把能力不同的学生搭配分组,取长补短,自由探讨,等等。学生变成了学习的主人,课堂上的地理教师则成为一个顾问,一个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问题、解决矛盾的导师,而不再是唯我独尊的“一言堂”者。

我认为,只要我们能抓住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这一契机,转变教学观念,端正教学思想,努力改变传统的、单纯的传授知识的作法,大胆创新教学模式,重视对学生“资源观”、“环境观”、“人地观”等现代观念的教育,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地理思维能力、运用地理原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实践活动,我们的地理教育教学水平将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论文作者:唐令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论文_唐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