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外交新思维与中国的国际责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思维论文,中国论文,大国论文,外交论文,责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自身实力、地位的显著提升及国家利益的极大拓展。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一个世界大国,中国应该奉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在国际事务中扮演什么样的国际角色,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地认知自身的国家利益与国际责任,在此基础上妥善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不断创新外交理念和对外政策,更加积极主动地营造自身面临的外部环境并参与塑造国际秩序。中国外交由此更显自信与成熟,日益显现出大国外交的新气象。 新时期中国的大国外交新思维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强调坚定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同时,也适时提出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进一步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的论断。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成立一年多以来,在外交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和举措,在继续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同时,强调建设新型大国关系,弘扬新型义利观并致力于实现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共赢,在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上更加积极作为。较之以前,中国外交更具全球视野,更富进取意识,更有大国风度。2013年6月27日,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在第二届世界和平论坛午餐会上发表《探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的演讲,明确提出“在继承新中国外交六十多年形成的大政方针和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当代中国正在积极探索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之路”。 何为大国外交?一般意义上讲,大国外交有三种不同层面的含义:一是“以大国为交往对象的外交”,即一个国家无论大小,只要它以大国为其外交重心,都可以称之为大国外交;二是“大国间外交”,如二战时期的美苏关系,当前时代的中美关系、美俄关系等;三是“作为一个大国的外交”,即以一个大国的身份定位来确定自身的利益诉求、战略目标并灵活运用相应的外交资源和手段。当前中国所言“大国外交”,应当是作为一个大国的外交,这是日益崛起的中国对自身地位和身份、利益与目标,以及应有国际角色的准确判断和应有表达。 新时期中国的大国外交,首先,要能更为有效地维护和增进自身国家利益,这是大国外交最为基本的诉求和目标。比如,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当今世界,如何更好地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在中国利益全球化的今天,如何更为有效地保护自身日益增长的海外利益?在各国都重视发展软实力的时代,如何拓展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其次,中国的大国外交还意在表明,中国将积极推动国际秩序的变革与完善,深入参与全球治理进程,负责任地承担与自身实力相称的大国责任。这是一个大国应有的责任担当,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一种期待。 在本质上,新时期中国的大国外交是一种“大国责任型”外交。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1世纪中国成为全面意义上的世界大国,中国外交内涵大致会经历三个阶段的演变: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的头三十年,中国外交在本质上是一种“主权维护型”外交,当时的外交任务在于维护主权独立,争取国际承认;第二阶段,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外交演变为“发展主导型”外交,外交服务于经济建设,推动国家发展;第三阶段,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后,伴随中国和平发展的深入推进及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全面拓展,中国外交开始逐步向“大国责任型”外交转变。这一大国责任,既有对国家的责任,也有对国际社会的责任。 如果说,以前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如何成为一个大国”,那么今后还将增加一个新的目标,即“如何更好地做一个大国”;如果说,以前我们讲得最多的是国家利益,那么今后在继续强调国家利益优先的同时,还要越来越多地讲国际责任。中国人民在致力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同时,也将通过自身发展和全球参与来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进程,推动世界梦的实现。 21世纪中国的国际责任 如何全面参与全球治理进程,彰显中国的国际责任,是新时期中国大国外交的重要内容。 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做好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者。中国在参与全球化进程并实现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积极利用自身发展推动各国的共赢与多赢。中国经济的整体规模、庞大的商品生产能力以及巨大市场需求,决定了中国的发展自始便具有全球性的“溢出效应”。时至今日,中国已经成为128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是世界的主要投资目的地和日益重要的对外投资大国。当前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对亚洲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之一。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在实现自身经济平稳发展的同时,还通过提高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份额,组团赴欧美国家进行采购并增持一些欧洲国家的国债,继续加大对亚非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从而增强了世界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提升了各国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由此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复苏进程。 中国倡导的互利共赢,尤其体现在中国推动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发展上。由于多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在以市场原则为基础的全球化进程中面临事实上的竞争劣势,因此中国对外经贸合作还需体现出对它们的某些特殊的照顾和帮助。这就需要弘扬新型义利观,坚持“互利”原则也要发扬“让利”精神,强调义利并举、多予少取,先予后取。比如,中国自2010年起对已与中国建交的33个最不发达国家60%的输华商品实施了零关税待遇,在非洲、东南亚、南亚。东欧和拉美等地区的15个国家建立了19个经贸合作区,以推动中国企业集群式走出去,更好地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能力。在中国经济大规模走出去的今天,中国在强调自身发展利益的同时,也应更加尊重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关切,通过经贸合作的互利共赢来彰显中国的大国责任,由此巩固和深化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友谊。中国要成为世界大国,它学会的不仅仅只是如何发展自己,也需要学会如何帮助他人。 建设性参与世界和平与安全事务,做好世界和平的坚定维护者。中国对世界和平的贡献,首先体现在中国致力于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以和平的方式来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一些西方人士对中国发展及中国的外交政策存在误解,他们常从西方大国崛起的历史经历出发,认为中国崛起必然会挑战世界秩序,甚至会引发大国间战争。中国在21世纪以来一直强调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新理念,就是旨在告诉世人,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以和平的方式寻求自身发展,并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来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这一全新的大国成长之路是中国对西方传统权力政治观念的超越,是中国发展模式对人类发展的重大贡献。当然,中国也希望其他国家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这是中国能够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的必要前提。 中国对世界和平的贡献,还体现在中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世界和平与安全建设。近年来,中国在继续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同时,又强调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负责任地推动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愿意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特别是在非洲地区冲突问题上,中国明确提出“建设性参与”非洲和平与安全事务,不仅通过多种途径支持非盟集体安全机制建设,还一直积极支持和参与联合国在非洲的维和任务。在过去的20余年里,中国共计已在非洲地区执行了14项维和行动,当前中国正在非洲参与实施的维和行动还有7项。中国也是目前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正在以自己的行动向世界证明,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发展不仅造福自身,也必将惠及世界。 开展治国理政与发展经验交流,做好世界发展理念的重要贡献者。改革开放36年来,中国不仅成功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在快速变迁的社会背景下维护了社会秩序的基本稳定。中国的发展道路,从一般意义上讲,是发展中国家追求现代化的道路,它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为一些国家的政治改革提供了某些经验借鉴。中国治国理政与发展经验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经验。比如,有效实现农村发展和减贫,以基础设施建设来推动经济发展,在工业化和城镇化方面的积极探索,以及有效利用外部援助来推动国家发展的经验。二是制度建设和政府治理能力。当前一些发展中国家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政治发展困境,主要表现为治理不善、政治不稳定和持续的国家衰败,一些国家甚至爆发严重的政治动荡和军事冲突。中国在创造国家整合、凝聚社会共识、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等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其中许多内容值得与其他国家分享。 中国通过开展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治国理政与发展经验交流,可以从根本上培育它们的自主发展能力,提高它们治国理政与实现发展的本领。当前许多非洲国家注重“向东看”,一些拉美国家开始“向西看”,东盟及多数东南亚国家也大多重视与中国的全面合作。它们不仅只是被中国不断扩大的贸易、投资和援助所吸引,同时也为中国当前的发展成就及发展经验所吸引。2006年,时任南非总统姆贝基在参加完北京峰会后,亲自撰文《希望在天安门广场诞生》来表达对中国快速发展的赞许。2013年墨西哥总统培尼亚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期间表示,中国发展经验值得墨西哥政府借鉴和学习。对中国而言,通过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治国理政与发展经验,也有助于中国正面阐释自己的发展道路和治理模式,从而提升自己在国际发展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深化南南合作与南北对话,做好国际体系变革与完善的积极参与者。当前国际秩序存在事实上的不公平、不公正,这不仅体现在国际政治领域仍然存在的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也体现在发展领域里的南北贫富分化及由此带来的南北矛盾的不断增多。因此,推动国际秩序的变革与发展,由此实现国际正义,不仅需要继续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也需要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穷人与富人之间实现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长期以来,中国一直站在发展中国家立场,在国际上反映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需要与正义呼声,体现出一种以南南合作为导向、以解决南北问题为依归的远大的世界抱负。 推动国际秩序的变革与完善,需要我们继续推动南南合作,深化金砖国家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的机制化建设,同时也需要不断推动南北对话,特别是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世界贸易组织中主动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中国既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世界大国,这种多元的身份属性给中国外交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但也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外交机遇,因为中国可以利用自身多重身份来协调南北关系,成为沟通发展中世界与发达世界的“桥梁”,从而对世界发展起到特殊的推动作用。比如,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加入WTO后一直扮演着南北对话的推动者和协调者角色,在注重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稳定和发展的同时,也站在发展中成员的立场上推动国际多边贸易体制的改革,以更多地体现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公平与公正。在中国奉行大国外交的时代,外交不仅要服务于国家利益,也要服务于人类共同利益,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中国外交应有大国境界,彰显大国风度。对此,我们充满期待。大国外交新思维与中国的国际责任_大国外交论文
大国外交新思维与中国的国际责任_大国外交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