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新农业政策的背景_农业论文

印度新农业政策的背景_农业论文

印度农业新政策出台的背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印度论文,新政策论文,背景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F33/3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1508(1999)03-0008-04

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印度,农业问题不仅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制约着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经过独立后的艰苦努力,印度终于在70年代末达到粮食基本自给。但印度广大农民依然贫困,农业依然制约印度社会经济发展。面对加速进行的经济改革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印度正在推行新的农业政策。

独立前的印度,曾经饥荒不断,饿殍遍野,仅1942年的孟加拉大饥荒,就使数百万人丧生。独立后的一段时间里,印度仍未摆脱饥饿的困扰。长期以来,农业不仅影响数亿人民的生活,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印度工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从而影响整个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经过艰苦努力,印度终于在70年代末达到粮食基本自给,但印度广大农民依然贫困。伴随着90年代以来印度经济改革的加速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运转,印度农业面临着国内外的巨大压力。为此,印度政府形成了新的农业政策思路,准备把农业纳入市场经济的大潮流中和国际经济的大循环中,以推动印度农业进一步发展,使农业成为最好的职业,适应印度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的要求。本文着重探讨印度农业新政策出台的背景,以期弄清印度推行农业新政策的原因。

一、农业发展中的问题

独立后,印度历届政府都把农业当作大事来抓,但长期以来,农业发展的重点均放在增加粮食生产方面。

独立初期,为增加粮食生产,印度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是扩大耕地面积,在1952~1964年间共开荒1416万公顷。二是调整农业生产关系,实行包括废除柴明达尔等在内的土地改革。三是建立农业合作社等各种类型的农业生产组织,开展农业服务。四是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建立县以下各级评议会制度。五是不断增加农业投入,使其在政府计划费用中的比例保持在20%以上。六是推行农村精耕县计划,推广农业先进技术。但由于种种原因,印度农业生产增长不快,粮食产量仅从1951年的4814万吨增加到1966年的6330万吨,约增加30%;而这主要是靠扩大播种面积取得的。

为解决粮食问题,印度不得不采取相应措施。一是实行粮食区域制,规定粮食只能在区内流通,区间粮食贸易由政府垄断经营。二是增加粮食进口,从1956年的137万吨增加到1966年的1000万吨以上。 三是实行基本消费品公共分配制,中央政府把大米、小麦、食油、食糖等基本消费品分配给各邦公共分配系统,然后在平价商店销售。四是粮食定量配给制,5万人以下的城镇实行非正式定量配给,5万人以上城镇实行正式定量配给。这些主要表现为政府加强对粮食流通及分配等领域的干预。

为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印度从60年代中期起发起了绿色革命,选择自然条件较好的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及北方邦西部等地,推广高产品种,增施化肥,扩大灌溉,加强植保,提高机械化程度,以期增加粮食生产。为此印度又采取了诸多政策措施。一是重视农业科研,设立40多个中央农业研究所,培育出一大批优良作物品种。二是加强农业教育,每邦至少有1所农业大学,同时还建立许多农业技术培训中心。 三是促进农技推广,发起国家农业示范规划。四是增加农业投资,扩大灌溉面积,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五是扩大对农业的优惠贷款,鼓励农民增加农业投入。六是对农业投入物实行价格补贴,刺激农民使用现代农业投入物。七是对主要农产品实行价格保护,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些主要表现为政府加强了对农业生产领域的干预。执行结果是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从1966年的6330万吨增加到1978年的11061 万吨,使印度达到粮食基本自给。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农作物结构不平衡,油料作物供不应求;地区农业发展不平衡,西部以外地区农业依然落后;农业发展好处主要为大农所获,农民之间收入分配不均;现代农业投入物增多,财政补贴扩大;农业优惠贷款增加,银行机构利润下降等。

为此印度政府又采取相应政策措施。一方面调整粮食区域制,政府从余粮区收购粮食拨给缺粮区,同时减少粮食进口,加强粮食收购,建立国家粮食缓冲储备,并扩大公共分配系统,以促进农产品合理流通,有序分配。但这却使政府的财政补贴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又把绿色革命引向深入,扩展到东部及南部地区;扩大油料作物生产,满足食油需要;开展蓝色革命,增加水产品生产;发起白色革命,扩大奶产品产量;推行农村综合发展计划,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乡村工业发展,增加农村就业等。从而使印度停止食油进口,基本达到自给,农作物生产及农业地区发展等方面的不平衡问题有所缓和,但农村贫困人口依然很多,广大农民依然贫困,这不仅严重阻碍着印度农业进一步发展,而且也制约着印度工业乃至整个印度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随着现代农业投入物使用的增加,粮食收购的扩大,公共分配系统的扩展,政府为此付出的财政补贴不断扩大。到90年代初,仅化肥补贴就多达500多亿卢比, 粮食补贴也达数百亿卢比。这给印度财政造成严重负担,财政赤字不断上升,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到90年代初曾超过8%。 此外,随着银行发放的农业优惠贷款的增加,各商业银行补贴的利息越来越多,其利润率逐渐下降,使印度各公营商业银行利润率大大低于私营银行;而本国私营银行利润率又大大低于外国银行。面对印度农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要促进印度农业进一步发展,推动印度经济较快发展,必须全面调整印度农业政策。

二、加速经济改革的需要

独立后,为发展民族经济,巩固政治独立,印度走上“社会主义类型社会”的发展道路,取东西方经济发展模式之长,补其彼此之短。实行公私混合经济体制,但更强调公营部门在经济发展中的支配地位;运用计划控制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宏观管理机制,但更强调计划控制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把自力更生与利用外援结合起来,但更调自力更生发展民族经济。经过长期实践,印度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建起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改变了殖民地经济性质,但是却存在种种问题,诸如经济增长缓慢,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印度经济年均增长率仅为3.5%;经济效率低下,资本产出率不断提高;人口迅速增长, 失业人口逐渐增多;人民依然贫困,贫困线以下人口超过半数;公营企业效益低下,亏损幅度不断扩大;外贸连年逆差,国际收支赤字不断;财政收入增加缓慢,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内外债务不断增加,债务压力逐渐增大。

面对着发展中世界蓬勃开展的经济改革,80年代初,英·甘地政府着手进行经济调整。80年代中后期,拉·甘地政府又加速经济调整步伐,使印度经济终于走出低速增长的局面,80年代的年均增长率超过5 %。但是,印度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并未发生实质变化,依然坚持公营部门在经济发展中的支配地位,依然坚持经济计划是印度经济发展的一面旗帜,依然坚持自力更生发展民族经济,仍未把鼓励外国直接投资作为发展经济的组成部分。同时,由于进口大幅度增加,出口难以相应扩大,造成外贸赤字增加,国际收支赤字上升,外汇储备不断枯竭。 到1991年初,印度的外汇储备仅够半个月的进口之用, 终于爆发了独立以来最严重的国际收支危机,使印度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信誉急剧下降。

面对危机四伏的国内经济态势和风云突变的国际政治环境,1991年上台的拉奥政府便大张旗鼓地提出进行经济改革。改变公营部门占支配地位的传统认识,大幅度减少为其保留的经济领域,并宣布反垄断法同样适用于公营企业;扩大公营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增加实行谅解备忘录的公营企业;第一次把亏损公营企业置于工业及金融重建委员会的工作范围,并决定关闭长期亏损救助无望的公营企业,从而基本上取消了公营企业的特殊待遇。另一方面又取消绝大多数工业生产许可证;允许私营企业进入为公营部门保留的经济领域;修改乃至基本取消反垄断法,大大消除对私营大企业的投资限制,为公私企业提供更加平等的竞争条件;制定私营部门投资超过公营部门投资的发展计划,鼓励私营部门投资,从而使印度经济自由化。同时还取消对公营企业的投资,让其在国内外市场上筹集发展资金;大幅度降低关税,取消出口现金补贴,降低对民族工业的保护;取消外资进入印度的大部分限制,鼓励印度企业与外国公司竞争;废除对资本发行及其发行价格的限制,让其由市场决定;实行经常项目自由兑换,使卢比逐渐成为可兑换货币,从而使印度经济市场化。此外还重新定义自力更生,认为自力更生就是使印度经济具有竞争力,于是大开对外之门,基本上允许自由进口原材料及资本货物,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鼓励扩大出口,把进口与出口挂钩;鼓励外国直接投资,扩大其投资领域,提高其所持份额,并允许外商独资;简化外国投资审批手续,自动批准高技术投资协定及专利费不超过规定的引进技术协定,不再硬性规定外商转让技术,使外资公司与印度公司一视同仁;放松外汇管制,把卢比逐渐变成可兑换货币,从而使印度经济全球化。

拉奥之后的印度政府基本坚持进行经济改革,终于使印度经济走出低谷,步入快速增长轨道,年经济增长率接近7%, 创造了独立后印度经济增长的奇迹。但是印度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要求一个迅速增大的市场。在印度这样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增长更需要一个迅速扩大的农村市场。然而,印度广大农民依然贫困,使农村市场难以迅速扩大,严重制约着印度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印度经济改革集中在城市经济与工业经济部门,要使改革获得成功,没有农业经济的改革,也是难以持久奏效的。此外,印度经济改革的基本目标是使印度经济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农业作为印度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顺应自由化、市场化及全球化的潮流,以推动印度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保证经济改革目标的实现。

三、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

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印度为该协定的缔约国。经过七轮谈判,关贸总协定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如大幅度降低关税,限制非关税壁垒等,但其却存在诸多漏洞,如关于农产品的多边体系漏洞很大,农产品自由贸易未能取得多少成功等。始于1982年的乌拉圭回合谈判,也曾由于农产品贸易问题而搁浅。但是,经过艰苦努力,当1994年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时,其管理范围扩大了,不仅涉及国际货物贸易,而且包括国际服务贸易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等。同时,农产品国际贸易也纳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管理范围。

过去,国际农产品贸易的30%以上受到各国的配额管理或进口限制,乌拉圭回合谈判使所有农产品的非关税措施关税化,尽管这些关税在开始时实际上具有与以前非关税措施同样水平的保护程度,但各国要承诺农产品的市场准入,且其进口关税要逐渐降低。具体说来,关于削减农产品关税的承诺,发展中国家将在10年内逐渐实施。在实施结束时,出口补贴的预算支出必须比1986~1990年间要减少36%,享有出口补贴的数量也要减少21%。同时对差别税、进口禁令、自愿出口限制、进口配额等非关税进口壁垒都要关税化。关税化的产品可根据数量和价格得到特殊保护。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新关税将比现行关税平均降低24%,每项税目至少降低10%。还要对贸易起扭曲作用的农产品补贴加以限制。在履行削减承诺时,使用一种对所有农产品给予总支持的标准。最后还对农产品卫生检疫作了具体规定,虽然承认每个国家都有制定保护生命与健康所必须的法律与规定的权利,但又防止各国把其作为隐蔽的贸易壁垒,且要求卫生检疫程序要有透明度。

当关贸总协定转变为世界贸易组织后,印度也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作为成员国,印度必须遵守该组织关于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有关规定。这对印度农业发展来说,一方面为印度出口商把农产品出口到海外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因为目前印度农产品及其相关产品在其出口总额中约占20%,每年仅出口大米就超过200万吨; 另一方面又使印度农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不仅由于农产品出口受到质量和卫生标准的限制,而且由于开放农产品市场使印度农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因此印度农业若不尽快改进技术,改善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将可能在廉价优质的外国农产品的激烈竞争中萎缩。这不仅事关印度十亿人口的生活问题,也与印度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密切相关。农业生产所面临的严峻国际环境迫使印度政府对长期形成的传统农业政策进行深刻的改革,以适应印度农业乃至印度经济在全球化时代中的发展需要。

综上所述,印度农业新政策的出台,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半个世纪以来印度农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印度80年代初开始的经济政策调整及90年代初进行的经济改革的需要和世界贸易组织对成员的要求等多种因素作用的必然结果。

标签:;  ;  ;  ;  ;  ;  ;  ;  ;  

印度新农业政策的背景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