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高师院校办学效率的思考_规模效益论文

关于提高师范院校办学效益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师范院校论文,效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提高办学效益是当前高教界也是师范院校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一般说来,高校办学效益的高低是学校规模、教育质量和教育资源三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要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益必须提高教育质量、保证办学的适度规模和优化教育资源。对师范院校来说,亦是同样的道理,同时,又有其特殊性,尤其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师范院校有它的特殊矛盾和现实的紧迫性。所以,我们认为,要提高师范院校的办学效益,就必须针对当前存在的、影响教育质量提高的突出问题采取适当的改革措施,比如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等等。

关键词 师范院校 办学效益 教育质量

如何提高高校办学效益是当前教育界(尤其是高教界)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今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两会上,关于教育问题,代表们讨论最多的是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4月10日,国家教委印发了《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指出,今后15年教育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科教兴国战略,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使教育发展与未来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5月份,《光明日报》在“每月聚焦”栏目中以“向教育资源要效益”为议题组织了一系列的讨论文章。可以说,这是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努力提高办学效益”这一战略指导思想以来,对这一问题讨论得最为集中的一次。这说明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办学效益已成为当前高教界最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如何提高师范院校的办学效益问题。

一、什么是办学效益

“效益”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个概念,它的中文涵义是“效果和收益”,对应的英文词是"benificial result"。“效益”这一概念常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效果如何;二是指有什么收益。这是一个虚实结合的概念,是质和量的统一。在经济学里,指的经济活动中的劳动成果与劳动投入之比。

在教育活动中,我们谈到效益问题时,主要涉及两个概念:一是教育效益;二是办学效益。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所谓教育效益一般是指整个教育的产出与投入之比。人们把教育效益分为两种,一种是教育的经济效益,一种是教育的非经济效益。其中教育的经济效益可以用定量的方法来计算。不同国家、不同的教育经济理论有不同的计量方法。在我们国家,多是以不同教育程度的劳动者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净产值的多少来衡量教育的经济效益。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利润越多,培养他们的教育效益就越高[1]。教育的非经济效益是指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进入社会后,对除经济外的其它社会活动的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比如对社会政治、文化所起的促进作用。所谓办学效益常指具体的学校的办学效果及其收益,即学校的产出与投入之比。一般地说,学校的产出是它所培养的人。这里的“人”应是一定的量与质相统一的“人”。学校的投入则是为办学而消耗的教育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办学效益主要是从微观角度来描述教育的收益问题。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教育系统的教育效益的好坏,影响着教育事业的社会地位。

办学效益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即投入和产出。在一定的投入下,产出越高,则效益越好;一定的产出所消耗的投入越小,则效益越高。产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数量;一是质量。教育产出的质量是指学校所培养的人是否达到了教育目的的要求。教育产出的数量就是指学校培养了多少人,亦即办学规模。这样我们可以粗略地用一个公式来表示教育产出的情况:教育产出=合格率×规模。投入是指人、财、物在办学中的消耗情况,即办学中所使用的教育资源的大小。因而,一个学校的办学效益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

从这个公式可以直观地感觉到:办学效益的高低是学校规模、教育质量和教育资源三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任何一个或几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办学效益的改变。当前,许多人都在批评高校办学效益不高,常见的理由是:1.学校规模太小,师生比不高;2.学校内部教学人员和非教学人员的结构不合理,非教学人员在教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太大;3.教学和科研设备不能实现共享,充分利用;4.学科设置重复,单科性院校太多;5.学生的知识面窄而且陈旧,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要求,等等。这些理由归纳起来也就是办学的规模不合理、学校资源的利用不好、教育质量不高。这正从经验上支持了我们关于办学效益的认识。

二、提高高校办学效益的一般策略

根据上面对办学效益的认识,我们认为,当前提高高校办学效益的根本策略是:提高教育质量、保证办学的适度规模、优化教育资源。

所谓提高教育质量,就是说要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提高教育的合格率,少出次品、废品。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从古至今,教育质量都是办学中最关键的问题。没有质量保证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无效的、无意义的教育。当前高校办学效益不好,质量不高是一个重要原因。质量不高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不满意,毕业生就业难;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狭窄,难以适应当前急剧变化的社会需要;学生心理问题比较多,身心发展不协调;学生的专业基础差,没有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等等。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办学的专业设置不合理,专业重复严重,单科性的专业多;课程老化、僵化,不能适时地反映学科和社会的新成果、新变化;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缺乏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教育质量评估标准缺乏科学性,不能全面体现教育目的;等等。根据这些具体的问题及其成因,当前要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关键是从这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合理地设置专业及其培养目标;第二,改革课程体系,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给予学生全面的、广泛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训练;第三,改革教学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四,加强学生的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创造力。总之,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需要综合地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

保证办学的适度规模也是提高高校办学效益应关心的重要方面。有人研究过我国高等院校的规模效益问题,得到如下的结论,“学校规模越小,生均成本越高,资源浪费越大。只有学校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有效地使用资源,降低成本,实现规模效益,这是带有普遍性的规律”[2]。其中还发现,在规模比较小时(大约小于3000人),规模对生均成本的影响较大,规模大到一定程度后,试图通过扩大规模来降低生均成本的潜力逐渐变小[3]。当前,我国高校的办学规模较前几年有所增长,但从整体上看平均规模仍比较小,到1995年,全国的平均规模大约还不到3000人,因而,规模效益不高。造成办学规模小的原因很多。比如,教育管理体制条块分割,教委、地方、各部委办学重复严重,在同一地区,因主管部门不同而开办了不少同一类型的学校;专门学院过多、过专;专业不集中,过于分散;校园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有限;等等。针对高校办学规模较小的现实,一些地方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院校合并来扩大办学的规模,取得较好的规模效益,如江西南昌大学、四川联合大学、上海大学。总的来说,这代表了当前提高办学规模效益的一种趋势。我们认为要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益,保证学校的适度规模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针对现实问题,主要是要改革教育管理体制,进行必要的调整、合并,适当扩大办学规模。当然扩大办学规模也不是让高校无限制地膨胀,而是要和当前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适应,保持适度。

教育资源指社会和受教育者(或家庭)投入教育领域,用于培养后备劳动力和专门人才,提高已就业劳动者和人才的智力或素质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称[4]。优化教育资源,实质上是对构成教育资源的这几种要素的重新组合,是为了建立一种更为合理、科学、高效的教育资源配置结构。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也是当前提高办学效益的最有效的一个途径。长期以来,我国一方面存在着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严重的教育资源的浪费现象。比如,教师工作量不足,师生比居世界较低水平;教学人员和非教学人员比例严重失调,经费支出高,且人浮于事;教育资源不能共享,部分高校教室、实验室利用率不高;等等。影响教育资源利用率,造成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的因素是多样的。比如,学校招生规模小,生均成本高;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结构失调;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僵化,各单位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不顺畅;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学校后勤工作负担重;等等。为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不少高校针对自己学校的问题,从实际出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比如,广州石牌地区六校合作办学,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北京邮电大学则在精减机构、提高人力资源、科研设备及其他物资资源利用率、调整办学规模和层次、推进学校后勤工作社会化等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总之,我们认为,要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结构,深化改革是必由之路。这包括两个方面;一、通过深化高校的办学体制改革,大胆探索各种办学模式,优化整个高校系统的资源结构;二、通过深化高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各级管理的关系,调整学科布局,集中力量,突出优势,优化学校内部的资源结构。

综上所述,提高教育质量、保证办学的适度规模和优化教育资源是提高办学效益的三个必要条件。任何一个方面的工作没做好,都会影响其他方面的工作,导致办学效益不高。因此,要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益必须三个方面齐抓共管。

三、提高师范院校办学效益的思考

和其他高校一样,师范院校的办学效益同样是由教育质量、办学规模和教育资源的利用决定的。因而,一般说来,要提高师范院校的办学效益,同样需要从提高教育质量、保证适度的办学规模和优化教育资源等方面来整体考虑。但是,提高师范院校的办学效益,在现实中又有其特殊性。具体说来,师范院校要保证适度的办学规模、优化教育资源,这跟其它高校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然而,在提高教育质量上,师范院校有它的特殊矛盾和现实的紧迫性。下面我们就主要来讨论这个问题。

师范院校的教育质量和其他院校的教育质量一样,都必须从它所培养的人才的质量来衡量。从这一点上说,师范院校的教育质量跟其他院校的教育质量具有共性。但是,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培养人的具体规格和要求。师范院校的培养规格有它的特殊性。具体说,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应该具备以下三种基本素质:第一,广泛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一般修养,即应基本理解和把握社会、自然和人类的有关现象、知识和问题,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身心;第二,扎实的专业修养,即应较好地理解和把握主修专业的知识体系,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第三,良好的教育素养,即掌握和了解教育科学的基本知识,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需的基本教育技能,如组织教学的能力、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能力和传授知识的能力等等。因而要评价师范院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必须从以上三个方面来综合衡量。

回顾师范教育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在国际上,长期以来,为了适应普及教育的需要,人们更多地注重扩大师范院校的办学规模,而相对忽视教育质量问题。但是,当前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单纯的数量扩张是不行的,教育质量不高的师范教育是没有良好的办学效益的。因而,提高师范教育的质量已成为国际上共同关心的大问题。就我国来说,当前普及义务教育需要大量的师资,因而师范院校比较注重的是规模的扩大,这当然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应吸取国际上的教训,不能忽视质量的提高。在现实中,我们也真切地感受到,我国师范院校的教育质量是不太令人满意的。它表现在不同的方面,如: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师范院校的毕业生素质不如其他高校毕业生的好;师范毕业生的教育素养不高,尤其缺乏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师范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专业兴趣不高;等等。也就是说,和其他院校相比,师范院校的教育质量问题相对来讲比较突出,它是当前影响师范院校提高办学效益的关键所在。因此,如何提高师范院校的教育质量是当前我们思考师范院校办学效益时应着重研究和探讨的领域。

造成师范院校教育质量不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职业长期缺乏吸引力,师范院校的生源差;办学目标不明确,盲目追求升格或低层次办学;教育教学目标不明确,没有突出师范性;教育学类的课程少,课程设置没有教育特色;教师的稳定性较差,教学效果不好;学生的学风差,缺乏学习的积极性;等等。提高师范院校的教育质量就应抓住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我们认为,师范院校的改革就是要探索和创造高效的、高质量的充满活力的培养现代化教师的教育模式。这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包括办学体制改革、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学科建设、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其中高师的课程改革是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课程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的实现的途径,各国教育改革都重视课程改革的原因就在于此。如何改革当前师范院校的课程呢?我们认为这必须从师范院校的教育目标来考虑。前面已谈到,师范院校所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三种素质,相应地也就应有三种师范教育的课程,即,普通课程,专业课程和教育课程。我们认为高师课程改革应遵循拓宽一般基础,加强教育科学教育,提高专业水平这一基本思路。

目前我国高师里开设的公共课,除教育学和心理学外,其它的都应说是普通课程,它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国际共运史、科学社会主义、中国革命史、英语、体育和大学语文。开设这些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一般文化素养。应该说,这类课程在师范院校里所占的比重并不低。但稍作仔细考察,就会发现这类课程的范围仍欠宽泛,其中外语和政治课的比重最大,差不多各占去一半的时间。再深入研究研究,就会发现,这些课程还在内容上有一些不足和缺陷。如,现在的体育课仍停留在跑跑步,打打球上,而没有很好地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象这样的公共课,很难达到培养学生的一般文化素养。因此,我们认为,应该拓宽公共课,丰富师范院校的公共课的内容。比如,公共的音乐欣赏课、美学课、文学课、历史、辩证法和伦理学等一般性基础学科。总之,是要尽可能地涉及哲学、文化、社会、语言、科技、健康、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内容,统筹考虑,合理安排。应该说,当前国家关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号召对师范院校来说也是适应的。

对师范院校来说,最能表现其师范特色的是教育类的课程。然而,不论是跟一些发达国家比,还是从我国教育的历史上看,我们今天对教育课程都不能说是很重视。有的学者研究了1972—1973年一些发展国家的中学教师课程的比例构成,如下表:

(说明:1类是指普通文化与专业教育课程;2类指教育学科;3类指教育实习)

可以看出,这些国家对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是不一样的。最低的10%,最高的50%,其中多数为20—30%。我国1980年颁布的《高等师范学校理科五个专业教学计划》规定了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各系教育课程比例为12.3%—14.5%,平均在13%左右,这低于大多数国家的标准。从我国教育的历史上看,清政府1903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师范学校中教育课程的时数占15%,民国初年(1913年)公布的《高等师范学校课程标准》规定教育课程(含实习)的时数占30%,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占教学时数的27%,新中国成立初学苏联,占30%。现在的比例在我国历史上则是最低的。由于教育课程的比例太低,使得我们的师范教育中教育课程门类太少。我们现在有四门教育课程,即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和教育实习。一些发达国家教育课程门类就比我们的多,如前苏联有六门,即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史、学校卫生、分科教学法、实习;美国就更多了,有教育原理、教育哲学、教学法、比较教育、教育史、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电化教育、青年心理学、教学评价、辅导、成长与发展等;日本设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史、分科教学法、教育原理、道德教育;英国有:教育原理、教育史、心理学、教育行政、教学法。其中,教育实习的时数我们也是比较少的。我国为6周,苏联为17—19周,美国为15周,英国为12—15周。正是由于我们不重视教育课程,所以我们培养的学生教育素养比较差。因此,有必要加强教育课程的比例,增设新的教育课程;更新充实教育课程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教育素养。

在专业课程方面,应及时反映本学科的新成果,随时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可以说,这是当前任何一种类型的大学都正在做或将要做的,师范院校更不能袖手旁观。

除了课程改革以外,提高教师素质也是提高师范院校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长期以来,在师范教育的性质上存在着“学术性”与“师范性”之争。这种争论显然是把师范教育的“师范性”与“学术性”对立起来,认为追求“师范性”就是或者可以不讲“学术性”,追求“学术性”就是不要或不讲“师范性”。受其影响,坚持“师范性”的师范院校对本校教师素质的要求就相对比较低,认为只要有一定的教育能力就行了,至于学术水平是属于高要求的范围;而追求“学术性”的学校则以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来达到甩掉“师范”二字的目的,对教学相对就不太重视。事实上,任何一所大学都是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不讲教学和科研并重的大学就不能称其为大学,不兼顾教学和科研的教师就不能算是合格的高等学校教师。这对师范院校来说同样如此。因此,提高师范院校的教师素质就应兼顾教学与科研两个方面。从当前大多数师范院校的情况看,明显存在的问题是对教师的科研要求不高。比如,跟其它综合性的大学相比,师范院校的科研成果相对较少,成果的档次也比较低;教师的职称评定的科研要求低;教师中教学科研兼顾的少,一心搞教学的多;等等。对师范院校的教师素质的低要求直接影响了师范院校的教育质量,提高师范院校的教师的科研素质势在必行。师范院校教师除了刻苦钻研本专业的前沿问题,提高自身的专业科研素养外,还应真正体现师范院校的特色,关心和研究教育尤其是师范教育的前沿问题。一个合格的师范院校的教师就应既是本领域的专家又是教育专家。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素养的未来教师。

总之,提高师范院校的办学效益应着重从提高教育质量着手。师范大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课程改革和提高教师素质是关键。

本文1996年7月收到。

注释:

[1] 曲绍卫等编著:《教育经济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19—221页。

[2][3] 丁小浩:《中国高等院校规模效益再分析》,《教育研究》1993年第5期。

[4] 王善迈:《什么是教育资源》,《光明日报》1996年5月10日。

标签:;  ;  ;  

关于提高高师院校办学效率的思考_规模效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