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闻发言人论文,党委论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论文,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0X(2011)6-061-03
构建并完善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全面审视形势变化,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把握社会舆论引导的主动权,进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战略性举措。本文拟就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深层次的背景考察、实行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需要明确的政治理念等内容展开论述,强调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需要集中全党的智慧和力量,直面挑战和考验,在意识形态领域加强舆论引导能力,不断增强党组织在新媒体技术条件下的政治传播作用和政治凝聚能量。
一 新时期我们党肩负执政重任,面对重大现实考验
1.执政方位特殊性的再认识:从革命战争年代历史做出的必然选择,到六十多年治国理政沧桑巨变后的现实判断。
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于自身使命以及执政方位有着清楚的判断,“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领导国家建设的党。”[1]这个拥有8000万党员的政党,从1921年建党以来九十年的奋斗历程显示,前二十八年历经艰苦卓绝的斗争,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提出富有科学性和感召力的革命纲领,以创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为己任,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是郑重的、严肃的历史选择;后六十二年波澜壮阔的治国理政,党的领导体制、领导方式、组织结构、战略策略等随着党的任务改变以及外部环境变迁不断加以调整,这个东方文明古国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深刻变革和快速发展。我们党所处的执政方位,既有着革命战争年代历史选择的必然性,同时也建筑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领导人民群众获得伟大建设成就的基础之上。尽管存在着对于建设国家的复杂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但是只要我们党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应有的先进性,就能够继续领导人民谱写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篇章。
2.改革攻坚任务艰巨性的再认识:渐进式改革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更深层次矛盾在积累叠加,解决的难度考验执政智慧,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平衡状况检验执政绩效。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是中国发生变化最为深刻的时期之一。选择“摸着石头过河”渐进式的改革路径,避免了经济政治结构的剧烈动荡产生的负效应,先易后难,在逐步积累经验、逐步探索创新的情况下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后续发展所面临的更深层次需要解决的矛盾在累计叠加。随着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的变化,人们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也逐渐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在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经济由粗放型到集约型发展方式如何转变,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实现形式如何得到进一步有效探索,面对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如何完善收入分配的合理机制,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民生需求,如何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等等,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应对解决,需要放在一个社会整体发展的视角下来思考,稳妥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解决的难度考验着我们党的执政智慧,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平衡状况检验着我们党的执政绩效。
3.国际环境与外交战略复杂性的再认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围绕国家利益的博弈仍很激烈,外部政治经济环境的复杂程度以及制定有效应对策略的要求今非昔比。
尽管从世界总体局势上看,“和平和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更加频繁的趋势。西方世界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的战略图谋始终如一,尤其在思想领域强调其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的优越性,一些以形形色色理论包装之下的思想观点,干扰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步推进。随着我们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综合实力的提升(尤其经过多年的奋斗努力,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主权国家之间围绕着国家利益的较量博弈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针对发展经济所必需的石油、铁矿石等能源资源的争夺,由转嫁国际金融危机所引发的贸易保护、贸易摩擦、外汇国债缩水贬值,争持在岛屿归属、海域划界、海洋资源开放等方面的海洋权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气候问题谈判等等,通过观察分析这些情况,我们越发印证了国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经典论断“落后就要挨打,崛起必遭遏制”[2]。当前已经处于由国家实力彼此消长而引发的新一轮竞争格局调整期,中国已经走到了世界舞台的重要位置。如何坚定维护国家政治经济安全,化解各种类型的国际事务危机,推进和谐世界外交愿景的形成,成为我们党新世纪的一大执政考验。
对于执政方位特殊性、改革攻坚任务艰巨性以及国际环境与外交战略复杂性的认识,提醒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集纳全党的智慧,正确分析形势和任务,在执政意识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执政体制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执政方式上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3]我们以“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原则来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执政能力,那么毫无疑问,在意识形态领域加强舆论引导能力,增强党组织在新媒体技术条件下的政治传播作用,加强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就应当成为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紧迫性工作。
二 2010年完善实行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政治背景
1.借鉴现代政党执政经验,夯实民主执政基础的需要:政党新闻发言人借助大众传媒工具,缩短了与社会各阶层的信息传递距离,在党务公开、执政理念传播、信念凝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新闻辅政作用”。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运行有着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同时也遵循政党政治运作的一般规律。[4]面对变化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生态,政党不断吸纳社会进步的文明成果,实现自身的现代化是贯穿在政党政治运行间的一项基本规律。为了最大程度争取社会公众对于政党执政合法性的认同与支持,夯实民主执政的民意基础,作为现代社会的执政党需要在政治沟通中,解决好如何实现信息传递交流、政治理念传播、凝聚社会共识的问题。
新闻媒体作为社会进行信息传递和意见交流的重要平台,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能够在政党内部的信息系统之外,构筑起比较迅捷便利的公众信息传播网络,帮助执政党减少和缩短与社会各阶层的信息传递层级和传递距离。在新闻媒体比较发达的一些国家,政府或者政党的新闻发言人都十分重视如何充分地运用媒体资源,争取选民投票或者公众的舆论支持,“换一个角度说,这些竞选如果没有媒体支持,获胜的可能性将是极小甚而是不可能的。”[5]越来越多的执政党认识到能不能运用好媒体资源,将媒体力量转化为“新闻辅政”的资源优势至关重要,而政党新闻发言人制度正是有效借助媒体影响、实现顺畅的政治沟通的一项重要制度性安排。我们党也应当充分汲取、借鉴其他国家执政党在现代信息社会借助大众传播工具实现政治沟通的有效经验。
2.新媒体条件下迅捷应对社会热点,引导社会舆论的需要: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信息流动成为不可控、不可逆。在组织人事、纪检监察、思想宣传等传统党务领域出现的社会热点,需要有合适身份的人员及时做出回应。
数字技术的出现使得社会信息系统的交流、媒介形态以及传播状态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尤其是以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在近十几年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网络论坛、网络播客、博客微博、手机短信等传递信息、发表意见。几乎所有普通人都能够随时随地、不需通过传统的资格审核以及编辑把关,将信息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一个突发性事件可能瞬间成为引起社会公众高度关注、聚集社会舆论焦点的“媒介热点事件”。
信息流动的不确定性以及不可控、不可逆的特点给社会管理阶层的调控引导能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此强大的社会舆论力量使得执政者在决策制定和执行环节中不能不对这些民意保持足够的警醒状态,给予足够的有效回应。
什么事件能够引起话语热点、挑起网民甚至社会公众“最紧绷的那根神经”,事实上也折射出一段时期内社会公众的思想情绪和利益期盼。以网络舆情为例,涉及公权力大、公益性强、公众关注度高的“三公部门”以及其中的公职人员的争议性话题或者负面性新闻信息,尤其容易引起网民的特别关注,激起心理共鸣,进而引发意见啸聚,在很短时间内成为舆论的热点事件。长期以来,组织人事、纪检监察、思想宣传等传统党务工作,对于社会运行有着重要的推动、保障作用,也是社会公众重点关注的“三公部门”。在新媒体条件下如果有社会热点牵涉到这些领域,需要有合适身份的人员例如党委新闻发言人出面及时做出回应,引导社会舆论。
3.社会多元化趋势下延伸群众工作渠道,密切党和群众之间联系,创新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需要:应当充分利用各种有效渠道丰富群众工作的内涵,回应社会基层的利益诉求,畅通与群众沟通的渠道。
在社会多元的今天,我们党所秉承的与人民群众鱼水之情、血肉联系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做好群众工作依然是我们推进现代化建设需要特别关注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需要和社会各方面的群体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沟通渠道,强化自己的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功能:一方面及时将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理想,经过政治程序转化为政党的行动指南和奋斗目标;另一方面,平衡照顾好社会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统筹兼顾、协商协调,带着深厚的群众感情,采取有力的群众工作措施,满足社会基层民众的合理利益诉求。完善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使执政党做好群众工作的声音能够及时通畅地传递给基层群众,在完成政治动员、政治参与、政治教育的同时,及时回应群众的呼声要求,平衡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在进行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发挥难以替代的沟通桥梁作用。
三 实行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需要明确的深层理念
1.完善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传递出一种政治信念,即执政党充分尊重并采取措施切实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这是确保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必要前提,也是提升政党执政能力的有效路径之一。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对全体人民作出的庄重承诺,如何实现人民当家作主需要许多具体的制度安排和执行措施,使人民群众能够参与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参与到国家权力的使用过程中来。
胡锦涛同志2007年在党的十七大所作的政治报告中,特别提到“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6],将知情权列在四项权利之首。“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是以对公共事务的了解为前提的。”[7]如果没有一种把权力放在阳光下运行的信息披露程序,没有社会公众对于重大事务的知晓知情,政治文明建设所需要的政治参与、意见表达以及民主监督都将失去应有的光芒。
完善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能够从制度设计的层面,充分保障社会公众知情权的实现,使得更多的人从党委工作信息的公开里,了解这个决定国家命运前途的政党关于决策内容、决策程序、决策实行、政策效果方面的信息,以便更好地参与国家权力的使用;更多决策信息以及执行信息的及时公布,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为党内外的监督创造了条件,防止权力在失去制衡的状况下发生误用和滥用的畸变,促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能够更加符合客观现实,促进党在复杂局势下提高统揽全局、执政兴国的本领。
2.实行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既是主动设置政治议程、凝聚社会共识的过程,也是及时回应社会热点、消除社会矛盾隐患的过程。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进入现代社会,自然人希望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去感知和认识整个社会很难实现,取而代之的是依赖传媒提供的“拟态环境”去认知并借此修正自己的行为。[8]
在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着执政党的政治议程、新闻媒体的媒体议程以及社会公众的公共议程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对区别而又难以分割的关系。党委新闻发言人的有效履职,可以使得政党规划的政治议程,通过媒体的加工处理转化为媒体议程,进而经过反复的信息交流沟通,更容易成为社会公众的公共议程,在更大范围之内为政治议程的推进凝聚社会共识,赢得更加广泛的民意支持。
在处理突发热点事件的过程中,党委新闻发言人正常履职,及时对有关情况进行表态,秉持冷静心态按照专业标准进行相关工作,可以使得局面变被动为主动。尤其是遇到事关执政党的重大问题和重大事件,党委新闻发言人第一时间出现在聚光灯下发出权威的声音,澄清有关事实,不仅可以消除谣言、“小道消息”造成的消极印象,避免误解误会,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正确及时的舆论引导,让普通的社会公众坚定对党治国理政的信心,消除可能的社会矛盾隐患。
3.完善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既是党务公开、增强党内民主的党内制度建设,也是面向社会公众传递政党执政理念的公共制度建设。
从“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的角度看,2009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推进党务公开,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及时公布党内信息,畅通党内信息上下互通渠道。[9]完善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从党内信息传递的角度使得普通党员在正式组织传达渠道之外,获得了在公共信息平台中比较便捷的新一条信息获取渠道,对于促进党内信息交流互动、进一步保障党员各项民主权利做了必要准备。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国家民主建设的同时,也没有停止党内民主建设的脚步,通过一系列党内法规制度的建设以促进党内民主的落实,从这个层面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发展党内民主——这个“党的生命”的信息平台和传播载体,是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们党在对信息公开的认识和实践方面,也经历了一个从政务公开到党务公开的深化过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使信息公开从执政党领导下的政府深入到执政党本身,深入到决策的最核心,这是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上质的深化。”[10]2003年应对处置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使得我们对于信息化条件下新闻传播规律以及政府新闻发布、信息公开有了一个不同以往的认识,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获得了强有力的推动。由于我们党在当代中国的政治地位以及在国家建设中的领导作用,决定了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不仅仅是政党内部的制度建设,它同时也从属于这个社会的公共信息制度建设范畴。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和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在涉及内容领域里有所区别,有所侧重,但是都是为了进一步促进社会信息的畅通流动,达到有效政治传播的目的。
4.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能达到预期目的,既需要发言人审时度势、及时发布、适时回应的精彩职业表现,更需要党和政府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坚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原则,在重大决策、重大部署中做出精彩实践表现。
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被高层领导和社会公众寄予了很高的期望,2011年2月22日,李长春同志在会见首届全国党委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全体学员时表示: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对于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树立党和政府良好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1]普通社会公众也希望通过党委新闻发言人的渠道更多地得到来自执政党权威的声音,形成更多体现人民意愿想法的政治共识。
这需要我们相关职能机构做好新闻发布的制度定位、权力定位以及受众定位。“防止出现发布工作缺位、错失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时机的现象”,“避免出现重复发布、多头发布和交叉发布特别是发布信息不一致、口径不一致等问题。”[12]党委新闻发言人应具备党务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对政治大局、政策尺度、业务标准、媒体形势以及语言逻辑有“五位一体”的整体掌握;在上级布置的基本口径立场上,有着符合信息传播要求的个性化形象表达;在平时日常工作中,能够建立起、维护好良好的媒体公共关系,创造和谐通畅良性互动的媒体环境。
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能达到预期目的,更需要是我们党和政府在治国理政过程中不断坚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原则,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重大决策、重大部署中做出精彩实践表现。唯有如此,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实施,才能更加有效地凝聚起社会公众的政治认同,充分体现出党组织在新媒体技术条件下应有的政治传播作用和政治凝聚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