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高考历史试卷分析_高考论文

1999年高考历史试卷分析_高考论文

1999年高考历史试卷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卷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试卷分析

1.试卷结构

(1)1999年高考历史取消了多项选择题, 客观性试题占分由1998年的81分减少到今年的74分,主观性试题占分由1998年的69分增加到今年的76分。历史学科内容结构与去年基本保持一致。所以,不但第Ⅰ卷和第Ⅱ卷之间的占分比例、试卷长度更加平衡,而且各种题型和各知识内容之间的占分比例也更加平衡。试卷题型结构和内容结构与1999年“考试说明”的要求相一致。(见表1)

表1 题型结构与内容结构

内容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现代史

占分分值 比例 分值 比例 分值 比例分值 比例

题型 (%)(%) (%) (%)

选择16 10.67 32 21.33 14

9.3312

8

材料11

7.33 13

8.67 12 8 0

0

问答43

8.67 14

9.33 0 0138.67

合计40 26.67 59 39.33 26 17.3325

16.67

内容 合 计

占分分值 比例题量

题型 (%)

选择7449.3337

材料36

24 3

问答4026.67 3

合计

150 10043

(2)试卷各部分知识考查覆盖率有所提高。 世界近代现代史覆盖率比1997年的54%、1998年的64%增加了不少,达83.33%, 从而提高了整个试卷知识内容的覆盖率。(见表2)

表2 各部分知识考查覆盖率 (按课本的“章”统计)

内容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近现代史 合 计

考查范围

29章21章12章 62章

实际考查

12章15章10章 37章

覆盖率41.38% 71.43% 83.33%59.68%

(3)与1998年相比,经济史内容和政治史内容占分略有上升, 文化史内容的分值则减少了6个百分点,基本保持稳定。 其中有的政治史内容涉及到经济内容,如邓小平领导的全面整顿,属于政治行为,但涉及到大量的经济问题,我们把背景和意义的部分占分划归经济内容。(见表3)

表3 经济、政治、文化史考查比例

项目经济史 政治史 文化史

分值 40 89 21

比例

26.67% 59.33% 14%

(4)今年试卷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明显降低, 达到近几年来的最低点。再认再现能力考查分值比例达一半,远远超过1998年的28%;材料处理能力的考查分值比例与1998年30%基本持平;历史阐释能力的考查分值比例与1998年的42%相比大大下降。今年的命题仍然注重多角度、多层面思维能力考查,如对洋务运动的分析评价,对不同时期德国的版图和在欧洲控制区域三幅地图的综合分析等题,但对能力层次的挖掘不再像往年那么深,从表面上看要求考查多层次、多角度的历史学科能力,而实际上只要识记、理解有关的历史知识,能够再认再现即可。所以我们把问答题中许多分值归到再认再现的能力层次中。(见表4)

表4 能力考查分值分布能力要求

分值比例 再认再现 材料处理 历史阐释 文字表达

分值7749231

比例 51.33%32.67%15.33%0.67%

2.试卷特点

(1)难度大大降低。高考历史试题的难度多年来一直居高不下,在各应考学科中总是名列前茅,不但材料题难度、问答题难度在增加,甚至连客观性试题的难度也越来越高。今年试题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要求降低,表现为考查高层次能力的试题分值比例大大减少。另外,多项选择题被取消,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试卷的难度。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并引导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效,但如果过分强调学科能力,既不符合中学历史教学环境的实际状况,也不符合中学历史教师教研水平的实际状况,更不符合中学生认识能力的实际状况,反而会给中学历史教学造成沉重压力和负担。今年试题难度的降低,得到了中学历史教学界的一致好评,这将有利于中学历史教学。

(2)试卷“开放性”进一步加强。 今年第一次出现了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基础上,不必拘泥于教材,对历史问题作出“有理有据”评价的试题,无论是对历史学科的知识还是能力的考查都进一步开放。如“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一题,试题提出两种看法,要求考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如果还有别的看法“均同等评分”。所以,考生在答卷时所依托的知识要源于课本,但又不必拘泥于课本,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表现自我。此题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比较充分的展示能力的余地,适合学生作扩展性回答,确实发挥出了论述题的主要功能,起到了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的作用。有的考生在回答此题时旁征博引,有理有据,写出多年来高考历史答卷中所不曾见到的精彩一笔,得到阅卷的专家学者以及前往采访的新闻工作者的高度赞赏。

但此题的“败笔”之处也在于“开放性”。虽然评分说明要求对各种看法一视同仁,但由于中学课本中,支撑“主要是积极的”看法的知识主要是显性知识,而支撑“主要是消极的”看法的知识主要是隐性知识,故考生如果按第一种观点答卷往往能够得高分,按第二种观点答卷往往得少分,如果按其他观点答题则更不易得高分。这反映出我们中学历史“知识”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中学历史教学界强调历史学科能力教学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它似乎给人们一种错觉,即中学历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能力问题,而非知识问题,其实不然。我们知道,能力是分领域分层次的,并且对知识有相对的依存性。就认识领域而言,对历史问题作出价值判定,即历史评价能力是最高层次的能力,它是建立在识记理解基础上,通过应用、分析、综合历史知识而得出的,如按“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来说,建立在“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材料处理”能力基础上的“历史阐释”能力是最高层次的学科能力。就历史知识而言,中学历史课本和教学中,对所有重大历史问题都作了定性的历史评价或历史阐释,如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学生不需要、也没有机会运用高层次能力来解决这些历史问题,只要运用较低层次的能力再认再现历史结论即可。这样的历史知识,极大地禁锢了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在不改变中学历史教科书知识构成的情况下,仅仅靠高考的“开放性”试题来引导历史学科知识教学和能力教学的改革是不切实际的。

(3)历史地图题大大增加。 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关于“综合能力测试”的意见中提出的测试内容强调,要求“根据图表、数据解释说明有关概念或能图示相关概念”,“能通过数据、图表等把握事物的特征、规则或关系”,这在今年的试题中明显表现出来。除了选择题第2 题考“战国时期韩、赵、魏都城”的识图题以外,第43题问答题还考了“不同时期德国的版图和在欧洲控制区域”的地图题,共计15分。历史地图题的占分比例大大增加,同时一改以往高考历史不在问答题中考地图题的惯例。

(4)文化史考查范围扩大。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 往年除了考查中国古代史文化专题内容以外,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代现代史只考查经济史和政治史中涉及到文化部分的内容,如“新思潮的萌芽”、“维新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新文化运动”、“启蒙思想”、“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列宁主义”、“科技革命”等等,中国现代史不考查文化史内容。今年中国近代现代史和世界近代现代史都增加了文化史专题的考查内容,说明历史科高考命题对文化史内容的进一步重视。试题涉及文化史的21分中,有16分是新增内容,即关于梁启超史学主张和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两道选择题、文艺复兴的材料解析题。

(5)题型结构发生变化。今年高考历史题型再次发生较大变化,使用多年的多项选择题被取消,主观性试题分值超过了客观性试题。今年全国高校招收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就以非选择题为主,占分比例高达80%;考试中心在“综合能力测试”实施意见中提出,2000年“综合能力测试”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比例为30∶70,这些无疑是我们要充分关注的重要信息。选择题这种客观性试题有其考查的独到功能,可以在有效时间内考查更多知识点,答题结果不易受主观因素的干扰,机器阅卷既提高了准确度又大大减轻了阅卷工作的劳动强度等等,其长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经历了多年的高考后,选择题的不足之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渐突出,它无法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和文字表达能力,同时也无法提供学生发挥知识和能力的机会。许多地方的教师还训练考生在缺乏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情况下如何应付选择题的技巧,实为投机取巧,这方面的指导用书居然还正式出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成了考试的机器。因此,调整好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之间的比例,充分挖掘和发挥各自的考查功能,扬长避短,将有助于达到高考的测试目的。

另外,高考历史科第一次使用《世界近代现代史》新课本,更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性和发展性的考查等,都是今年试卷的新特点,在此不一一展述。

二、答卷分析

1.统计数据

表1 1999年高考历史试题答卷分析(第Ⅰ卷抽样58915份第Ⅱ卷抽样1000份)

满分 及格分 平均分 及格率 最高分 最低分 难度 标准差 信度

第Ⅰ卷 74 44.4 53.15 83.17% 74 6 0.72 8.66 0.51

第Ⅱ卷 76 45.6 47.22

64.1% 67 2 0.62

0/9 10/19 20/29 30/39 40/49 50/59 60/69 70以上

第Ⅰ卷 2人 32人 554人 3455人 12595人 26460人 15335人 481人

第Ⅱ卷 1人

9人 29人

127人

389人

397人48人

0人

表2 选择题答卷分析(抽样数:58915份)

平均分 ABCD得分率%

1 1.58 486人402人11548人46459人79.00

0.82% 0.68% 19.60% 78.86%

2 0.97 8484人 28636人11358人10377人48.50

14.40%

48.61% 19.28% 17.61%

3 1.9256599人

1308人 518人 481人96.00

96.07%2.22% 0.88% 0.82%

4 1.59 4863人 46954人 5311人 1759人79.50

8.25%

79.70% 9.01% 2.99%

5 1.84 1684人 54246人 813人 2132人92.00

2.86%

92.08% 1.38% 3.62%

6 0.70 378人 20646人34067人 3805人35.00

0.64%

35.04% 57.82% 6.46%

7 1.97 547人212人 213人57921人98.50

0.93%0.36% 0.36% 98.31%

8 1.72 801人

5734人 1660人50693人86.00

1.36%9.73% 2.82% 86.04%

9 1.78 2448人602人52490人 3365人89.00

4.16%1.02% 39.09% 5.71%

101.68 6002人314人49622人 2963人84.00

10.19%0.53% 84.23% 5.03%

111.86 803人

2160人 1008人54928人93.00

1.36%3.67% 1.71% 93.23%

120.68 1253人

1341人19932人36371人34.00

2.13%2.28% 33.83% 61.73%

131.00 2233人 29323人 4081人23229人50.00

3.79%

49.77% 6.93% 39.43%

141.58 577人

9610人46603人 2104人79.00

0.98%

16.31% 79.10% 3.57%

151.5044277人

8955人 2405人 3247人75.00

75.15%

15.20% 4.08% 5.51%

161.66 7427人

2107人48871人 499人83.00

12.61%3.58% 82.95% 0.85%

170.97 1159人 38053人28440人 1245人48.50

1.97%

49.62% 48.27% 2.11%

180.9227050人

9687人12496人 9650人46.00

45.91%

16.44% 21.21% 16.38%

191.7952705人

2006人 1795人 2388人89.50

89.46%3.40% 3.05% 4.05%

201.35 9983人

4803人39893人 4220人67.50

16.94%8.15% 67.71% 7.16%

211.72 1052人 50766人 3790人 3294人86.00

1.79%

86.17% 6.43% 5.59%

221.42 3901人 41947人 1943人11100人71.00

6.62%

71.20% 3.30% 18.84%

231.2035466人

7705人 2632人13078人60.00

60.20%

13.08% 4.47% 22.20%

241.85 111人 54601人 3506人 681人92.50

0.19%

92.68% 5.95% 1.16%

251.68 2144人

3654人49480人 3616人84.00

3.64%6.20% 83.99% 6.14%

261.4710136人

2484人 3076人43199人73.50

17.20%4.22% 5.22% 73.32%

271.22 652人

1324人20838人36066人61.00

1.11%2.25% 35.37% 61.22%

281.76

39人

4013人 2857人51979人88.00

0.07%6.81% 4.85% 88.23%

291.0129773人 10813人13966人 4288人50.50

50.54%

18.35% 23.71% 7.28%

301.76 2022人

3386人 1510人51907人88.00

3.43%5.75% 2.56% 88.10%

311.53 1382人

1089人45169人11218人76.50

2.35%1.85% 76.67% 19.04%

321.4843557人

4646人 7551人 3088人74.00

73.93%7.89% 12.82% 5.24%

330.3018741人

4595人 8750人26758人15.00

31.81%7.80% 14.85% 45.42%

341.65 860人

7541人 1862人48595人82.50

1.46%

12.80% 3.16% 82.48%

351.64 5823人 48238人 1717人 3060人82.00

9.88%

81.88% 2.91% 5.19%

360.8423386人

3087人24749人 7543人42.00

39.69%5.24% 42.01% 12.80%

371.5345161人

2521人 9513人 1510人76.50

76.65%4.28% 16.15% 2.56%

总分 53.15 71.82

表3 1999年高考历史试题第Ⅱ卷答卷分析(1000份)

题 目 材料解析题 问答题

人数

分 数 38 39 40 41 42 43

0

7

2

1 31

2 34

1 12

1

1 52

4 20

2 19

2 10 27

3 33

3 38 11

9 50 10 56

4 62 21 58 60

4 72

5 84 40 66 80 10 146

6 150 81 112 113

9 190

7 145 152 132 140 25 184

8 185 246 156 166 49 137

9 144 256 206 143 61 93

10 77 162 155 85 114 24

11 60 26 72 44 99 10

12 17

0 21

9 180

1

13 0

0

1

0 206

0

14 0

0

0

0 224

0

总 分

7157805079156611

114795995

平均分

7.168.057.926.61

11.48

6

得分率 59.64

73.18

60.88

50.85

81.99

46.12

难 度

0.600.730.610.510.820.46

2.答题简析

今年试题考查历史学科知识和能力时,在“基础”方面作足了文章,注重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试题难度大大降低。考生的答卷普遍比较理想,得分率最高的选择题是第7题, 非选择题是第42题;得分率最低的选择题是第33题,非选择题是第43题。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不扎实的考生,仍然得不到理想分数,说明还有相当一部分考生离尽善尽美的答卷还有较大的一段距离,这既是正常的现象,也是我们应重点分析的问题。

(1)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不扎实。 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概念”的教学是薄弱环节之一,学生对“历史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把握往往不完整、不准确,这与历史学科的综合性、联系性、复杂性特点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与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对历史概念教学不重视、不扎实有关。表现在今年高考中,对“文艺复兴”的历史概念绝大多数考生没有完整把握,考生对文艺复兴的本质属性基本能把握好,而对“文艺复兴”这一表述形式把握不准确,因而在答材料题第38题第一问时,能正确说明“已经湮没的事物”指的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考生只有6 %左右,答案在放松标准的情况下第一问(4分)的平均分只有1.95分。 还有不少学生对普通常用词的把握也出现明显偏差,第41题把唐代“前期”百余年理解为唐代“以前”百余年来回答,当然也不排除审题不严的情况存在。有知识和能力而无用武之地,这在历届高考历史问答题的答卷中极为少见。

(2 )不能很好地从整体上对历史事物的变化发展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历史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总是处在变化发展之中的,因此,必须用全面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历史的观点即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很多考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恰恰是局部的、静止的。如材料解析题第39题,“材料二、三、四反映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一问,要求考生从三个朝代(东晋、唐代、宋代)、四个方面(农业、工商业、人口、赋税)说明南方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要结合历史发展的进程从整体上把握南方经济的发展。此问应得4分,平均分只有2分左右,难度为0.50。考生或是不顾历史进程,或是缺乏整体意识,真正能按评分标准答卷的并不多。再如关于邓小平领导全面整顿的材料解析题第40题,措施和意义考生失分较多。在措施方面,学生归纳、分类能力不强,回答不完整;而在意义方面,能答出“是1978年后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酝酿和准备”的考生微乎其微。说明考生没有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而仅仅是就整顿而谈整顿,把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性忘得一干而净。

(3)材料处理能力不强。 今年涉及到材料处理能力的试题占分比例达33%,考生在这方面的失误主要有以下几处:①第1 题有关山顶洞人的选择题,D为正确选项,选择正确的考生占78.86%,选A的0.82 %,选B的0.68%,选C的19.60%,可以看出,选C的错误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即考生或者没有理解材料中“钻燧取火”的含义,或者没有获取并充分利用“钻燧取火”这一有效信息进行解题,因而把C 项北京人已能使用天然火与D项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相混淆了。②第6题关于女真人的选择题,正确选项为B,难度较大,为0.35。选择B的考生人数为 35.04%,选择A的0.64%,选择C的57.82%,选择D的6.46%,此题考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没有认真阅读理解课本中的相关材料。③第38题关于文艺复兴的材料解析题,学生主要在第一问上失分。考生对“文艺复兴”这一历史概念的表达形式没有认真掌握,同时没有认真阅读分析材料,获取和使用有效信息解答有关问题,如果考生认真分析第三问,就会知道文化领域文学、艺术等属于材料中所述的“事物”,因而第一问中“已经湮没的事物”应该具体指的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而非文化形式所表现的“人性”、“真理”、“科学”等。④第39题关于南方经济发展的材料解析题,考生主要失分处在“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一问上,原因在于不能运用材料中的时间概念理清南方经济发展的历史线索,也不能把材料中对经济结构各方面的描述概念化或分门别类地加以说明。⑤第40题关于“邓小平领导的全面整顿”材料题,失误处主要在于措施列举不全,题目要求“无须罗列材料”,对学生产生了一定的诱导作用;分析意义时,很少有人能够把整顿和拨乱反正、改革开放联系起来,没有获取和充分运用材料中“拨乱反正在1975年就开始了”这段有效信息。⑥第41题问答题,是关于唐代用人方面的问题,在总结经验教训时,考生如果能充分利用并说明题目中“得人者昌”和“失贤则亡”的材料,就可以得到3分中的2分。很多考生恰恰没有注意到这段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

(4)审题能力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每年高考都有很多学生由于审题不认真,或审题能力不强而失分,今年高考历史中特别突出,所有主观性试题都存在着这方面的问题,这里主要举突出的几例。第41题,唐代前期百余年误作为“唐代以前”百余年的考生不在少数,由于课本中对唐代以前百余年用人方面的史实叙述不多,故有的学生把时间上溯到了商周,这是造成此题得分大大下降(平均6.61分),难度上升(0.51)的主要原因。第42题, 有一些学生居然把洋务运动写成了太平天国,真是令人费解。上述这种完全离题的情况在历年高考历史中都是罕见的。第43题,很多考生没有“结合德国本身及欧美大国对德政策的变化”,来说明各图形成的原因,而只是就图论图,变成纯识图题了。

三、教学建议

通过对1999年高考历史试卷和答卷的分析,我们认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加强“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教学。我们不要刻意去追求应付高考的教学,而应踏踏实实地去完成中学历史教学目标,这点做到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扎实了,在高考中就会立于不败之地。什么是基础知识?什么是基础能力?这些需要我们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去研究、去探讨。但基础教育首先应该是全面的素质教育,是为学生走进高校或走上社会打基础的。今年的高考命题思路以及国家高教政策的改革,都对我们提出了加强基础教育的新要求。对中学生来说,应该强调的是在基础扎实的情况下培养“创新意识”。

2.处理好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知识和能力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知识,能力就无从说起;但没有能力,也就无法获得知识,所以知识和能力是互为载体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寻找二者之间较好的交汇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洋务运动一题给我们的启发就在于,如果没有合适的知识切入点,想挖掘能力是不可能的。

3.注重基本理论的教学。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基本观点,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指导思想,在高考答题中时时需要加以运用。如发展的观点、辩证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内容和形式、原因和结果等。中学历史课本虽然没有明确阐述这些理论或观点,但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加以挖掘。

4.“历史概念”教学要加强。历史概念不同于一般的历史知识,是对一般历史知识的提炼和升华,是规律性的历史知识。任何学科体系都是由学科概念组成的,真正能够运用的知识主要就是学科概念。就历史概念而言,越是范畴大的、理论性的历史概念,运用的频率越高,如社会、阶级、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学生也越不容易把握。这在历年高考中都反映出来,今年材料解析题第38题就是明显一例。

5.注意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

标签:;  

1999年高考历史试卷分析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