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电视学术研究20年_广播电视论文

中国广播电视学术研究20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术研究论文,中国论文,广播电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给中国的广播电视业提供了发展的契机。80年代初,中国广播电视业开始起飞,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无论是媒介规模,受众规模,还是传播的影响力均开始超出原先作为媒介老大的报纸,①实现了“自己走路”。进入90年代以后,在国民经济市场化浪潮的推动下,广电媒介产业化的趋势渐显现②,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媒介运行机制为主要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成为90年代广电传媒发展的时代主题。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广电学术研究在这20年里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通过对《中国新闻年鉴》中选录的一般论文、研究生学术论文和当年出版的新闻学新书的统计分析,可以明显看出广播电视研究在整个新闻学研究领域中的加强态势(如右图所示)。

目前我国广播电视专业研究刊物已有近20种, 其中较有影响的有3种③。近年来,不少省市广电厅(局)所办的刊物也逐渐从偏重业务讨论向应用理论的研究发展,呈现出新的面貌。另外,在大部分新闻学术刊物中,广播电视研究的篇幅也不断增加。这些变化都反映了新闻学研究中广电地位的上升。

20年来广电理论研究表现出两个态势。

一、理论研究对广电传媒发展的现实状况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无论从论文数量还是研究议题来看,20年来广电研究与实践发展所呈现出的紧密关系都是相当鲜明的。

二、传播学的引入给广播电视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背景。传播学的媒介理论、受众理论及效果理论等被大量用于分析和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实践领域中出现的传播现象;实证学派的一些定量研究方法开始被运用到以收视率调查为主要内容的受众和传播效果研究中;此外,批判学派将社会科学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引入传播学,注重对现代传媒文化的意义分析和哲学批判④,也影响了国内一批学者的研究路径。1990年以来,利用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对广播电视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广电边缘交叉学科发展迅速,使广播电视的研究空间大大拓展。

在广泛地查阅20年来发表在各种专业杂志和学术年鉴上的广播电视论文,并对一些专业人士进行访谈的基础上,我们以发表在《北京广播学院学报》和《中国广播电视学刊》这两本期刊⑤上和被《中国新闻年鉴》收录的论文为数据样本,进行量化分析和议题归类,以期简要地勾勒出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广电学术研究的一些特征和走势,以此为依据分析广电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关系,找出成功与不足之处,以供学者们在未来的研究中引作参考。

我国的广播电视业起步较早,但长期以来,在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上都没能够摆脱报纸与通讯社的影响。加上文革的干扰,70年代末的中国广播电视业几乎处于一种百废待兴的局面。

广播中很少有自己采制的新闻,多采用新华社的统稿,新闻缺乏时效性;广播娱乐节目品种单一、内容单调,不能满足广大听众的多层次需要。电视的情况也不容乐观,1979年中央电视台每天仅播出2—3个小时的节目,地方台则以转播中央台节目为主,自办节目能力很差。面对令人担忧的现状,一场对广播电视本质特点和发展道路的讨论呼之欲出。⑥

1979年和1980年广播领域首先重提五六十年代的“自己走路”口号,掀开了讨论的序幕。1979年2月,曹石、 杨牧在《谈广播自己走路》⑦里认为:“要认真研究广播新闻的特点,改进新闻广播。”1980 年4月,康荫和韩泽分别发表文章《关于“要自己走路”的探析》和《自己走路 走自己的路》⑧。康荫对广播的传播性能(新闻性)、传播职能(综合性)、传播功能(真实感、鼓动性)、传播效能(时效性)以及传播范围(反映生活、报道建设等)进行了归纳。而韩泽的文章则更加明确地指出,“自己走路”如果仅仅是沿着报纸的路子研究如何自己迈步是不够的,还应当有区别地研究广播与报纸的不同特点。

在“自己走路”的号召下,探讨广播传媒自身特点、发展方向和广播新闻特点的研究文章大量出现, 形成此阶段本体理论研究的热潮。1979年—1981年三年间,仅《北广学报》“新闻编采”类文章中就发表了有关广播及广播新闻本体理论的文章20篇(如表1所示)。

序号论文题目

1 新闻本源初论

2 广播特点初探

3 谈广播自己走路

4 发扬广播特点,提高新闻时效

5 要从听众的需要出发办广播

6 如何理解和运用广播特点

7 自己走路 发挥优势

8 新闻要新

9 广播对象性与针对性

10 漫谈广播特点

11 "不要纸张"和"没有距离的报纸"已不是广播的特点

12 关于"要自己走路"的探析

13 自己走路 走自己的路

14 扬长避短 办好广播

15 关于新闻价值问题

16 广播扬长避短初探

17 试论新闻广播工作规律

18 评"阶级斗争工具"论

19 新闻价值探讨

20 忠于事实至关重要--新闻改革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序号发表期刊号作者

1 1979/1康荫

2 1979/1白谦诚

3 1979/2曹石、杨牧

4 1980/1杨伟光

5 1980/2何光

6 1980/2艾丰

7 1980/3左漠野

8 1980/3李贵珍

9 1980/3苑子熙

10 1980/3春犁

11 1980/3章宗栋

12 1980/4康荫

13 1980/4韩泽

14 1980/4苑子熙

15 1980/4王新友

16 1981/1李楠

17 1981/2康荫

18 1981/3郭镇之

19 1981/3陆锡初

20 1981/4张树森

表1:1979—1981 年《北京广播学院学报》新闻编采类文章中有关广播及广播新闻本体理论文章列表

不难发现,80年代初学界对广播本质的讨论是基于两大背景之上的:一是政治背景。长期以来我国新闻传媒的政治教化功能被极力突出,而对传媒的主要功能——信息传播功能未予以足够的确认,直接导致了学术研究领域对广电传媒自身特点与发展道路等本体理论研究的缺失。二是学术背景。80年代以前,我国的新闻学其实是单一的报刊新闻学传统,广播被认为是“没有距离的报纸”,而电视是等电影棚供片才有节目可播的“缩型影剧院”。理论界对广播、电视的研究仍然未完全脱离新闻报刊学的电影纪录片的研究范式。80年代初的这场本体理论研究热潮便旨在突破以上两大认识误区,寻找广播媒介自身的传播优势和特质。

1982—1991年的近10年时间里,随着传媒改革的发展,中国新闻界几次较大的观念转变使新闻业务改革成为热潮,新闻报道的模式不断改变、创新,报道所涉及的社会生活面不断扩展,深度不断加强。广播电视媒介的情况也大抵如此,改革从新闻领域扩展到非新闻领域。如,评论性节目和新闻深度报道的崛起;节目设置栏目化和结构样式杂志化逐渐成为主流;热线电话、现场直播方式被广泛运用;主持人节目和节目主持人广受欢迎;电视纪录片和专题片制作引发对电视化特性的重新认识等。这些实践领域的热点成为此时期研究的主要议题。如,1986年,北京广播学院《新闻广播电视研究》编辑部举办的“主持人节目研讨会”形成了关于节目主持人和主持人节目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又如1980—1983年间学界对纪录片电视特性展开的理论讨论。整个80年代,以广播电视业务研究为主的应用理论研究得到长足的发展。

90年代是电子传播的时代。广播电视,尤其是电视以其生动直观,无远弗届的传播力度横扫千军,成为媒介的主力军。广播电视业的迅速膨胀,得益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突飞猛进的推动;更重要的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媒介开始从事业单位转变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信息产业⑨。在这一转型的过程中,符合广播电视传播特性的,更加电视化、广播化的节目样式、制作样式、制作体制及人员配置形式出现,令1990年以来的中国广播电视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动和繁荣,同时也带来了观念、体制上和业务工作中的一些新问题,有待解决。

实践领域出现的诸多热点和难点成为当前广播电视理论界研究的主要话题。将1990—1997年《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所选论文的议题加以归类,可看出理论与实践的密切关系(见表2)。

分类主要议题

本体理论当代广播电视的性质、职能、传播手段、主体意识、传播

优势; 有线电视的功能、发展; 广电物本存现理论;图文

电视、卫星电视的特性;媒介的双重性质;电视的教育功

能及其实现途径;城市电视台的现状、特点、优势、发展

……

传播学 学前儿童电视节目理解特点;大众传播的社会控制功能;

传播体系二元主体论;大众传播过程中的异化现象;记者

的传播行为;新闻传播研究方法;电视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观念传播;国家形象传播;再传播现象;县级台的传播

价值;电台传播意识与听众接受意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

比较;广播和播音中的非语言传播……

受众研究受众感受性(感觉的相互作用);受众需要与评估;收视率

测量的科学性;收视率剖析;新闻传播受众调查10年;受

众开发;观众分类;夜话节目受众分析……

新闻理论电视新闻美学、语言学、符号学、信息策略、新闻个性;

有关新闻真实性(新闻诉讼案、媒介对法院审判的影响);

新闻与信息、新闻的商品性;新闻超常性与受众心理.

新闻业务滚动播出;多点直播报道;现场短新闻;透视类节目;深

度报道;电视新闻画面语言;系列报道;新闻节目优化组

合;灾难新闻;经济新闻;电视评论;屏幕意识;广电直

播后的编辑;定性定量分析的运用……

主持人 主持人探源:主持人节目的兴起、产生、发展趋势;

主持人的特征、优势、存在问题;主持人形象和受

众;主持人机制与改革;主持人与传媒;主持人的个性、

服饰、表演、身体语言、情感;主持人的培养、选拔、管

理;采编合一的主持人;主持人节目的语境;主持人无稿

直播;记者主持人;主持人的名人效应……

纪录片 纪录片的观念、界定、形态构成、叙事中介、风格、本质

特征;纪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纪录片的解读;表现与再现

;纪实理论;《望长城》的讨论;纪实的误区;特技运用

;叙事与抒情……

广告电视广告效果的测量;电视广告的隐态信息;广告文化的

传播;广告与观众心理;广告创意;新闻与广告;中国广

告的民族意识;新闻广告化和广告新闻化……

节目和栏目 节目系统结构;板块节目;节目制片人制;受众参与节目

;"热线电话"节目的定位、特征、传播学思考;节目分

类;关于《东方时空》和《环球45'》等名牌栏目的研究

;专题节目;儿童节目;文艺广播;电视法制节目;时政

类节目……

体制改革商品经济与广电改革;市场经济下广电的社会效益,社会

文化与中小广播电台的改革;经济广播台;广电业的经济

效益;广播电视的经济属性;广电网上业务;广电实行有

偿服务;广电体制深层改革;广电国有资产管理;城市台

的改革;县级台、农村台的新闻改革;电子传媒和文化的

商业操作;节目交换;广电系统发展第三产业;媒介商品

属性;媒介竞争;名人效应与广电改革;电视节目市场;

城市广播的现状与发展;经济台与经济节目;广电经济政

策;广电产品的价值;改革的走向;市场经济与新闻教改;

广播资源的优化配置;双休制与广电节目

新技术 电视速亡论(信息技术革命);国际卫星电视;广电技术改

革;现代广电技术观;高清晰度电视;新技术与改革;信

息技术现代化与采编现代化;广电覆盖专用网的特点……

广电管理机制与人才(管理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广电预算外资

金管理;管理效能的提高;技术管理;新闻单位内部管理

……

广电与文化 广电与文化引导;电视的文化嫁接与特性挖掘;电视与闲

暇;大众文化与电视文化;电视文化的理论特征;休闲节

目的文化品味;电视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视听岭南特色

与岭南文化;电视文化的主体;学者介入电视的思考……

边缘学科电视表现内容平民化倾向的美学评析;电视美学;电视社

会学;系统论在节目编排中的应用;边缘学科的构建;广

电经济学……

表2:1990—1997《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所刊论文议题归类

新闻学是中国广播电视研究的传统理论背景。但是规模日益壮大的广播电视实际上已经成为集新闻、娱乐、教育和广告等为一体的,担负信息传播、娱乐消遣、教育公众等多重职能的综合传媒,单一的新闻学理论已不能全面涵盖广播电视的理论基础。况且,即使就广电新闻而言,由于广电传播方式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它与报刊新闻学必有诸多不同。寻找新的理论支撑点已势在必行。

1980年以后,大众传播学大规模引进。1985年前主要是输入美国传播学的基本内容和术语,1985年以后则拓展到学科背景,欧美学派特点,研究方法等方面。虽然就传播学自身而言,其内涵研究的深入和系统化的任务直至今天尚远未完成;但学界视野的开阔,至少有助于研究者们利用新的术语和观念搭建成学科体系⑩,这对弥补广播电视研究单薄的理论背景有相当的贡献。

以《学报》和《学刊》两本杂志为例,20年中与传播学有关的研究文章数量比例大致如下:

内容分类 篇数百分比(%)

大众传播学理论4140.6

广播电视应用理论 2928.7

媒介及受众调查报告 5 5.0

其它 2625.7

表3:《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79-1997 年传播学类文章分类比例

(总计101篇,其中译文4篇)

内容分类 篇数百分比(%)

大众传播学理论1331.7

广播电视应用理论 2151.2

媒介及受众调查报告 614.6

其它

1 2.4

表4:《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89—1997 年传播学类文章分类比例(总计41篇)

从以上数据及所归纳的主要议题不难看出,《学报》较注重传播学理论的探讨。尤其是1995年更名为《现代传播》后,更强调以社会文化的大视角切入传播领域,进行学术研究,议题集中在传播定义和功能、传播与文化、受众需要和权益等。《学刊》则以应用理论为主,将传播学原理运用到广播电视学研究中,主要议题为:具体报道活动的传播效果研究、新传播方式研究等。

传播学作为理论背景引入的另一个结果是美国传播学派的实证研究法被学界接受并加以运用。这类研究方法的应用主要集中于受众及效果研究领域,主要议题如下所列。

《学报》1979—1997:

1.对北京听众收听情况的调查 1983.2

2.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听众调查报告 1987.2

3.三省一市电视情况调查报告 1987.4

4.关于亚运会宣传效果的北京市小学生及其家长的抽样调查1991.2

5.广播电视“海湾战争”报道效果调查 1991.3

《学刊》1989—1997:

1.我国不发达地区农村广播电视听众观众抽样调查综合分析报告

1989.3

2.贵州电视传播的现状考察和决策研究 1989.5

3.中央电台‘92听众调查概述 1993.3

4.我国电视《新闻联播》节目定量分析比较 1995.6

5.关于《新闻30′》和《新闻联播》节目的比较分析报告 1996.4

6.学前儿童观看电视情况调查报告 1991.3

实证研究的重要方法是进行抽样调查。把抽样调查运用到听众、观众调查起始于1983年,于1987年以后逐步系统化。1990年以后,上海广电局和央视先后成立视听率调查公司,开始定时定量地进行视听率调查。而广电行业内,也逐渐开始以收听率、收视率作为衡量节目水准的重要指标。

除实证学派的影响之外,以批判见长的欧洲传播学研究把社会科学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引入传播学,注重对现代传媒文化的意义分析和哲学批判,这也影响了国内一批学者的学理路径。1990年以后,探讨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电视与社会的文章在各类学术期刊上明显增多。仍以《学报》和《学刊》为例,主要论文如表5所示:

序号论文题目

1 电子媒介和印刷媒介对儿童社会化、观念化的不同作用

2 看电视的认知卷入程度低吗?

3 中小学生媒介消费的行为模式--青少年与大众媒介多国比较

研究

4 电视新闻的社会效果--娱乐消遣

5 对电视新闻的文化属性及审美观照的思考

6 中小学生媒介消费的心理特点

7 法兰克福学派与大众文化批判

8 日本学龄前儿童电视节目的收视与研究状况

9 童年的消逝

10 媒介崇拜与经验认同

11 电视与消费文化--解读音乐电视现象

12 大众媒介:上帝还是魔鬼?--对文化异化的批判

13 电视人与社会人:电视新闻从业者的文化角色

14 岭南文化环境下的广州电视--广州电视的自述与旁观( 众人

对话)

15 电视与中学生

16 论电视文化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17 电视文化的两面观

18 电视文化形态的特征

19 试论电视文化的三种心理特征

20 电视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21 社教节目在电视文化中的意义

22 电视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

23 电视媒介的宏观社会功能浅议

24 电视的文化嫁接与特性发掘

25 电视文化刍论

26 电视与闲暇

27 当代电视表现平民倾向的美学评析

28 论广播电视与"文化引导"

29 中国电视文化的主体

序号发表期刊号作者

1 1991/4卜卫

2 1991/4张令振

3 1992/1王建刚等

4 1992/1羊凡

5 1992/1张君和

6 1992/2王建刚等

7 1992/3刘春

8 1992/4柏强

9 1992/5[美]尼尔·波斯曼

10 1992/6郭镇之

11 1994/6王峥

12 1995/1何苏六

13 1996/2陆晔

14 1996/4王学锋

15 1990/4王军、中岩平

16 1990/5陈慧谊

17 1991/4陈崇山、闵大宏

18 1991/3壮春雨

19 1991/2郑征予

20 1992/5邹定武

21 1992/6刘振勋等

22 1993/6张恒义

23 1993/3王亚州

24 1994/6余克光

25 1995/6李萍

26 1995/9胡妙德

27 1996/2王琪泰

28 1996/4朱万曙

29 1996/1陈志昂

表5:1990—1997 年《北广学报》、《广电学刊》(11)所刊主要传播与文化,传播与社会类论文一览

这些文章的内容,宏观上主要是对由大众传媒造就的现代文化的剖析和批判,而中观与微观上则从现实的传媒现象入手,对其作文化学、社会学及政治学视野的审视。这些研究与传播广播电视学研究的注重业务讨论和应用价值的“主流”有所不同,更强调学理的阐述,而其研究的对象也从广电本体理论的中心转移到了与文化学、社会学等相交叉的边缘领域,填补了广播电视边缘学科研究的一些空白点;同时,因文化学、社会学甚至哲学理论在这些研究中的运用,也丰富了广播电视学的理论背景。

通过以上的梳理和分析可以看出,20年来我国的广播电视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研究规模日益增大,研究方法逐渐多样,研究水准也有一定的提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

第一,与实践关系紧密,对现实关注较多,但未形成真正的互动,理论上缺乏前瞻性。从上文的阐述不难看出,广电理论研究以实践发展为拉动是20年来学术研究的鲜明特色,如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对广电自身规律的探讨;80年代中至90年代初的纪录片、主持人、栏目化等议题;90年代初至今在市场化推动下出现的探讨产业化媒介规律的核心议题等。这一特点是我国传统广播电视和新闻学研究以应用为主要研究取向的体现。

以应用为目的的学术研究作为实际工作的延伸是非常必要的,但仅仅停留于这一层面却是不够的。在以实践为基础的前提下,学术研究理应与现实保持一定距离,要对现实有前瞻性的指导作用,而不是跟在实践后面进行合理性的证明。20年来我国广电研究恰恰存在这一缺失——虽然研究的议题始终与实践紧密相关,但只是被实践所拉动,而没有形成真正的互动。

第二,理论背景尚不够丰厚。20年来,传播学的引入虽然大大丰富了广播电视研究的理论背景,但从研究的实际状况来看,将传播学很好地吸纳、消化并运用于广播电视研究仍需时日,目前,理论研究背景尚嫌单薄。这主要是因为:(1)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还不完备, 学界的全面了解不够,应用研究也未成气候(12)。(2 )研究者的知识积累不够丰富,知识结构有失偏缺,对新理论的掌握尚不熟练,表现在对广播电视研究的宏观把握不足,理论与现实整合能力差,造成皮肉分离,影响了学术成果的水准。(注释见58页)

标签:;  ;  ;  ;  ;  ;  ;  ;  

中国广播电视学术研究20年_广播电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