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主体的类特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体论文,特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2)03-0013-004
一
近些年来,“创新”一词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诸如“知识创新”、“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观念创新”、“教育创新”、“管理创新”、“培养创新人才”等等 不一而足,这反映了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是我们时代的本质特征。 江泽民曾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①(注: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年,第199页。)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正在向着高新方向日新月异地发展着,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及 产品的更新换代已成为各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撒手锏”,科学技术的竞争具体表 现为各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以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竞争,说到底是各 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取决于综合国力的强弱,而综合国力的增 强又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高和综合国力强就会在激烈的 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世界科学技术的激烈竞争所带来的后果具有正负二重性,当然其正面效应要远远高于 负面效应,今后也只有进一步发展新的科学技术来减少或消除其负面效应,进一步促进 其正面效应的发展,这些都离不开人的实践创新、观念创新和理论创新。
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要发展就必须革除那些束缚社会发展的落 后观念和体制,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引进创新机制,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体制 的深刻变革和创新,是社会发展的质的飞跃。世界各国都在寻求自己的发展机遇,也都 在探索本国发展的特殊道路,所有这些都要靠人的创新实践和创新认识来完成;当今世 界的地区冲突时有发生,国际争端也从未停息过,要解决新的国际争端也只有创造出一 种新机制、新手段和新办法,用和平的方式来解决,这样,世界的真正和平才有可能到 来。
总之,创新是当今世界的总的和最根本的特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而人 类社会的各种创新活动都是通过创新主体而进行的,创新主体的如何决定着人类社会的 创新面貌,决定着人类社会进步的程度。世界各国的激烈竞争最后要落实到创新人才即 创新主体的竞争上,创新主体的质量和数量成为各国激烈竞争的关键因素。
二
创新主体是指从事创新活动的人,创新活动是指探索未知客观世界,并能获取创新成 果的特殊活动。创新主体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主体,他除了一般主体的特性即自然性、社 会性和精神性外,更主要的是具有一般主体不具有的特殊性质,这些特殊性质包括主体 的高级创造力、丰富的知识及优化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强烈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有 顽强的意志和旺盛的生命力等等。
创新主体是具体的个人或是由个人组成的群体,创新主体既然是具体的人,那么他就 同许许多多的普通人一样具有生物学意义上的特征,即具有个体的特征。但创新主体又 不同于许许多多的普通人,他所从事的创新活动具有前沿性、探索性和开创性,所获取 的成果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他们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前列,是无数普通人的先驱和 领路人,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弄潮人。所以,创新主体能超越个体的有限存在和个体特性 ,而类趋于类的存在和类的特性。
从个体的量的方面说,创新主体同普通的人并没有什么区别,也是一个个的人,或是 由一个个的人组成的群体。即使有区别,也只是人的肤色、身高和体重的不同,而人的 这种生理上的区别对人的质并不产生什么影响,即使对人的量也没有多大的意义。因此 ,创新主体也是一个普通和一般的人,是一个有限的生命存在体,是会要死亡的,他的 量的规定性随着个体生命的死亡而消解和完结。个体的量是有限的,他不能超越自身的 有限而趋向无限,无数个体的总和就构成了人类。类或者人类是地球上所有存在过的人 组成的,既包括古代的人,更包括活在地球上的现代人,任何个体都是人类整体中不可 分割的一分子,同时,任何个体不能代替也不能等同于人类。
从个体的量的方面来分析创新主体,我们能确立创新主体的生物学特征和种属特征, 也即是个体特征。个体特征是创新主体的存在前提,是创新主体的生物学意义和生物学 特征,创新主体的个体特征是有限的,是随着生命体的死亡而消失,个体特征表明的是 人是一个一个的个体存在,同其他的生命体没有本质的区别,同类的其他个人更没有本 质的区别。
仅从个体的量的方面来分析创新主体,只看到创新主体是同许多其他个体一样的人, 看不到创新主体同其他个体的彼此区别,看不到创新主体的特性和作用,把无数个体磨 平成整齐划一的纯粹量的、生物学的规定,这对于重视人的个性和发挥个人的不同作用 是很不利的。同时,从纯粹量的个体来理解人类当然是必要的,但又是很不深刻和全面 的,人类是由无数的个人组成的,这是人类的一个最基本的规定,也是人类的数量上的 生物学规定。但人类的本质决不局限于它的生物学的数量上,而在于它的真正的特质, 正是个人的特质就整合成了类的本质。因此,我们还必须从质的方面来分析创新主体。
三
从质的方面来分析创新主体,创新主体就超越了他的个体的、生物学意义上的规定, 上升为一种社会化了的、精神特质的存在,正是由于这种社会的和精神的特性存在,创 新主体同普通的个体就有了彼此的区分,就有了彼此不同的特质。
创新主体是具有高级创造力的个人或集体,他们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作 出了重要贡献,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那么,创新主体同普通和一般的人就有 了区别,这种区别就在于主体的创造性素质的有无或高低,对人类贡献的有无或大小。 那些具有高级创造力并对人类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人,同一般和普通的人肯定是不能等量 齐观的,在性质定位上处于不同的层面和方位。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类特性首先在于人改造客观世界的自由自觉的活动,这自由自觉 的实践活动既把人同动物区分开来,又充分展示了人的类本质。马克思指出:人的自由 自觉的实践活动“实际创造一个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的自然界,这是人作为有意识的类 存在物的自我确证。”“正是通过对对象世界的改造,人才实际上确证自己是类的存在 物”,因此,“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是一种开创性和探索性的活动,它既同动物的本能活动本质地区 分开来,又同普通人的只为满足生理需求的重复性活动区分开来,主体的创新活动当然 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真正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一种创新活动,创新活动已超出了个 体的生理目的和需求,是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因此,作为自由自觉的创新活动 已超越了个体的狭隘功利性,是为了整个人类的目的和功利,是为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 展和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说,从事创新活动的主体的特性已超越了个体自身,而趋向于 整个人类社会,从而创新主体就获得了整个类的特性。
创新主体的类特性不只是从创新活动的目的和动机来进行确证,而且更主要的可以从 创新活动的成果来进行确证,创新成果是创新活动的物化和对象化,也是创新主体本质 的物化和对象化,即是说,创新成果凝聚和映现着创新主体的本质。而创新成果虽然是 创新主体发明创造的,他拥有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和技术专利权,但创新成果的意义和 价值决不归于创新主体个人,而是归于全社会乃至全人类。因为,创新成果决不是一种 只是供创新主体消费的重复性产品,而是一种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和应用广阔的原创性 成果,它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标志着人类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的最新进步,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前进步伐和方向。从这一意义上说, 创新成果所凝固和对象化的创新主体的特性就决不局限在个体的狭隘范围,而是超越了 个体的小天地,获得了整个人类的特性即获得了类的特性。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活动只有超越了自己狭隘的个体特性和个体范围,去适合人类的 需求和人类的特性,才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也才是类的活动。马克思指出:人应在“最 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利用和改造自然界,这种活动才是自由 自觉的活动,才能获得人的特性。创新主体的活动就是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他们也就 超越了个体的限制而获得了类的特性。
同普通的人相比,创新主体对人类社会的贡献要大得多,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也要大 得多,他们的创新活动对人类社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 影响。他们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前列,领导着人类科学技术和人文思想的最新发展,代 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方向。他们是站在人类社会的前沿,他们是人类历史舞台上 的主角。因此,创新主体的自身的特质和普通人相比,要丰富和深刻得多,他们获得或 具有了类的特性。
创新主体也是普通的、有限的个体存在,但他的丰富和深刻的特质即创造性素质又使 他同普通的个人区分开来,使他超越了个体的有限存在而趋向于无限。科学家的发明创 新和艺术家的杰出作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长远的和深刻的,科学家、艺术家的本质特 质和人格力量并不因他们个体生命的死亡而消亡,而是随他们的创新发明成果和艺术作 品对后世的影响而得到延续。因此,具有高级创造力的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内在特质决不 随他们个体生命的死亡而完结,而是汇入到了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并获得永恒和无 限的属性。
创新主体的特质既然能超越个体生命的有限存在而趋于无限,那么,创新主体和普通 个人相比,就更多地具有人类的特性即类特性。因为普通个人对人类没有作出杰出的贡 献,他们的内在本质没有多大的普遍性,也就难以获得人类的无限性和永恒性。因此, 普通个人主要以量的有限方式组合在人类之中而获得类的特性,很难以质的方式整合在 人类之中而获得类的特性。创新主体则有所不同,他不仅以量的有限方式组合在人类之 中而获得类的量特性,而且更主要的是以质的无限方式整合在人类之中而获得类的特性 。
人的类特性也就是人的全面本质和丰富的本性,人的个别本质和个体本性决不是类特 性,只有超出了个体范围的丰富的和全面的本质,才是类特性和类本质。马克思指出: 人的自由自觉的改造客观的活动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②(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 9年,第123页。)创新主体所表现出来的类特性决不是他的个别的本质,而是他的全面 的、深刻的和丰富的本质。主体在创新活动中“不是在某一种规定性上再生产自己,而 是生产出他的全面性”,③(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 9年,第486页。)也即是他的全面本质和全面发展。因为,创新主体所从事的创新活动 不仅要调动和激活主体的各种本质力量,如主体的创造力、各种知识和心理因素等,而 且也要调动和激活社会的各种本质力量,如社会的物质条件、各种制度以及人民大众的 传统观念等,并且创新主体的各种本质力量和社会的各种本质力量得到了高度的统一, 主体的本质就是社会的本质,社会的本质也就是主体的本质,只有创新主体的各种本质 得到了统一,创新主体的本质和社会的本质得到了统一,创新主体的本质才能超越个体 的存在,得到类的升华,获得类的特性。
创新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活动,它要最大限度地激活主体的各种能量和潜能,它需要社 会的各种力量的支持和配合,当某一条件不具备时,创新活动是不可能进行的。在创新 活动中,最能表现出人的真正本质,因为创新活动是一种主体的全身心的、忘我的活动 ,也是一种能充分发挥主体的各种能力和各种潜能的活动。在创新活动中,主体的唯一 的目的就是探索未知世界和获取创新成果,全身心地沉浸在非凡的探索过程中,没有私 心杂念和狭隘功利的干扰和驱动,也忘掉了现实生活中的是是非非和各种利益矛盾的冲 突。也正是在这种深层的沉浸中,创新主体才能最充分地发挥出各种能量,也才最大限 度地表现出其全面的本质。
创新主体的全面本质最后要通过创新成果表现出来,创新成果是创新主体的各种本质 的对象化和物化,也是社会本质的凝结。这就是说,在创新成果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 创新主体的各种本质,也可以看到社会的各种本质;不仅反映出了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 ,也反映出了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并且,主体的创新能力已超越了有限的个体范围, 超越了主体的生物体和自然生命的存在,而融进到社会乃至人类之中,从而获得了类的 特性。这类的特性不仅是人类的最新的和前沿的特性,也是人类全面的和丰富的特性。
人的全面发展,实质上指的是人的创新本质也即类本质的发展,因为创新主体的类本 质是一种全面的本质,同时,创新主体的类本质又是一种创新本质,是人类本质的前沿 和最新发展,所有这些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创新主体所具有的类特性,就使创新主体超越了个体的生命存在,而获得了人类的普 遍性和无限性。从本质上说,人类就是由这些创新主体组成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因为只 有从事创新活动,并能获取创新成果的人才能超越自己个体生命的存在,获得类的特性 ,使自己的本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创新主体也就是自由的人,他们所组合的社会就 是自由人的联合体。自由人的联合体代表的是人类的真正本质和发展的方向,自由人联 合体决不是生物学意义上无数个体的集合,而是体现类特性和类本质的创新主体的集合 ,是他们开辟着人类社会发展的道路,指明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是他们指引并带领 人民大众创造了人类的历史。
人类固然是由无数的个体组成的,但人类的本质特征决不仅仅是统计学意义上的无数 个体的量的加总,而主要是在质上具有类特性的无数个人的总和。我们只有从量和质这 两个维度来理解人类,来理解个人特别是创新主体,才能真正全面、深刻、准确地理解 人类和个人,也才能真正全面、深刻、准确地理解创新主体的性质和类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