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再造的前提分析--兼论信息产业的演进_业务流程管理论文

试析企业再造的前提条件——兼论信息产业演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产业论文,前提条件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企业再造的核心领域

9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其他工业发达国家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企业再造运动。在西方国家,企业再造运动被认为是继全面质量管理运动之后的第二次工商管理革命。原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尔·哈默(M.Hammer)博士和管理咨询专家杰姆斯·钱辟(J.Champy)先生于1993年合著的《再造企业——工商管理革命宣言》(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a Manifesto for Business Revolution)一书中,将企业再造定义为:为了在衡量绩效的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改善,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彻底改造业务流程。其中,衡量绩效的关键指标包括产品和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成本、员工工作效率等。对此,颜光华教授等提出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企业再造的含义:(注:迈克尔·哈默博士和杰姆斯·钱辟先生对企业再造的定义以及颜光华教授指出其四个方面的含义,引自颜光华:《企业再造》,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第7-8页。)

第一方面,企业再造需要从根本上(Fundamental)重新思考业已形成的基本信念,即对长期以来企业在经营中所遵循的基本信念如分工思想、等级制度、规模经营、标准化生产和官僚体制等进行重新思考。

第二方面,企业再造是一次彻底的(Radical)变革。企业再造不是对组织进行肤浅的调整修补,而是要进行脱胎换骨式的彻底改造,抛弃现有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以及陈规陋习,另起炉灶。

第三方面,企业通过再造工程可望取得显著的(Dramatic)进步。企业再造是根治企业顽疾的一剂“猛药”,可望取得“大跃进”式的进步。

第四方面,企业再造从重新设计业务流程(Processes)着手。在传统的企业组织中,分工理论决定着业务流程的构造方式,但同时带来了一系列弊端。企业再造之所以要从重新设计业务流程着手,是因为原有的业务是组织低效率的根源所在。

从上述的定义及其四个方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再造相对于过去渐进式管理变革而言实为全方位的管理革命。为此企业必须重视人才,借助外部智力,更新观念,真正体现顾客利益,通过重新设计业务流程,建立一个趋于扁平化的、富有弹性的新型组织。

如今,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特别是顾客、竞争、变化这三个因素更有别于以往年代。因此,需要进行企业再造来变革基于传统分工理论的企业运作方式,同时也决定了企业再造的指导思想应是顾客至上、以人为本和彻底改造。(注:企业再造的指导思想引自颜光华:《企业再造》,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第54-70页。)

企业再造,从根本上讲,就是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导向重构企业,树立顾客至上的指导思想。要把握顾客的需求,就要弄清楚顾客真正的要求是什么?有什么特别要求?并视每一个顾客为有特别要求的“单一顾客”,而不是以“那群顾客”的观点开始工作。企业通过贯彻上述的经营思想,建立起全方位满足顾客需要的具体措施,从而可以将优质服务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

科学管理理论产生于对凭经验实施管理的否定。科学管理理论强调通过制定标准的操作方法来训练工人,用经济手段来驱使人们工作。其实践证明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员工的积极性和士气。在当今社会里,企业员工的需要呈现出多样化状态,其发展趋势将逐步向尊敬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高层次发展。因此,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与此相适应的、有别于标准操作的新的管理理论,其核心是将员工追求个人事业的活动,纳入到组织发展过程中的人力资源配置和人员培训等一系列活动之中。

企业再造的第三个指导思想是彻底改造。实施企业再造就是要彻底抛弃在新形势下给组织持续发展套上枷锁的分工理论,把被分割得支离破碎的业务流程进行彻底改造,改造得越彻底,越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在改造过程中,企业领导必须以为顾客创造价值(注:为顾客创造价值中的顾客是指企业希望通过自己所提供的价值来影响其行为的人。而价值则是指能解决顾客的问题的办法、措施和手段等。努力地为顾客创造价值就是企业的成功之路。)、绩效来自流程创新等新的企业观来建设和发展企业。

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归结为在一定组织结构体系下跨部门形成的各种业务流程。所谓业务流程,是指为共同完成某一任务(或达到某一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的集合。重整业务流程的活动逐一实施后会产生一种具体的结果或者一组相关的具体结果,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目标,是为顾客创造价值。在传统组织中,由于一个流程跨越多个部门、经过多个环节,需要人力、财力、时间来把被分割的活动“顺粘”起来,组织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且每个“顺粘”点都可能潜藏着问题。而对顾客来说,有些被分割出来的活动根本就没有创造价值,有的甚至是累赘。所以,重整业务流程是企业再造的核心领域,且因此成为建立企业竞争优势最重要的因素。

企业的各种业务流程根据组成要素(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都可以用不同的流程模型来表述。业务流程再造就是为使企业能为顾客创造更大价值,而对需要重构的流程模型,通过诊断、设计、评估和更改的过程,最终创造出使企业绩效大幅度提高的新流程模型。再造后的新流程模型,从企业内部执行情况看,活动精简了;从流程服务对象(顾客)来看,程序简便了。这种“精简”和“简便”可以理解为在不减少为顾客创造出价值的前提下,降低了业务流程的成本,从而使业务绩效提高。业务流程经过改造以后,将具备一些新功能和新特点,并使企业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

业务流程再造及其维护须通过建立业务流程管理模式使之制度化。流程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业务流程维护主要是通过绩效评估来发现目前业务流程有无问题,进而判断流程模型是否要重构。如需重构,则进入业务流程再造阶段。该阶段由模型诊断、模型设计、模型评估和模型更改四个环节组成。其中模型评估是对新设计出的流程模型通过综合评价后作出付诸实施或重新设计的判断。

二、企业再造的前提条件

1.信息联系对企业再造的影响作用

企业再造主要是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流程模型的建立和重构取决于业务流程组成要素(活动)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方式。给活动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比较困难,但可以认为活动是一种变换,即是在某种规则控制下,利用某种资源,把某种类型的输入经过变换转化为输出。这里的“资源”并非指一般的输入要素,而是活动的执行者在执行这一活动时所依赖的方法或凭借的手段。不同的活动,其接受的输入、处理规则、可利用资源的不同,输出结果也不相同。因此,一个活动包括四个方面的要素:输入、处理规则、资源和输出。用模型表示,则活动如图2所示。

一组活动按某种逻辑关系构成的流程模型如何成为可操作的、能为企业带来绩效的业务流程,主要是依靠以信息作为表现形式的活动要素在相关部门之间的流动。流动状态反映出企业的信息系统。由此看出,企业信息的处理能力决定了业务流程,能力的提高是流程再造的最大诱因。

以微电子、计算机、软件、通信技术为主导的信息技术革命正以迅猛之势改变着当今社会,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和推进器。其对企业运行的影响同样具有积极意义。在工业社会,管理者把时间和空间当作障碍因素,而在信息社会,管理者将它们视为资源。这种认识上的改变促使了企业信息系统的改造,提高了信息处理能力,由此使新的经营时空观得以实现,也为企业再造提供了前提条件。

2.企业再造必备的前提条件

企业为使再造得以顺利开展而提高信息处理能力,须以两个条件为前提。一是内部前提条件:成立企业信息管理部门;二是外部前提条件:信息产业化发展。

(1)企业的信息管理部门

企业进行信息系统改造时,相关工作人员需具备相当水平的信息技术知识和信息开发能力。若整个改造由企业自身来完成,则要有非常庞大的技术人员队伍,这对大多数企业来讲是很难做到的。因此,企业成立或改造原有技术部门为信息管理部门,通过把信息业务外包给专业信息企业,以实现信息系统改造最优(从人力、物力、财力诸多方面考虑)完成,从而使企业集中资源和注意力在流程再造的业务上。

企业信息管理部门与专业信息企业的上述业务外包采取何种合作关系,可运用委托—代理人理论来加以讨论。

在信息社会里,企业信息管理部门在把信息业务外包给专业信息企业时,企业信息管理部门是该外包业务的委托人,专业信息企业则是代理人。它们构成委托—代理人关系的基本条件是:①在以信息为纽带的市场中,双方都想在各自约束条件下使效用最大化。②双方都面临着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且他们二者之间所掌握的信息处于非对称状态。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对于委托人来说,只有使代理人行动效用最大化,才能获得自身效用最大化的收益。然而,要使代理人采取效用最大化行为,必须对代理人的工作进行有效的刺激。这样,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协调问题,就转为信息激励机制的设计问题。委托人拥有一个价值标准,或一项社会福利目标,这些标准和目标可以是最小个人成本或社会成本约束下的最大预期效用,也可以是某种意义上的最优资源配置,或个人的理性配置集合。现在要研究的是委托人为达到这些标准或目标,应该制定什么样的规则,使其他市场参加者(代理人)利己行为的最后结果与委托人给出的标准或目标一致?笔者认为,可以从激励机制出发设计经济模型,来求解企业信息管理部门与专业信息企业的具体合作方式。企业信息管理部门使专业信息企业在达到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达到企业规定的或希望的具体价值标准或社会目标。

在对称信息条件下,产出值由劳动者付出的努力程度与实际能力决定。这样委托人通过观察代理人行动的最后结果,能够判断出代理人的努力程度和实际能力,也即委托人了解代理人掌握的所有环境变量时,方程(2)和(3)有解,而且是最优解。但是在当今现实社会中,不存在对称信息条件。所以委托人无法确切掌握代理人付出的劳动,因此只能通过其他方法求解,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目标产值承包和分成制。

若选用目标产值承包制,代理人要承担全部风险。如果代理人稍微偏离“目标产值”,将导致报酬为零的结果。这种状况下难以建立委托—代理关系。若选用分成制,可假设代理人的份额采取S(X)=αf(X)+F的形式,其中F为常数,α<1。这时,代理人效益最大化可表示为

显然,劳动水平X[∧]不能满足(5)式要求,分成制在对称信息条件下不是一种最优激励机制。然而,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虽然代理人报酬只部分依赖于可观察的产值,但代理人与委托人却共同承担了产值波动带来的风险。可见,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分成制一方面对代理人产生激励,另一方面又能分担代理人的风险。

(2)信息产业化的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信息作为资源在经济活动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这种重要性不断增强的趋势,促使了信息进行产业化发展,其结果便形成了信息产业。从信息产业具有系统性和作用性特征方面考虑(注:系统性是指产业的形成应是完整的,应具有层次。作用性是指信息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特别是与传统产业的互动关系。),可将其划分成信息技术、信息服务和信息开发三个子产业组成。信息产业内部上述三类子产业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信息技术决定信息服务和信息开发的水平,信息服务促进信息技术和信息开发的创新,信息开发体现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的潜能。

信息产业化发展作为前提条件,使企业再造从管理思想发展到具体实践,而信息业务外包及其开发则是二者的结合点。企业信息管理部门在信息业务外包时,主要选择信息开发企业作为合作对象,这是因为企业信息系统改造需要创新思维,属于知识、智力密集型信息产品开发。

与此同时,企业再造过程中信息业务外包,有利地促进了信息产业化发展。信息业务外包对承包的专业信息企业来讲是获得了市场需求,促使其业务进一步扩大。随着企业再造运动的不断深入,它要求信息产业有更高的发展相适应,这就要对信息产业演进趋势进行探讨。

三、信息产业的演进

1.对信息产业的界定

依照信息产业的定义,信息产业的信息技术、信息服务和信息开发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信息技术产业是信息产业的硬件基础,主要包括计算机设备制造业(包括集成电路业)、通信与网络设备制造业以及其他信息设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产业是信息产业的应用,通过它,使信息技术与信息开发产业协调发挥作用,它不仅包括现代信息服务业,如数据库业等,还应包括传统信息产业,如信息咨询业、出版业、电信服务业等;信息开发产业是对信息产业的产品开发与创新,以满足信息服务产业的需要,主要包括系统开发集成业和软件业等。它们的信息产品都是知识、智力密集型的。随着企业再造的不断深入,企业信息系统重建将给系统开发集成业和软件业带来发展机遇。

从产业结构的层次上对信息产业进行上述明确界定,是为了给信息产业的发展留出定义上的接口。笔者认为,因为信息产业的支撑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创新,这些技术产业化后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信息产业。只有从产业的层次来对信息产业分类界定,才有可能将未来的新兴信息子产业包容进来。此外,这种界定方法还能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指明合理化和高度化的方向。

2.信息产业的演进内涵

信息产业的演进直接表现为信息产业结构和组织的演进。信息产业结构是指信息产业内部各子产业或行业之间在技术、投资、人才、需求等方面的比例关系。信息产业组织是指信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在资源占有、交易、利益和行为等方面的关系。信息产业结构的演进表现为信息产业的内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信息产业组织的演进表现为信息企业的成长与退化。因此,在信息产业的演进过程中,信息产业结构更多地表现为信息产业质的提升,而信息产业组织更多地表现为信息产业量的扩张,二者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信息产业的某一行业处于成长期时,技术创新非常活跃,中小企业占多数。当该行业进入成熟期时,先前的支撑技术演变为主流技术,规模经济成了企业追求的主要目标,这时大企业占据了主导地位。信息产业演进中行业成长与退化的上述过程即是信息产业结构的演进,信息产业组织演进是其微观基础。

信息产业演进的基本规律是保持需求与供给的动态平衡。需求来自于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信息化。为适应知识经济新时代,企业信息系统的重构,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都需要有大量的、不同类别的信息产品,这就为信息产业的演进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在此,需求有的是潜在的,有的是现实的,都对信息产业的演进起直接影响作用。依据对信息产业的划分,需求也呈现出结构性特征,需求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牵引着信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供给来自于信息产业组织因势生产各种信息产品。信息企业的成长须由战略经营作指导,鉴于信息技术生命周期短的特征,企业在刚研制出新产品时,为了生存,往往急于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个性化的需要,以达到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目的。这种从信息产业内部产生出的供给效应对信息产业的演进起到间接影响作用。上述需求与供给的动态平衡将反映出信息产业内部各子产业或行业的比例关系变化以及信息企业的成长与退化过程。

信息产业的演进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离开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信息产业的演进就失去了方向。因此,信息产业演进的目的是促使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关系能得到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进而使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提高,其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信息产业使国民经济信息化,使国民经济从质上得到提升;二是信息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增加,从量上使层次高的产业得到扩张。上述目的是通过信息产业结构和信息产业组织的演进具体表现出来。

3.信息产业结构的演进

产业内部各子产业或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构成产业结构。信息产业结构的演进是指信息产业内部生产力层次高的子产业或行业的产值占整个信息产业的比例越来越大的过程,其可用产业内部结构理论(注:产业内部结构理论是指以某一个具体产业为研究的系统边界,对该产业内子产业或行业之间的关系及其演进规律进行的研究。)来分析和研究。由于需求与供给在信息产业各子产业或行业中存在差别,从而造成子产业或行业在量上的扩张不均匀,这种不均匀的扩张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促使子产业或行业质的成长。这个质的成长即为信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显示出信息产业结构的演进。

前已述及,信息产业可划分成信息技术、信息服务和信息开发三个子产业。这是按层次进行的划分,以便将未来新兴的信息子产业包容进来。

为了分析信息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引入两个演进指标系数:信息产业软化系数和信息产业智密化系数。信息产业软化系数是指软信息产业的总产值与硬信息产业的总产值的比值,即是信息服务业和信息开发业总产值之和与信息技术业总产值的比值。该系数越大,说明一个国家信息化水平越高,信息产业结构越高级化。信息产业智密化系数是指信息开发业的总产值与信息服务业的总产值的比值。该系数越大,说明一个国家信息产业创造的附加值越高,信息产业结构更加高级化。根据信息产业的软化系数和智密化系数,可以将信息产业结构的演进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信息产业软化系数小于1时。这时信息产业的结构既不合理,也缺乏高度,信息产业所发挥的效益很有限,且信息开发业附属于信息服务业。第二阶段,信息产业软化系数大于1、信息产业智密化系数小于1时。这时的信息产业的结构越来越合理,也越来越高级化了,信息开发业开始独立于信息服务业之外而快速成长。第三阶段,信息产业智密化系数大于1时,这时的信息产业真正成为高附加值主导型产业,其结构效益和系统效益得以充分发挥,以高附加值为主导的软信息产业规模大大超过硬信息产业,信息开发业进入成熟发展期。

信息产业结构演进的上述过程,将主要受到以下四个方面作用的推动:①技术创新推动。信息产业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高科技产业,它的许多行业都是某项信息技术产业化后形成的产业。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有力地促进了信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使信息产业中技术关联度高、附加值高的产业部门结构比例不断扩大。②投资倾斜推动。信息技术要产业化,需要大量资金。信息产业结构演进三个阶段的投资结构配比是否合理直接制约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对信息技术、信息服务、信息开发三个子产业及各子产业内各行业的投资给予不同程度的倾斜,将会有目的地使信息产业结构往合理化和高级化方向发展。③政策导向推动。政府部门通过制定、执行有关产业政策对信息产业的演进进行宏观调控,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政策导向的推动,可以弥补市场的不足和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同时,由于信息产业的产品属高风险性,其技术创新在信息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出现是不均衡的,因此需要政府进行政策调节。④贸易促进推动。国际贸易为信息产业结构演进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合理的贸易促进可以使一国信息产业的供给与需求得到平衡,可以使本国的信息产业从国际分工中找到合适的市场位置。

4.信息产业组织的演进

信息产业组织的演进主要表现为信息企业的成长与退化。其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企业规模、垄断与竞争三个方面的演进来分析。

(1)信息企业的技术创新

对于信息产业来讲,信息企业的技术创新可以区分为主流技术创新和非主流技术创新。区分的标准是R&D经费占全行业R&D经费3/4以上的那些技术称为主流技术,其余的技术为非主流技术。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表现出主流技术创新与非主流技术创新分叉演进的特点。

信息产业的主流技术经过一段时间定型后,变得成熟起来。这时,进一步开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取得的进展却不大,呈现出明显的技术单向深入边际递减。相反,非主流技术从另外一个方向或另外一个角度开发新的技术,虽然投入很少,但技术创新成果却有可能很大,呈现出很高的技术创新边际产出。一旦非主流技术推出实用产品,而主流技术又很难进一步深入时,掌握主流技术的大企业就会以注入风险资金的形式介入非主流技术,对掌握非主流技术的中小企业予以参股或控股,甚至收购。这时技术创新的演进出现了分叉,投往原先主流技术的投资开始减少,而注入原先非主流技术的资金急剧增加,原先的非主流技术一跃而成为现在的主流技术,从而完成了技术创新的演进和更替。

在技术创新演进过程中,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中小企业在初创时期,因投资小,一般仅掌握一两项非主流技术,但这时的产品研究与开发却十分活跃。随着新产品的问世和进入市场,特别是大企业的介入,使其产品日渐标准化,并开始进行大规模生产,此时技术创新主要是局部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从而便成为该企业的主流技术。这时大量的中小企业又开始对其他的非主流技术进行研究。由此可以看出,使技术出现分叉的关键性非主流技术的开发和反映该项非主流技术的关键性产品的开发,一般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而使非主流技术转变为主流技术并使主流技术进一步深化创新、完善以及反映该项主流技术的系列产品的工艺过程创新,一般是由大企业完成的。

(2)信息企业的规模

信息产业的企业规模呈现出大企业、中小企业互为依存、双向演进的规律。

首先,在信息产业内部,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在增值对象上有所分工,组合起来共同为用户服务。在高附加值领域,大企业一般都主导着主流技术的发展方向和速度,并投入巨资进行主流技术的进一步创新。而中小企业一般追踪主流技术,做大企业的配件商或进行非主流技术创新,吸引风险资金的支持,等待时机使非主流技术跃迁为主流技术。这样中小企业有可能壮大,成长为大企业,也有可能被大企业收购。与此同时,大企业则有可能因主流技术惯性而分裂、退化为中小企业。

其次,在信息产业内部,对于大企业来讲,较多地得益于规模经济,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则主要得益于成长经济。关于成长经济,美国经济学家佩罗兹(Edith T.Penrose)认为是指有利于企业向特定方向扩张的、各个企业可能享受到的内部经济性:是从企业内可能利用的生产性使用价值的独特集合挖掘出来的,可以使该企业在投入新产品或增产原有产品时,比其他企业更有比较优势的地位的东西(注:引自杨杜:《企业成长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5-37页。)。成长经济为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找到了一个经济学的依据。

再次,信息产业组织具有很高的企业进出率。由于信息产业是高风险、高增值的新兴产业,所以信息企业一旦赶上了技术创新的浪潮,抓住了技术创新的机会,就会显现出很高的成长性,大企业可以获得再生,中小企业可以获得壮大。相反,一旦企业无视新技术的出现,就会被技术创新的浪潮所淘汰。

(3)信息产业的垄断与竞争

信息产业的垄断主要表现在主流技术产品市场中,由本地化垄断向全球化垄断演进;信息产业的竞争主要表现在非主流技术产品市场中,由对抗性竞争向互补性竞争演进。

在信息产业主流技术产品市场中,因大企业受规模经济驱使,垄断首先出现在本地市场。此时,具有国际垄断地位的企业因未注意或未重视该市场,而没有进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方面已实现本地市场垄断的企业,有进一步扩张的内在压力,另一方面国际垄断企业也已瞄准本地市场,准备进入。这时,垄断开始外扩,逐渐走向全球化。在世界信息市场日趋开放、一体化的形势下,这种全球化垄断的演进趋势更显突出。关于垄断,有一点需要指出,在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的今天,国内市场已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本地垄断只是区域市场结构的垄断,市场进入与退出仍然自由,市场上也存在着不断改进产品和生产工艺的压力,从市场绩效上来讲并不构成垄断。只有实现全球市场上垄断,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垄断。

在信息产业非主流技术产品市场中,企业大多数是中小企业,他们对市场需求的影响和调节能力十分有限。一般情况下,价格策略是这时唯一可能有效运用的策略,加之初级阶段市场的层次较低,影响了竞争的空间和层次。这时的竞争呈现出对抗性特征。企业为了生存,都把竞争看成是一种威胁,只要有可能就尽量回避和减少竞争。因而开始深入挖掘消费者的需求类别和层次,寻找互补技术,并对市场进行细分,强化自己的竞争优势,从而使市场需求不断往大容量、多层次发展。此时,竞争由对抗性向互补性演进。

标签:;  ;  ;  ;  ;  ;  ;  ;  ;  

企业再造的前提分析--兼论信息产业的演进_业务流程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