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身份认同路径重构的理论阐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论文,路径论文,重构论文,体育教师论文,身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修回日期:2014-04-07 文章编号:1001-747X(2014)05-0605-08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807.2 近些年,随着体育在人们生活中地位的提升,体育教师培养的正规性、学历层次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对于青少年体质和学校体育的日益重视,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身份认同程度有了较大提高(据笔者主持的全国教育规划国家青年基金课题《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身份认同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该课题对全国1 942名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了调查,文中还有多处数据来源于此课题)。 但在欣喜之余仍有隐忧:一是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自我认同高于周围“重要他人”(学生、学校领导、同事)对其的认同度。Tajfel认为:个体具有群体内偏好和群体外偏见的倾向,而且,个体能够通过对群体内外进行有利的比较,以此来维持或实现积极的社会认同来提高自己的自尊[1]。这一观点也表明某一群体的自我认同度高于社会对其的认同度是普遍现象,可是不能以此为借口而漠视这一现象背后可能存在的问题,就像销售人员海夸其产品如何如何好,但是如果得不到市场回应,说明这商品还有待于改进,也许是质量方面、也许是外形方面或者是其他。体育教师也不可能关起门来陶醉于得不到相应社会认同的自我认同,这样的自我认同意义何在?二是作为身份认同核心要素——“社会地位和声望”认同差强人意,67.2%的体育老师认为社会对体育教师这一职业评价“一般”“有些看不起”“鄙视”。三是学校领导在体育教师是否属于知识分子、业务能力、文化修养等方面的认同度较低,54.5%的学校领导对于“体育教师是知识分子”的这一观点态度模糊或者明确表示“不同意”,83%的学校领导认为“体育老师要加强业务能力”,66.7%的学校领导认为要加强文化修养。基于以上几点,笔者深感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身份认同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1 可行性和理想型:体育教师的身份重构 1.1 体育教师身份重构的可行性 身份认同即是“自我”的建构历程,长期以来在哲学上存在着自我本质论的身份观,即认为自我从一出生就存在那儿,存在一个先验的自我(或称给定的自我),这个自我“在人的一生中基本保持稳定,由此生发出连续感和自我认知”[2]。而目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社会互动论者对自我本质论提出了质疑,认为自我并不是从出生时就存在那儿的,而是在形成社会经验和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由于经验植根于生活,是暂时性的,自我也就总是处于形成的过程中,处于一个未完成的、暂时的状态,而不是与时空无涉的静态结构,故也是不稳定的、流动的,是一个不断建构、选择和妥协的过程。 1.2 体育教师的理想型身份 在新的世纪里,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应朝着理想的身份进发,理想身份构想如下:体育教师是履行体育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体育教师应成为具有较高的修养(包括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文武兼备(即既有较高水平的运动技能,又有深厚的理论基础)的知识分子,享有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的地位,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并享有较高的社会声望。 2 路径之一:体育教师身份重构的制度整合 福柯提出:“个体并不是给定的实体,而是权力运作的俘虏。个体,包括他的身份和特点,都是权力关系对身体施加作用的结果。”哈贝马斯指出,身份“不是给定的,同时也是我们自己的设计。”作为现代社会中被高度组织化、结构化的个体的身份都是通过社会制度和组织所制定的规则来建构的(可以说我国教师的每一次身份变迁无不是制度变迁的结果),至于不同制度的影响程度如何,取决于个体与这些制度与组织之间协商安排如何。 2.1 把体育列为高考科目 2.1.1 体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 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其中的“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社会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3],其中身体素质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其他素质的重要基础,学生只有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才能为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2006-12在北京隆重召开的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工作方面。 2.1.2 体育成为高考科目才能真正引起重视 教育具有较强的继承性,再加之应试教育的形成具有深厚的社会背景,追求升学率的背后是学生个人、家庭、学校利益的追逐,甚至是社会财富和权利的分配,故而应试教育的倾向不可能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只有待我国的中等教育分流顺畅、高等教育相应大众化之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才有可能得到遏制,素质教育才有可能真正实施,这将是一个需要一定时间的过程,甚至是长期的过程。 在近期,要真正发挥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真正促进学生体质的提高,根本上要靠法治、靠制度保障,将体育列为高考项目后将从制度上保证了学校体育课程的地位,从而引导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真正重视体育,并积极地参与体育。中考中加试体育已经验证了这一点,中考中加试体育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2 在改革中赋权于教师,变“执行者”为“参与者” 2.2.1 从“根本性变革”到“渐进性变革”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学校体育改革已进行了8次,这些改革大多是全局性的、根本性的变革。其实,教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具有较强的继承性,无论是教育内容、教育结构还是教育方法都具有很大的稳定性,纵观中外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小学课程表大同小异,基本上是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在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上也有诸多共性,有班级授课、课外活动、实验教学、实习、讲授法、讨论法等。学校体育也一样,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虽然并不完美,但有其合理的成分,改革应该是一个在继承基础上的革新,保留其合理的成分,改变其不合理的地方,使其趋于完善,而不是说一提改革就要全盘否定。 对于教师而言,当然更欢迎“渐进性改变”,而抗拒“根本性改变”。“适应性变革(指根本性变革)会刺激人们的抵制情绪,因为它对人们现有的习惯、信仰和价值观提出了挑战。它要求人们接受要失去某些东西的现实,体验一种不确定感,甚至是表达出对人或者文化的背叛。由于变革迫使人们对周围事物提出疑问,同时还可能需要重新界定他们自己的身份,它也会挑战人们对自身能力原有的感知。失落、背叛、感到自己无能:他们确实要面临许许多多的问题。人们对此产生抵触毫不奇怪。”[4] 2.2.2 体育教师在改革中变“执行者”为“参与者” 麦卡洛克(McCulloch)曾指出,教师对改革的反应有4种:一是毫无反应;二是虚应故事;三是只在既有的假设与认知框架内调整一些行事方法;四是改变原先持有的深层认知和假设[5]。尹弘飚等人也曾提出类似的观点,认为在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自我重构可以分为“领头羊”(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技艺精湛、教育理念超前、专业素质深为同行所赞许,虽然没有行政职务,却是教师们效仿的楷模)、“适应者”(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有着清晰的认识,对改革充满了期待,当改革来临之际,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然而,随着改革的推进,他们遇到一系列问题、冲突和矛盾,在无法按照预定的设想实施改革时,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就成为了他们无奈却合理的选择,这种人在改革中为数众多)、“小卒子”(这类教师认为自己只是改革的执行者,对改革进程来说无足轻重,对改革表现得十分顺从,服从指挥、按章行事是他们的主要特征)和“演员”(这类教师是课程改革的抑制者,虽然内心充满了抗拒,但也深知改革是大趋势,在外表上也会做做样子,在公开课上也会表现得顺从改革,但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是走老路)等4种不同类型[6]。显然,变“小卒子”和“演员”为“适应者”和“领头羊”是教育部门和学校在学校体育改革中应该思考的关键问题之一。 在技术理性主义的影响下,教师在每一场教育改革中只是被视为“执行者”或是应该被改变的对象,由专家或行政部门告知体育老师们应如何如何去做,这种被动式的改革只会产生更多的“小卒子”或“演员”。如果在每一次的学校体育改革中调研得更为充分一些,走访一线教师更多一些,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在改革中发出他们的声音,反映他们的合理的、正确的、有利于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建议和要求,那么改革推进的难度系数会降低许多,改革的进程会更为顺利,为改革失败买单的风险会更小一些。“对改革的实施和采纳过程的日益重视使得直接卷入教育改革的人——特别是教师、家长和学生等——在改革实施上享有真实参与权和分享更多的信息成为可能。由于改革已经从强令式向能力构建方面转变,领导人将会更多关注‘第一线’人士的意见,因为改革最终还是要通过他们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7] 2.3 关注体育教师“作为人的教师”的利益 2.3.1 保障体育教师的合法权益 在我国,社会有许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和要求,如要求其像春蚕、蜡烛一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要求其无私奉献、不思索取、甘于清贫、甘于淡泊等等。这些角色期待与要求更多的是把教师当成了“神”和“圣”,而不是“人”;更多的是从社会的角度考虑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工具性外在价值,而相对忽视了教师自身作为“人”的内在需求;也就是说,更多的时候是把教师视为“作为教师的人”,而忽视了教师也是“作为人的教师”。 2012年我国近一半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收入集中在2 001~4 000元之间,超过5 000元的比例非常低,只占10%,还有20.5%的人收入在2 000元以下,也就说1/5的人肯定没有达到全国人均收入的水平(据国家统计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26 959元),而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当中实际上没有达到人均收入水平的人数应该超过20.5%,因为在2 001~3 000元这一档里还有一部分人属于年收入在26 959元以下的。可见,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收入还是比较低的。调查结果,只有34.4%对自己的收入“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对自己收入“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比例达到38.7%,体育教师收入、收入满意度具体情况如表l、表2所示。 目前,我国还有诸多地区在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待遇上存在着政策上的偏见和歧视,有43.89%的学校的体育课折算系数在0.8及以下(如果语数外等科目的系数为1),有的学校甚至为0.4、0.3;有20.22%的学校体育教师的超课时量报酬低于其他学科的教师,有14.17%的学校体育教师没有超课时量报酬(而其他学科教师有相应报酬);早操、课间操、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课余竞赛、体育锻炼标准测试、统计、场地器材管理、行政管理等诸方面工作只有少部分学校计入体育教师工作量,大部分学校都不计工作量(见表3);有16.24%的中小学没有给体育教师发放服装费,即使在有服装补贴的学校里,接近70%的学校补贴的额度在500元以下,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在100~200元之间;在荣誉补贴(获得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等)和科研奖励方面,25.26%的学校给予体育教师补贴要低于其他的学科,20.52%的学校则不给补贴[8]。 而国家对于这些待遇都有明文规定。《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对体育教师的职务聘任、工资待遇应当与其他任课教师同等对待”“体育教师组织课间操(早操)、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体育竞赛应当计算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第21条规定:保障体育教师享受与其工作特点有关的待遇。因而,“发放合理报酬”和“同工同酬”是保障体育教师合法利益的关键所在。 2.3.2 安全事故的防范与应对 2007-03,教育部首次发布了全国中小学安全事故总体形势分析报告,报告指出,在多种导致我国儿童非正常死亡中,校园伤害占到14.29%[9],而在各类校园伤害事故中,体育课上发生的事故占学校全部伤害事故的30%~40%。而伤害事故发生后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对簿公堂、无休无止的扯皮也让学校领导们头疼不已,而在这类诉讼中,家长的胜诉率要远远高于学校,学校往往在这类官司中既破了钱财,还损失了名誉。有的时候虽然家长没有上诉,但是学校如果不掏点腰包事件也经常无法画上句号。事件中的主角之一——体育教师在这类事件中承受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不仅会受到学校经济上的处罚,甚至会面临停课的危险。因此,体育老师们在“安全第一”的指挥棒下,本着明哲保身的原则,一些容易带来运动损伤的体育项目(中长跑、投掷、器械体操等)能不上就不上,最多也就是上面来检查的时候应付一下,做做表面功夫,在平时的体育课上尽量选择一些难度系数较低、相对来说更为“安全”的内容,甚至是“半放羊”或“全放羊”。如何使体育教师们没有后顾之忧地进行体育教学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防范”和有相应的“应对措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环节。首先,作为学校、作为教师首先要消除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隐患,把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水平。英国著名危机管理专家迈克尔·里杰斯特有句名言:“预防是解决危机最好的方法,”可见,预防是解决体育教学安全事故的最佳途径。第二,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当然,即使在各个环节中都已做得很到位,但总会有意外的时候,在我国还没有像其他国家由政府建立专款来解决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赔付制度的情况下,购买相应的保险是学校、学生家长、学生规避风险的有效途径。第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一旦意外发生,能有相应的法律条例来界定各方责任,改变目前不管是什么情况,教师和学校都要承担责任的局面。在以法治国的大环境下,体育教学、体育活动中的安全事故责任认定也应该有法可依,并平衡各方利益。 3 路径之二:体育教师身份重构的个体转变 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不是抽象的、孤立的个体[10]。主体一方面要受社会环境的制约,不能完全按照自由意志行动,同时,主体也可以通过自身实践改变其所处的环境。社会个体在制度设计和组织安排的框架中,永远不会只是被动地等着接受指导和安排,相反会主动地去创造和改变身份。 社会地位和职业声望的提高仅仅依靠制度的变迁还远远不够,同时更需要个体的转变,每个个体的积极转变不仅改变了自己,还将会影响到同群体中的其他个体。“社会学上的认同泛指个人与他人共同的想法。在人们交往活动过程中,为他人的感情和经验所同化,或者自己的感情、经验足以同化他人,彼此产生内心的默契,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11]同时,个体的积极转变将会提高社会各界对个体的认同程度,从而影响对个体所属群体的认同程度。 3.1 建立起专业自我 在21世纪,教师职业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专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教师专业化主要意味着两点:一是教师工作的不可替代性;二是这种专业必须经过不断的成长与发展,才能获得其专业地位。一般认为教师的专业性应包含3个部分:一是教师的专业知识;二是对于有效实务运作的自主性;三是基于专业责任所应有的价值与态度。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曾指出: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因此可以说随着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教师的社会地位会越来越高。因此,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要切实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提高社会对其的认同程度,必须在专业成长方面下功夫。针对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目前的现状,需要从文化素养、运动技能、科研水平等几个方面来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建立专业自我。 3.1.1 文化素养的提高 文化素养是人所具备的人文、科学知识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人文、科学精神的有机融合体,其中人的文化知识修养是基础,人文精神是核心。它反映了一个人的整体文化精神面貌和综合素质,是人类文明成果在个体身上有效内化的结果[12]。李晋裕指出,对专业体育教师队伍的培养尤其重要。他说,体育教师应该先成为体育文化人,热爱体育教学工作,然后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13]。 文化修养方面的不足一直以来是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的软肋,也是导致我国体育教师社会地位和声望不尽如人意的一个重要原因。体育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可以分为内敛和外展两个方面。内敛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增强人格魅力。高尚的道德修养、积极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举止能够在学生心目树立良好的形象,并对学生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二,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拓宽视野。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具备更加宽广的知识,既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学知识,也包括运动生理学、生物力学等运动科学的专业知识;既包括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也包括相邻学科的专业知识;既包括自然科学的知识,也包括社会科学的知识。第三,更新理念,积极创新。体育教师应在掌握现代教育基础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体育教学的发展,实时了解教育的发展动态,以及社会背景,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要勇于创新,包括在教学内容上、教学方法上、教学手段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创新。要学会反思,只有不断反思和质疑才能充分调动创新的积极性。体育教师文化素养提高的外展包括:第一,知识的实践,打破体育教师只教运动技术的现状。体育教师在传授运动技术的同时应加强体育文化知识的传播,使学生对体育文化的内涵有深刻的认识。任何一门学科的教育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时,它是低级、不成熟的,只有当它渗透到人的精神层面,并影响人的行为时,它才会具有更高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14]。第二,注重理性,改变经验教学的现象。长期以来,对运动技术的教学,许多老师往往凭经验“一招鲜”,忽视了现代运动技术的发展以及教育价值、理念的更新。随着生理学等基础科学的不断探索,运动科学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体育教师应及时吸取运动科学的相关知识,改变凭经验教学的现象。 3.1.2 运动技能的娴熟 运动技能是体育教学的基础,是体育教育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关键因素,是体育教师专业自我的核心内容。近些年我国体育教师的培养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从以前忽视文化课的学习到现在运动技能学习的不足,为了增加文化课的学习,很多体育专业学生培养计划删减了运动技能学习的课时,导致目前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即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技能“不专”。在调查中有338人觉得自己需要加强运动技能的水平,许多学校领导也谈到了近些年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技能水平下降的问题。 运动技能水平是体育教师的立身之本,体育教师应加强运动技能的学习,做到“一专多能”,有自己突出的两三个专项,同时其余的体育项目也能拿得出手,至少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另外,要加强新兴运动项目的学习,现代社会新兴的运动项目层出不穷,而学生正处于强烈好奇心、喜欢新兴事物的年龄阶段,为了更好地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提高学生体质,体育教师应该使自己的课堂始终充满生机,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 3.1.3 科研水平的提升 钱伟长先生曾说过:“你不上课,就不是老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老师,教学是必要的要求,但不是充分的要求,充分的要求是科研。教学没有科研作底子,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雅斯贝尔斯认为,“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良的教师。只有这样的研究者才能带领人们接触真正的求知过程,乃至于科学的精神。只有他才是活学问的本身,跟他来往之后,科学的本来面目才得以呈现。通过他的循循善诱,在学生心中引发出同样的动机。只有自己从事研究的人才有东西教别人,而一般教书匠只能传授僵硬的东西。”[1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教师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创新。”可见,科学研究已被列为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教育发展告诉人们,教学和科研能力是当代教师必须具备的两项基本素养。中小学体育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提升科研水平:(1)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端正科研态度、强化科研意识,将科研内化为体育教师自身需求,这是提升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前提。长期以来,许多中小学教师认为从事教育科研工作是那些专门研究人员的事情,自己只要做好日常工作就可以了。因而,强化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科研意识是提高科研水平的第一步,做一个学习者、研究者,把学校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才能提高科研水平。(2)教研结合,循序渐进。这是提升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必要条件。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将教育科研渗透于常规的教育教学之中,在实践中学习和积累,这是提升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关键。教学科研相结合,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3)积极进行科研合作。科研工作需要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加强合作。影响教育和学生健康的因素有很多,需要不同学科的知识来解释,单凭体育知识很难对此有全面的把握。因此,中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研究。 3.2 建立体育教学共同体 目前,我国教师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单打独斗的现象,相互之间的交流、合作还远远不够,据笔者调查结果显示,体育教师与同事之间进行业务交流是频度最高的一项活动,选择“非常频繁”和“比较多”的人数是唯一一项超过50%(63.3%)的活动,而集体备课和相互听课的频度选择“非常频繁”和“比较多”的人数都在40%以下,分别为37%和36.8%(见表4),可见中小学体育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很欠缺。 交流与合作是后现代社会的特点之一,新世纪的教师应该成为一名合作者,包括师生合作、师师之间合作、教师与家长的合作、教师与其他社会成员的合作等等,尤其是师师之间的合作对于自身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如果你想……让人的信念和行为产生根本性的变化——持久的、能够对他人产生示范作用的变化,你需要在他们周围创造一个社团;在这个社团中,新的信念可以得到贯彻实施、自由表达、培育成长”[4]。“教学共同体”就是这里所说的社团之一。 3.2.1 加强教师之间的平等合作 教学共同体是建立在对教育有较为一致的信仰,有共同的教育目标,在教育的时间过程中形成的有责任感的个人联合体。教学共同体是教师之间自愿组合参与的群体,教师之间的联系纽带主要依靠情感与共同的目标,因此成员之间应该是民主、平等与合作的关系。不同学校、层次的教师通过体育教学共同体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开展不同内容的主题活动,最为常见的就是通过体育观摩课、说课、评课的方式,对教学过程进行讨论。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强化同层次的横向联系的同时,也应该加强与高校体育教师之间的纵向联合。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资源、教学内容、科研能力、知识储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把高校体育教师吸收到体育教学共同体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中小学体育教学共同体的水平。 3.2.2 构建不同的发展路径 建立体育教学共同体是一种体育教学改革范式的新变革,构建路径如下:(1)建立以问题为中心的发展路径。在体育的教学过程中会出现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表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或者教师自身的问题。因此建立以“问题”为中心的发展路径,可以使体育教师在协商、研讨过程中解决体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激发体育教师的探索和学习欲望。(2)建立以科研项目为平台的发展路径。1810年,德国柏林大学提出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主张,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基本的教学制度。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共同体设立一定的科研项目或者是通过教学共同体之间的合作,特别是与高校体育教师之间的合作共同申报一定的项目,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3)建立以终身学习为目标的发展路径。教师的教学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终身学习是一名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当前知识的快速发展使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手段发生变革,体育教师应该不断强化自身在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技能、训练水平和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体育教学共同体中的平等、合作、自由、和谐的氛围对于体育教师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4)建立以网络为平台的发展路径。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各种即时交流平台为远程互动提供了技术基础,这也为不同地点、年龄、性别、层次的体育教师建立互动提供了可能。网络平台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体育教师应掌握最基本的网络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合理利用网络平台建立体育教学共同体。 3.3 志愿服务社会 3.3.1 社会亟待体育指导 现阶段,我国体育事业尤其是全民体育健身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全民体质有了极大改善。但是越来越多的问题也相继出现,缺少正确的体育健身指导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具有专业体育知识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应当肩负起这个责任。为社会体育事业服务不仅能为大众健身提供正确指导,得到群众的认可,塑造良好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形象,体育教师还可以在服务工作过程中发现现实问题,为教学、科研提供素材,实现个人素质的提升。 3.3.2 志愿服务,回报社会 目前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已经走出校园、走进社区,为老百姓服务,其中2012年一年中有641人次参加过社区服务的活动。并已有一些体育教师为社会服务形成了经常性的事务,有的体育老师每周要为社区义务指导老百姓健身1~2次,或是定期去有关单位进行技术指导,或是经常性地组织小区小朋友们一起运动并进行指导。有的指导并带领当地的残疾人参加残运会,有的帮助社区组织群体竞赛活动、或是参加社区(或有关单位)体育比赛的裁判活动,有的辅导社区老年人练习太极拳、太极剑,或是进行有关运动与健康方面知识的宣讲,有的组织和指导广场舞、或是某些体育社团进行运动指导和组织比赛。这些活动大多是公益性质的,没有收取任何费用。参与这些活动的体育教师都有一个共识,虽然自己付出了时间和精力,但是受到社会的欢迎,觉得也非常值得,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习惯性的活动,有时候因为工作忙或其他事情的干扰很久不去会有一种失落感。 但是大多数的体育教师还没有走出学校的藩篱,还没有意识到社会也是自己大展身手、展现自我的一个大舞台,是一个回报国家和社会的绝佳途径,也是义不容辞的一种义务和责任。在抱怨体育教师社会地位、待遇差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自己又为社会做了什么?因此,广大的体育教师今后一定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更多地为社会服务,为此,需要做到以下两点:(1)提高自身服务意识。只有将服务意识根植在思想中,将服务社会当做分内之事,正确认识社会服务工作对于社会、学校、学生及自身发展的内涵,才会在参加社会服务工作时,体会到其中乐趣。(2)提高自身服务能力。体育教师进行社会服务的工作与在学校里自己所熟知的教学、科研工作有一定的差别,这就需要体育教师不断地学习。例如:社会服务工作中的话语体系融通能力,体育教师需熟知其话语特点、结构、特有用词和表达方式,并且能熟练运用;体育及教育领域发展变革的前瞻能力,能预测发展趋势,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不仅仅是做一个政策的宣讲者、任务的执行者,更要发挥一个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 4 结语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总是依循“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规律,人们身份认同的建构亦是如此。在全球化、后现代主义和社会转型、变革的大环境,在课程地位低下、鲜有学校领导重视等微观环境,以及中小学体育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等因素影响下,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身份认同不断地遭遇“危机”,虽然“危机”意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困境,但同时也意味着事物发展的转折点和新的可能性,亦即意味着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原有认同断裂后对自我的重新塑造和定位,每一次的危机和断裂都意味着一个新建构过程的开始。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身份认同是在“认同、认同危机、新的认同、新的认同危机……”这样的螺旋式上升和发展的。标签:身份认同论文; 教学技能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教师技能论文; 教学过程论文; 社会认同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