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构建研究_体育论文

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构建研究_体育论文

转型期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构建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转型期论文,管理体制论文,中国论文,运行机制论文,竞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569(2006)04—0161—08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大陆,下同)体育代表团以32枚金牌位居金牌榜第二。中国体育代表在总结中谈到,成绩的取得是“得益中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①。雅典奥运会后,国家体育总局针对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进行部署,要使“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更加牢固和完善”,“举国体制内涵得到进一步充实”,“举国体制的基础更加牢固”,要促使“中华体育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②。中国竞技体育在奥运会上的成功给人们一个启示,即国家竞技体育可以在适宜的体制下超越国家经济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但是,迄今对举国体制的肯定并没有为此降低国内体育界对举国体制改革与发展前景的探索热情。是走超越于市场经济之外,保持举国体制的优势去锁定奥运金牌在中国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稳健之路;还是走与市场经济改革接轨,在冲击奥运金牌的同时考虑竞技体育的社会化、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权衡投入与产出的利与弊,这样一条在中国尚未经历的或称为有风险的路?这两条路径,目标相似,但过程有别,由此引发国内体育界对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何去何从的大讨论。

一、举国体制的历史沿革及内涵

对举国体制进行诠释,最早见于2000年10月4日袁伟民对中国奥运团参加第27届悉尼奥运会所作的《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再创体育辉煌》的总结报告③。实际上举国体制的实施先于举国体制的命名。建国初,为迅速提高中国竞技运动水平,1952年中国体育代表团观摩了第15届奥运会,着手组建多个项目的国家队。1956年在全国建立了青少年业余体校,到60年代初,形成了从儿童—少年—青年—成年,从低级—初级—高级的“一条龙”竞技运动人才培养体系,并与全运会赛制和国家队的长训练制三者构成中国竞技体育的组织与管理方式,至此,举国体制始成雏形。1979年中国重返奥运会,国家为突出奥运战略,举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优势,通过统一规划、调配、布局,力所能及地保证重点项目的需要,使其在国际竞技体育比赛中名列前茅,“为国争光”。果然,这些项目在世界赛事上屡获佳绩:1982年第九届亚运会中国代表团跃居第一,并从此蝉联榜首;1984年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上的枪声,实现了中国人奥运金牌“零的突破”。举国体制在实践中得到考验并逐步定型。从1990年迄今,国家竞技体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具体目标是“逐步加大国家对竞技体育的投入,努力拓宽社会投入渠道,形成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的新格局;实行运动项目分类管理,建立效益投资体系;强化运动项目的纵向管理,建立责权利相统一、若干项目综合管理与专项管理相结合的体制;建立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形成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多强对抗的国家队体制;建立‘体育振兴依靠科技进步,体育科技面向运动实践’的体育科技体制;改革人才管理体制,促进运动人才的合理流动;建立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的竞赛体制以及与竞技体育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④ 这一目标,进一步动员了政府及社会力量,拓展了举国体制在市场经济变革中新的发展空间,选材、训练、竞赛、科研、经费、管理等的机制逐步完善。此时,计划经济时期延续至今的举国体制,虽未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同步深层次进行,但是,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优胜劣汰机制、激励机制以及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这些都为举国体制运行增加了新的动力源。事实说明,改革开放的20年,也是中国竞技体育长足发展的20年,由于中国奥运代表团在悉尼与雅典奥运会取得的巨大成就,举国体制为国争光、提升中华民族内聚力的功效得到了国内外体坛的一致肯定。

总观以上举国体制的取向、发展和成型,笔者认为举国体制的内涵是:政府为主导来确定重大国际赛事的奋斗目标;计划为依据来调剂国家资源;行政为手段来管理体育事务;国家体育职能机构(现称体育总局)为实施核心,各级运动队为训练实体,全运会和各种单项赛制为自评依据的管理体制。围绕着“全国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国内练兵,一致对外”展开的系列方针、政策的运行机制。一切有利于体现国家意志,完成国家赋予竞技运动使命的各种有效措施都不断被这个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所吸纳。

二、举国体制的功效

中国以奥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的举国体制,在管理层面上能有效整合政府的政治、行政、财政、政策资源和社会新闻评价导向资源,以及地方体育资源等;能有效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大限度地挖掘资源潜力,对中国竞技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起着支撑、监控、调节作用。截至2004年底,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中,中国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1798个,创超世界纪录1119次。中国举国体制的成绩显著,短暂十几年的努力,使中国能在奥运会取得好成绩,在雅典奥运会金牌总数已位居两强之内。

举国体制在思想渊源上,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在战争年代抗击列强中的勇猛精进、御辱抗敌、大智大勇、众志成城为基石的尚武品质,体现了新中国致力于振兴民族精神、民族意志、民族经济、民族文化、民族凝聚力、民族体质,实现民族崛起与腾飞的决心,致力于改变在新中国成立前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被扭曲的贫弱病态的民族形象。推行举国体制,使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水平能在极短时间内与西方比肩而立,其综合功效已超越竞技体育本身。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将是中国在本土通过竞技体育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热情友善、爱好和平和民族团结、拼搏、进取、创新的一个极好的平台,将再一次集中体现举国体制的功效与威力。从这一意义上讲,中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肩负着重要使命,近年内举国体制只能得到进一步加强。那么,现行举国体制是否就是我们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终极目标?面对这一战略性问题,我们可以对体制与市场经济改革碰撞中出现的矛盾做进一步探讨。

三、举国体制面临的问题

(一)金牌数量与质量的矛盾

在中国所参加的六届奥运会中,能夺到金牌的有15项(表1),仅占所设大项的约53%。在15项夺金项中,跳水、乒乓球、举重、射击、体操五项,虽只占已夺金项的33%,但总金牌数却达71%,也就是说金牌主要依赖于这五个项目。这些项目(乒乓球除外)均受技能、器材场地和推广性所限,展示面窄,与中国至今未能夺金的足球、篮球项目相比,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较小。

中国奥运团在六届奥运会总共夺得田径、游泳和水上项目这三个基础大项的11枚金牌,平均每届仅1.9枚。 中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在这三大项目面前并未显示出应有的“举国”的竞技和社会功效。

因此,受夺金项目性质及金牌数过于集中所限,我们所期望的通过竞技体育来展示中华民族品质、气节的良好意愿已与所获金牌数不成正比。换句话,就是我们大部分夺的只是那些比较冷门的项目。

表1 中国(大陆)奥运会金牌榜(第23—28届)

届 跳 乒 举 射 体 羽 游 田 柔 跆 排 网 皮 摔 击 合

乓 毛 拳 划

次 水 球 重 击 操 球 泳 径 道 道 球 球 艇 跤 剑 计

23 1

43

5 11 15

24 2

21

5

25 3

32

2 4

1

1

16

26 3

4

22

1

1 1

1

1

16

27 5

4

53

3

4 1

2

1

28

28 6

3

54

1

3 1

2

1

2

1

1

1

1

32

合计20 16 16 14 13

8 6

5

5

3

2

1

1

11 112

(二)体制封闭与社会开放的矛盾

举国体制在政府包办下封闭运行,国家、省市、体校及行业一级的各类训练网,在计划经济时期,因为系统单一,运转相对容易。但是,当今的社会已进入转型时期,各系统开放、交错、多维,有互助、互惠、资源共享的良性一面,也有互为竞争、相互制约、相互吞并的不利一面。由于举国体制的目标是单一的、是直指奖牌的,系统能量依赖政府注入,能量释放的唯一标志是奖牌的多少,系统没有自身造血功能,运行过程不能主动横向吸取其它系统能源,不能为其它系统所利用。因此,体制规模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得到质与量的同步扩展。

(三)巨额成本与政府承受力的矛盾

举国体制是不计成本,是政府部门迄今唯一的没有整体成本核算,也是难以核算的一个大项。因此没有确切的统计数而引发舆论界对该成本的多种测算与报道。这里透过一些现象提供参考:例如,国家体操队若夺取一块金牌,在赛前四年的训练最低成本约2700万元。跳水运动也如此,每块金牌最低成本约为3000万元。其中尚不包括运动员进入国家队前约需要花费七至八年时间的早期培养费用以及获得金牌后的奖励。有报道:从2004至2008年,国家的专项资金拨款就达40亿元,实际上的专项拨款将超过这一数字⑤。前苏联经济崩盘,其中的一个因素是不计成本地运转政府各系统,最终造成政府不堪负重。原苏联竞技体育的成果也曾耀眼夺目,称霸一世,但竞技体育的辉煌并没能在挽回原苏联经济衰落中起到一定作用。而今,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所承受的沉重成本给正处于发展中的中国带来的压力是如此巨大,仅此一项就可以推断,对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是必要的。

(四)项目设置中两极分化的矛盾

原国家体委批准正式开展的80多个项目,被分为奥运与非奥运项目,奥运项目是投资的重点,非奥运项目是非重点。前面谈到占金牌数70%的跳水、乒乓球、举重、射击、体操是重中之重。但这些重点项目,除乒乓球外,在民间都难以流传,严重脱离了群众,脱离了社会经济文化,而一些群众喜闻乐见、普及程度高的三大球,自行车、游泳和基础项目田径却因成绩不佳而紧缩。相当一部分省、市级运动会比赛不设非重点项目,缩小了竞技项目的社会影响面,淡化了竞技体育应有的功能,竞技体育在社会上逐渐不被重视,只靠政府支撑过日子的竞技体育项目将在社会上失去存在的意义。

(五)国家与地方目标不一的矛盾

虽然国家对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奥运争光计划所制定的“一致对外”目标是清晰的,但是地方竞技体育的目标却只定位在全国运动会上。由于目标不尽相同,局部与整体的利益矛盾时有冲突,表现在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经费投入、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具体环节上的不一致,有时甚至异常尖锐,比如运动员输送渠道不畅,集训时段冲突,人才梯队矛盾等。在管理体制上,国家体育总局的30个计划性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与正寻求进入商业化、职业化、社会化的地方管理机构也产生了矛盾。这些矛盾随体育的社会化、产业化进程的加速而激化。因此可见,举国体制下中央与地方在系统内与系统外都面临新的挑战。

四、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构建和运行

(一)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的阶段划分

迄今,舆论界对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发展去向有着两种不同的思考:一种认为举国体制是成功的,不必改革,可以不受社会经济体制变革的影响,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继续发展;另一种思路认为,举国体制存在的问题与社会进程所产生的矛盾将进一步激化,举国体制的隐患已显露出来,因此,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必须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改革是必要的。

本文总体上是持后一种观点。但就此思路,也有这么一个目标相同,两个路径不一的思考。其一是一步到位,构建完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体育竞技体制。这一路径,取决于经济基础的雄厚与否,可以有很多现成的完整样版作参考。其二是从国情出发,改革创新。这一路径均无现有版本和国外样版参照,有较大风险,发展步伐取决于社会的整体改革进程,设计、实施、反馈、整合都必须在一个具体目标的不断调节的前提下进行。目前中国经济基础还谈不上雄厚,第一条路径是行不通的。第二条路径成了唯一的选择。在已选择的路径上,判断其成功与否也有两个主要方面:其一是总体竞技水平不能下滑;其二是总体投入成本比值要下降,效益要提高。这些就是我们研究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焦点所在。

根据中国对竞技体育功效特有的要求和中国政治经济的改革与发展现况,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有如下两大阶段,其时间、内容划分如下:第一阶段:2008年以前。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对中国来讲可称之为百年不遇的特殊的世界盛会,为了使中国的竞技体育成果更加灿烂辉煌,充分体现国家意志,在2008年以前,中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需要进一步强化的同时也要利用市场经济的可用资源。这一阶段的评估依据是2008北京奥运会上的奖牌数。第二阶段:2008年以后。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进程必将加速,改革的依据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母体,进行体制结构的变革和机制的新建;以四年一轮的奥运会为改革周期,循环往复;对改革过程的评估将从单纯的奖牌数转向奖牌数与投入产出的综合评估。

(二)2008年前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完善和运行思路

2008年前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完善和运行可以考虑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法,也就是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同时进行,以计划机制为主导、市场机制为辅助,以中国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与未获过金牌的项目群为分类依据。采用优势项目继续由政府办,弱势项目尝试市场介入,采取政府与社会办同时进行的基本原则。第一条腿:最大限度地避免因改革可能引起的一时不适应,要求保持和进一步强化计划机制的举国体制,加强对14项曾获奥运会金牌项目或预期可摘金夺银项目的统筹。第二条腿:通过适度的改革,在充分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下,引入市场机制协同进行,加大对未能夺金项目(如三大球)的开发力度。换句话,我们可以对多年来在举国体制下成绩不显著的奥运项目中,但却是群众喜欢的,易大面积或局部可推广的项目,转入以俱乐部、单项协会形式的市场运作(如: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游泳、拳击、赛艇、棒球、垒球、帆船帆板、赛艇、皮划艇、自行车、马术、现代五项、铁人三项和爆冷门已获奥运会金牌的网球等),训练基地不拘于国内。这样,既能以举国体制的形式保证优势项目的可夺金基数,又可以对市场运作进行实践,实践的成功与否,都为我们今后的体制改革提供鲜活的经验和教训。要注意两腿走路的优势互补和体制机制创新。中国长盛不衰的乒乓球运动,特别是在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历程里,是一个政府与社会结合的极好例子:第一有群众基础,第二有政府长久计划,第三有市场支持。乒乓球有诸多的市场支持的赛事、培训中心、专业学校、社会团体,各类事业法人、社团法人、企业法人和自然人一应俱全,同样的方式、方法也在诸多奥运项目中实施,为什么有的运动项目没有乒乓球运动这样的效益,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当然,不同的项目各有其不同的特点,但只要借鉴和比较“乒乓现象”,我们相信会有所收获的。

(三)2008年后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构建和运行

1.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发展目标前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发展是第一要务,是中国改革开放最基本的思维指针,它同样对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发展目标及目标的递进起着导向作用。当今中国竞技体育的成效主要体现在精神方面。在中国综合实力逐年提高并得到国际认可后,各个领域对国内外展示形象的窗口已不仅仅只是依赖竞技体育时,我们将重新审视竞技体育的投入与产出,我们要重视竞技体育的自我造血功能。对于近几年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可持续发展目标,我们的基本观点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逐步深入的阶段进程中,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发展目标也将在相对应的阶段呈渐进式发展。

为此,我们可以分别对转型初期、中期和后期的目标进行阐述。转型初期的目标:2008年后,以奥运周期为一轮次计,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发展目标应是,以国家需要和大众利益为目标,政府为主导但不包办,建立政府、社会、个人三位一体,财政和市场双轮驱动的体育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转型中期的目标:经过多轮的改革,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竞技体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阶段特征,推进各类事业法人、社团法人、企业法人和自然人成为社会办体育的主体,通过市场力量来办体育。转型后期的目标:当中国进入稳定的市场经济阶段,中国体育的改革应该是彻底地实现从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封闭的、条块分割的传统体育体制向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开放的、依托社会、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体育管理体制转换⑥。阶段目标的递进是根据国家任务和大众利益的期盼,体育社会化、体育产业化、科学化和法制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与经济协调发展,如何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协调发展,如何与大众体育协调发展。

2.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结构的改革。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结构改革之路是一条前人所没有走过的路,是一个复杂、渐进、创新的过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结构,是指体制、机制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搭配合理和排列有序是体制组成和机制运行的基本条件。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组成和运行,在以谁为主导的建制上是对政府与社会、国家与地方、事业与企业、国家法人与团体或个人法人等基本成分的优化重组。在运行机制上是纯计划、纯市场、或综合计划与市场的优势的机制的变更。在改革输出的结果上是对竞技体育价值评估观念的改变、近期与长远目标的确立、体育协会的实体化、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各种赛制的整合、运动人才培养机制的优化等等。

主导者主体结构的改革。稳定的政治体制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过程必须由政府推进,并非由社会自然演进。政府推进的结果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此时,市场将成为政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这一过程中,主导者主体结构的更替演变是:开始时是以政府为主,挖掘、培育社会力量,当社会力量增至能替代政府时,主导者主体结构的搭配和排列便产生变化,这时是以社会为主并起主要作用,政府则作用于社会一时还难以做到或难于涉及的区域。这就是主导者主体结构的改革发展所必须预期达到的目的。社会在经过“政府主导,社会自治,市场自主”⑦ 的过程后,将成为主导者主体结构中的真正主体。国家与地方在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结构中是处于条与块的关系,调动国家和地方的积极性,改变传统的条块分割的弊端是主导者主体结构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家体育职能部门(总局)主要加强体育发展战略引导、平衡协调和竞争环境保护职能⑧;地方政府则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把服从和服务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纳入地方的基本责任和应尽义务,这个服从和服务将从不考虑获益到考虑获益,把国家利益和地方利益的冲突减少到最低限度,把国家利益的效能真正释放到地方基层。

机制运行结构的优化。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上看,纯计划经济、纯市场经济都不是体制改革、机制优化的终极目标。两类经济都有其局限性。体制改革和机制优化,是一种制度的废除与建立,是利益、权益和权利再分配的过程。在计划为主的运行机制中汲取市场的优处,这是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必须迈出的第一步。在市场为主的运行机制中汲取计划的长处,也是当前发达国家的一种普遍做法。美国是实行政府为主导的“金牌行动计划”、“运动员奖学金计划”、“运动员就业计划”;日本梳理了过于松散的竞技体制,建立了国家集训中心;德国政府对田径等七项重点奥运项目进行重点投资;法国政府将“国家青年与体育部”收归政府管理,更名为“国家体育部”,加强国家对竞技体育的调控和参与;韩国对奥运团已长期实行军事化训练管理;隶属国家体委的澳大利亚体育学院是国家竞技运动的最高层次的训练、管理、科研基地,以该院为主组织国家运动队,终于在悉尼奥运会上获得了奖牌总数第四的好成绩。以上所列举的若干不同所有制国家,它们在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发展上,都已摆脱了纯计划或纯市场的模式,既不完全靠计划机制也不完全靠市场机制,它们未来的发展都将是计划和市场机制的优化组合结构模式。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表现为协同与互补,市场主体有作为的领域,政府可以退出,市场暂时或长期失效的领域,是政府作为的空间。“市场应是一次调节,政府应是二次调节⑨。”

结构改革阶段结果的期盼。一是观念转变与竞技体育的社会化。中国是正快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窗口的作用对国家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国人所认同的国家必须举全国之力,充分利用竞技体育这一无形资产的原因所在。当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步入正轨,国家综合实力提高并得到国际认可时,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能包办一切竞技体育事业,不可能包销一切竞技体育产品时,我们必须考虑如何转变职能,变无形资产为有形资产,做到精神和物质的和谐统一,更好地为国家建设服务。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适当地改变唯金牌论的观念,要更多地关注中国的竞技体育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基础,要通过竞技体育社会化最大限度地整合人才资源和竞赛资源来提高效率,这是实现新的跨越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二是管理运行从行政到依法。结构改革呈现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发展为导向,政府对竞技体育实行宏观管理,制定方针政策,发挥协调和监督职能。社会力量得到培育和加强,社会各级体育部门、各类体育团体实体化和运用市场机制来负责竞技体育的业务管理(社会一时还难以做到、涉及的区域仍由政府负责),对中国竞技体育的管理从行政治理转向依法治理。三是竞技市场从耗资到融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体育步入产业化打开了通道,体育从国家包办向国家、社会、集体、个人共办的方向转轨,从求助外力到依靠体育本身,体育事业从福利型转向产业型。竞技体育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打破部门、地区和所有制的限制,建立起由国家和社会共同出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产业结构合理的体育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国内竞技体育市场,并实现与国际体育市场的接轨。四是竞技成绩依附高科技。依附高科技一直是竞技成绩提高的直接动力源,提高竞技体育的科技含量可以减少对宠大的、效率低的纯计划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和输送体系的依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使人力、物力、财力的竞争日趋剧烈,创新将是各行各业生存、发展、领先的首要目标。以科技为先导,通过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在竞技体育中的广泛应用,使运动员在现代科技的辅助训练下,能突破生理、心理极限,突破疲劳、恢复极限,突破技术、技能极限,突破时间、空间极限;在训练竞赛的过程、方法,训练竞赛的监测、控制,训练竞赛的理念、目标,训练竞赛的管理、操作等方面,都充分体现出科技在现代竞技体育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结语

从有形的经济效能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决定了全国各行各业,包括中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改革,倘若单纯以奖牌数为目标去评估“举国体制”优劣,而不进一步考虑竞技体育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的阶段目标和终极目标,不考虑在奥运会上所获奖项目的社会影响,不考虑竞技体育可挖掘的经济效益,不考虑投入与产出的因果关系,不考虑成本,那么,中国竞技体育之路将脱离社会经济的改革,逐渐远离社会而高高在上,成了只在夺得奖牌时刻,国人才意识到她的存在。现阶段,竞技体育在中国远不能展示其全部的功效,难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运行做出必要的和全方位的贡献。但从无形的精神推进资源来说,中国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为此,人气务必集敛、合力务必集聚,竞技体育的成就是载体、窗口、精神动力源之一,举国体制仍须在唤起中华民族复兴的长河中担负着难以替代的角色。因此,转型时期的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构建运行,是一条全新之路,既不唯计划,也不唯市场,既要保持奥运争光计划的持续进行,也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改革协调并进。因此,观念更新、制度变迁、职能转变、结构改革、机制优化和目标整合是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注释:

① 袁伟民:《雅典奥运会总结》,国家体育总局网(网址:http://www.sport.cn)2004年9月3日。

② 刘鹏:《在全国体育局长会上的讲话》,中新网(网址:http://www.chinanews.com)2005年2月3日。

③ 袁伟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再创体育辉煌》,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10月5日第2版。

④ 国家体委:《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1995年7月6日。

⑤ 佚名:《一块奥运金牌的成本估算:3000—8000万》,转引自粤体产业信息网(网址:http://www.gd-sports.com)2004年8月16日。

⑥ 陈培德:《论举国体制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体育文化导刊》2003年第3期。

⑦ 王志刚:《论“举国体制”与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体育文化导报》2007年第7期。

⑧ 杨烨:《坚持和进一步完善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⑨ 珂言:《构建新型举国的几个关系》,《体育文化导刊》2002年第3期。

标签:;  ;  ;  ;  ;  ;  ;  ;  ;  ;  ;  ;  ;  ;  

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构建研究_体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