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体制,施工质量,安全意识
1建筑工程中管理重要性
1.1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成本管理
建筑工程中的成本管理主要是在施工前期做好预算工作,成本管理与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间存在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因此,建筑工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就要根据具体的业务进行分工,将生产经营作为工作的重点,这样可以更好的促进成本管理机制的长效性。建筑工程项目中的相关管理人员要对施工的各项成本进行管控,例如:施工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各个施工要素进行合理的管控,在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要运用先进的、科学的观念,制定出适合在工程中使用的成本管理计划,这样既可以实现对工程的精细化管理,还可以更好地优化工程项目结算工作。
1.2建筑工程管理可以做好质量管控
工程质量对于建筑物的有效利用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且工程质量也对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产生直接的作用,处于保障位置。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对质量进行监督,了解,贯穿始终,无论是事前准备阶段,还是事中的施工阶段,抑或是后续的检验都需要在工程管理工作中进行。工程管理覆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和投资管理的进度、质量都产生不可分离的关系。在投资目标和工程目标双重控制之下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某些程度上分析,这也是决定工程项目建设成功和失败的主要原因,质量管理关系到材料的使用、人员的选拔以及环境的维护等环节,只有合理的管控才能够激发人员的积极性,进入到有序稳定的建设管理当中,最后完成工程管理的高效性。面对施工材料还需要做好出厂和进场的分析,特别是对材料质量的监督检验,机电设备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确定检验的基本质量,这些工作都可以为安全施工提供有效的保障,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1.3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安全管理
我国的劳动资源相对丰富,这一点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目前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安全问题也成为阻碍建筑行业健康发展的绊脚石。为了更好地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各施工单位要积极的建立起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要求在施工中真正的落实使用。同时,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也要建立起长效的安全管理监督机构,运用法律的手段对施工单位进行约束,保证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真正的落实到位。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为施工人员营造安全的施工环境。
2建筑工程管理问题
2.1监理单位监督工作没有落到实处
施工单位、投资方擅自修改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监理单位没有及时跟踪建设工程勘察和设计文件,监督工作形式化,没有及时履行对施工单位资质的审查和施工阶段监督管理等工作职责,在施工方没有施工方案,施工日记的情况下,对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没有加以制止,这些现象折射出了监理单位没有切实履行到自己的本职工作。
2.2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
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中,管理体制不健全是一个普遍问题。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建筑投资商为了降低管理成本,管理机构设置太少,一个部门管两三个部门,有的部门领导身兼多职,管理人员相对缺乏,各部门间遇到事情互相推诿,缺乏相应的考核机制。没有了制度,工作的效率和积极性就成为了空谈,导致一些制度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管理制度在施工与建设中不能从真正意义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管理体制急需健全、完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施工单位的重视程度不够,安全意识欠缺
根据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相关规定,施工单位应有完善、健全的管理机构,而有些单位安全管理人员没有采用专人专职,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不健全,施工现场危险危害因素预判性差,施工现场高空作业多,系统工程复杂,露天作业多,交叉作业多,施工管理人员难以预测,没有预判到其危险危害因素。安全管理人员不能按规定对施工过程中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必要的安全生产设备、器材、工具等购置不全面,安全投入不能得到保证,拖拉现象时有发生,安全防护用品购买不到位,不能很好地执行相关的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3建筑工程管理的实施途径
3.1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具体的施工建设人员的素质直接可以影响到管理水平的好坏,所以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可以实行竞争上岗制度,本着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实行优胜劣汰的管理机制,对团队结构进行优化。可以建立和完善奖惩机制、监督机制、优胜劣汰机制等,让员工感受到危机感的同时也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员工在每天的工作中更有活力,使整个团队处在积极向上的状态,更好的推进建筑工程单位的发展。
3.2建筑工程管理制度的完善
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前提,因此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企业施工的关键和重要保障,更是监督管理工作有效落实的前提,能够极大的激发起员工内在的工作潜力,激发管理意识。建筑工程管理在整个建筑活动中处于主导性位置,更是企业实施管理的关键。其中无论是财务人员、管理人员、预算人员都需要为完善管理体制做出自己的贡献,理清日常性经营管理工作,促使经营管理能够收获最大的效益目标。对于各个部门都需要制定完善的工作职责,确定每一个部门的工作方向,强化人员的责任感,明确工程管理事物中的内容和具体实施程序。施工单位的现场施工和安全生产管理是主体部分,因此需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好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工作,全面落实工程施工的责任体制,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落到实处。监管单位全面落实总负责制,项目的建设和生产需要每一个部门做出努力,进而更好的提供有效的生活保障,并且建立起相对完善改行程质量标准,树立起有效的成本管理意识,只有有了质量才能够谈效益,才能够凸显效益的有效性,另外,定期的对工程进行质量检测工作,检测结果备案、记录、归档,便于后期的使用和参考。
3.3提升施工单位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
施工单位要切实实行领导管理责任制,更好的落实工程质量管理、工程安全管理、工程成本管理和进度管理,这样才能更好的对建筑工程进行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施工管理中的先进管理理念,是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对日常工作进行常态化管理,更加重视施工安全的管理。施工企业不能只追求施工进度和施工效益,忽视了对施工质量的管控,施工企业要肩负起责任,要有专门的负责人员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管控,做到谁管理谁负责,保证施工工作在安全的状态下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还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危害进行评估,并建立起相应的急救方案,同时还要对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向施工人员清楚的讲解危害可能导致的后果,并积极组织事故演习,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和史实具体途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施工项目顺利进行的过程中,需要建立起健全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质量,关注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技术水平,最后达到有效建设,获得经济效益的目的,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吕知鑫.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江西建材,2017,14(22):258.
[2]汤亦.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J].城市建筑,2017,22(2):50.
[3]石东升,刘强,兰秉昇等.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管理建筑工程信息研究[J].建筑技术,2017,48(3):305~307.
论文作者:董文青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5
标签:建筑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作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