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决策权和决策咨询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调查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17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这些成绩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取得的,其中正确决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作为我国改革的总体目标。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都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社会长治久安,胜利跨入21世纪的宏伟纲领。
但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建议》中提出的奋斗目标,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有待解决。首先是农业发展滞后,农业同工业的发展以及与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提高的需求相比,还很不适应;其次是国有企业社会负担重、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机制欠活、管理不善、结构调整缓慢、生产经营比较困难;再次是物价上涨幅度过高,不仅加重了部分低收入居民家庭的困难,而且扭曲了经济关系;还有地区发展不平衡、国家财政负担重、宏观调控能力减弱等,都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些问题有的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有的是在改革开放后新出现的。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按照《建议》所指出的那样,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然而,应当看到,中国国家这么大,情况千差万别,不仅中央科学地做出各项决策不容易,就是各地方和基层如何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执行中央的决策,做出自己的决策也很不容易。现在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对我们的决策水平自然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决策不仅要适应新情况、新形势的要求,而且必须具有前瞻性、预见性。要做到这一点,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
一、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先决条件
对于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毛泽东同志曾有精辟的论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并把调查研究提到辩证唯物主义论和方法论的高度。江泽民同志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关于调查研究的思想,进一步指出:“历史经验说明,各种问题的解决都取决于正确的决策,而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对客观实际的周密调查研究。”并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更没有决策权。”这对于提高领导水平,对于正确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极其复杂和艰巨的,没有现成的东西可以照搬照抄,要作出正确的决策,就必须对客观事物有充分的了解。这就要求我们本着老老实实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对待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事物的规律性,然后根据这种规律性慎重地制定政策、计划、措施。没有周密细致的调查研究,就不能了解实际情况,掌握客观规律,没有掌握客观规律,也就不可能有正确的决策。我们的决策必须对人民负责,对党的事业负责,没有调查研究,没有发言权,当然也就没有决策权。因此,是否能真正做到决策前缜密细致的调查研究,不应仅仅认为是一般的工作方法和态度的问题,而应该提到检验我们是不是真正唯物主义者的高度。
二、没有调查研究同样没有决策咨询权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给我们决策咨询机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决策咨询机构要为政府和企业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样必须脚踏实地、深入基层,对实际情况进行认真细致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情况,找到问题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深层次的难点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各种各样的解决办法。但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重视调查研究。现在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传统计划经济有很大不同。咨询机构不论是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服务,还是为企业服务,都必须学习市场经济的知识,对现阶段我国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机制、特点作深入了解,否则是难以胜任的。研究工作应该以调查为基础,绝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愿望随意捏造;也不能照搬照抄,从书本的概念出发,用已有的框框去套生动活泼的实际。就是搞调查研究,也不能走马观花,从一般化的、粗略的印象出发,而应该真正从实际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三、调查研究是达到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为了有效地改造世界,首先必须正确的认识世界,即从实际出发,科学地揭示和掌握客观世界内在的规律性。这就是实事求是。毛泽东同志把调查研究提到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并同群众路线结合起来,论证与调查研究是达到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毛泽东同志指出“共产党机关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了解情况和掌握政策两件大事,前一件事就是所谓认识世界,后一件事就是所谓改造世界。”(《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760页)“要了解情况,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作调查”,对于担负指导工作的人来说,“有计划地抓住几个城市,几个乡村,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作周密的调查,乃是了解情况的最基本的方法”。(《毛泽东选集》第3 卷。第747页。) 调查研究作为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就在于它是达到主观和客观统一的桥梁,要求在工作中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在掌握实际情况及其规律性的基础上制定正确的方针和政策。因而,调查研究是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环节。
四、认真掌握调查研究的方法
要通过调查研究获得正确的认识,达到实事求是的目的,以求正确决策,必须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如果调查方法是错误的,就不能达到目的。不仅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也就没有决策权,所以我们的调查研究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
1.调查研究必须坚持群众性原则。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广大人民群众既是实践的主体,又是认识的主体。天下亲知者是实践着的人。而我们每个人实践的范围是有限的,不能事事亲知。所以,一个人,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了解更多的实际情况,就要向他人请教,向群众作调查研究。毛泽东同志曾经告诫全党,一定要注意“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天。只有虚心向群众学习,让群众了解你,把你当做朋友看,然后才能调查出真情况来”。今天任何一个单位要制定改革和发展的正确方案,就必须向参与改革和发展的主体——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作广泛的社会调查,征求意见。而不能只是由少数人坐在房子里,拍脑袋、想当然地写写画画。正象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如果不了解实际情况,凭老经验,想当然,拍脑袋,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当作客观现实,就不可能作出正确的决策。”我们在向群众作调查、了解情况时,不能局限于较小的范围,不仅要向思想先进、意见和我们相同的人作调查,这样才能获得全面的信息。现在有的信息比较片面,以至于不真实,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注意群众性原则。
2.调查研究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这是调查研究最基本的原则。调查研究,目的是要达到实事求是。这就是要求首先能把握事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由于人们立场不同,认识水平不同,反映事物的真实性程度也就不同。所以,我们在调查时应该采取客观态度,不能抱定一种成见下去专替自己找证据,要发现事物的真相,不要为各种假像所蒙蔽。一些人在反映情况时只报喜、不报忧,甚至弄虚作假;有些人喜欢夸大成绩,缩小错误;有些人粗心大意,或者不负责任,反映情况模糊不清,大而划之。这就要求我们在调查时必须学会辨别真伪虚实。要做耐心细致的考察工作,不仅要准确地把握事物质的规律性,而且要准确地把握事物量的界限。即江泽民、李鹏同志多次指出的,要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为我们的决策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3.调查研究必须坚持系统性原则。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要客观地把握情况,就必须全面地了解构成事物的诸要素及其联系。所以,我们应当“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毛泽东选集》第3卷, 第758页)。例如,我们在制定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时, 不仅要了解该地区经济结构的各个要素及其内在联系,还要了解该地区与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了解该地区在整个国家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4.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典型性原则。如果说系统性原则强调的是事物的结构与要素、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话,那么典型性原则则是强调事物的个性与共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辩证关系。要从诸要素中找出一个或若干个要素,从一定范围中找出一点或几点,进行深入具体的调查,从中获得细致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加以研究,从个别上升到一般,得出规律性的认识,这就是毛泽东同志一贯倡导并多次论证的“典型性”调查方法,也就是“解剖麻雀”的调查方法,即从个别中看出普遍性。但并不是每个个别的事物都能充分地反映事物的普遍性。所以,要搞好典型调查,不能随意选择个别实例,而是要从事物的整体出发,分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现在有一种情形,当上级领导到一个地区视察工作,往往被带到几个安排好的地方,结果看到的都是些好现象,另一方面的情况就看不到了。所以,现在仍应提倡“微服私访”式的调查。
5.调查研究必须坚持辩证性原则。客观事物发展变化具有辩证性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事物的矛盾运动。所以,“提出问题,首先就要对于问题即矛盾的两个基本方面加以大略的调查和研究,才能懂得矛盾的性质是什么,这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并在进一步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事物的矛盾分析,把握事物的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同时,调查研究作为认识活动,它本身就存在主观和客观的矛盾。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解决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使主观符合客观的辩证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认识事物时,不能只看到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比如我们在分析经济形势时,不仅要看到所取得的成绩,更应该注意到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找出解决的办法,这样才有助于经济健康发展。
6.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历史性原则。事物内在矛盾的运动,决定了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同时,认识活动中主观和客观的矛盾运动,也决定了调查研究活动是一个通过调查把握客观现实,通过研究把握事物本质联系及其规律的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因此,我们“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要保持调查研究的连续性以认识不断发展变化的事物。例如,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我们应该看到,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之所以长期存在,是有其必然性的,是和当时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计划经济曾经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作出过不可低估的历史性贡献。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这种经济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于是,我们提出了改革传统计划经济的问题,提出要尽快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以及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密切相关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调查研究的方法也不断改进,形式也越来越多,如抽样调查、统计调查、问卷调查、优选法、卫星探测、计算机数据处理等等,使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加广泛。尽管如此,我们在进行调查研究时,仍应该认真遵循上述几项原则。只有这样,新的调查方法和技术手段,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我们调研的目的才能达到。
五、加强调查研究,做好决策咨询工作
今年是“九五”计划的第一年,各级政府决策咨询机构的工作任务相当繁重。面对着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咨询机构应当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咨询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过去的一年,各级咨询部门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开展研究,对各级政府的正确决策起到了重要作用。从那些做得质量比较好、对决策影响比较大的研究课题看,大体上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是关系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如农业问题、国有企业改革问题、通货膨胀问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等。新形势下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可谓千头万绪,这就要求我们善于抓住关系全局的大问题,集中力量攻关,而不被那些细小的具体问题所纠缠。这就涉及到我们前面说过的调查研究的方法问题。大问题抓住了,研究有一定深度,小问题也就容易说清楚,反之,小问题上虽然花了不少时间去研究,可能还是糊里糊涂的。
第二,是经济生活中急待解决的紧迫问题。这些问题,既是大问题,也是难点、热点问题,有着突出的紧迫性,因而为各级决策层所关心,也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心。其中有些问题还有具体的时间要求。因此,对这些问题不仅要抓,而且要抓得及时,步子慢了就不能满足决策的需要。
第三,研究中重视实际调查,掌握的材料比较准确、丰富,情况吃得比较透。也就是说,把对实际情况的调查放在了第一位,不是仅从概念出发,不是道听途说,不是走马观花,也不是凭个人一时的“灵感”,有感而发,而是在掌握第一手材料上下功夫,且方法对头。
第四,研究中表现出比较高的理论和政策水平。实际材料有了,如何理解、整理、概括、提高,是对研究者理论和政策水平的检验。理论和政策水平不高,就可能是就事论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决策咨询工作的水平就会大打折扣。这就要求我们从事咨询工作的同志加强学习,学习一切对做好咨询工作必需的理论,不断改进自己的知识结构。要反对和纠正轻视理论、满足于就事论事的倾向,提倡和鼓励浓厚的学术空气。每个研究人员都应当在学术上对自己有一个高的要求。不能把理论研究与具体的政策研究对立起来。实践证明,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功底,政策研究才可能达到比较高的水准。才能敏锐地抓住时机,掌握新情况,提出新思路、新观点、新办法、新措施。
第五,重视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决策咨询工作的直接目的就是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决策咨询工作的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就是要看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否行之有效,符合实际。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已经明确,研究工作的重点要放到“船”和“桥”的问题上。当然,好的对策不是凭空想出来的,其前提是把情况吃透,有较高的理论和政策水平,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有科学的把握。
第六,不是“单兵作战”,而是集体创作。质量高的科研成果,多是由领导亲自挂帅,组织本单位和社会上的有关精干力量,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提出多种方案比较、论证,反复讨论修改,集群体智慧之大成。而不是个人一时即兴之作,象一般文学作品那样。当然,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根植于深厚的社会生活。
以上几个特点无疑是优点,也可以看成是做得较好的研究课题的经验所在。在新的一年里,相信同志们能够认真总结经验,保持和发扬已有的优点,围绕中央提出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为各方面的决策提供更好的咨询服务,使决策咨询工作出现新局面。
六、多出调查研究的精品,为科学决策创造坚实的基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研究咨询业也在蓬勃发展,咨询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这既是一种非常可喜的现象,又是一种严峻挑战。竞争日益激烈,优胜劣汰在考验着每个单位和个人。
正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按照市场的需要,出精品、创名牌,象不断占有市场一样,研究咨询机构要生存、要发展,也必须出精品、创名牌,才能不断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否则就会被淘汰。因此,研究咨询业同样存在创名牌的问题。要创名牌,就得拥有自己调查研究的精品,即不断拿出对党和政府重大决策形成过程能够产生影响,得到党和政府领导同志的重视的,观点正确、内容充实、可操作性强、具有重要的建设意义的研究成果,为科学决策创造坚实基础。这就给我们研究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加强学习,不断掌握新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素质和研究水平,提供能给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