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信贷支农情况调查

六安市信贷支农情况调查

一、对六安市信贷支农情况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卿定文,王玉婷[1](2021)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底,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从依托力量、实施机制、耦合程度、风险防控和扶贫成效方面,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模式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对策:一是强化乡村振兴的政府和社会支持力量,二是建立和完善乡村振兴开发与保障机制,三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四是强化生态保护,防范乡村振兴潜在风险。

王晨晟[2](2019)在《六安市SP村镇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商业银行本身就是经营风险的一类特殊机构,风险控制贯穿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自2006年12月,原中国银监会提出开展村镇银行试点工作以来,村镇银行在过去的10多年间快速发展。村镇银行因其自身定位和业务经营范围的特殊性,在日常管理中存在着诸如经营成本高、服务人群受限等弱点,而且近年来又面临着来自其他地方性金融机构愈发激烈的竞争威胁。村镇银行的信贷风险居高不下,其根本原因还是自身信贷风险控制体系不够完善。自商业银行出现以来,大部分的专家学者都将研究的对象定位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上,而忽略了近些年来发展迅速的村镇银行。本文挑选六安市一家成立时间较早,资产业务规模发展较快,相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村镇银行作为研究的对象,结合其现有的信贷风险控制体系情况,对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于村镇银行这类机构信贷风险控制体系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有助于指导六安市SP村镇银行完善现有的信贷风险控制体系,帮助解决日常信贷风险控制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对改善其整体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信贷风险控制能力,保障稳健持续经营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六安市SP村镇银行是由境内银行金融机构、自然人和企业法人共同发起设立的一家新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由于该行商业化经营时间较短,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保障,风险控制的理念未能渗透到员工日常行为中的每一个操作环节,信贷风险控制体系有待优化。因此,基于本文的研究分析,提出了要健全现有的信贷风险控制组织体系,建立信贷风险控制的相关制度,强化风险管理委员的作用,同时完善信贷风险控制的机制,建立全面可靠的信贷风险信息系统和直观科学的信贷风险预警、处置机制,优化信贷风险控制流程等建议,为六安市SP村镇银行优化信贷风险控制体系提供了借鉴。

唐翔[3](2019)在《安徽省X农村商业银行扶贫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任务,其中金融扶贫一直是脱贫攻坚支撑体系的重要环节,而农村商业银行则是银行业金融精准扶贫的“主力军”。X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安徽省较早一批由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成的地方法人银行机构,立足行业定位,将支持县域三农发展作为经营宗旨,每年扶贫小额信贷投放量约占当地总量70%。自2016年以来,X农村商业银行累计投放扶贫小额信贷2.6亿元,在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但随着扶贫小额信贷业务的不断发展,其信贷风险也正在逐步显现。本文以X农村商业银行扶贫小额信贷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基于X农村商业银行所在的六安市和其他银行机构扶贫小额信贷发展现状的背景,研究X农村商业银行扶贫小额信贷的发放模式、特点以及不良贷款情况等情况,分析X农村商业银行扶贫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现状。通过对相关内容的研究分析,从贷款模式依法合规、贷款发放实际操作、风险管理可持续性三个角度归纳出X农村商业银行在扶贫小额信贷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X农村商业银行在扶贫小额信贷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规范扶贫小额信贷的发放模式、强化贷款合规管理、加强多方合作协调等方面的具体措施。扶贫小额信贷具有较强的政策导向性,相对于其他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市县的分支机构而言,地方法人机构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在面对地方政府的定时定量贷款发放任务时,农村商业银行往往无法在短时间做到精确到户的风险管理,但是仍然可以通过顶层设计、多方合作、构建长效机制等方式达到缓释风险的目的,通过多重努力强化风险管理,提升资金利用效率,更好助力金融脱贫。同时,本文提出的措施对其他银行的扶贫小额信贷风险管理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王祚林[4](2018)在《“三权分置”背景下六安市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在“三权分置”改革的背景下,本文参考了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模式,以相关理论作为理论基础,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六安市的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之上根据六安市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情况,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和建议。首先,本文重点介绍了六安市“三权分置”改革、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以及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总结与评述,通过整理现有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研究成果,指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其次,主要阐述了“三权分置”改革、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两化”协调的理论基础,总结它们的基本内涵和作用机制,为构建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提供理论参考。再次,结合参考文献的研究以及六安市发展实际,根据指标构建的基本原则,先设计一级指标,再根据其内涵及特征设计二、三级指标,完成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再通过收集2010-2017年六安市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的相关指标数据,标准化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进行筛选,剔除冗余指标,最终构建适用于六安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再次,根据构建的六安市“两化”评价指标体系对六安市“两化”发展进行实证研究。运用基于熵权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计算得出2010-2017年六安市“两化”综合发展指数,并对六安市“两化”综合发展进行评价分析;根据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得出2010-2017年六安市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指数,并对六安市“两化”耦合协调发展进行评价分析;通过实证评价总结六安市“两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最后,对本篇论文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并归纳出全文的研究成果与不足。

蒋例利[5](2017)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形成机理及其破解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是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形成机理及其破解研究。研究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供需状况及融资特征是什么?二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形成机理是什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三是如何测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供给型融资约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供给型融资约束有多大?四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成因是什么?五是如何构建供给型融资约束的破解机制、创新破解模式、设计破解政策?为此,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在借鉴前人关于供给型融资约束相关理论基础上,运用逻辑分析、数理分析、博弈分析等研究方法,构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运用调查研究、统计与计量分析方法,考察了样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供需状况及融资效应;并运用计量研究方法和微观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同时使用案例研究方法,分别遴选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典型样本,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表现及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此基础之上,系统地提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破解机制、模式与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结论和创新点如下:1.研究的主要内容(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理论分析架构。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内涵、特征及实现条件的认知基础上,运用博弈分析法深入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形成机理,并探究供给型融资约束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资的影响机理。(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供需状况与融资效应。主要考察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情况,然后抽样调查了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用描述性统计对样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及金融资金获得状况进行分析,通过综合运用缺口分析、主观评价等方法测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平均供给型信贷约束程度,最后就已获得的信贷融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来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本部分运用微观调查数据着重考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供给型融资约束情况及影响因素,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4)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案例分析。本部分运用案例研究方法,分别就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类型各选择三个案例进行供给型融资约束考察,从更微观的角度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具体成因。(5)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破解机制设计、模式构建及对策建议。本部分在法律制度、农业产权确认、抵押物交易、金融产品创新、社会互助和风险分担的机制设计基础上,提出破解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模式及对策建议。2.研究的主要结论(1)加强金融服务创新,破解供给型融资约束,对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意义重大。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是建立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之上的,是一个将土地、资本、劳动力、组织、管理及技术等农业要素进行重组与农业经营组织再造的复杂的农业发展过程,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组织基础。在这些现代农业要素中,唯有资本才是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核心要素,只有借助可持续的农业资本投资,才会粘合其他先进农业要素,不断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规模不断壮大,面临资金缺口大,现有的金融融资服务基本不能满足其资金需求,普遍存在供给型融资约束,而供给型融资约束,本质上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金融机构在缺乏有效抵押物情形下进行博弈交易的结果。因此,加强金融服务创新,破解供给型融资约束,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研究发现,样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量较大,但需求满足率较低,供给型融资约束较严重。在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不断激励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化逐步扩大、经营水平不断提高,这对金融资金产生了大量的刚性需求。调查发现,样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表现出如下特征:资金需求量大、得不到有效满足;融资期限以中长期为主;资金需求用途多元化。而在融资行为选择上表现为融资渠道选择多样化、抵押贷款形式普遍化、对农业保险的需求逐渐加强、民间借贷依然盛行。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资金获得状况的数据分布来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小额贷款需求更容易得到满足,而大额贷款通常需要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银行出于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原则考虑,审批手续复杂,对授信者要求较高,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贷款额度相对较少,绝大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都不能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足额的贷款,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供给型融资约束较为严重。(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供给型融资约束影响因素众多,但核心因素是有效资产规模不足、农业项目风险高、预期收益小且不稳定。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产规模越大、经营收入越高、成立年限越长,其供给型融资约束程度越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负债水平越高,其供给型融资约束水平也越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的年龄和社会关系资本对供给型融资约束没有显着影响;财政补贴并没有有效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通过案例研究发现,我国现阶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的供给型融资约束的成因主要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资源禀赋严重不足、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与服务创新不足以及现代农业融资政策支持体系不健全四个方面。从信用资源禀赋来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有效的担保抵押物,创业初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管理能力不足。从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体系来看,我国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金融机构贷款申请程序复杂且贷款成本高,缺少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从现代农业融资政策支持体系来看,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政策不完善,财政支农补贴环节过于分散且缺乏监管,没有与信贷融资形成有效联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缺少社会化风险分担机制。(4)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需要建立与其需求及资产禀赋相适应的融资机制、融资模式和政策建议。在破解机制方面,从法律层面上既要能设立明确的约束和激励放款主体的行为准则,同时也应明确抵押物的权利范围和交易准则;对于农村产权不明晰的问题,应完善确权体系和流程,不断完善抵押物交易机制;对于风险的规避,既要倡导通过创新信贷业务、信贷产品等方式设立金融产品创新机制,也要呼吁建立长久有效的社会互助体系,合理配置相关组织的风险比例。在模式构建方面,除了传统的银行等金融机构,还可以与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关联企业建立互利共赢、风险共担的合作模式。对于能够满足传统银行贷款要求的经营主体,如持有房产、厂房、机械设备等变现容易的传统有效抵押物,可采用传统抵押模式;应加快探索土地经营权及地上农业设施抵押模式;对于风险较大、处置较为困难的生物资产,提倡与担保公司、保险公司进行合作,分担风险,共享收益;对于订单式生产的农业企业既可以用订单进行质押给担保公司,由担保公司向银行提供担保,也可以直接由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代为担保的方式实现融资;对于实力雄厚,拥有优质资产的经营主体也可以直接上市融资。在政策建议方面,应根据产业特性和经营主体特征,在不同领域不同环节,明确政策扶持重点,充分发挥产业政策、信贷政策、财政政策、土地政策、保险政策、担保政策、上市融资及金融监管等相关政策优势,进一步优化现代农业投融资政策环境,积极解决供给型融资约束问题,有效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3.研究的主要创新(1)理论研究创新。本文借鉴博弈与信息经济学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农业金融支持理论、金融约束与融资理论,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构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理论分析框架,为实证研究和政策设计提供了较为科学的理论依据。(2)论证方式创新。本文运用大量的微观调查数据,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结合大量案例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进行成因分析,厘清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形成的根源,为机制设计和模式构建提供了有力证据。(3)政策研究创新。本文紧密结合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需求,从机制、模式、政策三个维度设计了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综合框架。

朱雅寒[6](2015)在《安徽大别山片区金融扶贫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作为一个处于高速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要将发展摆在首要位置,因为发展可以有助于治国安邦,可以帮助人们摆脱贫困,可以帮助人们走向富裕,这也是我国为什么一直坚持将扶贫开发工作摆在如此重要地位的原因。如今的扶贫工作已经多元化,它将农业、农村、城镇、产业、金融等词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国将扶贫工作扎扎实实的做到了贫困的最源头。近年来,学术界将扶贫开发工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了金融、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工业化扶贫等方面,它们是处于整体推进阶段,同时又是相辅相成。本文以金融发展如何支持扶贫工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并同时将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等概念纳入进来,探讨在金融市场发展的不断改革中,现阶段我国创新出的金融支持扶贫工作的新方法和运行模式。基于此研究背景下,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以期为新的经济形势下的金融扶贫开发工作提出适时的建设性意见和参考:1.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首先,从国外较为成熟的贫困和反贫困的理论研究入手,概述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学者们通过不断的研究、实践、分析总结出来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其次,通过不同的参考标准将贫困细化成多种类型,以此对国外和国内的贫困和反贫困的形势进行评价、分析和判断;最后,简述了反贫困理论的研究历程,归纳总结出在当今被大部分学者认可的五种反贫困理论,为后文对反贫困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2.安徽大别山片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段研究的重点内容是对安徽大别山片区在具体金融发展支持扶贫工作方面进行调研,对调研的现状内容进行了详细叙述。其中包括区位概况,包括其自然条件、贫困状况、城镇化程度等。首先,调研内容从安徽大别山片区的经济规模、财政收入、人民生活、财政和投资政策以及存、贷款规模等方面对该地区目前的经济现状进行了阐述。其次,针对调研结果,作了相应的简要分析,因该地区受其地理位置等特殊性,造成其长期处于较为贫困的阶段,经济现状相当不理想。但已有很多数据表明近年来政府对该地域的扶贫力度在逐渐增大,当地的农民和企业均受益匪浅。最后,针对该地域的扶贫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议,以便更好的帮助该地区的人民早日摆脱贫困。3.安徽大别山片区扶贫实践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贫困问题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长久以来,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反贫困问题,我国也不例外,希望通过研究、实践,以及扶贫工作的逐步开展来改变国内现有的贫困状况,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近年来,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已初见成效,并将重视程度提升到新高度,尤其对于偏远贫困山地区,更是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扶贫工作主要是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生态建设、金融服务、公共服务、税收扶持和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全面展开。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起步较晚,以前一直注重于农业方面的发展,是世界上传统的农业大国,同时作为世界人口大国,我们有很多特色,也有很多先天不足。因此,这就需要学者们和奔赴在扶贫第一线的工作者们,能充分挖掘我们的优势特色,转化我们的不足为优势特色,通过共同的努力和不断实践工作为我国的扶贫工作艰难的走出一条路来。本文中提出了安徽大别山区在扶贫工作中面临的艰难任务,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为以后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4.安徽大别山片区的金融扶贫路径及成效。通过对大别山片区12县的相关数据统计,并采取回归分析的方法,做了三组实证分析,分别为贫困发生率和存贷比、农民收入和农村信贷以及城镇化发展和农民收入,分析其相关性程度。分析结果表明,较为显着的反应了以相关金融数据作为自变量,对于该地区的贫困影响程度,即当金融的支持力度逐步变大时,当地的贫困程度也会逐步得到好转,说明了金融对于支持扶贫工作有着一定的正向效果。当然,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因为设置参数时删除了其他一些可能影响贫困和金融支持水平的因素,因此分析的结果可能存在高估的现象。另外,本文中还以金寨县作为典型,对该地区做了相关的调研工作,主要从扶贫成效和金融扶贫产业等方面,对该地区加以分析,结果均表明,金融对扶贫工作具有绝对的支持作用,但研究中还尚存一些考虑不足之处,仍需进一步改善。5.安徽大别山片区金融支持扶贫工作的创新模式。本文对金融支持扶贫工作现状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指出,在农村及贫困山区的金融改革创新中,各类金融组织在经济发展中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新农村建设、“三农”建设,更有利于扶贫开发工作,进而达到降低城乡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使挨家挨户脱离贫困。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发现暴露出几大方面的问题:各类合作金融组织的作用、政策性金融机构数量、政策支持力度、金融扶贫工作受到城乡结构性的抑制、金融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农村金融与金融监管不足等方面问题。我国的金融改革一直走的是“先城市,后农村”的工作路线,在一段时间内城市居民享受着远高于农村居民的金融服务。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转移改革方向,但却沿用了城市那一套改革方法,最终无法因地制宜的解决问题。不过随着金融改革研究的逐步深入,我们发现将金融改革与扶贫工作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研究,表现出了对扶贫工作有相当的支持作用,并已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银监会批准成立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以及国务院颁布的金融改革方案,让广大扶贫工作者和老百姓看到了希望。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成立后的一系列创新工作,已经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金融的供给问题,开发出的新型金融产品也更适用于这些地区的企业和自然人使用,使它们的资金周转顺畅,居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使其走向更高更快的发展之路。6.安徽大别山片区金融支持扶贫工作的具体建议和展望。随着在金融发展中支持扶贫的力度逐步加大,其对减少贫困的影响程度逐步显现出来,经过理论分析得出两方面结论:一是贫困人口获得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如今,贫困人口可以从金融机构获得不同程度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使此类人群拥有了较为充裕的流动资金,他们可以用这部分资金进行各项投资,以帮助他们获得颇为可观的收入,提高自身的收入水平,从而帮助他们渐渐摆脱贫困人群的行列。二是金融发展带动经济增长,进而达到减贫效果。自上世纪八十年以来,各位学者经过大量的实证分析发现,贫困强度、贫困深度、贫困发生率与金融发展有着较为显着的负向关系,即随着我国金融业的逐步发展,来带动贫困人群的减少。同时,长期研究表明,贫困强度、贫困深度、贫困发生率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有显着的负向关系,即经济增长越快,贫困强度和贫困深度随之越小,贫困发生率也越低。这表明了经济增长的“涓流效应”,它在我国减贫工作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同时进一步说明,我国在逐步摸索减贫工作中所采取的一系列的金融改革工作已取得了局部的阶段性成绩,也证明通过金融支持扶贫工作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王波[7](2015)在《休闲农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六安市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与优化,休闲农业作为新兴产业逐渐发展开来。休闲农业是依靠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力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依托产业间相互融合而大力发展的综合性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休闲农业对农业经济的作用效果逐渐凸显,休闲农业对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如何,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本文以六安市为例,在农业多功能性理论、产业关联与发展理论、休闲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论基础上,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的方法,辅之以定量分析法,全面分析了六安市休闲农业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剖析了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休闲农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结合六安市的实际情况与研究结果,从政府与企业的角度提出一系列对策与建议。首先,研究了休闲农业与农业经济的作用机制。在理论上,阐释了二者的关系,从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角度具体分析了休闲农业与农业的作用机制。在实践上,本文分析了六安市休闲农业对农业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加大了资本投资力度,投资环境得以优化:带动农民就业,提高了农民就业率;增加了农民收入等。其次,从经济实力、产业化与规模化、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农民收入等方面分析了六安市农业经济发展现状;结合实际调研数据,分析了六安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得出休闲农业发展存在发展缓慢,规模小,分布散,档次低,融资方式单一,产业链较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继而剖析了其产生的原因:缺乏科学规划与引导,管理与监督体系不健全,保障机制不完善,经营管理粗放,市场化程度低,农户参与度不高等。再次,本文认为地理区位、政策制度、科学技术、劳动力与资金要素、休闲农业等是影响六安市农业经济发展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而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采用灰色关联分析,重点研究了休闲农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休闲农业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其中劳动力与资金投入对农业经济发展作用效果较强。最后,根据研究所得的结果,针对六安市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政府宏观与企业微观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加强领导、科学布局、大力推进,扩大优惠力度,优化投资环境,制定统一规范与标准,完善投融资体系,培育龙头企业,建设与完善行业协会;抓机遇、找定位、树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加速产业升级,加快科技创新,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广泛开展合作与开发等。本文试图在研究六安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休闲农业对农业经济的作用机制的基础上,为休闲农业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可行的政策依据与建议。

纪伟叶[8](2015)在《六安市家庭农场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产生了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家庭农场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重要组成部分。适度规模化经营的家庭农场具有了很大的优越性:它的经营规模适度,有利于布局的调整;农业生产率较高;较容易达到较大的商品生产规模,有助于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经济效益较好,能够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这种家庭农场的发展模式不仅能够摆脱“均田承包制”规模小带来的短处,又能提高家庭经营这一模式的生命力,必将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经营模式。近年来,农村土地加快流转和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都促进了农村土地集中和规模经营,因此家庭农场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家庭农场的发展规模和质量已初步取得明显的效果。但总体来说,家庭农场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模式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普及率仍然不高,而且概念很模糊,标准不统一,家庭农场的经营理念还不够完整不够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政府政策支持还比较薄弱,缺乏针对性和倾向性。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阐述了国内外家庭农场的研究动态,明确了家庭农场发展的可行性以及家庭农场发展的优势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实地广泛的调研、走访了裕安区、霍邱县和金寨县等地家庭农场,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对不同种类家庭农场的区别化研究分析了六安市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发展成效、经营模式与社会化服务体系,得出土地流转困难、融资难、缺乏专业人才、农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财务制度不完善、缺乏统一的准入和淘汰机制、家庭农场的界定不明确等制约六安市家庭农场发展的因素。在综合应用管理学、农业经济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上,以创新的思维和发展的思路,针对这些制约因素对六安市家庭农场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建议:(1)完善土地流转制度;(2)规范家庭农场的建立与淘汰机制(3)加大政府政策性扶持(4)拓宽融资渠道(5)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6)提升农场主的综合素质;(7)创新家庭农场财务制度;(8)创建家庭农场协会等。

李静[9](2015)在《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及社会效应研究 ——以安徽茶叶产业集群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产业集群是当今社会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国内外诸多国家和地区的产业集群都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产业集群的高度发展以及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引起了诸多的关注。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济组织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外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起步较早,美国和澳大利亚葡萄酒产业集群、荷兰花卉产业集群都是较为成功的案例。近些年来,在农村地区人缘、亲缘和地缘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很多地区也出现了农业产业集群,如山东蔬菜产业集群、云南花卉产业集群、安徽茶叶产业集群等,这些农业产业集群依靠高度分工和协作而形成,创造出独特的竞争优势。因此,研究我国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及社会效应的相关问题,不仅在理论上可以丰富已有的关于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而且在实践上可以指导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的关于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的回顾和梳理,发现关于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已经开始步入研究的正轨。从研究的角度来看,主要体现在对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发展模式、形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但是从微观角度对农业产业集群的社会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尚不多见。鉴于此,本文主要运用产业集群、社会资本和交易费用等相关理论,结合已有的国内外关于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成果,从农户、农业企业等微观视角,实证分析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及其社会效应。首先,本研究从“钻石模型”的视角分析了安徽茶叶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从整体上把握安徽茶叶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其次,运用半对数回归模型、有序Logistic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及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和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分析了农业产业集群的社会效应,即农业产业集群对农户和农业企业的收入、交易费用和技术效率的影响;最后,运用熵值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演化过程中政府的职能作用进行分析,探询政府在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演化过程中职能作用应如何发挥。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导论、理论回顾和文献综述部分。首先,本章交代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说明了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并对本文所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二,理论回顾部分对产业集群、社会资本、交易费用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主要包括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发展现状和发展模式、合作关系与集群竞争力、知识溢出、技术创新与集群演进、农业产业集群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等方面,并对已有的研究进行了简单的评述。第二部分是我国茶产业发展现状部分,包括第3章的内容。首先,本章对我国茶产业的基本情况和基本政策进行了概述,论述了我国茶产业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和贸易等领域的情况,并对我国目前茶叶产业集群的区域分布情况进行了梳理,测算了我国主要茶叶产区的技术效率。第三部分主要对安徽茶叶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包括第4章的内容。本章首先对安徽省黄山市和六安市茶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运用“钻石模型”分析和论述了安徽茶叶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并对调研所用的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第四部分是微观层面的实证研究分析,主要包括第5、6、7章的内容。这一部分首先根据每一章研究的重点,分别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归纳;然后,分别构建和运用了半对数回归模型、有序Logistic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和随机前沿分析等模型和方法,实证分析了农业产业集群的社会效应,即农业产业集群对农户和农业企业收入、交易费用和技术效率的影响。第五部分是政府职能作用分析,包括第8章内容。这一部分主要分析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演化与政府职能作用的关系,构建了政府作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Cronbach’a信度系数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信度和效度的分析,然后运用熵值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实证分析了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演化过程中政府职能作用的发挥程度。第六部分是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部分,包括第9章内容。研究发现,首先,农业产业集群是在良好的生产要素条件、国内外需求条件的增加、农业企业的战略以及政府的政策扶持等因素下形成的。随着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的社会效应逐渐凸显,即集群内累积的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可以有效提高农户和农业企业的收入;集群内的社会资本和信息共享机制可以降低农户和农业企业的交易费用;集群内累积的社会资本可以提高农户和农业企业生产技术效率。与此同时,农业产业集群在发展演化过程中,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有力地推动了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和演化,政府可以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公共产品,可以有效克服经济的负外部性和市场失灵。从总体上来说,目前相关政府和部门在安徽茶叶产业集群发展演化过程中发挥的职能作用处于一般的水平,其中要素支持方面政府职能作用发挥的较好,而生产支持和市场支持方面政府的职能作用表现为一般水平。最后本研究根据这些研究结论以及农业产业集群的不同主体,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管琳,未良莉[10](2014)在《皖江经济带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分析#——基于六安市金安区的调查》文中认为公共产品供给低下是我国"三农"问题中的一个长期结症。通过对皖江经济带代表地区六安市金安区276名农民的调查发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尚存在质量低下、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供给总量不足以及农村科技金融支撑服务功能薄弱等问题。为有效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困境,需拓宽资金渠道、理顺需求表达与决策机制、理清政府权责等,发展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二、对六安市信贷支农情况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六安市信贷支农情况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论文提纲范文)

一、 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典型扶贫模式
    (一)六盘山区陕西省陇县“1265”菜单式产业扶贫模式
    (二)乌蒙山区贵州省六盘水市“三变+生态旅游”扶贫模式
    (三)大别山区安徽省六安市“1+1+N”多元金融扶贫模式
    (四)藏区四川省甘孜州“互联网+科技+扶贫”模式
    (五)秦巴山区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345”教育扶贫模式
二、 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典型扶贫模式的对比
    (一)依托力量比较
    (二)扶贫机制比较
    (三)耦合程度比较
    (四)风险防控比较
    (五)扶贫成效比较
三、 推进乡村振兴的对策
    (一)强化乡村振兴的政府和社会支持力量
    (二)建立和完善乡村振兴开发与保障机制
    (三)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
    (四)强化生态保护,防范乡村振兴潜在风险

(2)六安市SP村镇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一、信贷风险控制概念界定
    二、信贷风险控制的主要理论
    三、相关文献综述
第三章 六安市SP村镇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体系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六安市SP村镇银行概况
    二、六安市SP村镇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体系现状分析
    三、六安市SP村镇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体系问题分析
第四章 影响六安市SP村镇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体系的因素分析
    一、信贷风险控制的理念和手段落后
    二、业务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三、受地方经济下行影响大
    四、缺乏有效的信贷风险控制机制
    五、信贷风险控制流程过于简单
第五章 优化六安市SP村镇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体系主要对策建议
    一、健全信贷风险控制组织体系
    二、完善信贷风险控制机制
    三、改进信贷风险控制流程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研究不足
    三、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安徽省X农村商业银行扶贫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第二章 扶贫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理论
    一、相关概念
    二、理论基础
第三章 X农村商业银行扶贫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扶贫小额信贷概况
    二、X农村商业银行扶贫小额信贷业务现状
    三、X农村商业银行扶贫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四、X农村商业银行扶贫小额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X农村商业银行扶贫小额信贷案例分析及启示
    一、案例背景
    二、案例分析
    三、风险分析
    四、案例启示
第五章 X农村商业银行扶贫小额信贷风险管理对策与建议
    一、规范扶贫小额信贷的发放模式,依法推进金融扶贫
    二、强化贷款合规管理,构建信贷风险管理防线
    三、加强多方合作协调,完善风险补偿长效机制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启示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三权分置”背景下六安市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研究综述
        1.2.2 新型城镇化研究综述
        1.2.3 农业现代化研究综述
        1.2.4 “两化”协调发展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基本内涵
        2.1.1 “三权分置”的内涵
        2.1.2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2.1.3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2.1.4 “两化”协调发展的内涵
    2.2 作用机制研究
        2.2.1 “两化”的互相作用机制研究
        2.2.2 “三权分置”改革对“两化”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六安市“两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3.1 六安市发展现状
        3.1.1 六安市概况
        3.1.2 六安市“三权分置”改革落实情况
        3.1.3 六安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状况
        3.1.4 六安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状况
    3.2 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2.2 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
        3.2.3 指标的筛选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权分置”背景下六安市“两化”发展实证研究
    4.1 基于熵权的六安市“两化”综合发展评价
        4.1.1 熵权法的原理
        4.1.2 熵权法的步骤
        4.1.3 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的求解步骤
        4.1.4 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指数的求解步骤
        4.1.5 综合评价分析
    4.2 六安市“两化”耦合协调发展评价
        4.2.1 耦合协调内涵
        4.2.2 耦合协调模型建立
        4.2.3 耦合协调等级划分
        4.2.4 耦合协调指数求解过程
        4.2.5 耦合协调发展评价分析
    4.3 六安市“两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4.3.1 农业现代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4.3.2 新型城镇化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4.4 六安市“两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4.4.1 深化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4.4.2 逐步完善小集镇功能,发挥“承上启下”作用
        4.4.3 增强县区、市区经济带动能力,着重提高人居生活质量
        4.4.4 大力推进“绿色发展”,提升区域发展层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
    5.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5.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简介

(5)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形成机理及其破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2.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地位和发展重要性研究
        1.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和供给研究
        1.2.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及破解研究
        1.2.4 文献评价与本文视角特色
    1.3 研究目标及思路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论文的创新点
        1.5.2 论文的不足
第2章 理论回顾与借鉴
    2.1 博弈与信息经济学理论
        2.1.1 博弈理论
        2.1.2 信息价值与成本理论
        2.1.3 非对称信息理论
        2.1.4 理论借鉴意义评述
    2.2 制度经济学理论
        2.2.1 产权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2.3 交易成本理论
        2.2.4 理论借鉴意义评述
    2.3 农业金融支持理论
        2.3.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2.3.2 农村金融系统论
        2.3.3 农村金融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2.3.4 理论借鉴意义评述
    2.4 金融约束与融资理论
        2.4.1 金融约束理论
        2.4.2 信贷配给理论
        2.4.3 优序融资理论
        2.4.4 理论借鉴意义评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理论分析架构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3.1.1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3.1.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理论内涵
        3.1.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内涵
    3.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资金与其他要素功能关系分析
        3.2.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石
        3.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要素及功能分析
        3.2.3 资金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他发展要素的关系分析
    3.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融资的实现条件
        3.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有效
        3.3.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资源禀赋充足
        3.3.3 融资服务机构与市场体系健全
        3.3.4 农业投资项目收益预期良好
        3.3.5 融资法律制度环境健全
        3.3.6 融资促进支持政策体系良好
    3.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测算与对其投资的影响机理
        3.4.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测算方法
        3.4.2 供给型融资约束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资的影响机理
    3.5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形成机理:一个博弈分析框架
        3.5.1 供给型融资约束博弈分析假设条件的提出
        3.5.2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机理
        3.5.3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形成机理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供需状况与融资效应研究
    4.1 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现状考察
        4.1.1 家庭农场培育状况
        4.1.2 种养大户培育状况
        4.1.3 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状况
        4.1.4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状况
    4.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供需状况与融资特征的调查分析
        4.2.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供需状况及融资特征的调查方案设计
        4.2.2 样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本特征分析
        4.2.3 样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状况
        4.2.4 样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资金获得状况
    4.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效应的实证分析
        4.3.1 指标选择与变量定义
        4.3.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银行信贷融资效应实证模型设定
        4.3.3 实证结果分析
        4.3.4 模型稳健性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实证研究
    5.1 样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状况考察
        5.1.1 样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信贷需求满足度
        5.1.2 样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信贷满意度
        5.1.3 样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信贷难易度
    5.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因素影响机理
        5.2.1 农业资产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
        5.2.2 土地制度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
        5.2.3 农业项目盈利能力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
        5.2.4 负债规模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
        5.2.5 财政补贴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
        5.2.6 成立年限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
        5.2.7 负责人特征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
    5.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实证设计
        5.3.1 指标选择与变量定义
        5.3.2 模型构建与估计方法
        5.3.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5.4.1 总体样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实证结果分析
        5.4.2 家庭农场样本供给型融资约束的实证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案例分析
    6.1 引言和案例研究设计
        6.1.1 引言
        6.1.2 案例研究方法设计
    6.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典型案例:困难与表现
        6.2.1 家庭农场供给型融资约束案例
        6.2.2 种养大户供给型融资约束案例
        6.2.3 农民专业合作社供给型融资约束案例
        6.2.4 农业龙头企业供给型融资约束案例
    6.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成因分析
        6.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资源禀赋严重不足
        6.3.2 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与服务创新不足
        6.3.3 现代农业融资政策支持体系不健全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破解机制设计
    7.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破解的法律保障机制
        7.1.1 加强现代农业信贷立法
        7.1.2 健全农业保险法律制度
        7.1.3 加快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法律修订
    7.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破解的农业产权确认机制
        7.2.1 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下的确权颁证
        7.2.2 加快农业农村投资形成的资产产权界定和颁证
        7.2.3 加快生物资产确权颁证和农村集体资产量化折股
    7.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破解的抵押物交易机制
        7.3.1 搭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抵押物交易平台
        7.3.2 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抵押物交易机制
    7.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破解的金融产品创新机制
        7.4.1 健全农业信贷产品与服务创新机制
        7.4.2 建立农业保险产品创新机制
        7.4.3 建立农业资本市场融资服务创新机制
    7.5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破解的金融分工机制
        7.5.1 健全政策性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的机制
        7.5.2 完善商业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的机制
        7.5.3 构建社会互助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的机制
    7.6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破解的风险分担机制
        7.6.1 完善财政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融资风险补偿机制
        7.6.2 建立财政、银行、担保、保险公司合理分摊信贷风险比例的机制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破解模式构建
    8.1 积极推行传统有效抵押物支撑下的银行信贷融资模式
        8.1.1 细化传统有效抵押物范围
        8.1.2 优化传统的农业信贷运行模式
    8.2 探索土地经营权及地上农业设施抵押的银行信贷模式
    8.3 试点推进农业生物资产抵押+担保+保险+银行信贷融资模式
        8.3.1 建立农业生物资产融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8.3.2 探索农业生物资产抵押融资组合模式
    8.4 大力推广农产品订单质押+担保+银行信贷融资模式
        8.4.1 针对农户的农业订单融资模式
        8.4.2 依托农业合作社的农业订单融资模式
        8.4.3 依托农业种养殖基地或农业园区的农业订单融资模式
        8.4.4 针对家庭农场的农业订单融资模式
        8.4.5 积极推行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
    8.5 加快推进农业龙头企业优质农业资产包装上市融资模式
        8.5.1 加快培育优质农业企业
        8.5.2 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改制上市融资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运用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运用
        9.2.1 加强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目标的产业政策调控
        9.2.2 积极推行风险可控的农业货币信贷政策
        9.2.3 促进财政信贷支农政策协同配合使用
        9.2.4 积极增强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能力
        9.2.5 优化现代农业保险发展政策环境
        9.2.6 推行积极的现代农业融资担保政策
        9.2.7 积极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本市场融资
        9.2.8 推行适应现代农业特征的风险监管政策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融资体制与政策环境调查问卷
附录Ⅱ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6)安徽大别山片区金融扶贫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关于贫困成因的研究
        1.2.2 关于扶贫开发机制的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性工作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对于金融扶贫概念的界定
        2.1.1 贫困
        2.1.2 贫困地区
        2.1.3 反贫困与扶贫开发
        2.1.4 贫困的标准和测度
    2.2 理论基础
        2.2.1 纳克斯的反贫困理论
        2.2.2 纳尔逊的反贫困理论
        2.2.3 莱宾斯坦的反贫困理论
        2.2.4 缪尔达尔的反贫困理论
        2.2.5 阿玛蒂亚·森的反贫困理论
3 安徽大别山片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安徽大别山片区概况
        3.1.1 贫困状况
        3.1.2 城镇化状况
    3.2 安徽大别山区经济发展现状
        3.2.1 经济规模
        3.2.2 财政收入
        3.2.3 产业结构
        3.2.4 人民生活
        3.2.5 存款和贷款规模
    3.3 安徽大别山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低
        3.3.2 资源贫乏,生态破坏严重
        3.3.3 群众生活水平不高
        3.3.4 产业结构单一,工业起步较晚
        3.3.5 城镇化水平太低
        3.3.6 社会事业发展程度低,人才资源匮乏
        3.3.7 交通不便
    3.4 本章小结
4 安徽省大别山片区的扶贫实践
    4.1 “十二五”以来大别山区的扶贫开发工作总体情况
    4.2 政府支持
    4.3 基础设施建设
        4.3.1 交通建设
        4.3.2 水利建设
        4.3.3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4.4 产业发展
        4.4.1 农业方面
        4.4.2 旅游和文化产业方面
        4.4.3 现代服务业方面
    4.5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4.5.1 生态建设方面
        4.5.2 环境保护方面
    4.6 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
        4.6.1 教育方面
        4.6.2 医疗卫生方面
        4.6.3 金融服务和税收扶持
    4.7 扶贫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制约因素
    4.8 本章小结
5 安徽大别山区金融扶贫路径及成效
    5.1 安徽省大别山区的贫困发生率和存贷比的实证分析
        5.1.1 基本情况
        5.1.2 模型的设定和数据的说明
        5.1.3 回归结论
    5.2 安徽省大别山区的农民收入与农村信贷关系的实证关系
        5.2.1 基本情况
        5.2.2 模型的设定和数据的说明
        5.2.3 回归结论
    5.3 农民收入和信贷投放量对城镇化有助于减贫的实证分析
        5.3.1 相关概念界定
        5.3.2 趋势分析
        5.3.3 实证分析
6 安徽大别山区金融扶贫实证分析-基于金寨县数据
    6.1 扶贫成效和群众评价—基于金寨县的典型数据分析
        6.1.1 受访者基本情况
        6.1.2 调查户家庭收支情况分析
        6.1.3 受访者对“整村推进”项目的了解情况
        6.1.4 受访者对扶贫政策评价
        6.1.5 调查户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评价
        6.1.6 受访者对基础设施的评价
        6.1.7 受访者对政府在扶贫项目实施的期待
        6.1.8 农业合作组织在农户农业生产作用的分析
    6.2 金寨扶贫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
        6.2.1 金寨资源禀赋判断
        6.2.2 金寨农业资源优势分析
        6.2.3 金寨县旅游产业发展分析
        6.2.4 金寨承接产业转移分析
        6.2.5 扶贫产业与集群发展
7 安徽大别山区金融支持扶贫工作的创新模式
    7.1 金融组织创新
        7.1.1 正规金融的组织改革
        7.1.2 准正规金融的组织改革
        7.1.3 非正规金融的组织改革
        7.1.4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创新
        7.1.5 金融机构网点改革
    7.2 体制机制创新
    7.3 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7.3.1 金融产品创新
        7.3.2 金融服务方式创新
    7.4 金融的运作模式创新
        7.4.1 直接式
        7.4.2 间接式
        7.4.3 复合式
    7.5 金融支持体系创新
        7.5.1 政策制度
        7.5.2 法律法规
    7.6 信用体系
    7.7 金寨县的创新工程和成效
    7.8 金融创新支持扶贫工作小结
8 安徽大别山区金融支持扶贫工作的具体建议
    8.1 降低金融机构的设立标准
    8.2 加强安徽大别山区的信用体系建设
    8.3 增加多元化的合作方式和融资渠道
    8.4 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服务方式
    8.5 完善利率市场化管理
    8.6 规范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
    8.7 有效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发挥扶贫中的纽带作用
    8.8 强化培训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9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休闲农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六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关于休闲农业发展背景的研究
        1.3.2 关于休闲农业概念的研究
        1.3.3 关于休闲农业功能与意义的研究
        1.3.4 关于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与路径的研究
        1.3.5 关于休闲农业经营管理的研究
        1.3.6 关于休闲农业效益评价的研究
        1.3.7 关于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数据来源
    1.7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农业与休闲农业的概念及基础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农业
        2.1.2 休闲农业
    2.2 基础理论
        2.2.1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2.2.2 产业关联与发展理论
        2.2.3 休闲经济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第三章 休闲农业对农业经济的作用机制研究
    3.1 休闲农业对农业经济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
        3.1.1 休闲农业与农业的关系
        3.1.2 休闲农业与农业的作用机制
    3.2 六安市休闲农业对农业经济发展作用机制分析
        3.2.1 加大了资本投资,优化投资环境
        3.2.2 带动农民就业,提高农民就业率
        3.2.3 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活质量
        3.2.4 经济效益显着,增强农业整体实力
        3.2.5 优化内部收入结构,加快农村产业调整
第四章 六安市农业及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4.1 六安市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4.1.1 农业经济增长较快,实力得以提高
        4.1.2 农业规模化与产业化发展,重点培育龙头企业
        4.1.3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与升级
        4.1.4 基础设施趋于完善
        4.1.5 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质量逐渐改善
    4.2 六安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4.2.1 六安市休闲农业发展类型
        4.2.2 六安市休闲农业“五种”经营模式
        4.2.3 形式多元化,以农家乐为主
        4.2.4 数量增多,发展规模扩大
        4.2.5 管理与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4.3 六安市休闲农业发展存在问题研究
        4.3.1 产值相对较低,且发展速度缓慢
        4.3.2 规模小,分布散,档次低
        4.3.3 固定资产投资率相对较高,融资方式单一
        4.3.4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人才流失严重
        4.3.5 产业体系不健全,产业链较短
        4.3.6 原有生态和人文环境破坏严重
    4.4 六安市休闲农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4.1 政府管理混乱,缺乏科学规划与引导
        4.4.2 休闲农业定位模糊,管理系统不健全
        4.4.3 保障机制不完善,政策落实不到位
        4.4.4 经营管理粗放,市场化程度不高
        4.4.5 监督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监督
        4.4.6 农户直接参与度不高
第五章 休闲农业对农业经济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
    5.1 六安市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5.1.1 地理区位
        5.1.2 政策制度
        5.1.3 科学技术
        5.1.4 劳动力与资本要素
        5.1.5 休闲农业
    5.2 灰色关联分析法
    5.3 模型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5.3.1 指标选取
        5.3.2 模型数据
    5.4 灰色系统的构建及结果分析
        5.4.1 灰色系统的构建
        5.4.2 灰色系统结果分析
第六章 发展休闲农业、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对策与建议
    6.1 政府宏观层面
        6.1.1 加强领导,科学布局,大力推进
        6.1.2 扩大优惠范围,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
        6.1.3 制定统一规范与标准,强化规范化管理
        6.1.4 完善投融资体系,突破资金瓶颈
        6.1.5 培育龙头企业,强化其带动作用
        6.1.6 建设与完善行业协会,提高服务功能
    6.2 企业微观层面
        6.2.1 抓机遇、找定位、树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6.2.2 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完善服务体系
        6.2.3 搭建平台,采用合理行销策略,增强宣传力度
        6.2.4 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
        6.2.5 加快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6.2.6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与能力
        6.2.7 广泛开展合作与开发,强化企业间联合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成果清单

(8)六安市家庭农场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1.5 研究方法
        1.5.1 理论分析方法
        1.5.2 实证分析法
        1.5.3 比较分析方法
2 相关理论界定
    2.1 家庭农场定义
    2.2 适度规模化经营
    2.3 土地流转
    2.4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 家庭农场问题的提出
    3.1 家庭农场的历史发展
    3.2 国家鼓励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体制
    3.3 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3.1 整合资源,提高农业经营效率
        3.3.2 保护粮食安全
        3.3.3 有利于美好乡村建设
        3.3.4 有利于提高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4 六安市家庭农场现阶段发展情况
    4.1 家庭农场的分类
    4.2 渔业型家庭农场
        4.2.1 渔业型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4.2.2 渔业型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3 种植业家庭农场
        4.3.1 种植业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4.3.2 种植业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4 养殖型家庭农场
        4.4.1 养殖业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4.4.2 养殖业业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5 六安市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4.5.1 保障制度不健全
        4.5.2 土地流转困难
        4.5.3 财务制度不完善
        4.5.4 农民文化水平较低
        4.5.5 家庭农场的界定和发展不规范
        4.5.6 准入和淘汰机制不健全
        4.5.7 融资较难
5 促进六安市家庭农场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建议
    5.1 加强土地流转
    5.2 规范家庭农场的建立、淘汰机制
    5.3 政府加大政策性扶持力度
    5.4 拓宽家庭农场融资渠道
    5.5 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5.6 加强对农民的政策宣传和专业知识培训
    5.7 创新家庭农场财务管理模式
    5.8 创建家庭农场协会
    5.9 完善农村社会福利保障体系
6 总结
参考文献
安徽省六安市家庭农场发展调查问卷
致谢
个人简介

(9)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及社会效应研究 ——以安徽茶叶产业集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
        1.3.1 农业产业化
        1.3.2 农业产业集群
        1.3.3 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2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回顾
        2.1.1 产业集群理论
        2.1.2 产业集群的交易费用理论
        2.1.3 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2.2.2 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发展模式
        2.2.3 农业产业集群的合作关系与集群竞争力
        2.2.4 知识溢出、技术创新与农业产业集群演进
        2.2.5 农业产业集群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2.2.6 简短述评与研究启示
3 中国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中国茶产业基本概况与产业政策
        3.1.1 基本概况
        3.1.2 产业政策
    3.2 中国茶产业的发展现状
        3.2.1 生产领域的发展现状
        3.2.2 加工领域的发展现状
        3.2.3 流通领域的发展现状
        3.2.4 消费领域及出口贸易现状
        3.2.5 茶产业组织模式与国际比较
    3.3 中国茶叶产业集群的区域分布
        3.3.1 茶叶产业集群区域分布与集聚度测算
        3.3.2 茶叶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
        3.3.3 茶叶产业集群发展中面临的困境
    3.4 本章小结
4 安徽茶叶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分析与调研设计
    4.1 安徽茶叶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
        4.1.1 黄山茶叶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4.1.2 六安茶叶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4.1.3 安徽茶叶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分析
    4.2 数据获取
        4.2.1 抽样方法
        4.2.2 数据收集
        4.2.3 问卷结构
        4.2.4 数据基本信息描述
    4.3 本章小结
5 农业产业集群内资本累积对经济主体收入的影响
    5.1 相关研究与理论分析
        5.1.1 相关研究: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产业集群
        5.1.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2 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5.2.1 变量设置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5.2.2 半对数回归模型和分位数模型的构建
        5.2.3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5.3 社会资本对农业企业收入的影响分析
        5.3.1 变量设置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5.3.2 半对数回归模型构建
        5.3.3 计量结果分析与内生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6 农业产业集群内社会资本和信息共享对经济主体交易费用的影响
    6.1 研究综述与理论分析
        6.1.1 研究综述:产业集群与交易费用
        6.1.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2 社会资本和信息共享对农户交易费用影响的实证分析
        6.2.1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6.2.2 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构建
        6.2.3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6.3 社会资本和信息共享对农业企业交易费用影响的实证分析
        6.3.1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6.3.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构建
        6.3.3 计量结果分析与内生性检验
    6.4 本章小结
7 农业产业集群内社会资本对经济主体技术效率的影响
    7.1 研究综述与理论分析
        7.1.1 研究综述: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产业集群
        7.1.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7.2 社会资本对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
        7.2.1 研究方法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构建
        7.2.2 计量结果与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分析
        7.2.3 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效率损失函数
    7.3 社会资本对农业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
        7.3.1 研究方法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构建
        7.3.2 计量结果分析
        7.3.3 农业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效率损失函数
    7.4 本章小结
8 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演化与政府作用分析
    8.1 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
        8.1.1 文献回顾:集群发展与政府作用
        8.1.2 理论分析
    8.2 政府作用的模糊综合评价计算与分析
        8.2.1 数据的基本情况
        8.2.2 政府作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8.2.3 政府作用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8.2.4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引入和熵值法构权
        8.2.5 综合评价结果
        8.2.6 评价结果分析与探讨
    8.3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10)皖江经济带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分析#——基于六安市金安区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一、调研基本情况
二、六安市金安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农村公共工程供给质量一般
    (二) 农村社会医疗保障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
    (三) 农村公共教育供给总量不足
    (四) 农村科技金融支撑服务功能有待强化
三、皖江经济带改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建议

四、对六安市信贷支农情况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J]. 卿定文,王玉婷.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5)
  • [2]六安市SP村镇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体系优化研究[D]. 王晨晟. 安徽大学, 2019(07)
  • [3]安徽省X农村商业银行扶贫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 唐翔. 安徽大学, 2019(07)
  • [4]“三权分置”背景下六安市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D]. 王祚林. 安徽建筑大学, 2018(03)
  • [5]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形成机理及其破解研究[D]. 蒋例利. 西南大学, 2017(04)
  • [6]安徽大别山片区金融扶贫创新研究[D]. 朱雅寒. 安徽农业大学, 2015(04)
  • [7]休闲农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六安市为例[D]. 王波. 安徽农业大学, 2015(03)
  • [8]六安市家庭农场发展研究[D]. 纪伟叶. 安徽农业大学, 2015(03)
  • [9]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及社会效应研究 ——以安徽茶叶产业集群为例[D]. 李静. 浙江大学, 2015(08)
  • [10]皖江经济带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分析#——基于六安市金安区的调查[J]. 管琳,未良莉.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4(05)

标签:;  ;  ;  ;  ;  

六安市信贷支农情况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