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节水措施
一、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水的必要性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仅为2400立方米,和全球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比较来看,所占的比例是25%,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水是生命的源头,人们生活的人方方面面都需要利用到水资源,并且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在促进国家综合实力提高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绿色建筑对水资源的消耗情况比较严重,水资源的消耗量远远高于其他的行业,建筑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为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设立各种娱乐设施和对景观的绿化等多方面均需要利用到水。具体来说,建筑中对水资源的利用均是依靠具体的用水设施,建筑工程中存在水资源浪费现象是以直接使用的设施和水资源传输设施这两个方面为主,有很大部分的用水设施均未达到国家节水参考标准,因此造成了水资源在后期利用中的严重浪费。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水措施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关系到我国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二、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现状分析
1、设计不科学
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供水和排水质量,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诸多现代建筑在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上都不科学,有些设计人员根本就不了解建筑给水和排水系统设计方面的相关知识,在设计的过程中仅仅凭自身的经验进行,这就很容易导致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不能契合建筑的整体功能要求。还有的给排水设计人员虽然具备专业知识,但是实践经验不足,在设计的过程中只会“纸上谈兵”,最终也会影响到给排水系统设计的科学性。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问题表现在诸多方面,包括管道布局设计不合理、水压不稳定、未制定明确的用水标准等,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管道布局设计不合理,一旦出现这一问题,不仅会造成建筑给排水功能受到影响,同时还会导致建筑施工成本的增加,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2、节能节水型设备所占比例较少
当前,我国的建筑给排水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设备功能也更加多样化,许多厂商都推出了节水型马桶、节能洗衣机等,这些新型的设备相对于传统设备来说不仅在使用功能和便捷程度上具有更多的优势,同时在节能、节水等方面也能起到较好的作用,但是,许多建筑给排水系统施工企业考虑到施工成本的投入,在节能节水型设备的选择上往往不够重视,大部分建筑给排水系统中节能节水设备所占的比例都不到20%,这表面上看是给企业节约了成本,实质上对我国水资源、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三、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及节水措施分析
1、加强可利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1)提高中水利用效率。适用于建筑的中水主要包括建筑雨水和居民生活排水,其中生活排水又包括生活废水和生活污水。将这些水源收集起来并加以处理后,可以替代原本该被使用的自来水,从而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收集到的中水可应用于建筑施工、环境绿化、厕所与车辆冲洗等领域。在实际的操作中,应注重这些问题处理:加强水量平衡调节,保持水资源高效利用;制定适用于收集再利用水资源的相关标准;(2)提高雨水利用效率。结合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及节能要求,应提高雨水利用效率,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具体表现在: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设置性能可靠的雨水沉沙池,促使建筑物使用中收集到的雨水能够进入沉沙池中进行再次利用,并将这些雨水保存于蓄水池中;对收集到的雨水进行消毒处理,并引入中水管道中,促使雨水能够得到高效利用,提升绿色建筑物的潜在价值。
2、优化热水供应循环系统设计,注重超压出流控制
(1)设置热水供应循环系统时,为了避免无效冷水浪费情况出现,应在给排水系统设计中采用支管或立管循环模式;(2)加强双管供水形式管道的高效利用,并设置相应的恒温控制传感器,确保热水供应循环系统运行中温度能够控制在合适宜的范围内。
在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过程中,为了保持系统运行良好的节水效果,也需要注重超压出流控制。具体表现在:(1)对既有的生活给排水系统节能效果进行评估,选用节能效果好的器具避免水压过大现象出现;(2)给排水系统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加强压力的合理设定,合理安装减压阀、节流塞等重要的减压装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排水回收净化
通过中水回用系统中的生活污水,水质达到标准并回收,再次为一些城市生活杂用水,如消防水源等其他用途提供利用。我国的居用建筑、宾馆、酒店等活动区域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如果能够把这些废水集中到一起回收净化处理再生利用,那么这无疑将会为国家节省大量的水资源。目前在我国建筑给排水系统中,进行中水回用的主要处理方法有物理化学法、生物化学法和物化生化组合法等。在实际的处理运用当中,通常都是把几种方法相结合,针对不同成分的废水,单一的方法有时难以达到净化处理回收的效果。物理化学法是应用物理方法和化学反应的废水处理方法,通常应用萃取、反渗透、结晶等处理方法。生物化学法处理系统包括生物氧化法、生物膜法、厌氧生物处理法等。而生化法一般是通过各种微生物的分解、降解作用,将废水的有机物质分解成为无害的物质,从而达到相应的水质标准。
作为回收后的水资源利用用途之一消防用水,在此方面就是很好的例证。要想达到及时有效的灭火消防目的,必须保障消防用水量充足。据相关资料表明,消防水水池首次补水和换水的用水量远超过人们同时使用生活用水量,而且消防用水远低于生活用水的水质要求。因此可以建造以回收水为消防水源的存水池,既保证生活废水充分得到利用,又降低了废水管理成本,而且能够达到节水节能的目的。
4、充分利用雨水
雨水的利用,就是将建筑的屋面雨水、小区的道路雨水等收集起来,经过净化处理之后,满足水资源再利用的水质标准。与中水回收类似,雨水经过净化处理之后,也可广泛应用于小区景观、冲洗厕所或城市绿化。有关雨水的回收及净化处理,应根据雨水的来源、水量、水质以及回收标准等来决定。在小区道路雨水中,初期的COD浓度较大,处理工艺复杂;但是屋面雨水的水质良好,径流量大,更符合利用标准,其应用价值高于道路雨水。建筑屋面雨水的收集步骤为:(1)利用导管,将屋面雨水引入地下,进入雨水沉砂池中;(2)将沉砂池中沉积的雨水引入蓄水池,利用水泵引入杂用水蓄水池;(3)将雨水经过加氯消毒之后,流入中水管道系统中。经大量应用实践表明,雨水降落初期的污染较为严重,因此前几分钟的降雨应作为弃流处理。
结束语
为保障日常生活用水、农业用水等资源的需要,长久以来各国家在解决因水资源需求上涨而引起的全球性水资源危机问题上投入了大量的物力、人力。联合国把“世界水日”定为人类在20世纪末的又一个节日,根据国家制定的绿色建筑实施标准,合理设计给排水方案,采用净、渗、蓄、缓排的系统模式,节约资源回归自然。
参考文献
[1]黄丽娜.浅议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1].科技资讯.2010(08).
[2]姜家山.浅析建筑给排水的节能技术措施[J].建筑.2012(05).
[3]李劲毅.浅析节水理念在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房地产业,2011(4).
论文作者:刘莹坤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7
标签:水资源论文; 给排水论文; 建筑论文; 雨水论文; 系统论文; 节能论文; 废水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