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困生呼唤——高校“希望工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希望工程论文,特困生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为内容的“希望工程”逐步深入社会,深入人心之际,另一个特殊的群体也在呼唤社会的爱心、理解与支持,这就是高校特困生。
按照上海地区的生活标准,所谓高校特困生,即月生活费低于120元的在校学生。据有关部门统计,截止1994年底,本市高校月生活费在120元以下的学生约2.8万人,占在校学生人数的20%;100元以下或无经济来源的学生约1.4万人,占学生人数的10%。就是说,大约每3-4个学生中就有一个特困生,且比例有逐年上升趋势,范围从本科生扩大到部分硕士研究生。这些特困生大都学习努力,好学上进,但生活上的压力往往使他们身心两方面受到影响。据笔者所知,有的特困生常常一日三餐靠啃馒头过日子,有的甚至两人合买一份干菜就大饼充饥……
近两年高校特困生的比例在不断上升,其原因:一是由于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历史形成的差异,加之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消费水平也不一样。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面对上海这样的消费水平,就显得力不从心了。二是由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出现了一批待岗、下岗人员,尤其是那些双职工下岗的家庭,要供每年至少需2400元生活费的孩子上大学,显然是困难重重。另外,收费教育也给一些低收入的家庭带来不小的冲击。目前高校收费每生每年缴纳学杂费、住宿费等费用,大致在2700元-3600元之间。这对于家庭年收入低于5000元的学生来说,不啻是个重负。
不让一个贫困学生辍学,切实关心、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是关系到培育人才,建设国家的大事。中共上海市委、市府及市教委等部门对此很重视,采取了行政拨款、勤工俭学、完善奖、贷学金制度等一系列措施。据市教委统计,去年一年共有568万元直接以菜金、现金和衣物等形式补助困难学生,并有403万元划归勤工助学基金。1995年开春,市府已决定拨款1000万元资助特困生,一月中旬,第一批223万元补助款已发放至学生手中。与此同时,勤工助学活动已成为高校新时尚,低年级学生一般从事清洁大楼、管理实验室、发行校刊、电脑打字等“工种”,高年级学生可以发挥专长,给老师当助手,搞课题,当翻译等。同济大学为了给大学生以勤工助学机会,辞退了临时工并增设了岗位,已为200名特困生安排岗位,使他们每月有60-120元的收入。另外,不少高校已开始大刀阔斧地对本校的奖、贷学金制度作了改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迄今为止,本市46所高校中的14万在校生,未有一个因生活贫困而中途辍学的,也未发现一个因营养不良而严重影响健康的。
但是,仅仅靠政府拨款补贴毕竟是杯水车薪。这就引起了我们的深层思考:
其一:能不能让社会、企业参与办学?开放式办学已成中国的教育总趋势,以教养教看来难以为继,可否动员社会力量,尤其是企业、商团的力量参与办学呢?目前,复旦、财大等校已作了尝试,摩托罗拉、联合利华、国脉、中国信托已纷纷解囊资助,对特困生以不同形式的补助、奖励。值得一提的是,每个企事业单位,只要它用人、接纳人才,就有义务参与办学,从这一点出发,可否建立一个社会教育基金,由所有的用人单位,按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经费,以支撑国民教育事业?
其二:奖、贷学金制度改革能不能步子再大一些?一些教育专家建议,可否借鉴一些先进国家的奖贷学金制度,特别对于成绩好而又经济无力的学生实行更多保护政策?可否以完全学分制加上GPA平均成绩让学生提前毕业走上工作岗位?
其三:大学生自己是否也该走向市场?有关人士指出,许多大学生至今还无市场意识,等着别人来养他,供他上学、生活,从来没有想到要靠自己打工挣钱,完全自立地上大学。笔者认为,大学生不妨对此作一番思考。为什么美国大学生、日本大学生能作,而我们却不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