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就业变数有多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有多大论文,变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中美、中加等一系列关于入世双边协定的签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形势也日趋明朗。国人在欢欣鼓舞之时,也意识到一种无形的就业压力正向我们袭来:关税降低、大量外国资本、商品的涌进,会不会使刚有所起色的国企重新面临困境,造成大量工人下岗失业;入世后5年的经济调整期正赶上“十五”期间的劳动力高峰, 这会不会使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
机遇胜于挑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部长李善同认为,我国将从加入WTO 中获得很大收益,但对各个部门的影响并不均衡,因此入世意味着较大经济结构的调整。受到较高保护的农业部门及汽车、医药、化工、保险、金融、电信等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服务性企业将受到很大冲击,而短期内纺织、服装、文具、鞋类等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企业将从中受益。农业和汽车部门是两个受入世冲击较大的部门。入世后农业生产的收缩将使农业劳动力和资本转向非农业部门。由于农业就业人数占中国总就业人数近一半,最重要的调整将是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关于就业结构变化的模拟结果表明,大约有960 万农业劳动力需要转移到制造业和服务业方面去;考虑到汽车行业的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特性,入世对汽车行业生产和就业的负面影响却比人们通常所预期的要小,其产出和下降幅度在12%左右。贸易自由化带来的促进竞争效果将使目前我国的汽车生产厂家减少约27%,而企业规模将有所扩大;同时,“多纤维协定”的逐步废除,极大提高了中国纺织品和服装工业的出口竞争力。其中纺织品出口将增长63.8%, 纺织品和服装部门的产出将分别提高25.5 %和74%,扩张将创造近540万个就业机会, 可以吸收大量农村失业人口,从而促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据测算,中国入世调整的“十五”期间,由于第三次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口开始逐步进入劳动年龄,我国的劳动力资源(16岁以上人口)呈持续上升趋势。2001年,劳动力资源约为94419万人,到2005年, 劳动力资源将达到100963万人,平均每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1191万人,超过“九五”期间的年均增长量912万人,前景堪忧。 长期从事就业研究工作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周其仁教授则认为,中国的“入世”恰如一场春雨,缓解中国的就业压力。他说,入世前,受国际壁垒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劳动力需求量呈下降趋势,即使按“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为7%,就业弹性系数0.13的假设下,2005年的剩余劳动力仍将达2167万人,而入世后, 根据国际失业与就业委员会和中国国际人才发展交流协会的一项调整测算,中国加入WTO,GDP将提高2.94个百分点,相当于300多亿美元, 而国内生产总值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又可带来400万个就业机会。这近1200 万个就业机会将大量消化掉我国的剩余劳动力。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刘俊海也认为,入世后,一些国有企业出现职工失业下岗是正常的,但并不可怕,因为入世同样会进一步拓宽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门路。改革开放20年,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为我国劳动者提供了约1000万个就业机会,尤其是9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70%以上的劳动就业与外资有关。我国入世后,除了日益增长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为我国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外,我国企业也将享受世贸组织其他成员国提供的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这无疑将有利于我国进一步扩大产品出口和劳务输出,进而扩大我国国内企业对劳动力的吸纳程度。
高级人才最“火”
据最近网上的一份调查表明,中国加入WTO 将对就业产生正面和负面两种影响。一方面,它对新兴产业有巨大的就业需求,例如IT产业和IT相关服务产业。这对年纪轻、学历高、技能熟练、竞争力强的人才将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另一方面,对那些传统的产业将不可避免的产生冲击,例如煤炭、森工、机械加工、钢铁、矿山以及农业,就业岗位数量将大幅度下降,直接影响他们的收入和家庭生活。这些人群的特点是学历偏低,年纪较大,竞争能力差,可能会成为“边缘化人群”和“被忽视人群”,因此政府应加速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
入世对国内的高级人才来讲无疑将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消息。中国上海人才市场北京办事处主任孙志明认为,由于跨国公司初期会从本国带来一批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所以国内的高级人才开始不一定特别抢手,但大量的跨国公司进来后,会逐步实现人才的本地化,以降低成本,取得更大效益。本地人才具有天生的优势,对国情更了解,工作更易于开展。所以跨国公司会尽可能多地吸引这些人加盟自己的企业,人才流动将更活跃、空间更大。还有可能出现的人才流向是“海外军团”的“回归热”。前些年出国学习和工作的一些人才由于既没有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又了解中国的商业习惯和国外的竞争环境,并具备一定的国内外关系,在入世后的国内人才市场上将大有用武之地。香港地区的管理人才与技术人才也有深入内地发展的趋势。
入世对人才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来讲,掌握一门外语、懂计算机知识,同时又有一门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将如鱼得水;懂技术、善管理、了解国际市场运作规律的人才最受欢迎。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研究所副总监曾凡丽博士总结出入世后对人才素质的三方面要求:职业化,要遵守职业道德,对企业忠诚;规范化,按照国际惯例办事,执行业界的标准或规范;国际化,应掌握一定的外语,了解国外的文化习俗。
入世后,高级人才的收入水平也将与国际水平拉近。随着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高科技行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工程人员、高级专业人员、经济分析人员、职业经理、律师、咨询业务人员等将成为高薪一族。据说,在美国,人们的收入层次现已分为“三个世界”,分享到知识经济成果的人们正成为“第一世界”的主宰。而在我国,入世后和知识密切相关的职业也逐渐会体现出自身的真正价值。现在人们的收入差距大多取决于各个行业和各个企业的利润不同,而今后同一行业甚至同一企业中不同角色的收入将被拉开,差距取决于个人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年薪几十万美元对高级人才来讲将不再是梦。
谁将是幸运儿
据北京华鹏律师事务所费鸣律师介绍,入世后,中国将对包括律师、会计师、医师、保险精算师在内的自由职业进一步开放,因此这些职业将更加火爆。就这些职业工作性质而言,社会经济活动越频繁,对这些职业的需求就越大。一个封闭的,相对“静态”的社会是不需要律师的。中国入世必将大量地增加中国与外界的多种交往,例如投资、贸易、教育活动等,将直接导致对这些人才的迫切需求,可以说入世将使这些自由职业者成为新的“幸运儿”。
费鸣还认为,入世后,人才流动将更加活跃,可能会有外国的律师、精算师、会计师进入中国市场,但不会形成对这些行业的冲击。具体到律师这一行业,因其综合性、知识性、区域性等特点,再加上一个国家的司法独立性,中国的律师尽可高枕无忧。从另一方面讲,入世与“洋律师”的涌入,也将对中国律师业进行一次知识结构调整。将使中国律师更加“专业化”,例如“金融律师”、“证券律师”、“海事律师”等,将逐渐改变目前中国律师“小而全”的现状。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临近,对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外经贸部人事教育劳动司刘处长介绍,入世将会使我国的外贸管理体制发生很大的变化,外贸经营权将从审批制逐步过渡到登记制。因此,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会大大增加,对外贸专业人员的需求会更大,要求会更高。所以全国8 万名外销员显然不能满足进出口业务大幅增长的需要。另外,入世后人们将不能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结构,终身教育将成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新需要。所以大量的深造、再教育、培训不仅为教师行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将使高水平、有经验的教师更为抢手;境外人员将大量进入我国旅游观光考察,因此熟悉电脑操作、旅游专业毕业的管理人才及导游人员将是企业争夺的对象;市场竞争使人才竞争愈演愈烈,生活节奏加快,心理疾病增加,心理医生也迎来自己的发展机遇;还有外语人才、谈判人才、信息业人才等也将在人才市场中走俏。
总之,入世对中国不同知识结构、不同行业与阶层的人来说都是一种机遇和挑战。5年的过渡期,我们每个人都得分秒必争。 只有对自己的素质结构进行一次全面调整,才能适应入世后人才市场的新需要。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7年就业结构变化的估计
行业 农业 食品纺织业 服装 汽车
加工业工业
就业变化 -9662 168 2825
2610 -498
人数(千人)
增减幅度 -3.6 2.1 23.6
52.3 -14.5
行业
机械 建筑业 服务业
及仪器
就业变化
-582
928 2664
人数(千人)
增减幅度
-2.5
2.2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