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 四川 乐山 614000)
【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在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选取我科中心静脉导管患者7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观察患者感染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结论:给予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全面护理,能降低患者感染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5-0304-02
中心静脉导管常用于胃肠外营养支持、补液、血液动力学的监测,在重症监护室中应用较为广泛,有利于对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1]。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进而增大了出现感染的风险,所以,必须通过有效的护理方式,降低感染发生率。本文在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选取我科中心静脉导管患者79例,分析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患者7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34岁至78岁,平均年龄(51.83±4.18)岁,导管置管时间2天至14天,平均时间(6.83±1.22)天。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3岁至79岁,平均年龄(52.91±4.57)岁,导管置管时间3天至16天,平均时间(6.92±1.37)天。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入院宣教,加强与家属的交流,取得配合,重视重症监护室环境及卫生等。
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1)叮嘱医务人员及探视家属养成洗手习惯,遵守7步洗手法,在进行导管置管时,尽量将置管无菌面最大化,对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部位进行消毒。(2)在重症监护室中,穿刺部位的选择也会影响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所以,要求护理人员要重视留置导管位置的选择,根据患者疾病类型、病情等情况进行选择,通常情况下,选择锁骨作为留置导管的位置,其次可以选择颈内静脉,如果这两种方式都不可用,最后选择股静脉。选择中心静脉导管时,如果患者为单纯输液,可以选择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如果患者需要监测中心静脉压,可以使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带有抗菌药物涂层的中心静脉导管[2]。(3)敷料最好使用无菌透明敷料,有利于观察导管穿刺部位皮肤情况,无菌透明敷料应至少每7天更换一次,我科均做到每天更换无菌透明敷料。针对出汗、出血多的患者,可以给予无菌纱布敷料。封管后,可以使用无菌纱布进行固定,需要注意的是护理人员要及时发现敷料潮湿、渗液污染、卷边等问题,并立刻更换敷料,无菌纱布敷料应至少每2天更换一次。护理人员密切观察导管情况,防止出现脱落、松动情况。尽量不要通过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输血、采血,防止出现导管不通畅情况[3]。针对护理工作,要加强监督与管理。
1.3 观察指标
感染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总分100分,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60~89分)、不满意(0~59分)。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统计软件版本:SPSS20.0,计量资料:(x-±s),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n,%),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感染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感染率5.00%,不良反应发生率7.50%,与对照组相比,P<0.05,见表1。
3.讨论
在重症监护室中,经外周血管置入中心静脉管是一种常见操作,但是具有较高的感染率,因此,人们对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了。中心静脉穿刺留置导管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危重症患者,不仅能用于血液动力学的监测、输液、用药等,还能掌握患者病情变化。
本文结果中,观察组感染率5.00%,不良反应发生率7.50%,护理满意度92.50%,与对照组相比,P<0.05。在中心静脉穿刺留置导管被广泛应用的背景下,置管后相关感染的发生率也大大提高了,针对可能引发感染的影响因素,必须进行有效的预防,减少感染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较多,内在因素有患者自身的年龄、营养状况等,外在因素有医护人员置管位置、相关护理,无菌操作意识等。要想有效预防感染,就需要不断提高医护人员无菌操作意识及置管操作技术,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加强质量监控。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导管、置管位置、置管时间等的选择,在治疗的同时加强导管护理,不仅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还能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所以,在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中应用全面护理,并进行早期预防,能降低患者感染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成水芹,许书添,郭锦洲,等.肾脏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6,25(5):431-436.
[2]陶真,林小玲,甘文思,等.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临床及病原学的回顾性调查分析[J].医学研究杂志,2017,46(5):159-163.
[3]彭韵玲.集束化护理对预防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流感染临床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7,34(1):205-207.
论文作者:王玉,张颖,王丹,李鑫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9月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导管论文; 静脉论文; 患者论文; 中心论文; 发生率论文; 重症论文; 敷料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9月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