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训练在高校开展的可行性研究论文_姜君 徐元

拓展训练在高校开展的可行性研究论文_姜君 徐元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观念更新与工作节奏加快,脑力劳动大大加强,竞争激烈程度与日俱增,人们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使得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承受各种压力和处理危机的能力,已是当务之急。拓展训练就是以自然环境为依托,采取专门设计的具有挑战性的训练项目,让学生经历心理挑战的锻炼,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调适身心状态,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更融洽地与群体合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其心理素质的改善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的一条有效途径,对培养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很多国家已经把这项运动纳入到学校体育课程的范畴,并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使其在教育的各个阶段都有所体现"在我国只有极少数高校开始尝试开展此项运动"。

几十年来,我们的体育教学质量一直依据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展开活动,从教学内容上来看,学生学习的所谓体育技能都是着眼于竞技目标的,学生即使通过努力掌握了这些技能,既不能在身体锻炼中起到实效,又难以迁移到生活技能中"课程目标设计不是把学生看成一个活生生的人,不能满足学生对现实生活的需要,缺乏对学生可能体育生活的塑造"课堂教学无真正的互动和交往,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对话,静态刻板,缺乏生机与活力,没有生活现实感,学生的主体性被扼杀在权威与专制的教条之中,远离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的体育课堂教学所体现的只是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没有真实生活的愉悦体验,更没有生活激情"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割裂开来,无法联系生活世界,理解教材,无法感受真切的课堂生命活动,无法领会体育学习的生命意义"拓展训练以其内容丰富、实用、贴近生活、形式灵活,途径和方法多样,具有实践性强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能够在艰苦困难的训练中增强学生体能,塑造冷静果断、坚忍不拔、勇于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毅力,耐力和承受挫败的心理能力"。拓展训练也是对人的运动素质,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的一个检验,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拓展训练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初库尔特·汉恩和他人一起创办了戈登思陶恩学校,用来训练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触礁后的生存技巧及团队精神。1962年,Outward Bound引入美国。直到1971年,才与学校教育真正结合,诞生了学校心理拓展训练,将原来只在户外实施的冒险性活动,如攀岩、泛舟、登山、露营等活动,简化、改良成可在学校内进行的活动课程,只需简单的教具就可以操作,而且由原来只强调体能活动的取向,转为培养个人成长与团队动力、团队效能的学习与探讨取向。1972年,学校心理拓展训练进入美国学校教学。随后,心理拓展训练计划被全美教育普及,网络评选为"全美优秀教学大纲"。

纵观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发现许多发达国家在学校中开展拓展训练比较普遍,在美国的体育课程中就有与拓展训练相似的教学项目。比如断桥、天梯、独木桥和空中单杠。在美国的体育教学中信任背摔、身体语言、攀岩等项目也是拓展训练常见的培训项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日本,许多中小学也开设了类似的课程。并且许多校外培训公司也是以学校为依托进行培训,在新加坡和韩国也把拓展训练以不同的方式引进到学校教育之中。在国外,其组织发展也相当的完善,例如外资训练国际组织(OBI)、美国户外领队学校(NOLS)、体验教育学会(AEE)、挑战课程技术协会(ACCT)。

在我国,拓展训练在创建之初就与学校结下了不解之缘,但主要是高校的成人培训班将它列入课程之中,后来工商管理学硕士正式接受了拓展训练,不过学校拓展训练在我国仍处于萌芽起步阶段。直到1999年,高等学府清华大学率先将拓展训练引入到MBA、EMBA的教学体系中,随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浙江大学、中国工商管理学院、暨南大学等著名商学院的、教育中也纷纷把拓展训练制定为课程内容,北京师范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也把拓展训练作为其体育课内容,但绝大多数院校的学生只能自我组织到社会上的拓展训练培训公司进行短期培训。另外,北京体育大学于2005年3月成立了户外运动中心,并将拓展训练作为一门选修课。拓展训练在我国是新兴的事物,还没有引起教育界的足够重视,尽管拓展训练已经在社会上开展的很好,并取得不错的培训效果,而学术界有关它的科研论文却少之又少。不过庆幸的是近两年来高校的教育界学者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马志强发表在首都体育学院学报的《"拓展训练"对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影响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对普通高校高年级学生进行"户外拓展训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普通高校高年级的学生通过一至二学期的"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的心理方面、身体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就业观念等方面的影响有着积极的作用。湛超军发表在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上《高校公共体育课开展心理拓展训练探析》从拓展训练对心理产生的独特影响以及现阶段高校学生心理面临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应对策略。顾长海发表在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上《高校体育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中所依据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并从教育的目的,内容以及方法手段阐述了拓展训练在高校开展的优势。金鹏的硕士论文《将户外体验式培训引入高校体育选项课的理论研究》从其进入高校选项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出发,分析了拓展训练进入选项课以后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评价方法。王海发表在徐州教育学院学报上的解析拓展训练在当代大学生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从目前大学生经常出现的个体负面心理出发提出了拓展训练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好途径。颜娟发表在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浅议拓展训练对高校德育课的启示》一文中从目前学校对于学生德育教育效率不高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低效的原因,提出了拓展训练可以很好地去解决这一难题。吴远军发表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的《拓展运动课程化研究现状与趋势》从拓展训练课程化后的意义以及可行性出发阐述了拓展训练课程化后在学校体育中的位置,教学模式,经济效益。宋金美的硕士论文《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拓展训练课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拓展训练课的建议,认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拓展训练课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由此证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拓展训练课是必要的在师资、场地器材、教材等方面是可行的。

论文作者:姜君 徐元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拓展训练在高校开展的可行性研究论文_姜君 徐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