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湾秋水一弯月——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的自然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然美论文,秋水论文,思想政治论文,浅谈论文,弯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政治教师必须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去创造课堂教学的艺术美,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目的和宗旨,在文化修养、品德修养和美学修养等方面对教师都提出了较高要求。政治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程度的文化修养、品德修养和美学修养,才能创造课堂教学的艺术美,从而高水平、高质量、高品位地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宗旨、目的和任务。
创造课堂教学的艺术美,必须使之蕴含自然美。
自然美是教学艺术美的神韵、灵魂和生命。意大利艺术大师塔梭说:“美是自然的作品。”离开自然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一切艺术手法,无论是语言的还是非语言的,都会显得娇情、虚伪、做作,因而失去美。相反,有了自然美,教师在课堂上所运用的一切艺术手法则必然产生和谐,产生魅力,产生美。这正如大艺术家罗丹所说:“自然的总是美的。”
一、“渗透”艺术的自然美
思想政治课具有德育功能,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主渠道。学校德育的目标,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革命事业接班人。根据国家教委颁布的德育大纲,学校德育的任务应包括以下三方面:首先,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大政方针教育,即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其次,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情操;第三,对学生进行个性心理品质教育,使之形成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
思想政治课教学体现了知识性与思想性、理论性与政治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教师在传授知识、讲解理论的同时,也在进行着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从这一点上说,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有着直接性特点。但这不等于说,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可以不讲究艺术手法,这就有个自然美的问题了。比如,讲“坚持党的领导”,首先用历史分析法证明,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和历史的必然,得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结论;然后,用多元分析法,从政治与经济关系的角度、政党与政权关系的角度、政党与群众关系的角度,证明现实的中国只能由共产党领导,得出“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现”的结论;最后,用科学预见的方法,描绘出在党的领导下,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光辉前景。在作了上述既科学又实际的分析后,得出“中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必然性结论,就显得合乎逻辑,自然贴切,入情入理,具有不可抗拒的真理力量;就能够深入灵魂,抓住人心,卓有成效地实现德育功能,收水到渠成之功,否则,生硬地灌输,强迫性地“摊派”,把书本理论和教师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就不会有理想的德育效果,甚至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也有一些是没有思想性和政治性的,甚至也不具备品德情操教育的内涵。从这一点上说,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又有其间接性特点。因此,课堂教学要实现教学宗旨,更需要教师遵循自然美的原则,通过“自然渗透”的教学艺术来实现德育功能。有位老师在讲解“矛盾转化”观点时指出:“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比如,我国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很落后,但我们能变落后为先进。只要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一定能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实现落后与先进的转化。”用这个例子既说明了矛盾转化观点的真理性,又很自然地对学生进行了党的基本路线和国家大政方针教育,把德育寓于智育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了思想政治教育,收潜移默化之功效。相反,如果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去实现德育功能,就会事与愿违,甚至南辕北辙。如,有位教师在讲完“矛盾转化”观点后做课堂小结时讲道:“同学们要学会矛盾转化原理,将来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贡献。”很显然,这样的德育纯属牵强附会,不但起不到德育的作用,还会引起学生反感。究其原因,就是他不懂“自然渗透”这种教学艺术,不懂自然产生美的道理。
二、语言艺术的自然美
课堂教学主要是以教师的有声语言为载体来表达情感、传授知识并发展能力的。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语言艺术的运用更要有自然美。
课堂语言艺术美由激情美、幽默美、机智美、节奏美、韵味美等美的语言要素构成,它们又都应以自然美为原则,都应具有自然美的属性。
教师的课堂语言是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普通语言与专业语言的有机结合,它的最基本要求是准确、清晰、标准、自然、和谐、亲切、悦耳。在此基础上,还要创造深层次的美,这样才能充分传递教师的情感和智慧,展示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
激情美是政治教师课堂语言最鲜明的特色。思想政治课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理想情操教育、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教师的语言就必须具有鼓舞和激励作用,必须具有思想凝聚力和精神感召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爱国热情,才能坚定政治立场,树立远大志向。但是,教师的激情要适时适度,要自然。当传递情感、表达知识需要有激情并已产生了激情的时候,可顺其自然地把激情发挥出来,此时此刻不应压抑激情。相反,当激情并没有产生又不需要激情的时候,也决不可硬装作有激情。还要注意把握好“度”的界限。激情不足不为美,激情过度也会失去美。尤其不能整堂课都充斥“激情”,激情太多时也就不是激情了,当然也就没什么美感可言,因为那样会给人以失态感。如果再给人以装腔作势、外强中干的感觉就更糟糕了。有位老教师很热爱自己的工作,对学生非常负责任,一走上讲台,一面对几十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时,胸中就充满激情,所以总是整堂课都慷慨激昂。他对自己有声有势、充满激情的课堂教学感觉良好,然而却总也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实在是费力不讨好。究其原因,就是违反自然美的原则。
语言的机智美和幽默美是较高的语言境界,具有内庄外谐、寓意深刻、富于哲理的美学特征,体现和凝聚着人的智慧和审美内涵。列宁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教学语言也需要运用这一语言艺术。实践证明,“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接了当地提出更能使人接受”(德国·雷曼麦)。所以,教师在讲解复杂问题、抽象理论、深奥哲理时,恰当运用生动形象、机智幽默的语言技巧,寓教于乐,可以克服夸夸其谈、空洞说教、言之无物的浮躁现象,收深入浅出、驾轻就熟之功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求得发展。机智幽默语言的运用,也必须具有自然美的属性。只有用得恰到好处,才能起到传情达义、营造氛围的作用。教师不能把课堂变成“曲苑杂谈”,不能把自己变成曲艺演员,不能舍本求末,喧宾夺主。为了幽默,更不能“幽”得无度,“幽”得低级趣味,“幽”得庸俗不堪。运用机智幽默的语言,必须慎之又慎,一不小心,教师的威信和形象,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就会被学生的一阵哄笑葬送掉,那时可就狼狈不堪了。
语言的节奏和韵味体现着教师的成熟和自信,也展示出教师的修养和心态。有节奏、有韵味的教学语言,给学生以有条不紊,挥洒自如的美感。思想政治课虽然不是语言文学,但仍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有一定的节奏感和韵味美。具体地说,就是要以教学内容的主次为依据,以情感的变化为基础,把快慢缓急、断连疏密、刚柔轻重、抑扬顿挫有机结合并融为一体。普通语言可以交流思想,而艺术语言还可以交流情感,具有节奏美和韵味美的语言是普通语言与艺术语言的统一,所以,它既可以传播知识、交流思想,又可以沟通心灵、交流情感。需要注意的是,运用这一语言艺术手段,也必须体现自然美,即不能故意装腔作势,忸怩作态。如果让学生感到你是装腔作势,华而不实,认为你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那可就惨了。有位老师很注重语言的节奏和韵味,但不懂自然和谐这一美学原理,所以,尽管表面上有声有色,实际上却给人以装腔作势之感,很没格调和品位,这既损害了自身形象,又影响了教学质量。
语言的情感美和真情美,展现着教师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充满感情色彩的教学语言,不但作用于学生感官,而且作用于学生心灵,因而能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起到净化学生心灵、诱发学生审美欲望、升华学生道德情感的独特作用。具有情感美特别是真情美的语言,其道德力量、审美力量、精神力量都是难以估量的。所以,教师要使语言充满情感色彩,做到情真意切,以真服人,以情动人,以美感人。当然,要使语言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教师必须动真情,必须是从心底生发的,是自然的、真实的、和谐的。只有这样的情感,才能打动学生的真情。那种伪装的虚情假意,学生是再讨厌不过的,其消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三、非语言艺术的自然美
非语言教学艺术的运用也应适时、适度、和谐,要有自然美。运用非语言教学艺术进行课堂教学,能辅助语言的表达,增强语言的力度和情感色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以美的感染和熏陶,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非语言教学艺术可概括为教态美,它包括教师的体态容貌美、修饰打扮美、举止姿态美、表情情绪美、方法手段美。教态美是教师高尚的品德修养、文化修养、审美修养和思想感情的外在表现。
教学是一种很特殊的工作。教书育人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具有美的形象、美的仪表、美的风度。美的体态容貌是形成教师风度的重要条件。体态容貌欠佳者,可通过修饰打扮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这里需要说的是,修饰打扮要有自然美的境界。其美容化妆应给学生以自然、淳真、亲切的美感,决不可太妖冶;其衣着发式要符合职业特点,在整洁、大方、庄重中透出时代气息和蓬勃向上的精神气质,过分新潮或过分滞后都不好。
教师在课堂上的举止姿态,是教师传递情感信息最常用的非语言教学艺术之一。某种举止姿态的运用必须是自然的:或因表达教学内容而运用,辅之以明义;或因传递内心情感而运用,用之以传情。运用举止姿态来传情达义,要注意在情绪平稳时不可拘谨,在感情激动时不可失态。有位老师在讲“坚持党的领导”时,精心设计了一个排比句式做结束语,并设想了讲到此处时的感情运用和举止姿态。结果,在还没讲到这个排比句时就自鸣得意地激动起来,脸色、眼神、声调全变了。学生好生纳闷:“老师这是怎么了?干嘛这么激动?”……本来是蛮好的教学设计,因为运用得不自然,没有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令人惋惜。
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具有表情的美和情绪的美。“有诸内必形于外”,有良好的情感和心态才能外现为表情和情绪的美。富于表情的教学,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增强教学效果。教师的表情用以传情达义,应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应与教学内容相一致,应是洒脱、大方、文雅的,切不可有矫情、虚伪、做作之态,要发自内心,表现得自然。情绪是心境的表现,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影响教学效果。“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的情绪常常会发生变化,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有良好的而不是低沉、恶劣的情绪。好的情绪有利于教师营造课堂教学氛围。走进课堂之前的教师,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境,以饱满、乐观、热情、向上的情绪去面对学生,亲近学生,感染学生,绝不可把不良情绪带进课堂,更不可对学生“闹情绪”。当然,不适当的情绪高潮,比如没缘由地兴高采烈、手舞足蹈、兴奋激动,也是要不得的。总之,情绪美也以自然为真谛。
课堂教学要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和宗旨,必须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方案,选择和运用科学实用的教学方法。教须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恰当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但是,教学方法的选用也要自然和谐,要得心应手,如果用得突兀、生硬、做作,就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我校特级教师刘友三研究出的“中心辐射法”,最适宜在章、节、专题复习时运用。这种方法要求,首先找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的原理或概念,然后以这个原理或概念为中心,引出与中心原理、概念相关的第二层次乃至第三层次的原理或概念,运用平面几何中的线、圆、菱形、矩形、三角形等图形,揭示中心原理、概念与其他原理、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展现知识脉络和结构。整个构图突出重点,体现要点,有利于阐释难点。刘老师有时在课前制作出挂图或幻灯片,上课时先让学生体会、思索、分析、研究,然后再集中讲解、阐释。有时则边讲边板书,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深入浅出,融会贯通,把握知识脉络和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可谓“声情图文”并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上好一堂课,教师只有渊博的知识、艺术的语言、良好的情绪、科学的方法是不够的,还要有必要的辅助手段,如录音、录像、幻灯、图表等。选用恰当的手段辅助教学,有利于开发智力,启迪思维,开阔视野,提高能力。具体选用哪种手段辅助教学,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要有利于课堂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不能盲目赶潮流,赶时髦。也就是说,辅助手段的运用也要符合自然美的要求,使人感到用它是很好的,不用是不行的。有位老师讲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时,把学生带到电化教室,学生颇感新奇:用电教手段上哲学课,肯定有意思。但是,教师只在课堂巩固这一环节上用幻灯放出几个问题的题目。学生大失所望,颇有上当受骗之感。课后有学生说:“政治教师就会虚张声势,摆花架子,真没劲。”看来,如果辅助手段运用得不自然、不和谐,也会给学生的求知欲和审美心理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影响到教学目的、宗旨和任务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