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永恒
宁乡县人民医院 湖南长沙 410600
【摘 要】目的:对比分析烧伤监护病房与普通烧伤病房创面细菌感染的情况和耐药性。方法:选择2015年10月-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烧伤监护病房4例患者和普通烧伤病房12例患者的创面感染分泌物进行分离及耐药性试验。结果:ICU病房烧伤患者感染菌株114株,普通病房患者感染49株;ICU病房中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普通病房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ICU病房的耐药性比普通病房严重,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更为明显。结论:烧伤患者在ICU病房与普通病房创面细菌感染后的的细菌类别及耐其药性有明显差异,说明ICU病房采取的灭菌措施一定要反复进行,不同程度烧伤使用的抗菌药物需因人而异。
【关键词】烧伤监护病房;细菌感染;耐药性
国内对烧伤创面研究较多是细菌感染的类别和分布,关于烧伤的普通病房和监护病房内的细菌感染情况之间的对比研究较少[1]。烧伤患者最难以预料的并发症就是细菌感染,大面积的烧伤创面给细菌繁殖提供了场地和营养[2]。本研究通过比较普通烧伤患者与重度烧伤ICU患者的创面感染之间的异同,旨在能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过度使用抗菌药物带来的耐药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3月在本月收治的烧伤患者,其中烧伤监护病房内4例,普通烧伤病房内12例,烧伤原因皆因火灾事故引起。烧伤监护病房患者(以下简称ICU组)有男性3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25.4±3.2)岁,平均烧伤面积(89.1±7.2)%;均有较重程度的吸入性损伤,并已进行相关治疗手术。普通烧伤病房患者(以下简称普通组)有男性9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23.4±12.7)岁,平均烧伤面积(24.2±19.9)%;仅1例较重吸入性损失并已接受行气管切开手术。两组患者均留置深静脉导管[3],均无死亡情况发生。
1.2方法
由专业的医护人员从两组患者烧伤创面上的分泌物中分离出每位患者创面的菌株。然后通过细菌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鉴别和敏感试验、纸片扩散法进行耐药试验[4]。判断标准为美国NCCLS(1999年版)药敏试验指南。药敏试纸需进行以下方法检验其合格:每周采用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和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的标准菌株对药敏试纸进行质量控制,结果均在规定范围内的。本次研究所用的测抗菌药物有21种,包括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克林霉素、头孢唑林、头孢替坦、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利福平、亚胺培南、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苯唑西林、左氧氟沙星、呋喃妥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青霉素、庆大霉素、万古霉素以及四环素。
1.3统计分析
两组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以X2进行检验,P<0.05表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分离得到的菌株种类及占比
ICU组分离得到的菌株共计116株,其中G+菌37株(31.9%),又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8株(24.1%)、屎肠球菌9株(7.7%);占比较大的为G-菌,有75株(67.7%),包括铜绿假单胞菌37株(31.9%)、鲍氏不动杆菌19株(16.4%)、奇异变形菌8株(6.9%)、肺炎克雷伯菌6株(5.2%)、大肠埃希菌4株(3.4%)、阴沟肠杆菌2株(1.7%);还有热带念珠菌真菌4株(3.4%)。
普通组分离得到的菌株共计49株,其中G+菌18株(36.7%),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13株(26.5%)、粪肠球菌5株(10.2%)、表皮葡萄球菌1株(2.0%);G-菌31株(63.3%),包括铜绿假单胞菌7株(14.3%)、鲍氏不动杆菌9株(18.3%)、奇异变形菌4株(8.2%)、肺炎克雷伯7株(14.3%)、大肠埃希菌3株(6.1%)、阴沟肠杆菌1株(2.0%)。
2.2两组耐药情况对比
G+菌株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最大比重,ICU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本研究中为苯唑西林)为100.0%,而普通组为91.9%;两组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上差异明显的是对利福平的耐药率上,ICU组明显高于普通组。而肠球菌类明显差异在于ICU组的屎肠球菌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青霉素的耐药率为100.0%、呋喃妥因的耐药率为75.0%,均明显高于普通组。详见表1。
G-菌中两组关于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均有较大的差异。ICU组的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普通组;鲍氏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阿莫西
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也明显高于普通组;肺炎克雷伯菌对呋喃妥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亦明显高于普通组。
表1 两组革兰阳性菌耐药率情况比较结果(%)
3讨论
重症监护病房均是病情极为严重的患者接受治疗的地方,因此ICU的灭菌措施相当重要,但是ICU恰恰是医院细菌感染的高发地。本研究选用同一楼层、同一科室的仅有墙相隔的ICU病房和普通病房以及专业水平相当的规定两组医护人员[5],尽可能的避免这些客观因素的干扰,发现两个病房内患者的创面感染情况不尽相同,两组的细菌类别及其耐药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关于细菌类别,两组之间的共同点在于G-菌株均占主要比重,达60.0%以上;G+菌株均以金黄色普通球菌为主要占比。两组之间差异较为明显的地方在于G+菌株中的肠球菌种类不同,普通组只有粪肠球菌,ICU组只有屎肠球菌;ICU 组明显可得出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为G-菌株中的主要致病菌,而普通组G-菌株占比分散,无明显主要致病菌。关于细菌耐药性,两组之间的共同点在于菌株的耐药性已经特别严重;差异在于普通组同种菌株耐药性均稍低于ICU组。ICU组中占比最高的菌株为G-菌株中最毒的铜绿假单胞菌[6],13种抗菌药物中有10种耐药率为100.0%,剩余3种药物亦达到90%以上,说明ICU病房中此菌株治疗将有很大的难度,而普通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结果略好于ICU组,普通组13种抗菌药物中,有头孢他啶等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明显低于ICU组。G+菌中,两组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差异在于,两组中只有普通病房的金黄色普通球菌对利福平耐药率为0,而ICU组为48.2%明显高于普通组。肠球菌株两组亦有明显差异,ICU组的屎肠球菌耐药率明显高于普通组的粪肠球菌,这一结果与文献报道相吻合[7],这一结果可能和屎肠球菌产生的6-乙酰转移酶有关。
综上所述,烧伤患者在ICU病房与普通病房创面细菌感染后的的细菌类别及耐其药性是有差异的,且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ICU病房采取的灭菌措施一定要反复进行,不同程度烧伤使用的抗菌药物需因人而异。
参考文献:
[1]胡泉,柴家科,尹靓,李峰. 危重烧伤患者呼吸道细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J].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2,01(7):76-79.
[2]倪俊,顾海峰,许献荣,陈瑞彩,张杏梅. 烧伤病房不同病种患者创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对比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19(23):4832-4834.
[3]罗雪平,周云,黄支密. 烧伤患者创面细菌感染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09(40):1247-1249.
[4]倪俊,许献荣,陈瑞彩,孙建文,顾海峰,张杏梅. 烧伤病房患者创面金葡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4,04(26):429-431.
[5]刘树华. 2010~2013年烧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及耐药性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14,21(6):81-84.
[6]姚明,关立锋,吴银生,等.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分型及耐药现状研究[J].中华烧伤杂志,2014,30(5):428-432.
[7]沈江涌,王文,李刚,马强,吴银生,杨智斌,贾伟,姚明. 烧伤病房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J]. 宁夏医学杂志,2015,11(37):986-989.
论文作者:戴永恒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2
标签:烧伤论文; 耐药性论文; 病房论文; 菌株论文; 创面论文; 铜绿论文; 细菌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