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优势及其实现关健技术研究论文_朱欣,成昱嘉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榆林供电公司 陕西 榆林 719000

【摘 要】随着我国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动化控制技术以其自身诸多的优点在电力系统中获得了应用。文章主要针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优势及其实现关健技术研究进行简要探讨分析。并且在未来一段时期,应当重点加大对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研究力度,除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之外,还应研发一些新的技术,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优势;技术

1 技术概述

1.1 概念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也就是利用信号系统和数据的信息传递系统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检测和控制,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完整统一的管理。在对电力系统进行管理和监控的过程中需要应用到自动检测和具备决策能力的装置,同时这些装备需要保证能够对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以此实现对系统的管理,实现让电力系统更加安全高效的稳定运行,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方便和安全,这种操作技术可以提高系统中输电的质量,提高了合格率,更加智能化。

1.2 构成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作为电力行业近几年取得的主要成就之一,是一种新的技术和新的理念的必然产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晶。其中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点内容:首先是系统调度的自动化,这主要是通过对电力系统中运行过程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和检测管理,为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奠定了基础。事实上,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和调度、我国电力市场运营状况以及可靠性的分析以及发电厂运营等问题的顺利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说,调度自动化给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以及系统的稳定运行中的基础操作给予了保证。其次是变电站实现自动化。将变电站实现自动化控制主要是为了保证变电站的安全性,同时保证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营运效益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也就是说,通过对现代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保证整个变电站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与管理稳定的运行与工作。最后也就是实现配电网的自动化。由于传统的配电管理系统中主要依靠的是人工进行操作,这一过程中存在很大的误差,随着我国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应用,配电网系统也就得到了一定的完善与调整。事实上,将配电网的系统自动化处理也就是通过利用大量的智能终端与通信技术以及后台的管理软件将电力资源的应用实现最大化的管理与配置。与此同时,配电网的设置的情况并不相同,因此就需要对其进行分批改造,保证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改造工作,实现配电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的有效提高。

2 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关键技术

2.1 计算机远动控制技术

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技术较多,其中最为关键也是核心的技术为计算机远动控制技术,其在电力系统运行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1)数据采集技术。该技术具体包括 A/D 和变送器技术等,它的处理信号以 0~5V 的 TTL 电平信号居多。由于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大功率参数相对较多,为实现信号的有效处理,必须借助变送器将这些功率较大的参数值转换为 TTL 电平信号,这样才能实现遥信信息的编码及采集。

2)信道编译码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借助远动控制技术完成相关信息的采集,就必须利用通信信道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传输给调控中心。信道编译码技术主要是确保传送信息的抗干扰能力,图 1 为数字传输系统模型。

远动控制数据传输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干扰,对信道进行编译码后可以有效克服通道内的干扰,有助于确保信号质量。

2.2神经网络控制技术

20 世纪中期人工神经网络的出现给各个行业带来了发展中新的方向,只有正确的对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有效的分析才能进行合理的应用。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对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分析,将其应用到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中,带来新的发展利益。事实上,神经网络的思维模式呈现非线性分布,其具有很强的智能性,同时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具有很强的并行处理能力和自组织学习的能力,因此可见其优越性,也就得到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认可。神经系统网络主要是采取神经元之间进行连接的方式进行统一,这一过程中就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对神经全职进行一定的算法分析和计算,保证对系统的完善和调节,最后实现非线性映射。操作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对神经系统进行模拟控制神经网络,实现智能化控制与非线性的管理,这种方式适用于电力系统的日常运行工作中,将神经网络控制技术与网络的技术进行结合与分配,从而实现对电力系统自动规划控制技术水平的有效提升。

2.3专家系统控制

在我国电力系统中,专家系统控制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了对警告状态下紧急处理任务的管理,系统控制出现问题时的恢复工作,调度员的培训工作以及动态和静态情况下的网络安全分析工作等。这些应用都是在电力系统控制中必不可缺的环节,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专家系统控制技术也就得到了电力系统的认可。

2.4现场总线技术

所谓的现场总线技术具体是指以现场实测和设备控制间的数据传输为主控制系统,其主要是利用现场的自动化仪器仪表与控制空心的设备相连,从而实现信息一体化、全方位的通信与控制。该技术要求现场仪器仪表与相关设备的连接及通信都必须依据规范的协议,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实现奠定基础。现场总线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开放性、互操作性、分散性、适应性等等。它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能够有效节省硬件投资和安装成本,并且维护工作量也会有所减少,可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及准确性。就电力系统自动化而言,其最为显著的特点是被控设备复杂、参数多且具有较强的分散性,现场总线技术可以满足系统的运行要求,如该技术的应用,可实现高压开关智能化,同时还为智能化箱式变电站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撑

2.5综合智能控制技术

智能集成化是综合智能控制技术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该技术集成了模糊控制、神经网络就控制等技术在模型结构及算法上的全部优势,同时还集成了多种智能控制系统的功能,使自身具备了良好的监控性和自组织及自学习性能。大量的实践证明,综合智能控制系统可对电力系统中的各类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智能控制,由此使得原本的多控制系统间获得了互补,可以共同完成更高级别的自动控制功能。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也将得到更为有效的发展和进步,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提供足够的发展动力和基础,这就需要有关的工作人员对此进行分析和研究,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扶桂宁.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中计算机远动控制技术的应用[J].机电信息,2015,09:114-115.

[2]赵军.电力系统自动化中远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探析[J].科技资讯,2015,06:34.

[3]华晔.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远动控制方法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3:107-108.

[4]魏剑啸.现代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有效控制[J].电子制作,2015,24:80.

论文作者:朱欣,成昱嘉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0月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7

标签:;  ;  ;  ;  ;  ;  ;  ;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优势及其实现关健技术研究论文_朱欣,成昱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