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支持系统

技术进步支持系统

唐德祥[1]2008年在《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增长》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态势,被世界誉为“中国奇迹”。然而,由于经济转型以及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等原因,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东强西弱”总格局,特别是90年代以来这种格局保持着日益扩大的演变趋势。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经形成共识的今天,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通过科技创新加快中、西部地区实现由“资源推动”向“创新推动”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而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和学者百倍关注和深入研究的新课题。本文在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采用演绎推理、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和纵向概括与横向比较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首先,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创新能力的现实特征和演变趋势出发,引出了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其次,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进一步深入研究了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的数量增长、质量改善、增长贡献、增长路径的作用效应以及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与识别,比较全面、系统地评价了科技创新的区域经济效应;最后,根据前面相关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对应的政策建议。基本结论为:(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标准差系数和泰尔指数先是逐年持续下降(1978年—1990年),然后又逐年上升(1991年—2005年),我国经济总差距“先降后升”的阶段性特征非常显着。同时,区内差距在逐年缩小,区间差距却在逐年扩大。而且,不论从静态还是动态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都呈现出明显的“东强西弱”的总格局和演变趋势;与此同时,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总体上还处于较低水平,也显示出“东强西弱”的总格局和演变趋势,区域创新能力发展十分不平衡。究其原因,是因为科技创新通过知识创造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环境以及创新绩效等传递路径形成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创新能力差异。(2)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实际上就是通过创造持续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来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科技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不论是从长期(协整关系)还是短期(时滞关系)上看,科技创新投入都对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促进效应,说明科技创新投入已经成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与此同时,运用基于面板数据的随机前沿方法实证表明:①R&D支出对技术效率具有显着的正向促进效应;②随着R&D支出逐年递增,东、中、西部地区的平均技术效率水平从1998年到2005年基本上呈现出上升趋势;③随着时间发展,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技术效率差距呈现出继续扩大的发展趋势。(3)运用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表明:①由于经济、政策、地理等优势使东部地区资本投入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高于中、西部地区;②改革开放(特别是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属于典型的“资本投入型”增长;③自1992年以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呈现出逐年递减效应,其形成具有深层的经济原因和统计原因。基于可比性考虑,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仍是客观事实。(4)运用Panel Data模型的实证表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R&D支出对外贸出口都具有显着的促进效应。由于东部地区具有明显的R&D投入优势及其“累积效应”,从而导致了东部地区的R&D支出对出口边际效应的贡献度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与此同时,R&D支出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具有显着的正向促进效应,R&D支出通过影响供求结构、资源配置、产业改造和进出口结构等传递路径来实现对产业结构的质态优化和动态升级。(5)基于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和权威性,本文采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自2001年起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的相关创新能力指标来考察我国东、中、西部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研究表明:①《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设计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科学的和合理的,能够比较客观、准确地评价我国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②用因子分析法替代《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的加权综合评价方法是可行的,为区域创新能力研究提供了新依据和新方法。与此同时,本文还运用支持向量机的分析技术对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进行了识别和再检验,证明支持向量机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识别效果良好,预测样本的正确识别率均达到93.55%。(6)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科技创新障碍主要表现在制度创新和企业观念障碍、经济支撑和人才缺乏障碍以及市场障碍等方面。为此,我们必须建立区域科技创新的环境支持系统、组织支持系统、主体支持系统、人才支持系统、市场支持系统和资金支持系统等综合支持系统。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论文通过控制其它重要影响变量(如固定资本、劳动力和制度等),以科技创新为分析指标,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来实证考察科技创新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的数量增长、质量改善、增长贡献和增长路径的作用效应,由此得出了“科技创新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着影响,是我国区域经济差距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等有益结论,为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科技创新影响提供了比较系统的实证支持证据。第二,在研究方法上尝试应用一些新的前沿方法。现有研究成果无疑对本文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仍需进一步拓展和创新,以使模型更符实际和结论更为可靠。本文尝试应用新型数据挖掘技术——支持向量机(SVM)来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与识别检验,尝试应用基于面板数据的随机前沿方法(SFA)来对我国技术效率改善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检验,同时尝试运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等比较全面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来对我国科技创新投入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进行了经验分析。目前,这些前沿方法在国内该领域研究中尚不多见,并且得到了符合我国现实的合理结论,进而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新的思路,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的研究缺憾。第叁,力图转换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研究视角,为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政策建议。针对目前研究成果主要是从政策、人力资本、投资和区位等视角来研究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现状,本文以科技创新为研究视角来具体分析其对国内生产总值、技术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外贸出口和产业结构等经济变量影响的区域经济效应,实证结果显示“以科技创新来研究我国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增长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研究视角,并为实现区域经济由“资源推动”向“创新推动”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了新的政策依据。

路风[2]2018年在《论产品开发平台》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国际主流创新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经验证据,提出一个"产品开发平台"的概念模型。它从理论逻辑上证明,产品(和工艺)开发不仅是创新的中心环节,而且是技术能力成长的关键机制。这个理论框架有助于澄清十几年来国内外有关"自主创新"问题的诸多争论,为中国的技术、产业和经济政策提供正确的理论基础。

刘华容[3]2011年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提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增强了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能力,但与此同时也不断恶化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导致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气候变化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受到各国的强烈关注。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引发出了各种自然灾害,威胁着一切生物的生存,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巨大危机。面对这种局面,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化解危机的主要途径,由此低碳经济应运而生。尽管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但如何发展低碳经济问题依然缺乏理论指导。笔者的研究思路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发展低碳经济相关理论作为基础,借鉴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成功经验,采用系统工程方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面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依靠自然、人类和社会,通过发展自然科学技术、人文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技术,优化资源配置、环境配置和生活配置,发挥多重集成效应,来共同实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最终目的。该论文总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二部分是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首先对低碳经济进行了阐释与解读,然后研究了发展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了叁种生产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资源与环境价值论、循环经济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第叁部分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制肘。首先介绍了我国碳排放的估算与变化特征,然后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实制肘第四部分是分析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情况及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借鉴。主要分析了英国、德国、日本、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低碳经济发展实践情况,从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实践中进行经验借鉴,最后根据其经验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模式受到的启示,并提出了适合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模式。第五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是关于我国实行全面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探析。首先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提出了“叁足鼎立”发展模式,并对其适应性进行论证。然后对低碳经济“叁足鼎立”发展模式的设计目标、设计原则、形成条件、发展评价、主要特征、主要优势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最后对全面低碳经济的运行机制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六部分是构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系统。首先设计了由理论支持、政策支持、制度支持、技术支持、舆论支持共同组成的支持系统。其次分析了各支持要素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之间的作用机理。最后分析了支持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并对该支持系统进行具体的构建。第七部分是关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主要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主要研究了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新战略;完善相关法律保障体制;加强科技创新和倡导全民低碳生活意识。第八部分为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通过以上研究,得出四条结论,即低碳经济理论体系亟待构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不能完全照搬国外模式;我国需要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需要理论、政策、制度、技术等因素的共同支持。同时,指出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评价及支持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协调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论文的创新点是把科学发展观延展到低碳经济及其发展模式研究中,提出了低碳经济活动及其作用机制,构建了我国全面低碳经济发展的“叁足鼎立”模式,构建了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所必需的支持系统——“飞鸟模型”。论文系统研究了全面低碳经济的概念、设计目标、设计原则、形成条件、模式构建及自我评价,也研究了其支持系统的要素、结构、作用机理、设计原则等。外围研究形成的观点是,低碳经济理论体系亟待构建;我国需在借鉴国外低碳经济发展的经验基础上来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需要理论、政策、制度、技术、舆论等要素的共同支持;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

封伟毅[4]2012年在《FDI溢出效应、技术创新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技术的不断自主创新以及对国际直接投资带来的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然而,我国经济发展总体上并未摆脱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依旧依赖于消耗资源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显现。传统生产要素逐渐呈现出短缺趋势,同时传统的以劳动力、资源等消耗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模式也造成了企业盈利水平低下、财富外流等现象。新增长理论表明技术进步是国家经济增长的源泉。因此,以技术进步为研究对象,探索和把握影响技术进步的关键因素,对提高我国技术进步水平、改变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和研究综合阐述的基础上,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构建了技术进步系统及其子系统,并以我国二十年来的相关科技和经济数据为基础,运用相关数理模型对我国的技术进步进行了科学测算并分析了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变化趋势关系。以相关科技和经济序列数据为基础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和相关计量经济假设分析了技术创新和FDI溢出效应对技术进步的贡献,进一步探讨了由技术创新和FDI溢出效应而带来的技术进步所产生的经济意义。从系统投入产出过程的角度分析了技术创新和FDI溢出效应对技术进步的产出效率,系统分析了整个技术进步系统的纯技术有效性和规模有效性,为确定合理的技术创新要素投入规模和合理的吸收国际直接投资规模提供了理论和实证支持。并根据研究结果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了可能影响技术进步系统效率的各个因素,并针对技术创新子系统和FDI溢出子系统在推动技术进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这将为我国今后制定自主研发政策和相关贸易政策等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陈柱[5]2003年在《技术进步支持系统》文中认为分类号U DC编号中。匆大,乎CENTRAL SOUTll UNIVERSITY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

王广庆[6]2004年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个区域是一个社会、经济、生态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而构成的紧密联系的复杂系统,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涉及诸多复杂因素,其决策更具战略性、根本性和风险性。本文围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相关因素,研究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决策支持系统。1、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运用复合生态理论研究了区域生态复合系统结构、功能及平衡条件,探索了区域生态复合系统的内在联系和系统发展规律。2、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研究。运用系统科学方法和相关学科理论,研究了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背景和实质。围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相关因素,提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原则和目标。3、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与评价系统研究。评价是综合决策的一部分,科学可行的评价可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重要依据。运用层次分析方法、熵值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方法判断和测度可持续发展的水平、能力及动态趋势,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决策支持。4、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对区域所处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环境与基础,以及战略实施所面对的压力和不利因素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运用神经网络方法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对策提供技术支持。5、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计算机软件研究。运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系统。系统采取开放式设计,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服务。

陈卫东[7]2012年在《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未来课堂是在针对于未来创新人才培养需求和新课程改革对课堂重构要求基础上提出的,以互动为核心,旨在构建充分发挥课堂主体的主动性、能动性,促进主体和谐、自由发展的教与学的环境与活动。未来课堂应定位于两个方面,一是未来课堂应定位与服务于支持教学主体的自由与发展;二是未来课堂应定位于建构课堂各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本研究从教育技术学的视角探讨未来课堂的设计、开发、应用与评价问题。论文在分析课堂内涵及变革,国内外未来课堂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人性化、混合性、开放性、交互性、智能性、生态性六个方面分析了未来课堂的特性,基于文献研究和专家法等建构了未来课堂的理论模型。在未来课堂的设计与开发研究方面,研究了未来课堂设计理念与原则,结合多学科理论从环境设计(包括物理架构设计、学习支持系统设计)和活动设计等宏观和微观角度对未来课堂进行了设计。并基于未来课堂的模型和设计研究,设计了未来课堂原型,分析了未来课堂中开发实现的主要技术,具体包括云端技术、泛在网络技术、多屏显示技术、智能环境控制技术、交互显示终端与互动反馈技术、视讯会议技术、智能实录技术、情境感知与智能代理技术等。最后介绍了论文所开发的一个未来课堂实例。未来课堂的应用研究部分,在分析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信息化教学模式和未来课堂教与学的特点的基础上,建构了未来课堂教学模式,并基于此模式,结合语文学科和数学学科设计了两个应用案例。未来课堂的评价研究部分,对建立的未来课堂实验室进行了参观者评价和试用评价,设计了未来课堂互动评价指标体系,和进行了两个课例的试用教学,并对参加试用教学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未来课堂体验调查和分析,和利用Interact软件对两个课例实施过程中的课堂互动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未来课堂作为教育技术学的新领域,是一个前瞻性的研究。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学习者和人才,需要我们更多的从教育、技术、空间的角度来思考未米教学场所和活动的设计,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建立一个体现为学生而设计,能够满足多种不同形式的知识、情感与技能的教学与交流,体现先进、舒适、方便、高效、人性化、自由、和谐等特点的未来课堂。

郭将[8]2006年在《区域后发优势形成的技术和制度支持》文中认为不同的历史、文化、制度和资源禀赋造成了区域发展的差异和不平衡。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认为,落后地区可以借鉴发达地区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引进和利用发达地区先进的技术和资本,减小其发展的时间成本和试错成本,从而促进本地区的发展,即落后地区具有某种“后发性优势”。但是,这种“后发优势”只是为落后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潜在可能性。落后地区如何在区域经济竞争格局中,形成等级有序的效率体系,使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从而实现区域经济赶超和跨越式发展,将成为发展进程中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社会公平的战略思想。 区域经济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理论虽然从多个角度研究了发展的不均衡问题,但还没有真正构建出后发优势实现的理论框架。这样,发现促进区域发展并使潜在后发优势向现实优势转换的动因,成为一个积极命题。 现代技术结构不是“内生”的,可以从外部输入或引进,这种依靠技术引进和创新谋求快速发展的方式,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不少成功的范例。本文以后发优势概念为起点,应用后发优势理论,结合我国长叁角地区经济结构演化、发展模式和发展梯度的动态分析,探讨了技术引进和创新对产业结构调整乃至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提出技术的创新和引进是落后地区积极利用其后发优势的重要途径。同时,落后地区不仅要引进先进的技术,而且要注意和本地区传统的科技发展水平相互衔接,才能根本上对落后地区生产力体系进行全面的更新和提升。 技术和制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只有完善的制度才能创造秩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降低交易的成本。本文接着从制度的特点、变迁和路径依赖等方面论述了落后地区制度问题的现实选择,提出落后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积极进行制度模仿创新。 第叁,基于技术和制度的相互作用的机制,文章提出,落后地区后发优势的实现,需要技术和制度等要素的有效互动,从而真正实现后发优势的现实转换,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本文中在理论分析的同时,利用了多种多元统计方法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对长叁角地区后发优势的存在性,引进外资对上海经济的溢出效应和实施产业

杜军[9]2011年在《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支持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主创新作为集知识、经济与社会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具有开放性、非线性特征的复杂巨系统,需要定位明确、功能完善的支持系统提供保障。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根本途径是构建企业自主创新支持系统,这是由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过程的支持要素、条件要素的多样性、层次性决定的,更是由自主创新的复杂性与企业自主创新现状之间的矛盾所决定的。构建和分析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支持系统,对于企业有效地培育和展现创新活力,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论文从理论上构建了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支持系统,分析其内涵、特征,探索自主创新支持系统与自主创新系统的关系,明确了论文研究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对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支持系统的结构进行分析,确定了按企业边界将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支持系统分为内部支持系统和外部支持系统两部分。其中,内部支持系统作为企业保持持续竞争力和发展力所必备的内部物质和文化环境,由管理与制度支持子系统、创新资源投入支持子系统、知识存量支持子系统、生产制造支持子系统、市场营销支持子系统构成;外部支持系统则是指企业外部与创新系统相联系的创新支持要素,包括市场环境支持子系统、政策法规支持子系统、资源环境支持子系统、服务环境支持子系统、科学技术支持子系统、社会文化支持子系统。其次,论文研究了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支持系统的运行机制及作用机理。从复杂系统耦合的角度,探析了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支持内外系统及系统整体的运行机制;指出决策机制、协调机制、激励机制、分配机制是内部支持系统的主要运行机制;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市场导向机制、动力机制、协同机制和条件保障机制是外部支持系统的主要运行机制;这些运行机制通过共同作用融入到企业自主创新系统中,通过外部支持系统提供机遇,内部支持系统提供条件保障,确保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系统实现良性运行。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企业自主创新支持系统的作用机理,从自主创新支持系统下的企业创新动力、行为、能力的形成机理等叁个方面展开论述。然后,论文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支持系统进行如下实证分析:(1)支持系统的现状分析。依据调研数据、权威部门发布的数据及文献总结,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现状、自主创新情况、自主创新支持系统的现状进行详尽分析;(2)依据基于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支持系统的“企业自主创新动力—自主创新行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机理,设计出能够反映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支持系统运行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获得的203家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调查问卷数据,运用微粒群算法(PSO)评价模型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支持系统的运行效果进行评价;(3)运用系统动力学(SD)方法将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支持系统各子系统的相互关系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通过对模型的仿真模拟预测了各子系统中各变量的发展趋势,仿真模拟得出的结果为今后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支持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合理的依据。最后,论文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支持系统的优化进行了对策研究。在对前文评价结果及仿真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自身需求及发展规律的自主创新支持系统各子系统的优化对策。论文在理论上深化和发展了自主创新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在实践上,为优化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支持系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对策。

黄立新[10]2009年在《技术支持的协同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协同教育是未来教育的主流”,协同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协同理论的指导下,家庭、学校、社会互通教育信息,使教育系统有序运行,提高教育效果、效益和效率的教育方式。它主要是发生在教师和家长之间以信息沟通为基础的协同活动,有家长获取学生信息、开展家庭教育、主动进行信息沟通和干预学校决策的活动,有教师信息传播、家庭教育指导、寻求支持和意见征询的活动。在信息时代,现代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理应有效的支持协同教育。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调查和现有支持技术的分析,了解家长和教师关于协同教育的认同度、参与度和障碍因素,把握支持技术的特点及遭遇的六大困境,设计和开发多源聚合分送系统,突破现有技术平台的困境,有效应对协同教育参与中的障碍因素,充分利用技术提高协同教育的效果、效率和效益。本文分四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技术支持协同教育的研究现状,主要以文献研究为主,对近10年337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梳理了协同教育的理论基础、发展概况、方法与问题、参与角色等;第二部分是关于现有技术支持下的协同教育现状调查,主要以实证研究为主,对15所小学90位教师和900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辅之以访谈,应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量化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分析,分析不同的教师和家长在协同教育认同度、参与度及障碍因素上的差异情况,并以Scheffe法进行事后比较;第叁部分是关于协同教育支持技术的现状考察,通过对8种典型家校信息互联系统的试用和评估,归纳其技术特点,分析其遭遇的困境;第四部分是关于多源聚合分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在协同教育实践总结和现有技术的充分考察基础上,以协同教育理论基础作指导,规划和实现系统功能,并进行系统运行效果分析,为达成成功的协同教育准备良好的技术基础,提高协同教育的效果。文章最后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表明了研究的成果,本研究着力于协同教育及支持技术的调查与分析,设计与开发新的技术支持系统,创新性的实现了技术支持协同教育的工程建设目标,并提出了后续研究的方向。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结论:1、家长和教师高度认同协同教育;2、现有协同教育支持技术下,家长和教师协同教育参与观念虽已改变,但实际参与行为仍有待加强;3、费用、时间、内容和能力是阻碍家长协同教育参与的主要因素;4、现有协同教育支持技术遭遇通讯费用、跨网运行、多源聚合、实效激励、技术门槛和商业运作等六大困境;5、设计并开发多源聚合分送系统,从技术上解决免费信息发布、跨网运行、多源聚合、低技术门槛和商业运行等问题;6、多源聚合分送系统提高了家长和教师协同教育实际参与度,有助于协同教育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增长[D]. 唐德祥. 重庆大学. 2008

[2]. 论产品开发平台[J]. 路风. 管理世界. 2018

[3].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 刘华容. 湖南大学. 2011

[4]. FDI溢出效应、技术创新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D]. 封伟毅. 吉林大学. 2012

[5]. 技术进步支持系统[D]. 陈柱. 中南大学. 2003

[6].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 王广庆. 天津大学. 2004

[7]. 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D]. 陈卫东.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8]. 区域后发优势形成的技术和制度支持[D]. 郭将. 同济大学. 2006

[9].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支持系统研究[D]. 杜军.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

[10]. 技术支持的协同教育研究[D]. 黄立新. 西北师范大学. 2009

标签:;  ;  ;  ;  ;  ;  ;  ;  ;  ;  ;  ;  ;  ;  ;  

技术进步支持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