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燕[1]2003年在《制度变迁与会计信息质量——我国IPO公司盈利预测偏差分析及深层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有效的资本市场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01年证监会的市场监管思路出现了重大调整,从风险控制转向风险揭示,接连出台的各种规范、准则、条例已经初步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信息披露体系。但结合2001年1月普华永道发布的一份关于“不透明指数”的调查报告,中国的不透明指数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存在显着差异。审视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制度的有效性势在必行。本文正是从此目的出发,从制度变迁着手,对信息披露的一个方面——盈利预测信息披露制度进行剖析,通过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制度建设对盈利预测信息质量的影响。 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了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管制,审核方面的理论,探讨上市公司披露盈利预测的动机;并且分析了制度变迁的一般机理,使人们了解政府出台的制度法规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盈利预测相关制度进行整理,概括其发展特点,为实证研究做准备。 然后,从实证角度出发,以制度变迁特点划分区间,按区间对深市、沪市1996年—2001年429家IPO公司盈利预测偏差作了系统性研究,并从各区间中抽取30家IPO公司进行配对T检验,验证了制度变迁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而且分别从整体样本、分组样本及不同变量进行细化研究,从深层次探讨了影响盈利预测偏差的有关因素。 最后结合各国盈利预测制度,从披露盈利预测的形式、方式、内容、期间及更正等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盈利预测相关制度提出建议。建议预测性财务信息的表示方式用区间来代替单一数字;应加强相关中介机构的行业自律行为,培养财务分析师,加强事前控制;重视IPO公司盈利质量,严把发行关,把主营业务收入预测放到首要位置,从政府导向上减轻公司在IPO时操纵盈利预测的动机,从根本上提高盈利预测信息质量。
邓海燕, 高东峰[2]2005年在《制度变迁与上市公司盈利预测偏差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管理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是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和微观管理的重要信息来源,也是投资者和证券市场必不可少的信息资料.在我国,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焦点,但在实务中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如:技术因素、管理因素、体制因素等,其中制度诱因是必须考虑的一个关键因素.以制度变迁特点划分区间,从实证角度出发,按区间对深市、沪市1996~2002年429家IPO公司盈利预测偏差作了系统性研究,并从各区间中抽取30家IPO公司进行配对T检验,验证了制度变迁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胡松[3]2007年在《自愿披露盈利预测信息与IPO抑价实证研究》文中认为新股发行抑价问题是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又存在着较高的新股发行抑价率,不仅远远高于发达国家,而且超过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被称为“新股神话”。这种现象加剧了股票供给与需求的缺口,损害了整个社会范围内的资金配置效率,新股高抑价问题成为困扰我国股票市场的重大难题之一。在资本市场中,盈利预测信息一直是投资者、债权人、政策制定者和理论界关注和探讨的对象。我国由于在2001年3月以前对于盈利预测披露一直是强制性披露,盈利预测数据是新股发行定价的重要影响因素。在2001年3月以后,我国盈利预测披露改为自愿性披露,盈利预测数据不再是IPO定价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信息不对称假说,在自愿性盈利预测披露制度下,可以这样认为:盈利预测信息作为发行者可以自主选择是否披露的信息,因此,如果盈利预测具有信息含量,在其他信息相同的条件下,有助于降低发行时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对IPO价格产生影响。使IPO定价更为真实反映公司内在价值,降低IPO抑价程度。本文密切联系中国证券市场的实际,在总结和回顾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自愿披露盈利预测信息有用性及对IPO抑价的影响,选取了从2001年3月到2005年12月中国A股证券市场上的281支IPO公司为样本,利用Excel和Eviews5.0软件,在传统的IPO抑价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同时,引入自愿披露盈利预测信息变量,对中国证券市场上的IPO-A抑价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和深入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为:第1章:绪论绪论主要是提出本文要研究的问题、背景和研究意义,让文章的分析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展开,指出本文实证研究思路、论文逻辑结构和研究的方法。第2章:文献回顾本章主要追溯新股发行抑价的和盈利预测的研究情况和研究理论,是本文理论基础的所在。首先,追溯国外研究水平。包括美国对盈利预测研究、其他国家对盈利预测研究和IPO抑价理论阐释。发现国外对盈利预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盈利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管理者自愿提供盈利预测动机理论,以及对财务分析师预测研究。对于IPO抑价理论阐释流派很多,本文对其理论进行了回顾,其中较为成熟的是信息不对称理论解释。其次,追溯国内研究水平。包括我国对盈利预测研究和对IPO抑价问题理论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学者对盈利预测和IPO抑价研究涉及内容很多,但还不够成熟。这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时间较短有关。还发现很少有学者研究自愿披露盈利预测信息对IPO抑价影响。最后,对文献进行了评述和小结。第3章:自愿披露盈利预测信息有用性及对IPO抑价影响本章主要从自愿披露盈利预测信息的信息质量特征和信息有用性为出发点,运用IPO抑价信息不对称假说来阐释其对IPO抑价现象的影响。盈利预测信息是企业财务预测类信息的一种,是企业按一定格式披露的有关盈利预测的信息。但与传统意义上的会计信息不同的是,盈利预测信息更注重于信息的相关性,它具有一些特有的质量特征。更能为投资者决策、股票人员分析、证券监管部门监管、减少信息不对称、管理当局经营决策发挥作用。能够对投资者市场产生影响。同时根据IPO抑价信息不对称假说。如果盈利预测信息具有信息含量,在其他信息披露相同的条件下,这种自愿披露的信息有助于降低发行时的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影响IPO抑价程度。第4章:实证研究设计本章主要是对实证检验作准备。介绍了本文所用到的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初步模型设计根据西方解释理论引入传统解释变量十叁个和虚拟变量盈利预测,研究各因素对IPO抑价的影响。接着对研究中的所要涉及的因变量、自变量作一介绍,分别就其定义及衡量方式做出解释和说明。然后综合国内外理论研究成果、我国IPO市场特点和接合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提出论文假设。最后就本文的实证研究工具和模型设立加以说明。第5章:实证分析这一章主要做实证检验和分析。先是对模型中的因变量、定量自变量作描述性统计,分析了我国IPO公司主动披露盈利预测信息的状况,比较了主动披露盈利预测信息和未主动披露盈利预测信息IPO抑价率。然后对影响IPO抑价的传统影响因素进行回归检验和分析,再对引入自愿盈利预测信息虚拟变量模型进行检验和分析,最后对两个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模型二在AdjR2,F和D.W方面都优于模型一,模型二拟合得更好,更具有解释能力,但并不是很明显。发现主承销商声誉、发行时间间隔的对数、发行前一年净资产收益率、募集资金量的对数和发行首日市场回报率与IPO抑价率显着相关。第6章:结论及思考本章对分析的结论作一个总结,实证结果表明:我国IPO抑价率较高,呈逐年下降趋势,我国A股证券市场上的确存在着十分严重的IPO抑价现象。同时,两个模型的常数项比较大,决定系数R2均较小,F值不够大,说明还有影响IPO抑价率的因素未纳入模型。对于我国IPO-A股股市而言,主承销商声誉、发行时间间隔的对数、发行前一年净资产收益率、募集资金量的对数和发行首日市场回报率与IPO抑价率显着相关。本文假设的其它变量与IPO抑价率并不显着。我国的新股发行市场上仍然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自愿披露盈利预测信息能够对IPO抑价产生影响。在自愿披露盈利预测信息制度下,我国IPO-A公司主动披露盈利预测信息并不积极,主动披露盈利预测信息的IPO公司从2001年到2005年一直在减少。在一定程度上表明IPO-A公司自愿披露盈利预测信息的意愿在减弱。最后从现实状况出发对IPO公司主动披露盈利预测信息的意愿减弱的原因和降低IPO抑价率的完善措施进行了思考。本文的特色之处在于:1、本文针对2001年3月我国盈利预测信息改为自愿信息披露后,运用实证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中引入自愿披露盈利预测信息虚拟变量,建立多因素分析回归模型,通过对数据的回归来验证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抑价率影响的因素有那些,以及检验自愿披露盈利预测信息对IPO抑价的影响。2、采用比较分析的思路来研究这个问题,对主动披露盈利预测信息和未主动披露盈利预测信息IPO抑价率进行描述性统计比较分析,对IPO抑价传统影响变量模型和引入自愿披露盈利预测信息虚拟变量模型比较分析。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我国自2001年盈利预测改为自愿披露,自愿披露盈利预测信息一般只能在IPO公司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中找到,所以在收集数据过程中工作量大,较为烦琐;另外在分析数据过程中,IPO抑价的因素较多,且相关资料较少;以及自身数理、建模方面知识的缺乏。实证分析显得有点单薄。如果能对盈利预测变量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探讨盈利预测信息准确率对IPO抑价率的影响,那么实证分析将更有分量。
褚军华[4]2010年在《中国A股市场IPO抑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股发行抑价问题是国内外学者都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而我国证券市场自身也存在着较高的新股发行抑价率,抑价率不但是远远高于了发达国家,而且同时也超过了同等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因而有“新股神话”这么个称号。市场中存在的这种现象不但是加剧了证券市场中需求和供给的缺口,更是有损于全社会范围的资金配置效率,太高的新股抑价问题已经成为了我国股票市场的重大难题。在当今的资本市场中,债权人、投资者、政策制定者以及理论界对于盈利预测信息给予了相当的探讨与关注。自从我国于2001年月以后,我国的强制性盈利预测披露改成了自愿性披露,IPO定价受到盈利预测数据影响程度已经发生变化。根据信息不对称这一假说,在IPO公司的自愿性盈利预测披露下,我们可以这么说:如果发行公司对于盈利预测信息是可以自主选择的,披露与否完全由公司自身来决定,如果披露的盈利预测具有信息含量,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在一定程度上是会降低公司发行股票时市场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因而会对IPO价格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IPO定价通过自愿披露盈利预测披露自身信息,那么就能反映出公司自身内在价值,从而降低IPO的抑价程度。本文在总结和回顾了国内、外已有研究文献基础上之,紧密联系了中国证券A股市场的实际,从而分析自愿披露盈利预测信息的有用性以及对IPO抑价的影响,从中选取了从2005年5月至2009年12月中国A股证券市场上的376支IPO公司为样本,同时运用Eviews5.0和Excel软件,并且在传统的IPO抑价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上建立起了一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且,引入—变量一自愿披露盈利预测信息,从而进行回归分析和深入的探讨来解释中国证券市场上的IPO-A股抑价率及其影响因素。本文主要内容为:第1章:绪论绪论主要是提出本文要研究的问题、背景和研究意义,让文章的分析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展开,指出本文实证研究思路、论文逻辑结构和研究的方法。第2章:文献回顾本章主要追溯新股发行抑价的和盈利预测的研究情况和研究理论,是本文理论基础的所在。首先,追溯国外研究水平。包括美国对盈利预测研究、其他国家对盈利预测研究和IPO抑价理论阐释。发现国外对盈利预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盈利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管理者自愿提供盈利预测动机理论以及对财务分析师预测研究。对于IPO抑价理论阐释流派很多,本文对其理论进行了回顾,其中较为成熟的是信息不对称理论解释。其次,追溯国内研究水平。包括我国对盈利预测研究和对IPO抑价问题理论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学者对盈利预测和IP0抑价研究涉及内容很多,但还不够成熟。这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时间较短有关。还发现很少有学者研究自愿披露盈利预测信息对IPO抑价影响。最后,对文献进行了评述和小结。第3章:实证研究设计本章主要是对实证检验作准备。介绍了本文所用到的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初步模型设计根据西方解释理论引入传统解释变量八个和虚拟变量盈利预测,研究各因素对IPO抑价的影响。接着对研究中的所要涉及的因变量自变量作一介绍,分别就其定义及衡量方式做出解释和说明。然后综合国内外理论研究成果、我国IPO市场特点和接合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提出论文假设。最后就本文的实证研究工具和模型设立加以说明。第4章:实证分析这一章主要做实证检验和分析。先是对模型中的因变量、定量自变量作描述性统计,分析了我国IPO公司主动披露盈利预测信息的状况,比较了主动披露盈利预测信息和未主动披露盈利预测信息IPO抑价率。然后对影响IP抑价的传统影响因素进行回归检验和分析,再对引入自愿盈利预测信息虚拟变量模型进行检验和分析,最后对两个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模型二在AdjR2, F和D.W方面都优于模型一,模型二拟合得更好,更具有解释能力,但并不是很明显。发现主承销商声誉、发行前一年净资产收益率和发行首日市场回报率与IPO抑价率显着相关。第5章:结论及思考本章对分析的结论作一个总结,实证结果表明:我国IPO抑价率较高,呈现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我国A股证券市场上的确存在着十分严重的IPO抑价现象同时,两个模型的常数项比较大,决定系数R2均较小,F值不够大,说明还有影响IPO抑价率的因素未纳入模型。对于我国IPO-A股股市而言,主承销商声誉、发行前一年净资产收益率和发行首日市场回报率与IPO抑价率显着相关。本文假设的其它变量与IPO抑价率并不显着。我国的新股发行市场上仍然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自愿披露盈利预测信息能够对IPO抑价产生影响。在自愿披露盈利预测信息制度下我国IPO-A股公司主动披露盈利预测信息并不积极。在一定程度上表明IPO-A股公司自愿披露盈利预测信息的意愿在减弱。最后从现实状况出发对IPO公司主动披露盈利预测信息的意愿减弱的原因和降低IPO抑价率的完善措施进行了思考。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我国自2001年盈利预测改为自愿披露,自愿披露盈利预测信息一般只能在IPO公司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中找到,所以在收集数据过程中工作量大,较为烦琐;另外在分析数据过程中,IPO抑价的因素较多,且相关资料较少;以及自身数理、建模方面知识的缺乏。实证分析显得有点单薄。如果能对盈利预测变量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探讨盈利预测信息准确率对IPO抑价率的影响,那么实证分析将更有分量。
参考文献:
[1]. 制度变迁与会计信息质量——我国IPO公司盈利预测偏差分析及深层次研究[D]. 邓海燕. 沈阳工业大学. 2003
[2]. 制度变迁与上市公司盈利预测偏差实证研究[J]. 邓海燕, 高东峰.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2005
[3]. 自愿披露盈利预测信息与IPO抑价实证研究[D]. 胡松. 西南财经大学. 2007
[4]. 中国A股市场IPO抑价研究[D]. 褚军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0
标签:金融论文; 证券论文; 投资论文; ipo论文; 信息不对称理论论文; 会计论文; 预测模型论文; ipo抑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