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社会表现的评价原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原则论文,评价论文,社会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企业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影响力的增强,要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对如何评价企业社会表现却缺乏足够的讨论,如果不能对企业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必然影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混淆社会公众的看法。本文试图提出若干评价原则,期望为客观、公正地评价企业社会表现做出些许努力。需要说明的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活动并不是脱离日常经营活动的额外的行为,“为己谋利和为人服务”的企业性质决定了企业行为本身就蕴涵了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双重性质,因此,对企业社会表现的评价,就是对企业行为及其影响的评价。
一、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时代背景进行评价
我国正处于国家经济体制转变、社会价值体系转型的特殊时期,国家法制体系不完善,市场信用体系不健全,行业竞争秩序不佳,消费者购买行为理性不足,履责成本居高不下,导致企业生存压力倍增。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然面临种种困难同时也被赋予了更为艰巨的使命,因此,不能将我国企业和国外企业放在同一水平上进行横向评价,而应该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首席顾问王林指出:“对中国企业来说,企业社会责任所包含的附加内容,可能更多的是企业对经济发展上的承诺;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公共设施投资、教育等等,是作为经济附加值产生的要求。”而在发达国家,这种要求更多的是一种伦理道德、意念上的承诺,是管理的一种参与行为。王林看到了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特殊阶段,即在许多地区经济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企业承担着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但随着公众社会意识的提高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企业将面临更高层次的伦理要求,这些要求往往是超越法律法规底线而符合社会公认伦理规范的,以促进社会福利为终极目标,以各种社会力量的经济的(投资者投资、顾客选择)和非经济的(员工参与、社会舆论抨击)影响力为表现方式。事实上,一些优秀的企业如同仁堂、宝钢等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层次上已经远远超过了经济发展的承诺,而上升到提升企业道德品质、实现企业社会价值的层次。因此,国内企业需要承担的责任不再仅仅是促进当地就业和合法纳税,还包括在促进企业和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具有前瞻性和远见的管理者越早拟定社会责任管理战略和实施计划并付诸实践,将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越强的竞争实力。
二、根据企业社会表现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
人们常从动机、过程、效果三个方面评价某一事物,但笔者认为现阶段对企业社会表现的评价宜仅考虑过程和效果两个方面。强调不从动机上进行评价主要基于三个原因:第一,企业决策是一个黑箱操作的过程,除了少数高层管理者外,外部团体和个人无从了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真实动机,因此信息获取较为困难。第二,企业是处于各种利益相关者网络中的某一节点,因此既可能出于构筑竞争优势、回报社会的考虑主动履行社会责任,也可能从避免公众批评、政府干涉的角度被动履行社会责任,更可能在几种复杂动机交错影响的状态下采取负责任的行为,这样一来,在信息不足的前提下分析复杂的履责动机更加困难。第三,学者的研究表明:“目前阶段我国企业重视诚信、主张义利统一的内在理性依据主要是功利性的。”因此,分析企业履责的动机,对评判企业行为本身的意义有限,况且、良好的动机未必能够带来良好的效果。在现有市场条件下,我们需要鼓励企业积极施行有益于社会发展的行为,进而从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体会由此带来的竞争优势,而不是急于评判企业履责的真实动机。
过程对于评价企业社会表现有着积极的意义,学者琼斯(1980)就提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应该保证管理活动的过程公平,如决策前是否充分咨询各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保障其知情权等。许多著名的社会责任标准如SA8000、FLA等都非常关注过程的公平性。具体来说,关注过程至少有三方面的意义:第一,过程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第一步,也是企业获得良好社会表现的程序保证,一般而言,没有公正合理的决策和执行过程,无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第二,企业决策往往难以满足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能够在程序上做到公正公平至少能够尽量将伤害降至最低,给予被伤害者一定的心理补偿。第三,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程序公平也有助于完善内部管理和提升企业整体管理能力,进而促进企业社会表现。
根据履责效果进行评判更有利于鼓励企业施行履责行为。虽然一般来说人们比较讨厌带有功利目的的企业行为,例如对公益赞助大肆炒作,利用社会活动增加销售收入等,但无可辩驳,许多企业活动客观上确实增进了利益相关者的福利,因此,只要企业行为在客观上确实使利益相关者受惠,就可以视为企业社会表现良好,这种做法至少在现阶段是适宜的。
三、全面系统地评价企业社会表现
全面系统地评价企业社会表现是企业社会表现评价的关键所在。第一,企业行为涉及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维度,不能以偏概全,以单一维度的表现代替企业整体社会表现。第二,企业行为的各种影响可能交织在一起,引发难以预期的综合效果,因此不能仅孤立地对各个维度进行分析,而是需要将各个维度的影响联系起来综合分析。第三,企业活动的影响很可能会延伸到后代,因此不能只考察企业履责行为对当代社会的影响,还有必要分析对后代社会的影响。
腾讯公司对QQ软件升级标准的修改就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案例。QQ软件是使用较为广泛的网络通信工具,该软件会员的升级标准根据“累计上网时间”而定,级别更高的会员拥有更多的软件使用权利,一些使用者为了提高QQ级别,长时间使用该软件甚至在上班或上课的时候也挂在网上,不仅影响了工作和学习效率,也增加了电力能源的消耗,该公司后来将升级标准改为“合计有效天数”(即每天使用2小时即可算为1天,但每天仅计算为1天,不能重复累计计算),这种技术上的调整直接改变了使用者的上网习惯,引发了众多“网迷”关于上网的反省,同时也间接影响了同业软件开发商的设计模式,一些游戏开发商逐渐修改了游戏升级的标准。由于该软件的使用者数量较多且大多为持续多年使用的年轻人,这项改动的影响必然深远而持久。
四、在较长的时间内客观历史地关注企业社会表现的变化趋势
每个企业都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独特的发展历史和成长特征,因此在评价时不能脱离企业自身客观状况,即评价必须结合企业的成长周期、企业性质、经营状况等。基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国有企业拥有更加优良的资产基础和政策优势(自然也相应拥有更加沉重的社会负担),从客观现实来看,国有企业和大中型企业的社会表现确实比非国有企业和小型企业更好(李立清,2006;顾惊雷,周亚新,2006)。但由于生存压力更大,在社会表现基本一致的前提下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更值得赞扬。同样,在自身经营状况不佳的状态下仍然坚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更值得赞扬,例如盈利状态不佳却仍有计划地保证员工福利的企业就比经营状况好而履行相应责任的企业更负责任。
目前国内有一些“最佳企业公民”、“最负责任类企业”评选活动,对倡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着积极的意义,但评选周期不宜过短。正如前文所述,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面临着种种困难,因此企业社会表现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波动,而且许多兼顾社会利益和企业利益的活动本身就具有战略意义,无法在短期内显现明确的成效,因此在评价企业社会表现时不宜具体着眼于某一年表现的好坏,而是选择在较长的时间段(比如三年或者五年)内考察企业社会表现的变化趋势。社会表现好的企业往往有计划地、持续地施行符合社会利益的行为,行为稳定慎重且呈缓慢上升趋势。那些在较短时间内具有突出社会表现的企业固然值得赞扬,但长期一贯坚持不懈地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更值得社会推崇。
综上所述,评价企业社会表现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简单、绝对化地拿统一的指标去衡量所有企业。但可以肯定,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比不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更负责任,在多个方面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比在某一方面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更负责任,长时间有计划地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比临时地、随意地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更负责任,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实实在在地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比贪图虚名造势式地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更负责任。本文仅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一些原则和思路,如何实际、客观、公正地选取合适的评价标准将是更为艰巨的任务,需要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做进一步深入的探索。
(摘自《企业活力》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