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王中平,寇寰,李伟,张祥言

电气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王中平,寇寰,李伟,张祥言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智能公司 250014

摘要:当前,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中,电气工程在其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电器智能化设计水平的提高对建筑工程的后期使用与运行起着积极的作用,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想要高速发展,只有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才能促使电气智能化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文章主要从故障检测环节中的监管效率及电气设备的优化设计等方面,研究了电气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希望能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 建筑工程; 电气系统;

1 建筑电气工程管理中的智能化技术应用

智能化技术指的是一种全球定位技术与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应用技术,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建筑电气工程系统长久运行,还能够有效提高系统装置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电气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具有联动性强、安全性高的特点,并且能够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的监控。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并且安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随着电气设备应用范围的扩大而扩大,使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有所提高。而智能化技术的使用,能够将电气设备自身的信息及时进行反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气工程的安全性。联动性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建筑工程中的消防系统及通风照明系统中,可以将不同系统间的信息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更好得掌握控制系统。结合目前各建筑工程应用智能化技术的实际情况,该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建筑工程内部的复杂程度,对建筑工程进行全方面的监督,确保建筑工程得以长久健康的运行。

1.1 电气系统控制中的质量问题

我国电气设备的操作方式逐渐趋向于复杂化,而电气智能化技术的成熟与使用能够改善此状况。结合我国当前建筑领域应用智能化设计的实际情况,TN-C-S与TN-S的应用频率较高,明显高出于中性线的应用频率,促使电气系统在发展应用过程中实现精细化控制。与国外诸多发达国家相比,电气系统的精细控制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国家高新技术的组成要素之一。如在建筑工程的建设活动中,常见的系统精细控制装置为中性线与保护线的接地系统。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控制工作一直都是建设活动的难点工程,并且在应用过程中会存在多种缺陷。如果在应用过程中将施工活动的连接点设定为变压器的中性点,那么施工活动便能够有效减少电力系统的故障次数,此方法适用于所有建筑工程中的电气工程及配电所结构、变电所结构,在工作中想要对电气控制电路进行掌控,需要将PE与N这两种类型的中性线分开,才能够促使智能化技术安全应用与长久发展。

1.2 故障检测环节中的监管效率应用

智能电气工程主要包含有电气信息、网络控制等内容,在应用智能技术对施工建设活动的施工质量进行监测时,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工程效率。电气工程智能化的运行与实施是建立在基尔霍夫电路定律及电磁感应定律理论基础上的,这也是电气工程进行智能化设计工作的基础。相较于传统的建筑工程诊断工作,电气工程智能化能够有效检测出肉眼无法检测到的问题,这将会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功能及设计结构带来影响,促使建筑工程项目能够长久运行。

1.3 在电气设备优化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项目的主体是基础建筑,电气工程主要是辅助建筑工程,两者缺一不可,都是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内容。相关人员在优化电气设备的过程中,想要有效应用智能技术,首先需要重视电气智能的安全性,由于智能技术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和系统,在智能化信息监测系统中,可以实现对电气建设工程的控制工作。当前我国雷电接地保护工作及交流、直流安全防护措施已经较为广泛的应用在建筑设计领域当中,为建筑工程的运行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相关人员在对电气设备进行优化时,还可以从智能化技术的专家系统与遗传算法两方面进行,所谓的遗传算法指的是智能化技术中一种较为先进的计算模型,能够通过生物界的生物化规律及生物进化机理对电气设备进行优化设计;专家系统指的是建筑电气工程中一种专业性较强的系统,能够对电气设备的组合与应用进行全面考虑,将专家系统与遗传算法有效结合,能够大幅度提高建筑工程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促使电气设备设计工作得以科学有效的开展。

2 分析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结合我国当前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由于我国针对电气智能化技术的相关研究较为落后,因此电气工程的智能化设计虽然是建筑工程设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也是实践与理论相脱节的一种体现。

2.1 智能化专业水平低

我国智能技术虽然在不同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与国外众多专家相比,我国智能技术的应用与研究仍旧处于初级阶段,并且通常情况下与接地体相连的电流金属部分安全保护行为较低,由此可见安全保护接地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至关重要,并且在我国建筑电气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这是由于我国众多智能技术仍旧处于理论阶段,并且没有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验证,在应用过程中只有通过安全接地保护,才能确保实际应用效果,最终为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2.2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还需完善和改进

为了优化升级电气工程,提高了相关电气设备的维修难度,与此同时对于相关技术与施工工艺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结合我国当前大型建筑工程的实际运行情况,诸多工程项目都具有防雷接地设计,但是仍旧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而设备维修工作虽然已经引起相关单位的重视,但是却没有实现全面发展。有效应用智能技术虽然可以大幅度提高自动化管理效果,但是电气设备本身的绝缘性能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电气系统的运行稳定性。除此之外,我国电气工程的电气系统越来越复杂,计算机作为其中的主要设备,为了有效满足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无论是计算机技术还是电气智能技术都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3 结语

结合我国当前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主要涉及到了故障检测环节中的监管效率应用、电气设备优化中的应用等方面,智能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气工程的运行质量与运行效率,减少了电气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促进了建筑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完善将会促使其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海鹏.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及优化措施[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7(10):54-55.

[2] 宋金莲,吴捷文.高职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之“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课程改革与探索[J].福建电脑,2014,30(8):62-63,19.

[3] 赵钰婷,张虹,尹立敏.电气工程专业“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29):38-39.

[4] 宋昱良.浅谈城市电气工程的自动控制技术[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2):460-461.

[5] 王昕,孙静.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动控制原理”教学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9(18):72-73.

论文作者:王中平,寇寰,李伟,张祥言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电气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王中平,寇寰,李伟,张祥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