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地理教学中应加强“情感教学”
愉快、兴趣是学生学习驱动力,甚至对教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是不可能学好地理课的。因此,在地理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和“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和舒畅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都充满着无拘无束的共同“自由地呼吸”亲切的地理课堂教育教学和环境的气氛。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更需要地理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在地理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
时代进步了,学习环境变化了,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也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要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按照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发布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参与。如在讲黄河时提出“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如何治理”的问题时,学生围绕着问题提出了将黄河“几”字形拉直挖运河的设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尽管学生的想法很幼稚,但他们的创新火花却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教师既不能指责嘲笑,也不能回避否定,而是应当允许学生继续发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表扬这种大胆设想的同时,教师更要做学生的引领者:假如全班一半的同学住在这“几”字形地区,是否同意这一建议,为什么?由此全班同学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课堂讨论既活跃、又深入,对师生有很大受益。
三、在新课地理要有“情境”引入
地理教学中存在着两种引入新课方法不良倾向。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或“同学们,现在老师讲……”,这样就把师生互动的地理教学活动引向“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还有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请把书翻到……页”,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看书划线的枯燥的文字教学课。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引入”新课的新方法也应当是多种多样的。如在学习“世界人种”时,引入故事趣闻法就是成功的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在世时的一天,他在书房会见了一位美国友人戴勒,戴勒在盯看着主席,一句话都不说。主席见后就说,你为什么老盯看我。这时戴勒说,你具有一副东方人的脸。主席听后直言,我是代表中国人的脸,我们可以演各国的戏,包括你们美国人的戏,你们鼻子长,我们可以加鼻子,可你们是演不了中国人的戏,不能把鼻子割掉。这故事说明了什么?等等,使学生联想到这是讲世界人种特征问题。
四、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地图化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教学是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当前初中生的地理学习还停留在简单的、机械的记忆水平上,对地图的学习和运用则显得比较薄弱,原因在于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很难真正懂得读懂地图是学习地理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图像的了解,掌握判读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也将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对地理教学又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地理教师还要努力学习和运用电子地图等新的地理的教学手段引领学生看地图、思地图,才能符合新形势下的地理素质教育。
五、在地理教学评价中应重视能力化
地理课堂教学改革要与考试评价方法结合起来,要改革传统的死记硬背的考试评价。实践证明地理学习评价试题的特点应是“三性”,即框架性、地图性和开放性。所谓框架性,即学生必备大的地理事实,如我国的地理位置、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之最”等;所谓地图性,即所有的试题都可以通过读图完成(包括为数不少的地名填图);所谓开放性,如暑期去云南、桂林等地旅游的情境题中,有方位、距离、行车速度、气温等的查算等题。这样的学习评价方式可以拉近师生距离,改变学生怕地理、背地理的心理;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习惯的更新。
论文作者:冉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8月总第1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6
标签:地理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地图论文; 黄河论文; 课堂论文; 评价论文; 《教育学》2016年8月总第1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