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角色,后天形成——谈儿童的性别特征的形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后天论文,特征论文,性别论文,角色论文,男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一般人眼中,男女之别是生而具有的,哪里还谈得上男女的后天变成,这岂不是无稽之谈。
我们先来澄清两个概念,即“性角色”和“性别角色”。英国社会学家S·德拉梅特指出,“性,这一概念准确的含义应该是指男性与女性的生物特征,而性别这一概念的准确含义是指男性与女性之间的一切非生物方面的差异,诸如在衣着、兴趣、态度、行为、才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把“男子的”和“女人的”生活方式区别开来。
可见,性与性别是有差异的。性与性别又同时统一在一个人的身上。当人们说一个人是男人时,不仅仅意味着这个人具有男人的躯体,而且还表现出男人的行为方式。同样的,对于女人也是如此。在生活中,我们常听到人们说某某不是一个真正的男人或女人,就是指他们的性与性别不统一。
性的生理特征是天生的,而性别角色却是后天形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男女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变成的。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夫人,西蒙娜·德·波娃因此提出了一句名言“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变成的”。
在本世纪初三四十年代,有关性别角色及其差异的最为流行的解释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来的。在他看来,男女不同的心理状态,行为模式都是由其不同的生理解剖特点决定的,即男女是天生的。他说:“男性的生殖细胞是主动的,活泼的,它去追求女性的生殖细胞,女性的卵细胞是静止的,被动地等待。”因此,男性在行为上倾向活泼、有力、刚健,而女性则倾向于温柔,被动。
但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却竭力反对这种观点。她通过对新几内亚境内的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角色考察发现,两性人格特征的许多方面(虽不是全部方面)极少与性的差异本身有关。就像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规定的男女的服饰、举止等与生理特征无关一样。米德所调查的三个原始部落都在方圆100公里范围内,但相互间的性别角色却迥然不同:
(1)阿拉佩什人,无论男女都十分顺从,温柔攻击性极低。
(2)蒙杜古马人,男女都冷酷残忍,带有强烈的攻击性。在蒙杜古马人男女身上所体现出的人格类型在我们社会文化中,只有在缺少教养野蛮暴烈的男子身上才能发现。他们的女人的野蛮,丝毫不逊色于我们社会中那些凶残的男子。
(3)昌布利人,他们恰恰是阴阳颠倒,在那里,女人占统治地位,在经济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而男人则很少有责任心,并且多愁善感,依赖性极强。
米德的研究成果有力地证明了男女性别角色的可塑性。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性别角色。在我们中西大多数文明中,一般还男强女弱的观念占主导地位。
人类的早期曾经是母系时代,女性掌权。在那时,男性依赖于女性,表现在性别角色行为上,女性行为意味着主动、创造、征服,而男性行为则意味着被动,接受,服从。随着人类经济生活的发展,男性对劳动工具所有权的占有导致了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过渡,这一变化直接导致了“女性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
男性一旦取得了社会的主导地位,便千方百计地巩固这种地位,使其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东西。中国最早的文化典籍《周易》就分出了“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西方也有类似的说教。长期以来,社会要求男子刚强,独立,主动,女子柔顺,依赖,顺从。这种社会期望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儿童时期是性别角色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儿童本身的理智判断力还是很低,所以,外界的引导对他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父母的作用,孩子出生后,父母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男孩还是女孩”,周围的亲戚朋友更是重复着这样的问题。随后便是一连串的有关联想,他能否长得英俊漂亮,精明强干?他长大后会成为一个大学教授,军人还是一个经理?他能否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她能否长得温柔可爱,善解人意?她以后能否找到一个贴心照顾她的丈夫?她长大后能否照料得了她自己?从孩子呱呱落地时起,这些社会的习惯,风俗和大家的期待就立刻对孩子产生影响。
父母一旦知道了孩子的性别,性别角色社会化就开始了。大家都知道,婴儿时期的孩子男孩与女孩在长相和动作上都很相似。但尽管如此,父母也会凭他们传统的印象来对待孩子。比如,同样是哭叫,父母会以为男孩哭是因为饿了,而女孩哭则以为是害怕与恐惧。父母还总喜欢说他们的儿子是如何活泼淘气,他们的女儿如何的小巧、漂亮。
父母不断地对采取差别对待。比如取名字,男孩的名字一般倾向于表现阳刚之气的,如,“勇、刚、毅,阳等。”女孩则是诸如“芬,丽,芳,艳”等温柔性的。在护理方式上,父母抱男孩时一般不如抱女孩那样更加小心,父母对男孩比对女孩更倾向于经常使用体罚。家长给孩子买玩具也是有差别的。给男孩买的是枪、坦克、飞机,而给女孩买的则是洋娃娃、小炊具等。当男孩去玩洋娃娃时,人们便会取笑他,并且父母一般要制止男孩的这种“不恰当”的行为。
在家庭中,父母不断向孩子灌输男女的差别。教男孩要勇敢,奋发向上,以后出人头地,教女孩要温柔贤惠,守规矩。正是由于父母及周围的亲戚朋友的不断强化,男女性别角色的差异深深地嵌入了孩子的记忆中。当孩子不断长大时,他或她很快就明白了人们所说的“男性”和“女性”是什么意思了。
其次是在学校,孩子们从教师那里受到差别对待,老师一般总是用不同的眼光看待男生与女生。根据老师的这种态度,关于性别角色性质的微妙的信息就传给了学生。老师普遍认为男孩比女孩聪明,当女孩比男孩学习成绩好时(这一般是高中以前),老师根据成见,固执地认为这只是由于女孩子认真刻苦的结果。而当男孩在后来的时间学习好了的时候,老师便理所当然地宣扬这是男孩聪明的证明。认为男孩有真正的创造性。
久而久之,老师的这种成见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男女学生的自信心。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一个男孩越是聪明,他就越期望把某一工作做得更好,而一个女孩越聪明,她就期望做得差些。男孩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而女孩一般信心不足。在女孩中,即使那些做得并不逊色于男孩的女孩,也普遍认为女孩不如男孩聪明。
另外,社会传媒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孩子的性别角色差异。现在电视普及了,孩子们在电视上看到很多表现男女差别的镜头,这些镜头多是表现男子的强健力度,女子的温驯和柔弱。广播节目,报刊杂志一系列传媒自觉不自觉地宣传这种差别。这样,孩子进一步认识到男人与女人形象的迥然不同。
儿童正是在这些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相关的性别角色,并在以后的日子牢不可破。
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尤其在西方世界,男女两性的传统性别角色的界限逐渐模糊,出现了“男性女性化”和“女性男性化”的现象。人们认为男人应该具有女人的温情与体贴,女人也应具有男人的那种气魄。这种趋势有进一步延展的倾向,这对于我们的父母、老师及社会或许有点启示吧。
标签:性别角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