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部位标记持续质量改进的PDCA管理论文_赵学彬,杨琴,陈杨,张群华,王小艳,陈茜

手术部位标记持续质量改进的PDCA管理论文_赵学彬,杨琴,陈杨,张群华,王小艳,陈茜

(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手术室 四川 乐山 614000)

【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手术部位标记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方法:应用PDCA循环工作程序,查找手术部位标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根因分析,针对原因制定改进计划和改进措施,通过有效落实和追踪检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结果:实施PDCA循环后,手术部位标记做到了规范统一,具有专科特点,手术部位正确标记率由改进前的12.8%提高到改进后的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法对规范、统一手术部位标记有积极的作用,能有效提高手术部位正确标记率。

【关键词】PDCA循环;手术部位;标记

【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3-0150-02

“手术部位错误”在医疗事故中占极大比例,针对这一问题,美国骨科医师学院和北美脊柱协会提出鼓励标志正确的手术部位建议[1]。该手术安全管理理念很快引入国内,经过近几年的临床实践证明,手术部位标记在手术病人安全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院手术科室于2012年1月正式实施手术部位标记,从每月的检查结果来看,手术部位标记欠规范、统一,正确标记执行率低。为此,我院引入PDCA管理持续改进手术部位标记质量,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方法

1.1 计划阶段

1.1.1调查现状,找出问题

与手术医生沟通,组织各专业组长分析,查找手术部位标记中存在的质量问题:(1)手术医生和手术护士对手术部位标记在手术病人安全管理中的作用认识不足。(2)大多数手术医生和手术护士不清楚标记的概念。(3)现行的手术部位标记制度与流程不够完善。(4)手术部位标记不统一、不规范。(5)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1.2制定预期目标

按照2011年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要求,对涉及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部位的手术进行规范统一的标记且正确标记执行率达到90%。

1.1.3 拟定改进计划

(1)成立手术部位标记质量控制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组员由各专业组长组成,各专业组长负责本专业内手术病人手术部位标记的检查、分析和统计,护士长全面负责手术部位标记质量的持续改进,包括与职能科室及手术科室主任的沟通和手术部位标记结果的反馈。

(2)针对手术部位标记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根因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有效落实,通过追踪检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1.2 实施阶段

(1)利用医院三甲复评及《四川省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在全院推广使用的契机,加强手术室护士及手术医生的安全意识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指导提高手术人员对手术部位标记的认识。

(2)鉴于骨科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部位的手术比其他科室多,因而首选骨科作为手术部位标记PDCA循环改进的试点科室,在骨科手术部位标记质量改进取得满意效果后再推广到其他手术科室。

(3)完善手术部位标记制度与流程:确定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部位的手术必须做手术部位标记;手术部位标记的执行者必须是直接参与该患者手术的有资质的本院医师,进修医生、实习医生禁止执行手术部位标记;择期手术在术前一天完成标记,急诊手术则在手术前完成;手术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临床表现、体征、相关检查结果,在患者或家属的共同参与下完成手术部位的确认及标记;巡回护士术晨负责手术部位标记的核对和检查;手术室严格督查并记录手术部位标记情况,每月统计分析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相关手术科室及职能部门,做到持续改进。

(4)在征求手术医生与患者意见的基础上与手术科室主任沟通达成共识,确定每个专业手术部位标记的手术种类、标记工具和标记符号,科主任在本科晨会上宣布具体实施方案,从行政管理的角度促进手术部位标记规范统一,正确实施。

(5)建立巡回护士-专业组长-护士长三级监管体系,全面负责手术部位标记的质量监督。

1.3 检查阶段

护士长和专业组长每周随机抽查,检查内容包括标记的手术部位是否正确,是否与实际手术相符,手术部位标记的方法是否符合管理要求,巡回护士对手术部位标记的记录是否及时、准确。

1.4 处理阶段

每月统计分析手术部位标记的质量情况,召开质量控制小组会议,在会上,各专业组长根据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到问题的具体环节和真正原因,随同手术部位标记结果向各手术科室主任和职能科室报告,把未解决的质量问题转入下一轮PDCA循环,直到问题解决。

2.应用效果

2.1 实施PDCA循环改进前,手术部位标记执行率低,仅12.8%,实施PDCA循环改进后,手术部位标记执行率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实施PDCA循环后,手术部位标记做到了规范统一。

3.讨论

我院手术科室在2012年开始手术部位标记后,每个科室甚至每个专业小组手术医生所做的手术部位标记都各不相同,在手术部位标记上完全不统一、不规范,容易引起歧义,造成信息错误。采用PDCA循环管理后,在征求手术医生和患者意见的基础上与科主任沟通,规范和统一了手术部位标记,涉及面部手术的患者,我们采用胶布上写左或右的形式来进行手术部位标记,比如左眼手术,胶布上写上“左”粘贴在左侧额部,同时告知患者或家属胶布的作用,避免随意取下影响查对。骨科有石膏绷带的患肢手术患者在靠近石膏绷带的部位划一带箭头的直线,箭头指向手术部位。手术部位统一规范的标记易于各级各类人员识别和查对,在手术病人的安全管理上具有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PDCA循环法对规范、统一手术部位标记有积极的作用,能有效提高手术部位正确标记率。

【参考文献】

[1]李跃荣,赵庆华等.手术病人安全及手术室安全策略研究[J].护理研究,2014,28(10):3591.

[2]高玲,邓静等.PDCA循环用于低年资护士管理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J].护理学报,2011,18(10A):35.

论文作者:赵学彬,杨琴,陈杨,张群华,王小艳,陈茜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1

标签:;  ;  ;  ;  ;  ;  ;  ;  

手术部位标记持续质量改进的PDCA管理论文_赵学彬,杨琴,陈杨,张群华,王小艳,陈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