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成人教育中的少数民族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人教育论文,少数民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几千年的风雨苍桑,各兄弟民族之间无论是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文化领域里都形成了相互依赖、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民族大家庭。但由于少数民族居住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的诸多原因,造成了少数民族地区与发展的中心城市之间的反差。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文化教育的反差,长此以往,将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我们在加强成人教育的同时,必须重视抓好少数民族教育。
一、少数民族成人教育是农村教育、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系统地阐述了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指出民族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教育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整个教育发展的进程。八届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章第十条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从《纲要》和《教育法》中,我们就可清楚的看到少数民族成人教育是中华民族整体教育的有机部分,是不可分割的。按系统的说法,在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事物都是互相制约、互相作用并具有整体效应的若干要素的复合体。一个系统问题由许多单元和子系统组成的。一般说来,如果每个单元或子系统的属性都是好的,则整个系统的属性也会好。但是,单元子系统都力争自身的最佳效益却不一定能保证系统整体的效益,而系统分析主要就是研究单元的属性怎样通过合理的结构转变成系统的属性,以求得最佳整体效益。我们如果把中国教育作为一个整体,那么,成人教育就是这整体中的一部分,少数民族成人教育又是成人教育中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从国家的实际去看,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55个,9120多万人占全国人口的8.04%。他们主要分布在5个省,29个自治州,70个自治县和3个自治旗。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云南省有25个少数民族,占了全国少数民族的近一半,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九分之一。云南省有1000多万少数民族,占人省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云南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土总面积为276,674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0.2%。从以上情况说明,无论从少数民族集居状况,还是人口比例都是国民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这是其一。
其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少数民族成人教育,它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文化教育问题,它对于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保证边疆地区的稳定和繁荣也是至关重要的。就是说,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成人教育、民族教育是发展经济的战略问题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问题。教育必须为经济发展服务,教育发展又必须依靠经济的发展,同样,经济的发展又必须依靠教育。发展民族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的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是新时期做好民族工作的首要问题。
云南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地形复杂,山山相连,交通不便。可谓“鸡犬之声相闻、相见还需半日”。经济发展滞后使民族教育发展缓慢。技术人才缺乏,据1994年统计,普通中学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39.8%,普通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67.7%,一些“少、边、贫”地区除招生优惠政策录取的以外就少得可怜。全省每年大约有40多万中小学生走向市场和农村。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素质低、自然经济意识浓厚、商品经济观念淡薄,丰富的自然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和开发,直接制约着少数民族地区的物质文化生活的进步。
云南与越南、缅甸、老挝三国接壤。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往比较频繁。历史经验证明,国内外敌对势力无不利用民族问题挑起事端。因此,我们不能把少数民族教育问题仅仅看成是单纯的文化教育问题,而是振兴中华,长治久安的大问题。
其三,少数民族成人教育发展了,少数民族教育才能说发展了;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教育就发展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提高了,才能真正跨入21世纪。
当今世界,国际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实质上是民族素质的竞争。所以,成人教育也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少数民族地区尤其需要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在教育。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因抓住教育为本,科技领先而发展迅速。譬如亚洲崛起的“四小龙”。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丰富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在国际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抓好少数民族成人教育、民族的教育,中国才能面向21世纪,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因此,只有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成人教育,整个中华民族的教育才能称得上全面发展。
二、云南少数民族教育的现状及特点
根据云南省教育委员会《1993及1994学年教育事业统计公报》,全省普通高校的在校生49559人,少数民族学生10006人,占在校学生的20.2%;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84655人,少数民族学生27440人,中在校学生的32.4%;职业中学在校学生107252人,少数民族学生25366人,占在校学生的23.7%;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267830人,少数民族学生372407人,占在校学生的29.4%;普通小学在校学生4438792人,少数民族学生1595327人,占在校学生的35.9%;幼儿园在园幼儿436432人,少数民族幼儿61299人,占在园幼儿的14%;成人高校在籍学生11422人,少数民族学生1772人,占在校学生的15.5%;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2978人,少数民族学生3393人,占在校学生的11.4%。
以各级各类普通教育为例,建国初期少数民族在校学生占学生总数的23.2%,1994学年初,少数民族学生占总数的34.3%,比建国初期提高了11.1百分点,在校学生总数比建国初期增加了3.86倍,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增加了36.18倍。
从云南省教委的统计公报和普通教育的情况来看,建国以后,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增大。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出,云南少数民族受教育的比例不算高,大量的学生流入了社会。这就给成人教育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成人教育应该面向他们,使他们继续受到不同层次的教育。
其二,尽管少数民族受教育的程度不断增大,但整个来说,少数民族受教育的问题还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少数民族的居住地离中心城市比较远。从云南少数民族居住的状况来看,多数的少数民族都居住在边远、贫困地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有的少数民族“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种封闭的状况导致民族教育的封闭,教育活动的内容和范围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少数民族地区间的交流、可比性或竞争性就相当弱。二是分散。云南省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三分之一,但居住在全省总面积的70%以上的地区,导致少数民族教育也不得不分散,造成了“三多一少”,即学校布点多、教师多、经费投入多、每校或每班学生少。在同一班中,年龄也参差不齐,给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三是语言多数不相通,各民族又有自己的文化。云南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水族通用语言外,其余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其中有14种少数民族还有自己本民族的文字。这种情况,给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对同一个民族来说,不但要学会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还要学会通用的普通话、或者是汉语,对同一个地区的多种民族来说,就必须进行多种民族语言的教学,教育者必须掌握两种以上的语言和文字,教育方式也必须采用双语或双文教学。另外,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既有本身的传统,又受汉族和其它民族的影响,这种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的特点,无疑会渗透在教育中,使少数民族教育受不同文化传统、不同宗教信仰和不同民族传统观念的影响。
其三,在少数民族居住的部分开放地区,学生出现了“两极分化”。不可否认,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建立给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一些开放城市带来了生机,冲破着封闭的文化,注入了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文化。但是由于经济浪潮的冲击,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消极的文化现象。学生之中,或多或少出现了“两极分化”,一部分学生知道改革开放需要更多的文化知识,投入了紧张的学习、不乏有学习的尖子。但有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缀学了,流入了“商海”之中,这种情况,不能说不是对民族教育的冲击。
三、对当前成人教育中少数民族教育问题的思考
成人教育的少数民族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少数民族教育的现状和教育的特点,成人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研究少数民族的成人教育。
首先要转变传统的人才观念。一谈到人才往往是大学——干部——专家,反之就是庸才。要认真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真正需要什么?少数民族地区需要什么人才?采取什么形式,短、平、快地培养人才。只有这样,成人教育才会有生机,路子也才会越走越宽。其二,充分发挥成人教育的特长,主要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经济建设人才,兼顾学历教育,积极开发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的成人教育。根据云南省教委制定的规划,到2000年,成人高等教育年递增7.8%,在校生达到4.1万人;成人中等教育年递增7.2%,在校生达5万人;90%的乡(镇)和80%左右的行政村办有农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各类成人办学机构把办学重点从文化补课和学历教育转到岗位技术培训上,使从业人员受到多种形式的岗位培训等等。
成人教育的特点是阵线长、办学形式灵活、层次多。针对少数民族居住分散、又离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较远的情况,成人教育的办学形式可采用远距离教学等多种层次的办学以弥补全日制教育的缺陷,籍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其三,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长远规划,对少数民族教育应投入一定比例的人力、物力。投入人力,主要是智力支边、支少、支贫。199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意见》,要求函授教育和广播电视大学应充分发挥远距离教学的优势,努力为中小城市、乡镇企业、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和教育不发达地区服务。投入物力,国家和各级人民政府应按一定比例拨出专款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并加强监督经费投入的使用情况,使经费真正用到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上,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引入外资;还可以多渠道集资,同时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以经济养教育,以教育促进经济的发展。
其四,除了投入人力物力而外,人民政府还应该制定相应政策,确保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顺利发展。譬如在招生问题上,要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教育的现状和特点,制定一点相应的倾斜政策。优先让少数民族学生能接受各种层次的教育,甚至对个别少数民族地区制定一些相应的保护政策,能否做到“进口宽,出口窄”。让各种层次的毕业生绝大多数留在当地发展教育,建设自己的家乡。
总而言之,成人教育中的少数民族教育与农村教育、扫盲教育、妇女教育等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几者相互渗透,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要我们把握住少数民族教育的特点,采取灵活的办学形式,以教育促经济、以经济促教育,那么,我们的国民教育及成人教育一定能跨入21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