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期下党建工作质量如何借精神文明的作用而有效提升成为了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课题,两者需要相互融合,彼此促进。只有党建工作正视当前社会舆论所面临的挑战,并高度重视新闻的社会引导作用,将精神文明建设与党建的有效融合,才能不断提升党和政府的工作质量进而提升对社会舆论的引导能力,从而为社会的稳定发展护航。鉴于此,本文就新时期国企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的思路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国企;党建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现状;探索
1精神文明对党建工作的引导作用
1.1满足人民群众对党建工作的知情权
在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当前,精神文明建设已经成为融入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从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角度来看,该基本权利实为我国公民生活所需的必要条件,因此为了满足民众的知情权,促进信息的自由流动实为重要前提。党建工作的开展,每一项方针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都是切实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头等大事,只有保证民众的知情权,才能确保民众的思政意识形态良好发展。[1]新闻喉舌的作用即在于通过对党建工作路线与实践的传播来满足人民群众对党建工作的知情权,确保民众能够及时了解各类相关信息,以保证公民心理承受力的平衡。
1.2打造透明化党建工作机制为政府争得公信力
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当中的公信力直接取决于党建工作的实效性,精神文明建设与党建的有效融合从本质上看,党建工作的服务对象即是人民群众,所有工作机制的打造都应为民所悉,只有党建工作全面公开,才能使民众对党建工作有着充分的了解,进而不断提升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在新媒体时期,各类信息的广泛传播致使社会思潮极具多元的动态化,对政府的公信力实为一个严峻挑战,各类贪腐等不良事件在新媒体平台中屡见不鲜,党建的“信用危机”已经形成。只有党建工作积极应对各类信息通过新闻喉舌不断促进自身工作机制的公开化,才能更有效地把控住舆论导向进而为政府赢回公信力。
2新时期国企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2.1党组织促发展、议大事能力还需要提高
一些基层党组织尚未把保障和促进企业发展、提高生产经营成效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建、精神文明建设与业务工作齐抓共管意识不强、力度不够,部分工作没有完全“落地”。上下联动、齐抓共管责任落实体系未能完全形成,直接造成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对企业发展促进作用不明显。
2.2基层战斗堡垒功能“钉钉子”精神发挥不够
部分基层党组织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国企对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新形势和新要求,不同程度地存在组织架构不够健全、制度办法不够完善、考核机制不够细化、学习教育形式单调、精神文明活动缺乏活力现象。
2.3企业本身对政工队伍的思想建设认识不深刻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政工的思想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短时间内很难看到效果。因此,很多政工人员和企业领导对思想建设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而只是一味地重视经济效益,忽略了政工人员价值观的培养,忽略了政工在企业生产运行中的主要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相结合的具体思路
3.1想要切实在新时期的历史背景之下,切实实现国有企业内部基层党组织建设实践工作,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实践工作之间的稳定充分结合,必须切实督导我国现有的国有企业各级党委组织,积极充分地建构和保持基础性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以及看齐意识,要在具体组织开展的国有企业日常化生产经营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提升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关注和重视力度,保障和支持我国现有的国有企业的在职党员干部群众,能够基于基础性思想观念认知结构层面,实现不断改善优化。
3.2想要切实在新时期的历史背景之下,切实实现国有企业内部基层党组织建设实践工作,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实践工作之间的稳定充分结合,必须充分保障和发挥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在国有企业内部基础性日常经营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引导作用和文化推动作用,借由充分组织开展系统全面且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示范引领等基础性工作实践环节,积极倡导和发挥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发展背景之下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体系,支持和促进我国国有企业各级分公司党员干部群众的基础性思想观念意识不断改善优化。
3.3正确定位推进二者融合工作的立足点,发挥感召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包含了对企业员工道德规范约束,另一方面也表现为正面的宣传教育工作。而这些行为规范的总和,又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融合工作是具备共同的立足点,二者的有效融合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文化感召力。这要求我们坚持以先进的思想武装人,以良好的形象带动人,以严格的制度规范人,使职工形成良好的行为模式,从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3.4落实二者融合工作的着力点,形成凝聚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文化的有效融合,落到实处,就是要找好工作的着力点,从而发挥出二者融合所产生的凝聚力。将 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二者的融合目标在根本上就是表现为企业精神的塑造。企业精神是企业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一面旗帜。落到实处,就是要大力倡导“主动服务、全员服务、文明服务”的理念,使“创新、求实、拼争、奉献”的精神日益成为广大职工的自觉行为,成为 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成为促进 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丰富源泉、凝聚企业职工的力量,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3.5全面公开处理信息的事后反馈。人们对于一个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关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弱化,媒体亦会“顺势而为”从对此事件的视线中转移。然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平息并不代表其影响力的消逝,一旦在民众群体当中响起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声音,则会难以避免地触动人们的神经而使人们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对于人们来说,也极为关注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处理结果,亦在很大程度上关乎着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对此,党建工作重点应当及时转移到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善后工作当中,在精神文明的监督下履行好应有的职责,确保最大程度避免各类不良事件影响力的扩大,使负面社会舆论失去信息资源的支撑。并通过有效的信息反馈在民众群体中产生一定的防患作用,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结束语
在国有企业中,如果说党的建设是企业发展的“根”和“魂”,那么精神文明建设就是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加油站”和“助推器”,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在新形势下,惟有将精神文明建设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积极性、创造性,为国企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不竭动力,实现国企经济效益和文明建设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山西国控集团信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李勇.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国企党建工作[N].发展导报,2017-12-22(018).
[2] 薛昇旗.确保国企党建工作科学高效[N].中国审计报,2017-12-13(005).
[3] 郭丽.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深化国企改革[N].贵州日报,2017-12-06(004).
[4] 罗歆.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强化[J].现代经济信息,2017(22):382+384.
[5] 戴雪燕.论国企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的一体化建设[J].现代国企研究,2017(22):218.
论文作者:张富兴,陈玉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3
标签: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党建工作论文; 工作论文; 国企论文; 党建论文; 国有企业论文; 新时期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