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_市场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_市场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市场经济论文,发展生产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594(2001)02-0044-07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想,自莫尔的《乌托邦》算起,经历了四个多世纪的发展,从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算起已一个半世纪;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制度,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直至解体也有70余年历史,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已五十年余载;社会主义作为一种运动,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凯旋式进军,又遭遇过大大小小的挫折。人们虽然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的洗礼,经历了社会主义运动实践的锻炼,积累和吸取了活生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教训,但是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等问题的认识,长期以来是没有搞清楚的。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被称为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回答了关于马克思主义者在当今时代必须正确回答的有关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关键问题。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之所以出现欣欣向荣的局面,就在于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在于我们高举了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始终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贡献就在于廓清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三者的关系。这三个方面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密不可分。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实践中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市场经济是当今最好的经济运行方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坚持社会主义必须发展市场经济,只有发展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才有生命力。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才能克服市场经济自身的缺陷和矛盾,市场经济才有发展前途;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市场经济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一 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特别是近年发生的苏东剧变,说明社会主义道路是曲折的,甚至这种曲折性比过去共产党人想象的要漫长复杂得多。但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性,绝对改变不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总趋势。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基础上,提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揭示和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作为主要基石,从资本主义社会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矛盾冲突中,发现了起决定支配作用的社会根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马、恩以这个根本矛盾为中心,深入考察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阶级关系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发展过程,得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必将被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所代替的科学结论。同时,唯物史观也认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的社会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必然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间总是充满激烈复杂的斗争,有时甚至要流血牺牲,或者出现复辟倒退。既然搞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探索,反复试验的过程,就存在着发展和成功,失误和失败两种可能性,而且这两方面往往是相互伴随和相互交织的。

从历史长河看,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都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激烈斗争的曲折过程。以取消剥削压迫为其历史使命的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这个过程肯定会更加艰苦复杂。英、法是西欧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典型的国家。英国从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到基本稳固下来,经历了近50年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从1789年爆发到1875年第三共和国成立,经历了86年。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其诞生的艰复杂程度远比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激烈得多。然而在苏东剧变后,西方媒体和舆论仅凭苏东这个“试验室”的大挫折,而不顾社会主义中国等“试验室”欣欣向荣的新局面,宣传“社会主义崩溃了”、“共产主义消亡了”、“21世纪不会再有社会主义的一席之地”,而必将是“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这显然不符合事物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是苏东剧变这一令人震惊的事件,的确暴露出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存在严重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站在世纪之交来观察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可以说苏东剧变造成的“大挫折”已永远留在了20世纪,中国等国家开创的“新局面”将会在21世纪变成繁花似锦的春天。“大挫折”只意味着过去,“新局面”却代表着未来。死亡了的是僵化的社会主义旧模式,新生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片绿州。改革给社会主义的大船装上了马力,开放将社会主义的大船引向了广袤无际的大洋。尽管航道上布满了暗礁险滩,有着马克思主义领航,社会主义大船定能驶达人类美好的明天。

二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发展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但并不是说任何模式的社会主义都有发展前途和强大的生命力,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必然葬送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马、恩设想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是建立在发达国家、生产力充分发展、商品经济高度发达这一基础上的,是高度工业化和高度生产社会化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外壳再也容纳不了它所创造的物质生产力的结果。而现实社会主义均是在生产力十分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较低的国家首先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之初,传统的政治上高度集权、经济上高度集中、统一计划的模式对于巩固政权、恢复国民经济、医治战争创伤、集中力量建设独立的工业化体系的确起过不可低估的作用,甚至产生了其它体制和模式无法达到的效果。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生活的日益复杂化,人们对新生政权政治热情的减弱,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它不但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而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理论和实践均证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发展市场经济。

1.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走入死胡同。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在经济上是以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为标志的。用公有制取代私有制,从根本上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真谛所在,离开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来谈公有制的建立,甚至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毫无意义的。但公有制取代私有制本身并不就是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公有制的建立只是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制度基础和前提。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首先表现为社会财富的增长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而财富的增长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必须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去实现,如何组织社会经济活动,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现有资源来建设社会主义就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长期以来存在两种不同的思路:一是利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另一种是利用发展商品经济建设社会主义。

采取何种形式建设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社会主义建立之初,由于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加之受经典作家的影响,长期以来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东西,社会主义是排斥商品经济、货币关系的。因此,根据马、恩的设想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只能将现实社会主义引向贫穷和落后。计划经济并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商品经济是其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和“经济形态”理论告诉我们,从社会形态看,人类社会可以分为五种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从经济形态看,可分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未来的产品经济三种形态。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统一的社会结构,经济形态则是社会经济运行方式,每一种经济形态可能对应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历史的发展证明,社会形态是可以逾越的,但经济形态的发展却是不可逾越的。其原因在于,虽然人类社会形态更替从理论上按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可以分为“三种形态”和“五种形态”两个序列,但这两个序列是相互联系的,起最终决定作用的仍然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只不过每种形态的更替与生产力发展的联系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罢了。有的社会形态演变是社会生产力根本性质转变的最终结果,有的却是同一性质的社会生产力发生特定的阶段性质变的最终结果。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演变,就只是同一性质的社会生产力发生特定的阶级性质变的最终结果。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全面确定和完全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全面形成,是社会生产力发生根本性质变的最终结果。然而社会历史的发展并没有像马克思设想的那样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而是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薄弱环节和矛盾焦点上的某些经济上相对落后的国家首先建立的,也就是说现实社会主义的建立并不是由于生产力的性质发生了根本上的转变,即都没有经过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阶段。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淘汰,并不等于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而只是寻找了一种新的实现途径或方式,因此从马克思的“三形态”理论来认识,现实社会主义只能是和现代资本主义同处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商品经济形态上。它的生产力和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力,就其总体性质来说,仍处于同一历史阶段,所以现实社会主义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在客观上必然要求以商品经济作为社会生产的基本经济形式,以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由此可见,商品经济是内生于现实社会主义之中,现实社会主义与计划经济并没有本质联系,至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后实行的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只不过是人们盲目照搬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的个别结论的结果,而不是对现实社会主义的具体情况所作深刻分析之后的科学决策。

现实社会主义不能超越商品经济发展阶段,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我们已经从形态理论上作了说明,那我们再来看看实际事例。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很多,最根本的有两点:一是它必然导致严重的经济浪费和重大的决策失误;二是在政治体制不够完善的条件下,它往往会成为滋生腐败的重要经济根源。而且,这些弊端是体制本身内在的,并非管理者素质不高,经验不足和管理方法不当所致。

回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决策权高度集中,注定了在建设中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种种决策失误。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数十万家工业企业,数万种产品,不要说是人,就是神仙也无法把这么一个大国中这么多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等安排得科学、合理,甚至连大体合理也做不到,明明做不到做不好的事情,但这种体制偏偏要逼着人去做,失误当然在所难免。出现失误,当然也无法追究责任,而无法追究个人责任,反过来助长了决策的失误,如此循环,导致了决策失误愈来愈多,损失愈来愈大。回顾一下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历史,不正是这样走过来的吗?不仅仅是中国,世界上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哪一个不是如此?早在10多年前,作为社会主义强国之一的东德主动向作为资本主义强国之一的西德靠拢,“两个德国”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统一,拉开了计划经济退出历史舞台的帷幕。80年代末,苏东国家发生“剧变”并转向资本主义,以更加惨痛的教训向世人昭示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彻底失败。苏联在“十月革命”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世界范围即属中等,此后,虽然宇宙飞船上了天,航空母舰下了海,各种核武器应有尽有,可在军事大国的躯壳内裹藏的几乎是一个经济侏儒,人民长期为日常生活消费品的严重匮乏所困扰。对“牛奶”或“面包”的渴望与追求,构成了苏联人民在本世纪20年代选择社会主义与80年代末放弃社会主义的同一动因。放弃社会主义并不意味着最佳选择,转向资本主义也不等于最好的出路,但是,当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长期不能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牛奶”和“面包”时,人民群众还能容忍这种体制继续存在吗?

从政治上看,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决策权高度集中的特点在政治体制不够完善的条件下,不可避免地会滋生腐败。由于全社会资源的配置权掌握在几个部门实质上是掌握在几个官员手中,加之决策的主观性、免责性,为权力商品化提供了可乘之机。一个项目或一笔资金,有众多地区、部门和企业都在争取,而且都可以举出种种动听的理由。在这种情况下,这个项目或这笔资金究竟批给谁,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审批者的喜恕哀乐。为了取悦于审批者,在“跑步(部)前(钱)进”的过程往往出现许多“名堂”,于是腐败之风泛起,并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玩疾。

数十年来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早已充分证明,计划经济体制已经走入了死胡同,现实社会主义不可能超越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

2.只有发展市场经济,现实社会主义才有生命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数百年来人类经济学史上最伟大的思想成果,它揭示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的本质特征,是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这一理论的提出,不是少数理论家和政治家心血来潮的产物,而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必然选择。

中国在否定计划经济体制的同时,为什么必然选择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因为,在当今世界上,还没有比市场经济更有活力和效率的体制范例。正如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是内生的一样,市场经济的活力和效率也源于它自身的矛盾,即商品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差别性与其市场价格的同一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为了追逐超额利润和求得生存,必然千方百计地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从而产生了内在的动力和外部压力,提高了生产效率,整个国家的经济生活也因此而充满活力,市场经济体制的这种魅力及其所创造的奇迹,在现实生活中已是不容争辩的事实。

先以苏联和中国作一对比。从经济发展状况比较来看,两个国家过去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甚至是从前苏联照搬过来的。但是,前苏联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比中国多得多,如人口比中国少,土地比中国多等,前苏联的经济短缺,中国过去经济也短缺,而且短缺的程度比苏联还严重。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短缺逐步得到了缓解,甚至开始出现了相对过剩,而苏联的经济长期短缺愈加严重而走上了分裂之路,导致这一反差的原因何在?就在于我国的改革开放自启动之日起,就自觉或不自觉地踏上市场经济的征途。而前苏联在分裂之前虽然也进行了多年改革,但总的来说,他们的政策受“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等传统思想束缚过深,始终未能从根本上放弃计划经济体制,从赫鲁晓夫的“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到勃列日涅夫的“新经济刺激”无一不是如此。80年代中后期经济改革,前苏联领导人虽然也提出了“市场化”的目标模式,但口头上讲得多,实际行动少,因此,改革的效果亦不明显,经济短缺的程度没有根本改变。可见,过去同是计划经济的苏联和中国,在改革中由于市场化的方式和程度上的差异,迄今为止导致了截然不同的效果。一方面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欣欣向荣,另一面是苏联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严重挫折。

其次,从中国内地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来比较。改革开放以前,内地与沿海地区经济状况并无今天这样的差别,内地发展经济的一些有利因素也是沿海地区所没有的,但是,为什么改革开放以来内地却不断落后于沿海,而且差距越拉越大?原因当然可以列出许多,但最主要的还是内地经济市场化程度比沿海慢,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充分利用了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重要的源泉。很难想象,离开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和生产力水平会出现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社会主义事业欣欣向荣得益于邓小平改革开放路线的指引,改革开放路线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放弃了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

再次,从中国农业与工业的发展状况比较来看。农业发展的诸多条件几乎都比工业差,但是,为什么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出现相对过剩的是农副产品而不是工业产品呢?原因就在于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经济责任制较早地把农民推向了市场,整个农村经济也相对较早地走上了市场经济道路。农村经济改革给中国整个经济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农业走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取得的丰硕成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这一切得益于党在农村的政策,政策的关键是运用了市场经济体制。如果没有当初农村的政策,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能得以顺利甚至提前实现吗?如果十二亿人口还在为“牛奶”,“面包”问题发愁,我国的社会主义旗帜还能在东方高高飘扬吗?现实的社会主义所以充满生机与活力,就在于市场经济体制为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血液,社会主义为此获得新的生命。

3.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市场经济才有发展前途。

市场经济作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大杠杆,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带给我们的也有破坏生产力发展的一面。只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克服市场经济自身的缺陷和矛盾,市场经济才有发展前途。

市场经济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主要是通过竞争实现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主要是以等价的商品交换关系为基础的。追求自身权益的最大化是一切从事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基本出发点。资金的流向,资源的开发配置,产业结构的形成与转换,都受制于这种利益机制的驱动,因而具有一家的盲目性与自发性。这种盲目性与自发性难免会导致经济运行中的产、供、销关系的脱节与产业结构的失衡,并由此导致危机与生产力发展的破坏。同时,市场经济竞争容易导致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利用,使一些品位较低,商业价值不高的自然资源被人为地弃置与浪费,损害了生产力的潜在发展能力。再次,市场经济的发展容易刺激人们需求的过分膨胀和消费的过度增长,这种过分增长与膨胀的需求与消费一方面虽然刺激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也会导致资源的浪费。

如何对市场经济实行有效地调控,正确认识和处理宏观调控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传统体制改革的核心题,也是引导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充分利用市场经济体制的优点,克服其不足的问题。江泽民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现代建设所遇到的涉及全局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指出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十二个重大关系。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就是其中一个。他指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要求。二者缺一不可,绝不能把他们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强调这一面,轻视或忽视另一面,都不利于改革和发展大业。”市场经济虽然能够极大地促进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在内的物质财富的迅速增长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引导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绝对优势,这是资本主义制度做不到的。因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全体人民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全体人民利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这就使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国家具有了从全社会利益和全体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宏观调控,克服市场经济不足的现实可能性。诚然,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使其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深入研究其市场经济的发展轨迹可以明显地看出:他们正是逐渐摒弃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弊端,充分利用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某些制度因素,才造就了今天的经济发展和繁荣。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只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市场经济才有发展前途。

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的,这就要求当今最好的经济运行机制即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必须有助于实现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也是社会主义制度要求的制度目标,如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等。很明显,单纯的市场调节不能自发地实现这些基本的也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社会制度目标,只有将市场经济体制附着在社会主义制度在这一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健康的机体上,市场经济才有发展前途。

三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市场经济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逻辑,社会主义应该是资本主义的否定者或替代物。当曾经带来生产力巨大发展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无法带来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反而成为这种发展的桎梏时,它就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代替而成为历史的陈迹。因此,在最抽象最基本意义上,社会主义至少应该具备比资本主义更高一些的生产力水平并能促进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否则社会主义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我们所以选择社会主义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快一些,更高一些。”对于公民来说,什么样的社会制度能给他们带来幸福,他们就拥护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制度,反之,他们就会反对甚至推翻这种制度。他们拥护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因为他们希望或相信社会主义能够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因此,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就坚持不住。“社会主义如果老是贫穷,它就站不住。”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比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大力发展生产力。特别要指出的是,现阶段社会主义不是产生于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的资本主义行进的尽头,而是诞生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薄弱环节,与甚至低于资本主义一般水平的生产力之基础相伴。因此,它在与资本主义相并存的同时,一开始就把自己置于了与资本主义相竞争的位置。它唯有以更高水平的生产力来体现对资本主义的优势,从而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和对资本主义无可争议的替代地位。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是解放全人类的学说,首要的根本的就是对生产力的解放,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真谛所在。所有这些都表明这样一个内容:社会主义的第一原则或首要内容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唯有如此,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和建立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2.市场经济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促进生产力发展,解放生产力必须搞产品信息化经济,排斥市场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从原苏联开始,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以国家指令性计划作为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市场和市场机制作用受到严格限制,半个多世纪实践证明,计划体制并不能有效地实现生产力发展,只有市场经济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我们知道,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基本动力是经济利益激励与竞争,利益激励与竞争机制共同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凡是利益激励和竞争机制发挥彻底的地方,经济发展就充满生机与活力。反之则处于停滞,甚至倒退。

经济发展活力一方面来自于生产单位和劳动者个人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的充分发挥,而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有赖于生产单位和劳动者个人利益的满足程度。计划经济首先强调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生产单位和劳动者个人利益难以得到应有的满足,甚至被忽视或被剥夺。而市场经济承认个人利益与局部利益,并将个人利益与局部利益的追求作为出发点与直接目的。两种体制由于生产单位和劳动者个人的利益满足程度不同,其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迥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他们利益能得到高度满足,其积极性甚至潜在的能力都得到充分发挥和激发,这无疑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首要活力。反之,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他们利益的满足程度低,或者得不到满足甚至被剥夺,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受到压抑;必然产生消极怠工,出工不出力,甚至破坏、阻碍经济的发展。可见,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激励机制使经济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生产力能够得到极大的解放和发展。

经济发展活力的另一方面来自于竞争。竞争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对企业包揽一切,企业只对国家负责,而根本不需要面对市场,企业经营好坏与企业生存发展没有直接联系。企业感受不到竞争的压力,企业职工因为企业不必面向市场,承受竞争的压力,可以不必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管理,长期养活一批素质低劣的工人和管理人员,不可避免导致企业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后果。而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生产者和经营者,企业的地位由原来政府的行政附属物转变为独立的法人实体,这样就割断了企业与国家的行政隶属关系,割断了企业在生产要素的配置,产品销售,收入分配上对国家的依赖关系,如果企业的产品不为市场所接受,企业的个别劳动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企业必须面向市场和消费者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并最终接受市场的检验和评判。企业的劳动消耗得不到补偿,企业就会亏损、倒闭、甚至破产,生产要素自然就会从低利润率或亏损行业流向高利润率的部门。即使企业的个别劳动均能转化为社会劳动,个别劳动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企业经济效益就好,企业兴旺发达。反之,则效益低下,企业衰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者个人因为与企业的命运紧密相连,效益较好的企业职工能分享胜利的成果,效益低下、破产、倒闭企业的职工要承受失败的痛苦,收益减少,甚至下岗等。由于上述严酷的事实,企业面对竞争的唯一办法就是增强自身竞争实力,千方百计地扩大销售市场,争夺生产要素,采用先进技术,利用科技人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个人面对竞争的唯一办法就是提高自身素质,增加主人翁责任感,充分发挥其劳动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从事经济活动的细胞全被竞争机制激活,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和社会财富的迅速增长。

[收稿日期]2000-01-06

标签:;  ;  ;  ;  ;  ;  ;  ;  ;  ;  ;  ;  ;  ;  ;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