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企业家激励与约束机制透视及借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透视论文,企业家论文,约束机制论文,国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企业家对企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已被人们所认识。因而,如何尽快形成有利于企业家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社会法律环境和保证企业家制度正常运转的有效机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焦点。事实上,企业家制度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出现和运作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了,企业家们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不可替代的社会地位。同时,社会也通过反复的比较和选择形成了一整套有利企业家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而又限制其可能产生有害作用的制度。其中,对企业家实施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就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分的认识和研究这些制度对于我们加快建立和尽早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家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拟对西方企业家的激励约束机制进行初步考察,并提出值得借鉴的若干问题。
一、建立企业家激励约束机制的客观必然性
企业家的概念是与西方股份公司相伴而生的。十九世纪末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里,传统意义上的业主型企业难以适应资本扩张、规模扩大的发展要求,以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为标志的现代股份公司应运而生。在这个全新的企业制度中,有“财”无“能”者退出经营领域,而有“能”无“财”者则受托接受了企业的经营权。由此以自己卓越的经营才能为人力资本同股东的实物资本有效结合,开展经营活动,实现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现代企业的两权分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这无容置疑。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不容回避的“代理问题”。即企业所有者要求掌握企业家是否在“拿社会的财产而不是自己的财产来进行冒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P496)由于企业所有者追求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和企业经营者追求的自身功利最大化的目标不一致,企业经营者就有可能借此来优化自己的地位,可能牺牲资产所有者的利益。具体可表现为追求工作生活环境豪华,滥用职权,盲目追求企业规模,搞无意义的赞助和广告,注意扩大社会形象等。企业经营者的这种背离企业所有者利益目标的行为是后者不允许的。为此,西方股份公司形成了一整套有效的激励与约束企业经营者行为的机制,以防止经营者违背企业目标,扭曲企业行为而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行为的产生,并力图把两权分离后产生的“代理成本”减低到最低程度。西方代理理论认为,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地位是相同的,彼此可以“互炒犹鱼”。代理成本的产生是由于信息传导的透明度不高和对结果的无法确定所致。由于企业所有者无法事必躬亲,对经营者的努力程度和努力成果难以准确估计,这就给经营者搞欺骗行为带来了机会,那么,如何有效地控制这种欺骗行为不致危害所有者的更大利益呢?企业所有者首先可采取一定的激励手段,通过给予经营者部分剩余索取权,将其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所有者利益兼容起来。经营者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客观上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绩效,满足了所有者的盈利目标。其次,强化对经营者的约束机制。这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完善法人治理机构的制衡关系,加强股东大会对董事会,董事会对经理,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经理的监督;二是依靠市场约束,其实质是用替代和退出机制来实施对经营者的约束。当股东对经营者的经营绩效不满时,可以“用手投票”,解除对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关系;或是“用脚投票”,抛售股票从而导致公司股票市场价下跌,使公司面临收购和兼并,经营者失去饭碗的危险。当然,这种替代和退出机制不一定付诸行动,只要存在发达的企业家市场和股票市场,就会给经营者带来极大的威胁感,使他们不至于轻举妄动,铤而走险,这就有效地减小了代理成本,提高了代理效率。
二、西方股份公司激励约束机制的内容
西方股份公司对企业经营者采取的有效激励和约束的途径有:
1.无形资产报酬激励
这主要指成功的企业家具有较高的经营能力和社会声望及地位,即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价值。这是他们从事职业生涯的本钱和获得较高有形报酬的筹码。在西方企业中,企业家人力资本的高与低与其目前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未来的前程休戚相关,其人力资本价值的损失风险甚至高于其财产损失的风险。因此,他一般不会拿事关自己前途命运的人力资本开玩笑,而必须通过企业经营的成功确保自身人力资本的保值增值。因此,企业的成功是提高其自身人力资本价值的主要途径,也是对其努力工作的有效激励。当然,这种激励机制,是建立在发达的“企业家市场”和市场评价基础上的。
2.有形资产报酬激励
一般说来,这主要指货币报酬的激励手段。企业家报酬合理与否,对其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合理的货币报酬可把企业家个人利益同企业利益、股东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保证企业家们在追求企业利益的同时,实现个人利益的增加。这种报酬制度分为:(1)固定工资。 它构成企业家的稳定可靠的收入,具有“看家”的功能,但缺乏灵活性,不能随企业家行为变化而变化。(2)奖金。它随企业经营状况而浮动, 刺激作用大,但极容易诱使企业家寻求短期行为。(3)股权。 它使得企业家成为企业股东,将其收入与企业经营实绩联系起来,容易调动其积极性。(4)期权。可以规定赠与企业家若干年后拥有部分股权, 其价值取决于企业今后的盈利状况。这有利于企业家避免短期行为,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3.市场的约束和监督
市场的约束和监督对企业家的作用,主要来自两个市场的压力:
一是企业家市场的压力。发达的企业家市场作为劳动力市场一部分,可以满足股东们从中挑选所信赖的代理人的需要。这种市场的存在对那些“偷懒”或以损害股东利益以谋求个人利益的人构成有力的威胁。其原因之一,发达的企业家市场可以随时根据企业家的经营业绩来判定其人力资本价值的升高或降低。如果一名企业家工作无能或以权谋私而造成公司蒙受损失,那么,他本人的人力资本价值就会贬值。就有可能被潜在的竞争者所取代。其人力资本贬值的结果还可殃及其今后的职业生涯。原因之二,公司现任企业家时刻都经受着企业家市场中潜在竞争者的威胁。股东们可能随时“用手投票”来挑选出比现任更合适的人选来取代他。只要来自企业家市场的候选人能够提出更好的经营方案并被股东们认可,现任企业家就可能被解聘。因此这种来自企业家市场的压力迫使现任企业家们更加努力地工作,以使自己的人力资本和经营业绩均高于竞争者。
二是来自证券市场的压力。现代证券市场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能够显示出股份公司的经营业绩。大多数股东可通过证券市场来对企业家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和选择。如果企业家有机会主义行为而导致企业经营不善,那么企业股票的价格就会猛烈下跌。此时,股东们就会实施“用脚投票”策略,抛售股票,纷纷离开原公司而改作其他公司的股东。此时,原公司或者倒闭,企业家失业;或者被投资者和新公司趁企业股票暴跌之机,低价收购,接管之后再撤换经理。因此,来自市场的压力是对企业家们的最为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手段。
4.来自企业内部压力
对于企业家来说,他是靠出卖自己的“经营能力”来从事企业经营管理的。他的“经营才能”发挥得如何,除受到市场的评判和选择外,还要受到来自企业内部董事会等治理机构的监督和约束。董事会一方面能够严格审查企业家的经营规划、投资战略和费用预算等。另一方面,可以对企业家的权限做出某种程度的约束并拥有决定企业家报酬、聘用、解雇等的权力。在某种情况下,来自企业内部的压力甚至要占主导地位。
在西方股份公司中,由于两权分离出现了代理问题,并带来了代理成本。但由于上述双重激励和双重约束机制的存在,使得企业家偏离企业目标的机会主义行为能够被有效地限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三、值得借鉴的几个问题
当前,随着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国有资产的委托代理问题不可回避。同时,如何培养造就一大批新型企业家队伍,使其具有较高的代理收益和较低的代理成本将成为企业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重塑我国企业家激励约束新机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而认真研究并科学借鉴国外建立企业家激励约束机制的成功经验,对于加快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家制度的建设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认为,以下几个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的。
1.企业家选择、激励约束机制的市场化取向
所谓市场化取向,即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市场规则和评判标准来解决对企业家的选择、激励和约束等问题。当然,其前提条件是必须存在较为发达的企业家市场。该市场应具有充分的开放性和透明度,在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机制下,企业家们能够根据自身的人力资本的价值找到自己的位置。企业所有者们也能够容易地在企业家市场中找到满意的资产代理人。从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作用看,由于企业家市场的存在,企业家们的经营业绩很快就能通过其人力资本价值的变动体现出来。如一名企业家的经营业绩突出,他的人力资本价值立即就会提高,这为其今后担当更为重要的经营使命奠定了基础并成为对其最为有效的激励手段;如果情况相反的话,他的人力资本价值则会立即降低,等待他的将是失业。另一方面,现存的发达的资本市场、产品市场等均时时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进而对企业家的地位构成威胁,从而成为有效的约束条件。因此,企业家选择、激励约束机制的市场化取向将使企业的经营效率大为提高而代理成本大为降低。
2.无形、有形相结合的报酬激励手段
对企业家来说,有效的激励手段可使其尽职尽责的搞好企业经营工作,并减小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而在设计对企业家的激励手段时,则还须注意兼顾当前和长远的激励效果,以免企业家可能产生的短期行为。因此,无形激励和有形激励相结合的综合报酬激励机制就成为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所谓无形激励,就是以提高企业家自身人力资本价值为目的精神激励手段。通过提高企业家个人的声誉、地位等来提高其自身的人力资本价值,并成为其延续职业生涯和获取有形报酬的筹码。显然,无形报酬能够起到企业家合理行为长期化的激励作用。而有形激励,则指货币报酬的激励手段。合理的有形报酬体系既可以刺激企业家做好企业当前的经营工作,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对企业长远经营的兼顾,有利于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3.激励与约束相匹配的运行机制
在许多情况下,激励与约束相伴而行是实现既定目标的根本保证。如果缺少其中之一,系统运行就是极不稳定的,其最终目标也难以实现。就企业家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来说,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对企业家的激励,就指明了其有所为的方向,而对企业家的约束,则明确表示了其不可为的方向。而且,激励与约束本身从范围、力度、可操作性等方面都应具有良好的对称性,切实起到有效规范企业家行为的作用。
4.多方面构成的约束保证体系
即由来自企业内外多个方面、多种途径的约束共同组成对企业家可能产生的不良行为的约束保证体系。当然,其中最基本的约束还是来自于客观存在的企业家市场、资本市场、产品市场等的压力。同时,加强企业内部的制衡机构(董事会、监事会)和企业员工、社会舆论的监督也是重要的监督保证措施,再加上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的监督,可构成较为完善的约束保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