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研究与美国文化_大众文化论文

论美国研究与美国文化_大众文化论文

略论“美国学”和美国文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国学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过一年多的酝酿和筹划,浙江省第一个美国文化研究机构——杭州师范学院美国文化研究所于1998年10月正式成立。作为研究所的成员,我们深感任重道远,并且强烈地意识到及时地自觉地调整知识结构和拓宽学术研究思路的必要性。为此,我们阅读了国内外一些“美国学”论著并就若干问题作了思考,在本文中打算对“美国学”的发展历程和学科特点作初步分析,并就所里的学术研究规划谈几点看法,权作引玉之砖。

一 “美国学”的发展历程和学科特点

“美国学”(AMERICAN STUDIES),亦作“美国研究”,这是一门对美国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进行综合比较研究的学科。若论“美国学”的滥觞,一直可以追溯到拉尔夫·爱默生1837年8月31 日向哈佛知识界发表的题为“美国学者”的演讲,他强调新大陆必须挣脱欧洲的旧传统的束缚,他号召并鼓励美国学者为创建、发展、弘扬本国学术文化而努力。美国知识界为此目标奋斗了一个世纪,终于在20世纪30年代取得了实质性突破。1931年耶鲁大学率先由历史系和文学系开设跨系性质的“美国思想与文明”课程,1937年哈佛大学招收美国文明史博士生,这标志着“美国学”的诞生。四五十年代,“美国学”研究取得了累累硕果,一批有影响的“美国学”著作相继问世,其中的佼佼者当数玛格丽特·米德1942年发表的《常备不懈:一个人类学家眼中的美国》、亨利·纳什·史密斯1950年发表的《处女地:作为象征和神话的美国西部》、大卫·波特1954年发表的《殷实人家、经济富足与美国国民性》和R. W. B ·刘易斯1955 年发表的《美国的亚当》(注: Malcolm Bradbury and Howard Temperley,"Introduction to

American Studies".(Longman inc.New York,1989).P.20.)。1952年,全国性组织“美国学研究协会”宣告成立,《美国季刊》是该协会的主要刊物(注:"Dictionary of American History". Charles Scribner's Sons,New York,1976,Vol.P.112)。60年代的黑人民权运动、女权运动、青年反文化运动、新左派运动对“美国学”研究影响至深并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研究者遂将目光从精英文化转到大众文化和底层文化,在学术指导思想上则突破了那种抹煞美国社会矛盾的“和谐史观”,随之注重研究美国社会文化发展中的矛盾和冲突。70年代,美国已有242个大学相继开设有关“美国学”的各类课程,30 个大学设有美国学的博士学位(注:"Dictionary

of

American

History".Charles Scribner's Sons,New York,1976,Vol.P.112)。80年代, 美国社会史研究在“美国学”园地上犹如奇葩绽放,独领风骚。斯蒂芬·塞恩斯特罗姆的《美国人民史》等一批学术著作相继推出,异彩纷呈。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二战后美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上升,“美国学”已跨越国界走出国门,成为国际范围的“显学”。华盛顿大学《国际美国学研究》期刊所载1985年全球五千多位“美国学”专家名录,显示“美国学”研究已遍及世界许多国家。

“美国学”的学科特点,主要在于跨学科、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比较研究。“美国学”问世之初,是以历史和文学为主。此后不久,又包含了艺术、哲学、宗教。及至六七十年代,人类学、社会学、考古学、语言学、物质文化、大众文化、博物馆学、城市研究、妇女研究、少数民族研究等众多学科也纷纷跻身于“美国学”的研究范围。跨学科综合研究具有明显优势,它有利于研究者克服传统的封闭式研究那种“见木不见林”的弊端,使研究者能够灵活运用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提供的多种手段和方法去透视林林总总的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进而从宏观上把握美国社会文化的精髓,并且对有关美国文明的方方面面可以求得更准确更清晰的认识。“美国学”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实践表明,多学科多领域的研究有效地开扩了研究人员的学术视野,使他们能从更广泛更充裕的学术资源中汲取丰富的思想营养,并且挖掘出美国社会文化中更多更具本质意义的研究课题。然而,“美国学”的多学科多领域研究的特点,既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由于多种学科杂居一处,缺乏一条统领众多学科的主线,因而不能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呈现出“庞杂”的本相。于是,一些固守旧学术传统的冬烘学究便将“美国学”这门新兴学科唤作“不伦不类的杂拌儿”。面对反对派的攻讦,“美国学”的学者们试图推出种种改进方案。加利福尼亚大学主张将文化人类学作为“美国学”的主线,印第安那大学提出把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结合作为主线。亨利·纳什·史密斯则强调社会学的中心地位。一些学者针对“美国学”资料丰饶而方法论匮乏的状况,力主在方法论上多下一些实在功夫。(注:参阅Robert Merideth:"American Studies:Essays on Theory and Method"(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Ohio,1976))而 有的人却提出了“美国学能产生方法论来吗”的质疑。 (注 : 参阅"Can American Studies Develop a Method? " 见 Joseph Kwiat :"Studies in American Culture:Dominant Ideas and lmages" (Minnesota University Press,1960).P.3)真可谓杂说纷陈, 莫衷一是。看来,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难题,它的真正解决尚待时日。但正如罗伯特·达顿所说:“由于在传统的治学和观念中‘美国学’不见经传,所以它能采纳并适应新课题所提供的有益见解。虽然‘美国学’这门学科还不成熟,但正在日臻完善。它将面向美国社会存在的形形色色的差别和矛盾来进行研究和发展。”

二 美国文化研究若干重大课题谫议

我院美国文化研究所成立后,所里学术研究的整体规划便随之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我们以为,除了美国文学和美国历史的研究应当继续进行外,对处在“美国学”学科前沿的若干重大课题更应予以充分的关注。以下,我们仅就美国文化研究的几个选题谈一些初步的看法。

(一)地域文化。正如中国传统文化从地域文化角度审视便有了齐鲁文化、吴越文化、三秦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一样,对美国文化也有从地域文化视角进行研究的必要,大致可以分为新英格兰文化区、纽约文化区、南部文化区、摩门文化区等十几个文化区。(注:文化区域的划分尚有争议。约翰康纳将全美划分为11个文化区,雷蒙德·加斯蒂尔则划分为13个。)美国的文化区域与行政区划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主要是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风貌不同、历史发展和特点不同、社会习俗和方言不同、生活方式和习惯不同、文化背景和观念不同而形成的。乔尔·加罗在谈及美国各文化区及其人民的差异时指出:他们“相互之间外表不同、感觉不同,声音不同,他们的界线几乎没有同现在地图上标出的政治界线一致的。一些人因山峦、沙漠和河流而从地形上截然分开。其他人是由建筑、音乐、语言和生活方式分开的。最重要的是,各自……都有一个独具特色的多棱镜,通过它看世界。”(注:转引自威廉·贝特、佩里·弗兰克编贾秀东译:《美国研究手册》,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284页。)显而易见, 对地域文化的深入研究将会加深了解各地区的文化特色是如何形成的,从而有助于对美国历史和美国社会的种种问题求得更为精确的答案。例如,关于19世纪60年代南北内战爆发的原因,以往研究者的着眼点主要是在南北双方政治上经济上的矛盾,而忽略了双方在文化上和生活方式上的巨大差异也是导致南北冲突不断加剧进而引发内战的重要因素。倘若能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再作更深入的探究,庶几能在这个问题上得出更全面更客观的结论。当然,开展美国地域文化研究确具有一定的难度。然而,只有在这方面下一番切实的功夫,才使我们有可能从真正意义上认识美国文化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从而廓清和摒弃那种将美国文化视作铁板一块的笼统的大而化之的认识。

(二)大众文化。美国著名政治家布热津斯基指出:“如果说,罗马帝国奉献给世界的是法律;大英帝国奉献给世界的是议会民主;那么,美国奉献给世界的就是科学技术和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又称通俗文化。美国大众文化涵盖甚广。以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为代表的餐饮文化,以好莱坞和CBS、NBC、ABC为代表的影视文化,以摇滚乐、 爵士乐、乡村歌曲为代表的流行音乐,以《读者文摘》、科幻小说、侦探小说、言情小说为代表的通俗书刊,以美式橄榄球、棒球、NBA 为代表的体育文化,以圣诞节、万圣节、感恩节为代表的节日文化,以迪斯尼乐园为代表的娱乐文化……所有这些无不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除此之外,汽车文化、广告文化以及歌舞剧、肥皂剧、广播剧等等,也都是美国大众文化的重要内容。从历史的角度看,大众文化早已是美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影响力不仅局限在文化领域,实际上对美国政治、经济、社会、公众舆论诸多方面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认为大众文化是美国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是美国人民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的一面镜子。鉴于大众文化对于加深理解美国社会所具有的认识价值,一些学者在1969年发起成立“大众文化协会”,并开始出版《大众文化学报》。美国高等院校相继开设有关大众文化的课程已达数百门之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大众文化的影响遍及世界各地。托马斯·英奇不无得意地说:“美国的大众文化传遍了全世界,它默默地起到了我国一位无声大使的作用。我们应该知道美国的大众文化是怎样向全世界宣传美国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刊物《第欧根尼》在一篇题为“大众文化和世界文化:论‘美国化’和文化保护主义政策”的文章中指出:“年轻而咄咄逼人的美国文化威胁着古老欧洲的古老文化,同时蹂躏和消灭不发达世界的古怪有趣而没有自卫能力的部落文化,硬把当地人民拉进从吃椰子到喝可口可乐的个性转变期。”(注:《第欧根尼》(中文版),1988年第1期,第59页。)

(三)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系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形成的以尊重员工、提高和增强凝聚力和竞争力为宗旨,由企业精神、价值观念、管理模式等要素构成的综合文化体系。在美国企业发展史上,曾经有过汽车大王亨利·福特的“流水线作业法”和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学管理”制度(即“泰勒制”)。但由于他们仅着眼于降低成本提高产量而忽视员工的情感因素,因之不可避免地遭致抨击而逐渐退出企业管理的舞台中心。为了加强公司和员工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以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一些企业家和管理学家有意识地将社会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的有关原理引入企业管理机制,于是在70年代蔚然形成企业文化。当然,美国企业文化的产生也有其外部原因,这就是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特别是日本的汽车工业和电子工业以其绝对优势压得美国同行喘不过气来,美国企业界遂不得不放下架子,潜心考察日本企业取得的成功的奥秘所在,进而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掀起了探讨和研究企业文化的热潮。企业文化的最大特点,它区别于传统管理模式的根本之处,就在于它的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面向人,关心人,重视人,尊重人的价值,充分发挥员工的作用,扩大员工参与决策的民主权利,在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正因为如此,企业文化才具有较强的凝聚功能和辐射功能,它对于振兴企业、摆脱困境、全面提高竞争力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当今美国的明星企业,无一不是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的大牌公司,其中最负盛名的如IBM公司(注: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系美国首屈一指的电脑公司。)、 通用汽车公司、麦当劳快餐公司、柯达胶卷公司、可口可乐饮料公司等,其一流产品和一流服务便是得益于一流的企业文化。IBM 公司总裁小托马斯·沃森说过,尊重人信任人是IBM公司的首要宗旨, 是保证企业不断获取成功的根本要素。谈到这里则不免联想到,在我国深化国有企业改造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借鉴美国、日本等国的企业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洋为中用,为振兴国有企业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而努力。

(四)宗教文化。19世纪初曾在美国各地作过深入广泛考察并写出《论美国的民主》这部煌煌巨著的法国思想家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说过:“在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国家象美国那样,基督教对其国民的灵魂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在美国,宗教对法律和社会舆论都产生不了多大影响,但宗教却支配社会的风貌,并且通过控制家庭生活进而控制国家。”然而,这位思想家却没有看到美国宗教文化最奇特的矛盾现象。虽然大多数美国人自称具有宗教信仰,但宗教的教义对他们来说犹如春风过马耳;尽管口头上也说说赞美天堂的话,但他们却宁愿选择实实在在的现世而不是虚无缥缈的来世。英国作家埃德蒙·福西特把美国描绘成一个“宗教的自由市场。”(注:(英)埃德蒙·福西特著高振亚译:《当今美国》,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352页。 )美国宗教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显然是历史形成的。美国是一个由各国移民组成的国家,移民们把五花八门的宗教带至美国。美国从殖民地时期就开始奉行的宗教宽容政策也为各种宗教和平相处创造了有利条件。再者,美国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个实行政教分离的西方国家,其宪法明确规定不设国教。正是这种宽容的方针,使得美国成为世界上宗教教派最多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宗教文化发展的突出特点就是世俗化倾向。由于现代化进程产生的巨大冲击波,导致传统的神学宗教权威日薄西山,教会不得不顺应时代潮流,并且对社会现实问题由以往的规避态度转为正视态度。宗教世俗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以往宗教势力对科学技术肆意攻讦,如今却赞誉有加;以往的神父和牧师只知背诵圣经经文,如今在讲道时居然大谈国际局势;以往教堂里的礼拜仪式单调乏味,如今却运用影视和音响来喧染气氛增强效果;以往神职人员是清一色的男性,如今美国竟有二万多名妇女担任各级神职人员;有的教会还甘心为同性恋者举行婚礼仪式。所有这些世俗化现象在美国宗教文化发展史上真可谓匪夷所思。总的说来,宗教作为一种行为哲学的传统功能是处在持续减弱的过程中,但在有关堕胎、家庭等问题上长久不息的争论却表明宗教在美国人思想意识深处仍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因为如此,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弗里奥·科龙博在其《上帝的美国》一书中指出:“宗教对美国人的文化、政治和生活的影响,就像思想观念对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影响一样重要。在美国,宗教可以用来说明和构成各种事件的出发点、方法和关键;不然的话,这些事件是永远无法解释清楚的。”

(五)美国文化出口和文化扩张。美国学者弗兰克·宁柯维奇在其《文化外交》一书中指出,美国的对外文化关系“首先是在国际政治中运用文化影响的一种特殊政策工具。”“文化手段和政治、经济、军事手段一们,不但都是美国外交政策的组成部分,在大国间军事作用有限的条件下特别是在现代核战争中无法严密保护本国不受报复的情况下,文化手段尤其成为美国穿越障碍的一种更加重要的强大渗透工具。”约翰·西蒙·古根海姆在对他创设古根海姆基金会的初衷进行解释时毫无掩饰地说,为外国留学生提供奖学金是他做的一笔“思想和精神生意”,他认为文化活动如同政治经济军事活动一样,都是“编织对外关系网络所需要的绳索”。曾任美国国务院负责对外文化关系的助理国务卿威廉·本顿一语道破天机:“从长远看,培养外国留学生是一种最有前景一本万利的推销美国思想文化的有效方式。”1986年2 月美国《公众舆论》杂志提供的下列数据颇值玩味:在美国的外国留学生人数有增无已,1954年为34232人,1964年为82045人,1974年为154580人,1984 年为342110人;1979年度沙特阿拉伯留美学生占该国全部留学生的比例为86%,加拿大为84%,日本75%,委内瑞拉73%,印度70%,尼日利亚69%,英国31%;由美国政府资助的富布赖特计划,涉及120个国家, 每年交流人数约为3500人,1949至1985年共选派外国学者99414 人人赴美学习,同一时期选派美国学者52957人出国讲学; 美国和平队派往的国家和队员人数分别为:1964年48个国家10078人,1965年48个国家13248人,1966年52个国家15556人;美国新闻署驻外机构多达214个,分布在129个国家;“美国之音”每周广播一千多个小时,语种达42个; 麦当劳快餐公司1985年在世界各地开设分店约二千家,其中在日本有532家,加拿大有491,德国227,英国197,澳大利亚164。(注:转引自《美国研究参考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编,1986年第8期,第 62—66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篇有关美国文化扩张的文章中指出,欧洲人由于长期深受美国文化影响而喜欢快餐、保龄球、自动售货机、大型轿车、信用卡、超级市场、油炸面圈、汽车旅馆、路边汽车银行、制作糕饼的现成材料、早餐用的谷类食物、露天汽车影院和其他许多东西;美国通过向世界各国提供影片和电视片,每年获利十亿美元;欧洲电视台约有20%时间播放的是美国制作的节目;在全世界放映的电影中近60%是美国影片;美国《读者文摘》杂志在25个国家用13种文字出版,每期销售一千多万册。(注:《第欧根尼》(中文版),1988年第1 期,第67—69页。)美国的文化出口和文化扩张不能不引起世界各国的警觉和非议。荷兰学者冯·皮尔森在其《文化战略》一书中针对美国文化扩张的影响,强调指出,“我们正在走向一种世界范围的单一样式的文化, 取代殖民化(COLONIZATION)的将是可口可乐化

(COCACOLANIZATION)。在亚洲、非洲、欧洲丰富的传统中如此之多的多样性都消失了。”法国政府和文化界决心捍卫本国文化,并且提出了一个旨在防范美国文化大举侵袭法语的响亮口号——“保护法语”。欧洲影视界人士近年来多次商谈如何抵制好莱坞对欧洲的文化侵略。

除上述课题外,还有许多值得探究的课题,限于篇幅,兹不赘述。

标签:;  ;  ;  ;  

论美国研究与美国文化_大众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