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肿瘤研究所;重庆400000)
摘要:目的:探究恶性肿瘤患者实施保护性医疗后的真实体验,为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工作经验,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选取在2018年11月到2019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中选取12例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访谈,详细整理资料。 结果:在实施保护性医疗的过程中总结三个主题:1)病情确诊前:焦虑和疑虑情绪严重;2)病情确诊时:接受和逃避3)病情确诊后:信息需求增加,提升自我动力。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知道自身病情及诊断信息,另外,医务人员和家属采取措施时要有针对性和人性化,帮助患者诊治,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恶性肿瘤;保护性医疗;质性研究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疾病,严重影响正常的细胞代谢活动,破坏患者的正常系统代谢功能,临床中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放疗和化疗。但是只能以一定比例将癌细胞杀死,并不能根除,并且治疗过程中会影响正常细胞的生长,伤害身体健康,某些患者患病后饱受痛苦,甚至会出现自杀等倾向。【1】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方式,对患者实施深度访谈,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8年11月到2019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中选取12例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肝癌患者6例,胃癌患者3例,乳腺癌患者2例,肺癌患者1例;年龄 19~80岁,平均年龄(42.36±5.71) 岁。选取标准:1)患者病情确诊并且知情,具备正常沟通交流能力。2)患者意识清醒,能够充分表达治疗过程中的真实体验。3)排除具备病情严重且伴有并发症的患者。
1.2方法
1)资料收集。以质性研究中的方法进行访谈,在研究前告知患者研究的目的,内容,采用面对面的方式进行访谈,时间控制半小时左右。主要内容包括:就医诊治的原因、得知病情后的心理感受、治疗初期的亲人反应、得知病情后的未来治疗想法等方面。在进行访谈过程中,避免任何形式的暗示,为避免资料收集不完整,手动记录过程中配合录音。【2】
2)资料分析。仔细阅读资料,并详细分析具有重要价值的陈述等,使用编码软件对反复出现的观点进行编码操作后汇集,辨别相似的观点,并进行详细描述,由参与者确认。最终完成资料的主题和要素的归纳。【3】
2.结果
根据分析得出,患者在经过保护性医疗过程中病情诊断前、确诊时和诊断后的主题。主要分为如下几种。
(1)病情确诊前。1)主题一:质疑。患者在此阶段中表现出质疑,病情以及相关症状反复求证于医生及家属。2)主题二:焦虑。患者在进行确诊前对自己病情没有明确概念,表现出来对疾病担心过重,导致睡眠质量过差以及食欲不振的现象。
(2)病情确诊时。1)主题一:回避。患者根据自身症状年前病的严重程度,逃避确诊后的诊断,认为是一种误诊。2)主题二:接受。一些患者在病情确诊前,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大致的判定,并且经过初期的调整,多数能够接受并面对。
(3)病情确诊后。1)主题一:信息需求量增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患者经过病情确认后,发现对病情的了解太少,不能够满足他的需要,因此,选择采用各种渠道增加信息需求。2)主题二:愧疚。病情确诊后,看着家人的辛苦,产生一种愧疚感。3)主题三:动力增加。患者认为科技非常发达,能够对疾病得到有效控制,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性。
3.讨论
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其采用保护性医疗的治疗方式,以质性研究进行分析患者,从病情确诊前、确认时以及确诊后的心里状况出发。在进行研究中发现需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把握好医疗信息告知力度。患者在进行病情确认后,表现出来强烈的信息需求,主要是因为信息缺乏使他们的心理压力过大。因此,医务人员以及家属应当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满足患者的需求。比如可以发放医疗健康手册、举行健康教育讲座、建立相关疾病交流群。向患者展示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2)给予患者有效的情感支持。在进行治疗过程中,家属为避免增加患者压力经常向患者隐瞒真实病情,虽然能够理解,但是最后效果欠佳。在如今有效的情感支持和社会支持系统下,患者在接受疾病坦然面对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研究资料指出:肿瘤治疗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如社会支持、情感支持)帮助患者树立强大的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3)保护性医疗作用。保护性医疗在过去治疗模式下都收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家属对这种方式格外推崇,认为对患者隐藏病情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这种质疑声也越来越多。据国内外医学资料显示,【4】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具备一定程度的知情权可以减少其不良情绪的产生,需要医务人员及其家属采用合适的方式以及有选择性的进行告知,如此一来,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中结果显示,向患者隐瞒病情会极大程度的增加患者的焦虑情绪,影响其对医生的信赖以及治疗依从性,文献资料显示相一致。
4) 保护性医疗的启示。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医疗模式逐渐发生转变,对于保护性医疗措施的采用,需要医务人员采用科学的态度进行对待,在新形势下,结合患者的情况,选择性的让患者具备一定的病情知情权,向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丁金霞, 张婷, DingJinxia,等. 恶性肿瘤患者对保护性医疗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 30(6):46-48.
[2] Bird J, Coleman P, Danson S. Coping with melanoma-related worry: a qualitative study of the experiences and support needs of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melanoma.[J].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2015, 24(7-8):937–947.
[3] 吕秋丽, 陈虹霖. 医务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困境及对策研究——以癌症患者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8, 18(3):36-42.
[4] 佚名. 消化道癌症患者化疗期心理弹性贡献与阻碍因素的体验研究[J]. 广西医学, 2019, 41(1):126-129.
论文作者:王洪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6月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3
标签:患者论文; 病情论文; 恶性肿瘤论文; 医疗论文; 过程中论文; 主题论文; 资料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6月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