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感染的控制效果报告
杨天会
(永善县人民医院 ;云南 昭通 657300)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094-01
急性阑尾炎是急诊外科常见疾病,手术切口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1]。阑尾一旦化脓,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概率显著升高,将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愈后水平[2]。因此,临床实施护理干预也是重要的手段,集束化护理是近年来临床护理学实践探索取得的新成果,将护理工作更加具体化,对多种护理理论进行探索,总结的重要的护理手段,最终促进治疗效果取得最理想化的效果。下面文章针对我院 2017 年 1 月到 2017 年 10 月期间就诊的 80 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护理干预经过进行探讨。现总结具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探讨选取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均就诊于我院 2017 年 1 月到 2017 年8 月,从住院号 932214 至 941189 号的 80 例患者中,随机抽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中男性 22 例,女性 18 例,最小患者 21 岁,最大患者66 岁,平均年龄(50.23±4.60)岁;观察组男性 24 例,女性 16 例,最小患者23 岁,最大患者 68 岁,平均年龄(50.25±4.50)岁。患者资料纳入 SPSS 系统比较发现 P>0.05,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安抚家属情绪,积极配合手术,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手术顺利进行;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具体实施如下:(1)术前护理,术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于术前 3h 进行抗菌治疗;加强术前患者心理干预,用温柔和专业的护理,协助患者安配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可放松腹肌,减轻腹部胀力,缓解腹痛,赢得患者的信赖,然后告知患者术中配合技巧,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控制应激反应;注重术区局部皮肤的清洁,保持清洁、干燥,定期使用无菌棉签,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2)术后,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早期进行病情变化和切口愈合变化的并发症及感染情况观察,注意切口的清洁和清洗,定时检查血常规,必要时进行血液培养;观察敷料情况,及时更换,保持切口干燥,降低切口感染概率;(3)严格手部清洁,制定并严格遵守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加强手部卫生清洁,坚持七步洗手法;尤其是在与患者接触前,一定要注重手部清洁;并且注意床单元的清洁消毒等(4)饮食护理,针对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进行营养供给,多摄入高蛋白、低脂肪和高维生素等食物,增强患者的身体抵抗力。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术后切口恢复情况,统计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概率;比较患者住院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记录的资料均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 17.0 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述,采用卡方 X2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当 P<0.05 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 1.
2.2 患者住院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详见表 2.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术后感染是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急性化脓阑尾炎,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就更高,非常难更不利于术后患者切口的愈合,甚至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延长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继而患者住院时间也会延长[3]。所以,疾病的早诊断、早处理,非常重要。近年来,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实践中的应用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弥补了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的不足,解决了护理工作中的漏洞和问题,使得护理整体效果得到提升。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积极的手术集束化护理干预,以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概率,最终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的切口疝和切口延迟愈合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整体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最终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因此,对于化脓阑尾炎患者实施积极的手术治疗,坚持严格的术前、术后清洁及抗菌护理,能尽可能的减少感染的发生概率;且积极心理干预、饮食干预下,最终患者的不良情绪,对手术的畏惧及不安等心理得到显著的缓解,患者能保持良好的平静心态面对手术,降低手术的应激反应,并且也能患者术后负面情绪造成的不利影响,促进患者早日出康复。根据学者[4]的研究显示,其选取找那 208 例行手术治疗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对患者实施术后积极的切口感染预防护理,通过护理干预,最终患者切口感染仅发生 6 例,发生率仅为 2.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11.50%,取得理想的护理干预效果,相较本次研究结果,存在一致性,均提示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能产生积极的作用,有效降低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在护理中,护士一定要全面加强切口感染的预防和护理。如在术前半小时可以静脉注射 0.5%甲硝唑 500mg,20 分钟后,血药浓度为 18μg/ml,迅速达到有效杀菌浓度,让细菌在手术开始前,处于被灭菌的状态;在处理病灶之后,一定要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反复冲洗,全面消除腹腔内的细菌,进一步降低术后感染的概率。术后还要观察患者敷料情况,及时观察切口局部皮肤的颜色等,积极进行预防。
综上,集束化护理干预用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中,能显著降低感染发生率,并且缩短住院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惠刚.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研究[J]. 医药,2016,09(4):00281-00281.
[2]卜崇晔, 何涛, 何庆.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 2016, 20(7):928-929.
[3]张耀辉.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和术后抗感染治疗的效果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28):135-136.
[4]唐德胜.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探讨[J]. 大家健康旬刊, 2016, 10(3):119-120.
论文作者:杨天会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患者论文; 切口论文; 术后论文; 阑尾炎论文; 化脓性论文; 时间论文; 发生率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