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奇迹成因的政治经济学分析_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中国经济发展奇迹成因的政治经济学分析_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对中国经济发展奇迹原因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经济学论文,中国经济发展论文,奇迹论文,原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解释,是关系正确认识并坚持和完善中国道路的重大理论问题。在中国经济发展奇迹原因认识上的分歧,根本在于立场和方法,即存在马克思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立场和研究范式的分歧。西方经济学无从解释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其原因是没有从整体视角进行分析,把经济发展仅仅视为经济自身运行结果的逻辑,甚至仅从微观市场主体的成本收益视角分析资源配置的效率。经济发展是整个社会系统运行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科学论断,把经济纳入整个社会系统,不仅研究经济发展的自身因素,也研究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因素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是科学解释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钥匙。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理论升华,中共十八大形成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这是中国在探索完善社会主义道路进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论断的丰富、发展和创新。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取得,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学讨论的经济因素,另一方面是由于坚持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形成协调和相互促进态势。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论断在中国的实践、进一步验证和发展创新。

      一、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坚持和践行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

      以人为本,谋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此推进改革发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取向。这一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渗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各个方面,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都以人民利益的维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相互间良性互动,共同作用,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一)坚持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可以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作用,不断推进政治文明建设,促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治保障的形成

      政治不仅是政权组织结构及其体制机制,更是一种价值取向,前者是实现价值取向的保障,后者是前者要遵循的指导思想,这两者有机地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系。在这样的政治体系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在发展方向上,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保障其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和创新发展。在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健全上,中国共产党从全局出发,统筹规划,驾驭经济运行的能力不断增强,使得经济的增长又快又稳。1980年至2014年,中国经济没有出现负增长,增长率波动幅度较小,这与美国、日本等增长率波动较大形成鲜明的对比。[1]在政治思想工作上,中国共产党在充分倾听广大群众和基层干部诉求、满足人民基本利益需求的情况下,强调发挥政治思想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陈云用“七分经济,三分政治”的话语,形象地道出了经济建设与政治思想工作的关系。在基层治理上,将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取向,创新社会治理方式,让群众参与社区管理,实现基层自治,不仅尊重了人民群众的民主权益,还发挥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实现了社会的善治,节约了社会治理成本。在打击经济犯罪上,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形成反腐高压态势,保障经济发展成果不被腐败分子吞食,防止负面因素的泛滥,并发挥警示作用。在发挥各主体能动性上,中国共产党鼓励以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二)坚持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不断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财物支撑

      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人民群众。中国经济发展奇迹实现的合力,来自人民群众最深厚的伟力,其中最突出的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当然,在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建设内容和实现机制有所不同。以财政为例,改革开放前主要是通过实施建设财政和群众性生产运动方式来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将建设财政转变为制度化的公共财政。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的中国政府,一方面将有限的人财物用于重点建设项目;另一方面通过发展公有制经济,实施国家在国计民生方面的意志,而这些又不受党派和私人财团的左右,从而成为顺利实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的重要保障,为国家经济的起飞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撑。

      (三)坚持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和长远利益出发构建政策体系,促进经济发展合力的形成

      在实践中,中国也存在着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因而中央也多次主动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中央的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下,部门和地方基本上做到了服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和长远利益,共同协作,克服诸多困难,合力推动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以改革开放前实施的服务于国家工业化战略的政策为例,国家政策的核心是高积累和高投入,为此,一方面对城市职工实施低工资、低消费政策;另一方面把大量农民留在农村,以保障整个国家消费增长不至于过快,并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方式实现农业剩余向工业转移,通过农产品统派购制度保障工业原料和城镇居民食物的供应。这种高积累、高投入、低工资、低消费的政策在实践中能够得到顺利实施,缘于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下形成的全国人民共同实现发展战略目标的合力。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凝聚人心的优势,缘于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制定政策时,能够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和长远利益出发。这与资本主义国家根本不同。在资本主义国家,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政府,在重大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受各自党派或私人财团的左右,利益关系难协调,有利于民众的政策难通过。

      (四)坚持社会主义价值取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经济发展正能量的形成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共识。比如,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特别是针对“一切向钱看”的现象,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人陈云深刻地指出:“在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时候,如果不同时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就可能偏离正确的方向。任何单位,任何领导干部,如果忘记或放松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也不可能搞好。严重的,甚至会脱离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这是很危险的。”[2](p.347)鉴于此,陈云进一步提出:“要坚决地刹歪风,正党风,增强全体党员的党性,从精神文明建设上,保证和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使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改革,沿着正确的轨道,不断前进。”[2](p.348)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针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问题,中共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引领社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完善,进而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发挥着强大的正能量作用。

      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政治文明建设保障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有效整合与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人民开始当家作主,开启了新的政治体系的构建,其间尽管具体的政治制度有诸多变化,但其实质没有变,即实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变,人民当家作主没有变,并在实践的发展进程中不断促进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和不断完善,是不断适应经济基础的进程,也是对经济发展起积极作用的过程。1949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政治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政治文明建设又对经济发展发挥着极其关键的积极作用,能够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有效整合和顺利实施是其突出体现之一。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政治文明建设有效地将发展战略目标整合到引领先进生产力的生长和发展上

      一个国家经济能否实现发展,取决于资源能否实现优化配置,而资源优化配置又取决于能否形成有利于生产力的生长和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在中国的政治体系中,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的前沿,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抓住发展机遇,在充分尊重人民意愿的基础上,经党的代表大会或中央全会审议通过的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五年计划或规划建议,提交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表决通过后,成为国家的统一意志。这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政治保障优势。在这样的国家决策体系下,中国能够形成既宏伟又可实施的战略目标体系。一方面有效地整合形成了长期战略目标,另一方面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情况,制定与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相对应的五年发展计划或规划,至今已制定了12个五年发展计划或规划。无论是长期战略目标,还是五年计划或规划目标,都是多种主体发展目标的有效整合,而且都整合到了引领先进生产力的生长和发展上,并成为引领发展的定力。这对于中国而言,尤为重要。

      (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政治文明建设有效地保障了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接续实施

      旨在引领先进生产力生长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很可能受到政治因素影响,得不到很好的实施。1949年以来,中国对发展战略目标也进行过调整,但都是从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出发,对其不断加以完善,而不是从根本上对前者加以否定。在西方政治体系下,受党派争取各自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博弈影响,难以形成长远的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即使形成,也要付出昂贵的谈判成本和旷日持久的时间成本,在实施时还会受到党派轮换执政的影响而中断。在中国的政治体系下,所形成的国家发展战略目标,都是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和长远利益出发的,加之国家日益强大,有独立的国防,也有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工业体系和科学技术体系,可以避免来自一些霸权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的强行干扰,从而保障其接续实施。

      (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政治文明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全国人民共同实施发展战略目标合力的形成

      中国在有效地将发展战略目标整合到引领先进生产力的生长和发展的基础上,还通过形成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发展模式,促进资源集中配置到发展先进生产力上。这与发展经济学所主张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赶超发展,需要政府干预,以集中配置资源的主张不谋而合。在这种发展模式下,实施了有助于先进生产力的生长和发展的重大建设项目或活动,如“一五”时期的156项重大工业建设项目,20世纪60年代起的“三线”建设项目,70年代的“四三方案”,改革开放以来宝钢、航空、航天、高铁、三峡水利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棚户区改造、863计划、亚运会、奥运会、世博会等项目或活动。离开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政治文明建设所形成的政治优势,持续成功实施如此大规模重大项目和活动是难以想象的。

      三、文化建设引领时代风气之先,催生、凝聚经济发展力量

      当代中国在促进经济发展时,不是把经济发展孤立起来,而是把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联系起来,注重使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辅相成。新中国成立伊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文艺为人民大众为方针,着力改造旧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随之深入人心。改革开放初期,面对西方思潮的涌入,中国共产党坚定地提出并实践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1980年12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列入重要议题。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精神文明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十条基本经验之一,强调“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1982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大深刻地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3](pp.26-27)1986年9月,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共十七大不仅提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还提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我们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4]

      1949年以来,文化建设引领时代风气之先,催生、凝聚经济发展力量,对提升国家软实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是围绕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倡导和发展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涌现出一大批积极向上的文艺作品,激励全国人民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二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团结进步发挥重要作用。中华文明成就了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团结奋进和不断开拓创新。中华民族有勤劳的美德,在历史上创造了精耕细作的农耕文化。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好地发挥了促进积极向善、开拓进取、实干兴邦的作用,成为克服种种艰难困苦、开拓进取而实现经济发展的文化基因和动力,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激励艰苦创业,在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而致力于不断发展创新。三是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不仅为经济发展搭台,文化产业也日益发展壮大,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四、社会建设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和谐进步的社会基础

      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及其治理密切相关。中国经济发展不仅有一个和谐的社会基础,更是形成了有利于人的成长发展的机制。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激发社会活力。当代中国建立起与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有着根本不同的全新的社会主义制度,构建起人人平等、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公有制的建立又实现了生产要素与劳动者的有机统一,这些都促进了各利益主体公平发展政策体系的形成,使各主体都有成长和发展的机会,极大地激发了各利益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稳定的社会秩序使经济发展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预期。在探索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道路进程中,把和谐社会构建落实到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在国内,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致力于和谐社会的构建,逐步形成和完善社会治理机制,不断化解广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矛盾,并着力解决腐败问题,避免矛盾的激化而导致的社会动荡,使社会长期呈现和谐进步态势。在国际上,改革开放前,中国努力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为应对可能爆发的战争而积极备战,赢得了和平发展的机会;改革开放以来,在霸权主义依然存在、贸易纷争加剧、地区冲突和战乱不断的情况下,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理念,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增强,为中国经济发展争取了和平和宽松的国际环境。这些对于中国而言,是难得的发展条件。因为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遭受侵略和连年战乱,生产生活秩序遭受破坏,资源被掠夺,经济发展严重受阻。新中国成立后的长时期内,除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社会基本保持了平稳态势,避免了由于战乱、政权更迭和社会动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之所以能够形成强大的集聚效应,吸引大量国外资本、人才、技术,到中国旅游的客人也日益增多,除了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国市场庞大、人力成本低等经济因素外,还由于社会和谐进步,把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秩序混乱等非经济因素的风险降至较低点。

      新的社会结构的构建,有利于实现生产与消费的均衡,进而有利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随着改革的深化,中国城乡、地区、阶层的结构性问题也开始显现。在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下,中国坚定地走共同富裕道路,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政策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与之对应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现在,城乡、地区间收入差距开始缩小。这就避免了资本主义国家少数人占有财富而扩大产能与多数人消费低而导致经济危机。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均缘于此。

      社会建设提升了经济发展的空间。社会建设能够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建设,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获得快速发展,提升了人的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撑。中国的社会基础,有利于共同克服困难机制的形成。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全国人民可以有效形成合力,共同面对和克服困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更好地体现和发挥出来。例如,在20世纪60年代的困难时期,在遭受地震、水灾、旱灾时,在遭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时,全国人民都能够在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沉着应对,共渡难关。

      五、生态文明建设使经济发展更具可持续性和魅力

      生态环境问题是国际上普遍面临的问题,只是或轻或重而已。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产力,这一认识是在总结正反两方面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如何处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仅是一个认识问题,也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即呈现出这样一种演变历程。

      在快速推进工业化时期,偏重经济快速增长而轻生态环境问题。在工业化发展初期,一般是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不注重生态环境问题。例如,伦敦在工业化后成为雾都,在1952年发生的“大烟雾”事件中,因为空气污染,致使不少人因吸入污染物而死亡。新中国成立后的较长时期内,在赶超发展进程中,注重经济增长速度,将生态环境放在次要位置,实行粗放式增长,加之由于资金缺乏又使得排污技术发展和设施建设没有及时跟进,导致高排放,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透支了后续发展能力。之所以在实践中发生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问题,根源在于快速推进工业化、现代化以摆脱贫穷落后状况的极大压力,加之在追赶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盲目性、对生态环境破坏后果的严重性缺乏足够深刻的认识等。换言之,这是一种有认识而自觉不足的结果。

      随着经济发展跃升到新的台阶,生态文明建设步入新征程。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和人口的大量增加,致使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构成硬约束。在这样的形势下,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20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新世纪以来,中国在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上做出了多方面的探索。在发展理念上,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共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1979年,中国将每年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每年坚持带头参加植树活动。1981年3月29日,陈云在复陆定一信中指出:像植树造林、治理江河、解决水力资源、治理污染、控制人口这类问题,都必须有百年或几十年的计划。[5](p.310)1984年9月20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自世纪之交起,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再造秀美山川,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中共十八大报告不仅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还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在考核体系上,将节能减排控制污染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指标,把GDP增速调整到合理区间,放弃了长期把GDP作为干部政绩考核指标的做法。在政策上,支持削减高污染的落后产能,支持清洁的新能源项目。在法律上,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加大执法力度。在保护与开发利用上,把生态环境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开发,做到保护与开发利用有机统一。建设美丽中国,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国家良好形象的发力点。由此,中国的经济发展开始步入更具可持续性和魅力的轨道。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发展奇迹是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实现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协调和相互促进,是中国经济发展奇迹取得的真正原因,而把中国经济发展奇迹归于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是对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的歪曲。从中我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基本经济制度是促进经济发展合力形成,进而实现经济飞跃发展的法宝。

标签:;  ;  ;  ;  ;  ;  ;  ;  ;  ;  ;  ;  ;  ;  ;  ;  

中国经济发展奇迹成因的政治经济学分析_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